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rom:NGACN
(括号部分是译者注释)
已经转去设计暴雪新网游(传暴雪正在开发除暗黑3、星际2、魔兽世界、新网游之外的第5款游戏)的Jeffery Kaplan,在GDC上的演讲中总结了魔兽世界任务的九大问题,这也是魔兽世界开发组正在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1. 圣诞树效应
这个名词的意思就是,当你来到任务集中地,然后你的小地图上一个一个感叹号亮的跟圣诞树上的礼物一样,这让人总感觉很古怪.但是更奇怪的是,无论你去问哪个WOW的粉丝,他们都会很喜欢这个设定,因为这能帮助他们清理各种任务而且无遗漏.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这样做完全失去了慢慢引导玩家自己寻找发现任务的乐趣。
Kaplan同时提到这也会使的玩家更倾向完全不看任务内容,以及根本不去记是哪个人交代给他们这个任务,同时也会让他们忘记完成任务的顺序(剧情来说)。
"我更希望的是逐渐的被诱导的这样一种游戏体验" 他说到 "我想当你进入WLK地区的哪哪哪以及哪哪哪以后你就会看到.你总有一箩筐的任务要做,但是你的任务栏里永远不会有超过6个或者7个的任务"。
Kaplan同时也开玩笑的提到一些WOW任务的设计师试图把所有的任务集中到一个NPC上来解决这个问题,他展示了一个NPC,这个NPC会同时交代你8个任务"或许那上面只要写 '去艾尔文森林的某地做啥啥啥' " 他说着,并且笑到 "到60级以后记得回来找我"。
(简单的说,圣诞树效应就是吐槽过分简单的任务接受系统导致玩家进城不看人不记得他们都是做啥的 总之戳了感叹号然后杀怪*&$^#& 回来再戳问号做完任务大脑一片空白 "谁给了我任务?我怎么帮着他了?"←完全不知道)
2. 字墙啊!看不起啊!
Kaplan 解释了这个长久存在于因特网中的现象,顺便把它跟WOW的任务说明文字繁复现象联系在了一起
"WOW的任务设计师把任务长度限定在了511个字母,"他说 "这很方便数据记录,你们程序员都应该很清楚为什么不是512(为什么不是419?)
当然有些任务设计师也会要求给他们更多的余地,"为什么只能有511个字母?来多点不行么?我们打破这个规矩算了"。
Kaplan情愿看到WOW的任务内容能朝另一个方向发展。
"我确实希望字数能少一点,我觉得限制任务文本长度更容易让你把你想表达的东西传达给玩家.认真的来说.. 你看看实际情况,孩子们玩游戏的时候只知道戳那个接任务的按键,他们才不想读任何东西."。
(简单的说他认为过分在任务说明添加不必要的文字, 还不如设计精巧的任务让玩家自行感觉气氛)
3. 心有余,力不足
我对这一点一直感到愧疚,我们在创作的东西不仅仅是艺术品,它同时也是互动体验的革命,但是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很多游戏想努力把自己扮演成不属于它们的角色, WOW也在此之列.我们确实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表现一个故事..比如绘画,文学,电影,歌曲,他们都能把故事表现的很好.而同时他们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我觉得我们需要让电子游戏有他独特的展现故事的手法.我们需要让我们的的受众参与到我们企图描述的东西里来.比方让他们成为英雄,成为恶棍,甚至成为受害者.
所有的表现手法(艺术,电影,文学)虽然都是我们可借鉴的,因为我们需要我们的受众因此而得到某种令人鼓舞的,振奋人心的体验.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确实不是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斯科塞斯、或者披头四,我们越早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就越好。
"如果说有什么东西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安慰,那么就说莎士比亚不能用一个纸袋进行3D建模好了" Kaplan总结到。
"所以说,我建议暴雪的人老老实实的面对你们的现状:别他喵的在游戏里傻写书了,根本就没人去看"。
(这一段的大意是他认为,过分利用其他艺术的效果为游戏增色而忽略游戏性,是舍本逐末的行为)
4. 神秘感
这一段开始之前,播放了一些有关福尔摩斯的片段
Kaplan开玩笑说福尔摩斯正在试着找到曼科里克的妻子
"在试图创造神秘感的任务里,我们绝对不能只是简单的说 '啊 艾尔文森林出大事了 乃去解决一下,'但是令我们不爽的是,即便你编好了一整段神秘的故事,在你完成任务的那一天,任务列表里还是得写 '把那谁谁谁给我宰了,然后把那啥啥啥给我拿来' 这把整个故事的神秘感都搞砸了, 神秘故事最忌讳的就是过程中(任务过程中)你就已经知道了你要做什么"。
"我们想让WOW的任务更有进行感,而不是一开始你就知道你要做什么"。
(恩. 违和感在WOW的任务里太普遍)
5. 完全不合理的任务链
Kaplan解释着屏幕上显示的东西 WOW中的大地公主任务。
"一个从30级开始的任务跨越了14级,结尾的时候你要杀了大地公主,但那居然是个50级的精英,这等于是按着玩家的脑袋往墙上撞,所以你们看,现在大家可以对着这堵墙撞一会儿了"。
"之所以说这个任务很糟糕的缘故就是 -- 把一个任务编的让玩家完成以后有极大成就感,并且觉得自己确实做了件非常了不起的事,这是很棒的念头,但是这个任务之所以搞砸了就是因为它会让玩家感到非常绝望,并且开始觉得无法再明确哪些任务自己完成的了,哪些完成不了"。
Kaplan继续说到,玩家会因为类似的超级不合理的任务而开始对游戏丧失信任,他们之后可能不再会尝试着挑战这种任务了。
(这一段很明白了,开始很简单然后忽然很难的任务会让修仙玩家失去对任务的信任)
6. 噱头任务
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些WOW中的载具任务。
我觉得这一点很有趣,我想如果我打开GOOGLE图片,输入'史上最无聊的噱头任务' 我可能有天会看到这个任务的截图出现在搜索结果里。
我们并没有在载具里加上其他复杂的内容,所以我就拿它来做个典型例子。
我们现在开着的是喷喷车(这是啥?),这喷喷车太他喵的好玩了.. 接着我们发现这个东西的操作的感觉根本就只是个噱头而已.你根本不知道你的人在拿这东西做虾米.整个看起来就象在飘,并且你永远打不中你想打的地方.WOW也犯了类似的错误。
很多很多的类似这种载具的小任务,设计师设计它们的时候简直开心的要死,但是玩家的感觉却完全是另一回事。
(很多WLK的载具任务, 要不就是设计非常简单, 按2-3个键, 要不就要求很复杂的转换视角, 没有熟悉时间等问题, 对于很多的玩家来说, 噱头效果一过, 很多人对不少这类任务都甚感厌恶, 以ULDUAR为例, 不少人就反对第一个BOSS需要用载具打--- BY WWWDDD)
7. 游戏体验不流畅
屏幕上显示的是一张洛克摸蛋地区的任务流程图。
"这是洛克摸蛋地区的任务流程图,它用来解释你如何完成在这个区域里的游戏体验,红色的是击杀任务,绿色的是搜集任务,蓝色的是杂项任务(找人 闲扯 之类)"。
"问题就在于玩家在洛克摸蛋里没什么选择的余地,但是任务又被设计的太密集... 你先得到一堆击杀任务,然后又是一堆搜集任务.这让玩家的游戏体验非常不流畅(反复在一个区域来回 没新鲜事 总去去过的地方 等等) 这也是可能造成"圣诞树效应"的做法之一”。
然后Kaplan展示了一些清晰简单的任务流程图。
"所以你们看,这里有几条完全不同的任务线.并且他们都是相互不关联的,所以玩家在这里可以得到有选择的,不重复的体验"。
(联盟都知道乌鸦岭美... 很需要精打细算 部落参考地点 贫瘠之地的鹰身人 从找任务到做任务都是折磨)
8. 失误的采集任务
"你可以在WOW里找到各种各样的这种形式的例子,但是我专门挑出了采集任务就是因为很多玩家看起来非常痛恨它们.我不觉得采集任务本身是个失败的任务,但是我们确实在设计的过程中有很多失误"。
Kaplan接下来所指出的问题是怪物比例:怪物太少 怪物太分散 怪物种类太复杂(劳资X厄运那里的树人任务以及豺狼人任务以及猩猩任务 典型中的典型)。
"如果这里有太多的怪出现,那么也就是说我不的不在这里花大量的时间战斗以穿过此区域"。
有关太多怪物种类混淆这个问题,Kaplan以贫瘠之地的迅猛龙任务为例。
"每当我杀一个我应该杀掉的怪时,我也必须同时费力干掉其他3~4种完全不相关的同类"。
接着Kaplan自爆荆棘谷的青山是魔兽世界中最糟糕的任务,而他就是设计该任务的蠢蛋。
"这是WOW里最泥马糟糕的任务,并且正好就是我做的.. 荆棘谷的青山.我相信它确实教会了你使用拍卖行,或者教会了你使用删除物品页面"。
(要么一遍一遍的摧毁 要么全丢进AH)
"我就是那个写了这个任务的白痴.我当时的理念本来是,我要把这些东西遍及荆棘谷的每个角落.结果这东西到最后自己发展成了一种经济产业... 太可怕了"。
"这是我犯的最糟糕的错误...这个任务简直就是用来考察一个玩家在WOW里的物品管理能力(而非普通的游戏体验).你的基础背包只有16格,玩家无时无刻不在为这些空间精打细算,但是那区区一个小任务居然要占用19格空间,我承认我脑有些残"。
"所以这是个极糟糕的任务,并且我要对此负全责任,然后呢..我今天又得拿它给你们做例子来讲 '什么是失败的采集任务' "。
(伐木机手册好歹能叠.. 不过确实 由一个任务能发展成 '经济产业' 而任务设计本意并非如此 可称异常失败)
9. 我拣这些破烂干喵?
Kaplan 以某人给你任务要你杀8个豺狼人为例。
"你说可能么?,山边上那个人要我去杀强盗,然后我不用带任何东西就能回复他?" kaplan点头说 "恩所以我就开始试图想一个好的'带爪子回去'的方式,但是接着我就陷入了一些逻辑思考的怪圈,是不是每杀死一个豺狼人我都会得到一个他的爪子? 或者我是不是需要做一些很残忍的事才能拿下他们的爪子?..等等"。
"最后我想的东西就成了:'难道那些强盗不应该是每人两个爪子么' 诸如此类 "。
(其实贫瘠之地的野猪牙很有临场感 不过多数这种需要带东西回去的任务都有各种 '体验不足'的瑕疵, 设计师花了大量精力考虑某物品应该如何入手 应该是什么样子 玩家经过如何步骤才能获得 等等. 但是对玩家来说 这些细节要么不被注意 要么造成困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