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开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24|回复: 1

[讨论] (观点) 电子游戏的成功秘诀

[复制链接]

97

主题

191

帖子

2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1
发表于 2009-11-25 1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写的比较早了,可能有些理想主义,虽然经过近期一些修改但依然如此,就保持原意吧。供大家参考。
----------------------------------------------
电子游戏的成功秘诀

        电子游戏的成功秘诀是什么?这是一个让无数老板、总监、设计师与玩家感兴趣的问题。近些年来在全球电子游戏市场出现了一些出人意料的现象,其中隐藏着一些蛛丝马迹,暗含着一些难以感知的内在规律,也许从中可以找到答案。
----------------------------------------------
黑马现象

        首先让我们复习一下全球游戏业历史吧。
        1971年,电子游戏之父纳兰.布什内尔发明的乒乓街机突然流行起来,玩家的硬币塞满了机箱,世界游戏业由此产生。
        1987年,在KONAMI前辈的质疑与嘲笑中,小岛秀夫的潜入类游戏《合金装备》取得了巨大成功,从此开创了一个战术谍报动作类型的新时代。
        1993,约翰.卡马克的第二款FPS游戏《DOOM》销量突破100万套,使FPS成为世界主流类型。
        1996年,三上真司的《生化危机》异军突起,销量突破500万(正式版275+导演剪辑版233),而冈本吉起等高层对它制定的销售目标不过是50万,游戏开发时也没有投入主要资源。同年田尻智的《口袋妖怪-红/绿》在校园的意外流行带来了萎靡的任天堂的强势反攻,销量高达3138万。虽然横井军平与宫本茂对田尻智提供了一些指导,但成功还是出人意料的。
        1997年,在微软市场部人员对历史题材即时战略游戏的质疑中,布鲁斯.雪莉的《帝国时代1》销量突破400万,创立了RTS的另一种流派。
        2000年,威尔.怀特的《模拟人生》突破1760万,成为EA的王牌大作。
        2001年,稻船敬二的《鬼武者1》成为PS2首款白金级(100万)作品,最终达到246万。次年RockStar发行的《GTA3》达到1450万,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2005年,藤冈要的《怪物猎人P》成为CAPCOM另一匹黑马,成为PSP上的王牌作品。
        2006年,江口胜也等几个年轻人的《Wii Sports》2626万,《Wii Play》1373万,这些作品被业内人士称为学生作业级别的画面,都是几个简单小游戏的合集。同年Cliff B的《战争机器》突破500万,这款虚幻引擎3的技术验证性作品取得了超乎寻常的巨大成功,带动了X360销量上涨。
        2007年,Infinity Ward的《使命召唤4》突破1200万,甚至超过了《光环3》(1000万),成为最流行的FPS,而前几代不过200万。同年雷蒙德.捷德的原创大作《刺客信条》最终突破800万。
--------------------------
        以下是网游部分。
        2001年,盛大代理《传奇2》,当时陈天桥的背水一战急速扩大了中国网游市场,带来了中国游戏业有史以来最大一次变革,从此进入网游主导的时代。
        2004年,暴雪在欧美推出《魔兽世界》,这款由Rob Pardo任主设计师的MMORPG逐渐占据了欧美网游市场的65%,年营收达11亿美元。竞争对手如EA的《战锤OL》等也没有打破这一局面。
        2005年,久游代理了《劲舞团》,这款在韩国默默无闻的小游戏在大陆却成了吸金怪物。同年网易推出《梦幻西游》,初期由客服出身的徐波担任主策划,后来一度占据了营收的80%,为另一王牌作品《大话西游2》的五倍多。同年征途网络(现巨人网络)推出《征途》,史玉柱提出总体需求与修改意见,主策划丁国强领导策划组细化设计,这款争议不断的游戏堪称吸金怪物,改变了行业格局。《征途》的CSP模式与盛大的CSP变革一起影响了业界。
        2006年,完美时空推出《武林外传》,取得了较大成功。一位极具钻研精神的网友发现完美时空2006Q4营收为0.6亿,环比增长347%,与06Q3的-15%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火箭般的速度让人叹为观止。

        如果理性地回顾这些历史事件,我们发现它们的共性是游戏实际销量(或营收)大大超出预期。另外还有一些极具说服力的数据,如美国NPD市场调研机构发布的《21世纪游戏销量排行榜》中实际销量超过预期四五倍的大有人在,《红色警报2》(430万)《帝国时代2征服者》(410万)《过山车大亨2》(440万)《文明3》(250万)。
        网易最初对《梦幻西游》的预期不会高于《大话西游2》的水平,但现在却占据了营收的80%,为大话的五倍多。很多人总结梦幻的成功原因归纳为一二三四五一大堆,但有些时候更像是猎人在冒险狩猎中的意外收获,并没有非常确定的答案。那种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成功只有一次而无法复制,如同样走中国风路线被高层寄予厚望的《天下2》现在表现平淡。
        在市场空白期,竞争并不存在或异常微弱,成功属于那些冒险者与开拓者,而不是唯唯诺诺行动迟缓的人,如《兵乓》《DOOM》《传奇2》。在市场成熟期,高度竞争的环境下,成功就变得扑朔迷离了,原因难以研究清楚。共性是无论在哪个时期都需要胆量,胆量是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只能尽力去争取,但不要指望一定获胜。
-----------------------------------------------
游戏行业本质

        高风险是游戏工业的特点,由创意产业的内在规律决定,精确把握一切的是传统行业。所以续作未必成功,新作未必失败,成功成了一种概率问题。黑马现象正反映了玩家口味的多样性及变化性,公司行为如果不能跟上时代变迁的节奏,就会出现巨大风险,或者淘汰出局。没有人能够精确预测哪款游戏能够成功,一切市场调研手段都是有局限性的,世界上只有事后诸葛亮。创意工业内在的规律性决定了概然性是无法消除的,成功尤其是超出寻常的巨大成功是不可预测的,而最多只能事后解释,就像是地震预报技术的尴尬。
        游戏行业的全部奥妙就表现在:这是一个无法精确预测的,只能尽力争取的领域。你不用指望着一定成功,但不全心全意必然失败,努力是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大师诞生于商战的腥风血雨之中,就像是5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毛泽东并没有必胜把握但依然出兵了,他坚信中国军队的坚强素质,但却猜不到战争的结局,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最终力克强敌、中美和谈)。
       
        游戏销量既决定游戏平台的兴衰,也决定公司的命运。游戏研发商因为游戏而崛起,也因为衰落而没落,各领风骚数年而已,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实,只有少数公司能长盛不衰,只有少数人成为业界推崇的大师,成功光环的背后是无数同样努力的失败者黯然离去的背影、无数竞争中的失败者惨淡经营或者破产倒闭的场面。雅达利、3DO、Westwood、黑岛、牛蛙概莫能外,老牌大厂任天堂也经历了长时间的动荡与低迷。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微软决定了关闭Ensemble,因为《帝国时代3》的销量不佳。
        有些东西是无法研究的,也无法依靠过去的经验,只能小心翼翼地摸着石头过河,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抓住玩家需求,把握行业本质,用心去狠抓产品质量,才能长盛不衰。精益求精的暴雪就是例子,同时期的竞争对手RTS之王Westwood走向了粗制滥造的量产化路线,17年间开发100款游戏,结果从霸主沦为配角,最终灰飞烟灭。也许暴雪未来也会消亡,但至少现在它是一面旗帜。
        众所周知,4C理论包括消费者需求、便利性、成本与沟通,其核心是以消费者为中心。但究竟是建立在虚假广告与旧瓶新酒基础上的“尊重”消费者,还是发自内心的用高品质产品回馈上帝的真正尊重?汽车大王福特早在70年前就说过:服务先于利润,利润必须而且必然是对优质服务的奖励。以目前的国内市场为例,一方面是国产游戏靠着同质化产品的尸山血海争得了半壁江山,另一面是消费者怨声载道,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电子游戏是高度交互性的娱乐方式,游戏与电影、音乐等娱乐形式有相互替代的一面。在游戏之神宫本茂眼中,游戏的本质是一种简单纯粹的快乐。人们天生有着追求快乐的欲望,人们不能没有娱乐,但人们可以不玩游戏。如果游戏本身不好玩了,玩家可以厌倦,可以叛逃甚至放弃玩家身份,由于玩家基础的坍塌带来公司的快速消亡甚至行业崩盘,如1982年的雅达利危机暂时毁灭了美国游戏业。
--------------------------------------
无字天书

        再次重复一下开篇的问题:电子游戏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就好像是问《功夫熊猫》里的阿宝究竟该怎样做才能成为神龙战士一样,答案请参照那本无字天书,只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踏踏实实做事,全心全意,就可能化腐朽为神奇,创造常人眼中的奇迹。
        很多传统行业的高层在向后辈传授职场经验时并没有鼓吹一些炫目花哨的理论,而是直面人生本质,倡导踏踏实实做事,全心全意。一切技巧都会很快过时,但那种强者的态度却薪尽火传永不褪色。成功只是一个结果,一个由好的习惯与空灵的心带来的结果。而不要指望什么一夜暴富的秘诀。
        游戏开发者做人的成功才能带来游戏的成功,游戏的成功才能带来游戏平台与公司的强盛。公司之间竞争的本质是人的竞争,人的因素才是第一要素,而人的态度才是核心。冰心说过:成功的花儿,人们往往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神作不是高技术与媚俗堆砌出来的,而是用心去缔造的,用心去大胆创意小心细节。没有心就没有一切,谈何电子游戏的成功。
        电子游戏的成功没有任何秘诀,唯用心二字而已。历史是靠人的双手开创出来的,是靠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去逐渐改变的。命由天定,运由己生。未来会发生什么,又有谁会真正知道呢?这个行业的生命还有很长,比每个游戏人的人生还要长,也许会持续千年万年。
-----------------------------------
参考资料
新浪游戏博客、百度百科、17173、电玩巴士
《21世纪游戏销量排行榜》(美国Edge网站,http://www.edge-online.com/features/the-top-100-pc-games-21st-century)     

-----------------------------------------

12

主题

216

帖子

7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60
发表于 2009-11-26 0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观点) 电子游戏的成功秘诀

狼妹妹最近发了不少以前写的文章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品发布|文章投稿|广告合作|关于本站|游戏开发论坛 ( 闽ICP备17032699号-3 )

GMT+8, 2025-8-13 13: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