|
联盟会员:郑德辉(warmsnow) 原创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这话应用于项目运营过程,说明了领导即项目经理的重要性。企业管理软件的价格不断下降,98元的ERP都出来了,软件厂商的项目利润跟着下跌,项目经理的人选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项目的成败。
项目经理在中国软件市场上偏年轻,另外一层意思也就是经验不足,造成市场上鱼目混珠的局面。笔者工作一年多后,负责一个项目时,对外也宣称是项目经理,多年后才发现当初的头街和自己的知识能力非常不匹配。
光懂技术和业务还不够
项目经理除了具有相匹配的技能经验和业务知识外,还需具备作为领导者的大局观。有两三年工作经验的人可能并不认同,以为自己是实战出身的,而项目经理强调的就是技能经验和管理协调规划。
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现象?这现象在北京、上海、广州特别明显,就是IT业中工作了四五年后的中高级人才,相当多担任过项目经理的人重新返校学习理论。那些书网络上都有,退一步说书店也有,为何回学校进修?因为,相当部分人本科时都没有认真学习。
笔者曾和十几个有这样经历的中高级人才聊过,发现他们返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一纸文凭,二是提高自己看问题的眼光。用笔者的话来说,就是培养大局观——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大局观。
2003年底,笔者负责一个项目,手中没有可直接调用的资源,之前的不少模块都不被客户认可。笔者的同事出任此项目的项目经理,他脾气非常好,是公认的好好先生,技术和业务水平都在当时的笔者之上。
但他和客户在现场相处了一个月,竟然一个模块都没有得到首肯,反而被抱怨进度太慢。客户是垄断型的国营企业,态度不好,住宿办公条件差,提的需求多,又不断反复。项目组加班加点,客户还是抱怨不断,说好两个月后一期完成,结果一个模块都没有试运行。 本文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公司后期顶不住压力,笔者被调去应急,做了两周多,把客户的一堆问题都解决了,客户给了比较高的口头评价。事后总结时,发现笔者同事不知什么原因,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竟然和客户一起陷于细节。客户不断提问题,于是不断修改代码,一星期下来累个半死,还是在做同一个模块。理由是这模块都没有做完,做其他的意义不大。 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深入探讨。
无大局观必陷入“题海大战”
大家或许会说:“大局观谁没有?完全华而不实,项目过程中问题无数,修改程序都要好几天的时间,甚至客户会增加无数的新需求或对之前的需求进行变更。任务都完不成,还大局什么?”
笔者的观点是,作为合格的项目经理,项目进行过程中,一定会有非常多的事情,但细节问题不应当摆在第一时间处理。应该每天先做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再处理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再接着处理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最后才是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之前笔者的同事就是陷入了“题海大战”,事情一个接一个,没有轻重缓急,拼了老命看不到效果。笔者出任某项目的项目经理时,拿着公司给笔者开发好的半成品软件到客户现场,出发前,内部会议评估后,给了其中三个模块都是3人×1.5个月/模块的工作量。
笔者到现场一周后,先安排了时间和他们的部门领导及相关负责人演试程序,谈的都是大方向,即软件的业务逻辑和事务流程处理。具体的字段和细节都给办事人员做,到时项目组成员再和客户办事人员交流,修改程序使之更符合客户要求。
一小时不到,三个大模块都获得了客户认同,实际的工作量也就2人×一周的工作量,自然项目快速转入验收,全面过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