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谁让你损失百万?(一)
是谁让你损失百万?(二)
是谁让你损失百万?(三)
这篇文章很干,你要慢慢读。
昨天看新闻,有条消息说房价至少还能涨10年,说出这句话的人是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一句话又够砖家们研究讨论好几天了。
砖家们怎么看我不管,我只相信每个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地位的商人在公共场合所说的每句话都有一定的计划性,既求发展也要有根据。
天朝有钱人太多了,投资几套房根本不算事儿,还有大批的人在往城市集中,越是经济活跃的城市对房的需求越是高,光凭卖房已经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GDP神话。房产中介的一个小业务员好的时候一个月卖几套房,提成几十万,但是差的时候也多,通常鞋底磨穿,嘴皮子磨破成交不了一套。
租房同样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在上海不知道有多少人坐拥几十套房,开着宝马天天收房租。
身边的朋友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公司的前台天天开着豪车来上班,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够油钱,他们来上班的目的不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政府拆迁时一套房换好几套房+拆迁费,家里十几套房子光凭房租一个月至少几万,不愁钱用,没啥追求精神空虚怎么办,找个事儿做吧,不想太累,不想受束缚,做什么呢?就前台吧,轻松,不费脑不费力。
有一次去租房,在网上找了个中介,姓赵,会面后带我去看房,看了一套后觉得不很满意,我说我需要一个安静点的,干净点的房子,他觉得我人不错,问我稍微远点可以不,我说只要交通方便就没问题,他说那你等我10分钟,我把车子开过来带你去看XX地的一个房子。
然后一辆奥迪开了过来,车窗摇下来是赵先生,在开往目的地的途中了解到,他是江苏人,来上海有15年了,最开始是做塔吊的技术工,当时做塔吊这一行的工资很高,工作几年后在上海买了房。他说当时和他一起工作的同事都是挣了钱回家了,只有他留了下来。
看准了房产这个市场,就开始投资,朋友都说他不该冒那么大风险,担心他会把自己赔进去,他说不怕,大不了从头再来。现在他有10套房,1套别墅,在高档小区租了20几套房子,专做出租。
我说上海这么多人,房子一定不愁租吧,他说,一年中租房有旺季也有淡季,每当过年的时间会有空档期,这时候你要做好每个月亏10万的准备,如果怕赔本那就不要做。但是一年综合起来还是稳赚不赔的,可以看到结果,风险相对较小。
赵先生和他同事具有同样的社会条件,为什么赵先生现在身价倍增千万,而他同事却依然守着老家的二亩地,因为他有归零意识,懂得把现有的财富变作资本,投入潮水般上涨的楼市中,如果怕打了水漂,那就不要玩,问题是如果你就是为了去打水漂的,不积累,不计划也不分析,那就只能看他冒个泡,连打水漂的份儿也没有。
一朋友精通3门外语,名校毕业,在外企上了两年班,发现天天上班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后来做了个网站针对欧美市场卖情趣用品,现在月入8W美金。他以这种方式实现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时还能坐在家里数钱,吃穿不愁。
有一同学,毕业后就开始做淘宝,两年后在北京买了车买了房,很多人还在为毕业就失业的事儿发愁的时候,加上当时金融危机工作难找,有些人甚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跑遍全国也没找到工作,开始埋怨世道不公的时候,她已经定下了方向,开淘宝做生意。
时代变,格局变,市场变,价值规律不变,一个人正常人不可能摒弃外界而独立存在,人需要群居,人多起来后就有需求,有需求就会有商业,哪里有利润,哪里就有商人,商人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获得更高利润,利润高起来就会炒爆一个行业,竞争后存下来的真正的强者。
90年代的炒楼热是如此,全国遍地开始兴建高楼,政策一调控,夭折了一批大厦。然而直到现在房产依然是个暴利行业,只不过门栏更高了而已,一般人无法涉足。
任志强说胸罩比房地产更暴利,两个没有可比性的事物扯在一起,是有点扯淡。
但也说明了两个问题,一:胸罩和房地产都是暴利行业。二:女人更愿意为自己花钱。
近十年是信息科技,互联网的春天。
网络发展起来的时候,网吧火了,电脑不够的时候电视都拿来当电脑用,8块钱一个小时也有人抢着玩儿。因为没什么技术门栏,后来开网吧的就跟卖鞋的一样多,以至于你在小县城能看到网吧一条街。
0几年的时候,可以说只要懂一点技术,很快就能发家致富,但是那时候学计算机的大部分去了公司当网管,有的甚至不知道编程是怎么一回事儿,浪费了一个好专业。
有心人做了个叫hao123的导航网站,使用计算机的人肯定都用过这个网站,但很少人知道他能带来千万/月的收入,不就是一个简单不能再简单的网页吗?谁都会做,问题是你没为用户想过,然而一个没学过计算机,只是喜欢上网的李兴平,看到那么多人不会上网,做了个网站,方便了用户,成就了hao123.
另外一个典型例子是qq,这个软件完全为用户着想,免费供大家使用,凭着一个聊天软件,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最强大的网络公司之一。
如果说现在你去用2003版的qq,你肯定不愿意使用,因为界面粗糙,功能简单,看上去就像一个学生练手的作业,就这样一个软件,现在已经拥有用户数亿,收入百亿。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客户卖给企业一个管理软件,要价70W,企业觉得满足他们需要,很快成交。这客户回到自己公司,告诉员工说,我们这笔生意谈成了,我请大家吃饭,好好干,这个月底给你们2000元奖金。实际上公司连他就3个人,另外一个美术,一个程序,两员工很开心,说老板真好,我们一定好好干。
商业的秘密的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性,对方彼此只知道自己想要的,促进交易成功的原因是达成了自己原始预期。
2013.6.3
唐金虎
陆家嘴国际华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