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开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mengguobin2

[讨论] 求解:金山重回单机市场,能代表什么?

[复制链接]

27

主题

932

帖子

269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94
发表于 2014-4-18 09: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y00899185 于 2014-4-18 09:20 编辑
天然呆 发表于 2014-4-17 14:59
漫画这个东西从全球的常态上来讲就是青少年向、小众向。在日本变成全年龄向、大众向有不可复制的特定历史 ...


    正因为在国内漫画/动漫这个东西被默认常态是低龄向,所以中国动漫追了几十年还是追不上日本。
   如果你认真读过日本的动漫名作,就明白为什么日本动漫能变成全年龄向了。
   
   我记得我看过一部日本动画片里看到这样的内容,说什么无论是封建主义也好还是共和主义也好,老百姓拥护的始终是能够让自己吃饱的人,而不是支持某某主义的政党。
   
    这些东西你确定小学生看得懂其中的内涵?但是日本动漫里类似这种成人的论调多的是。

    然后看看其他,比如日本动漫的片尾曲,主题曲,几乎都是日本当红的实力歌手演唱的。
不说别的,就这些歌曲就足够在青年人中引起轰动了。比如给灌篮高手唱片尾曲的坂井泉水,哪在日本就是和中岛美雪一个级别的存在。中岛美雪是谁,你可以去百度下,有多少港台歌手翻唱过他的歌,
    多的不扯了,我说这么多只是想说明,日本动漫的全年龄向是别人认真应得的成果,而非什么异常,更不是侥幸。

14

主题

2184

帖子

281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819
发表于 2014-4-18 13: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jy00899185 发表于 2014-4-18 09:16
正因为在国内漫画/动漫这个东西被默认常态是低龄向,所以中国动漫追了几十年还是追不上日本。
   如 ...

不了解日本漫画发展史就请别拍脑门信口开河好吗?要拿八九十年代第一黄金期做论据,麻烦你先搞清楚常盘庄时代是怎么出现的。

日本漫画能变成全年龄向是因为50-60年代日本人穷得连电影都看不起,整个社会只能用漫画作为电影的的廉价替代品,所以才逼出来针对各种年龄的漫画。倒果为因也麻烦你有个限度。

27

主题

932

帖子

269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94
发表于 2014-4-18 16: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y00899185 于 2014-4-18 20:58 编辑
天然呆 发表于 2014-4-18 13:43
不了解日本漫画发展史就请别拍脑门信口开河好吗?要拿八九十年代第一黄金期做论据,麻烦你先搞清楚常盘庄 ...

笑,不说黄金期,说什么??80年代 90年代日本人还穷么?

日本动漫业直到82年的超时空要塞才进入突破期,而直到87年才进入成熟期。
关50年代 60年代什么事了,那时候都处于探索期而已。

就因为50年代 60年代日本人穷?所以80年代做漫画得认真做?逻辑都说不过去。

中国的小人书 连环画当年国家穷,不发呆的时候,发展的也很好,动画电影大闹天空更是完暴同时代动画的存在,怎么就消沉了。

14

主题

2184

帖子

281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819
发表于 2014-4-21 11: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jy00899185 发表于 2014-4-18 16:13
笑,不说黄金期,说什么??80年代 90年代日本人还穷么?

日本动漫业直到82年的超时空要塞才进入突破期, ...

对对对贵星球的黄金期都是天上掉下来的,80年代贵星球的日本人一“认真”就凭空刷出来2500万读者,和贵星球常盘庄时代打下的市场基础绝对没有任何关系。

从商业来讲,中国小人书连环画以及动画电影发展得好个屁啊。

27

主题

932

帖子

269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94
发表于 2014-4-22 09: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y00899185 于 2014-4-22 09:30 编辑
天然呆 发表于 2014-4-21 11:36
对对对贵星球的黄金期都是天上掉下来的,80年代贵星球的日本人一“认真”就凭空刷出来2500万读者,和贵星 ...


笑了,你以为中国小人书的读者少了。70年代 80年代出生的人,
只要不是偏远山区的,
你倒是找几个没有看过小人书的出来啊?
商业?当年中央美术院开设连环画专业连续招生可是招了10年的。
当初杨家将等连环画屡创出版发行记录的时候,
你怎么不来说什么发展的好个屁的话啊。

自己不行就是不行,思想固步自封从领先到落后于日本,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存在。
80年代后期日本动漫涌入一下就把我们自己的东西比下去了,
可某些盲目的人还在哪里YY,日本是靠的外在条件,呵呵。

转一篇评论,让你看看业内人士是怎么说的吧。

如果真的要找差距,希望以此来有所觉悟,以至于有所发展的话,我觉得日本动画比中国好的原因很简单:
他们是把动画真正当作一个事业,一个产业来做的!而中国对待动画的态度还只是一个教育幼儿的工具
就是那么简单!如果不从观念上扭转过来,即使将来经济再发达,作出的动画依然还是现在的这个水平,最多画的精细一点而已!
打个比方,这个就好像,你向一个贫困农村放救济款,没有致富观念的农民,就是开个大会,大家把钱都分了;而有经济头脑的村民会大家一起讨论,如果利用这笔钱来赚取更多的钱,直至走上小康。这里面就是一个观念的问题。
事实上,在目前的中国,还是处于那个农民分救济款的阶段。没有人,(也许有)打算把动画当作一个事业来作。看看前不久的中央台的那个什么计划千集动画。。fanit...根本就是在浪费钱和精力胡搞嘛!!!
事实上,我们还依然没有看到我们的主流的社会中(当局者)有什么改变的趋向。诚如中央台哪些没完没了的大头大眼目光呆滞的动画片!
所以中国的动画最大问题,不是资金,(钱少也可以拍出高质量的动画),也不是人才(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动画人才),而是一个的观念。。。我们的当局者,对动画的态度问题,直接制约着动画的发展。这个反映在动画的制作思路,以及与之直接相关的动画剧本写作上。
如果主流的当局无法有所改变,那么真正想作一些真正动画的中国人也是无从着手的。(听说前不久北京的首届独立映像节上,有部一个深圳人作的10分钟的动画《TALK》 获得了一等奖。据说那个动画是真正反应目前中国的动画发展水平)
如果我们的所有的动画都是本着教育人为根本出发点的时候,这个动画在开始就已经毁了。。。而这个恰恰是我们的当局者所最愿意干的事情。。所谓的“思想把关”!
在这里,我想谈谈我所看到的宫崎峻的最新片《千寻》的制作花絮的观后感。撇开吉卜力他们一丝不苟的严谨工作作风不谈,里面宫崎峻的一句话给我影响很深:他说,我作这个片子,就是为了那些即将10岁,或者现在是10岁,或者已经10岁的人看的。希望大家都能想起那个时候(大意如此)。他的动画是要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吗? 不是。。他的动画更多的是一种回忆,一种叙述。一种对美好,纯真时光的描写。 好的动画,感动人是在不经意间的。。。。那么在这样的感动中,大家也能学到什么是真正我们需要的。。。。。。
最后,我想说一个很早很早以前看到的,我所唯一喜欢的国产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浓浓的中国特色的水墨小动画。很短,但是很有意境。中国人自己的特色!~比起现在的国产动画要好上百倍!
我再想如果当时我们能坚持这种中国山水似的动画风格。好好发展,是不是就拥有有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动画那?试想,如果三国演义,这样的题材,用这样的风格演绎出来,是不是更有味道那?!也许这个只是假设,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国产动画,更多的是伪日似风格。什么都不是。。。

据日本有关方面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日本国内电影院上映的动漫片约为81部,日本的电视台每周播放动漫节目80多集,一年播放的动漫作品节目接近4000集。在日本所有的出版物中,漫画读物就占了40%,平均每天有25本漫画单行本问世。
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统计,2002年日本动画片在美国的销售额达43.6亿美元,是美国进口的日本钢铁产品价值的三倍多。而去年,中国的动漫产业总收入也不过100亿元人民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外商支付的加工费。
根据中国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国产动画片在电视台的播出应当占动画片播出总量的60%,实际上,2004年,我国国内动画片生产总量只有2.9万分钟,市场需却在26.8万分钟,电视台动画片资源严重不足;2005年是动画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春天,但仅有的几个动画频道几乎都出现了片荒,一部动画片被翻来复去地播放,预示着中国动画尚不能自给自足。

众所周知,中日动漫的差距是十分明显的,具体有多明显我就不说了,说出来徒增伤悲。但是中日动漫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差距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
有人认为中日动漫差距是由于中国漫画起步晚造成的,诚然,中国的漫画的确在进入商业化上要比日本晚很多,但这并不是问题之所在,中国的足球起步很早吧,中国的乒乓球起步不早吧;还有人认为中日动漫差距是因为中国漫画家的画工问题,这也不是问题的所在——《三毛流浪记》的画风决不是像日本的卡通漫画那样,但是它确是经典的漫画。我个人认为,中日动漫差距是由于中国的漫画家对动漫的认识和态度的问题,一直以来卡通漫画的阅读对象都认为是4—8岁的儿童,因此看看我们市面上所有的中国卡通吧:《蓝猫淘气3000问》、《怪城》、《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熊猫京京》、《封神榜》、《灰豆儿》(大概是这个名字吧)还有一些我实在是懒得记住它们的名字了,这些无疑例外的把观众范围定在4—8岁上!更说明问题的是在《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引进上,对于这件事我本不想提的,但是不得不提!这是中国引进的外国漫画的最大的败笔!不仅配音的人物语气、性格与原作格格不入,而且对原作的台词、剧情枉加改编,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那些人只把EVA定为只面向青少年的卡通。因此原作中对生活,对自我存在,对人际之间的那些深刻的思考避而不谈,只把EVA中的战斗一格不少的放了出来。再看看国人漫画家颜开画的《雪椰》这可以说是中国漫画的成功的代表作了,虽然有人认为颜开的画风极像日本的漫画,没有中国的特色,但是我要问,什么才是中国自己的特色?特色这玩意这是个很抽象的东西,甚至是很不实际的东西。为了“与别人不一样而不一样”和“因为不一样而受人喜欢”是不同的,现在的中国漫画的爱好者除了孩子还有什么,而现在中国的动漫作家还为了他国的孩子喜欢而沾沾自喜,惭愧啊。另外一个影响中国动漫的则是中国动漫制作者对动漫制作的态度问题了。中国的漫画倒还算不错,但中国动画制作上就十分的明显了。中国现在的动画还存在着远近的大小比例不一致(如《蓝猫淘气3000问》),颜色前后不一致甚至溢出边框(如《灰豆儿》)等低级的错误,这些问题只要在监制过程中很容易就能发现。当我第一次看我国和加拿大合作的《鸭子侦探》,虽然从画风上一眼就能认出是中国作品(前面说到的中国特色颇有收效),但在整部影片中却没有一处类似的毛病,甚至我敢说那是一部很好的动画,于是我怀疑它是否是国产动画,但监制中的外国人名似乎可以给我一个答案。没有国外朋友的监督的话,那么《宝莲灯》的成功说明了什么?中国是可以出好游戏的,但是就是要看制作者的工作态度。
再说说日本的动漫,详细的介绍就免了,大家知道的可能比我还多。我要说的是日本人对动漫的认识和态度。日本的动画有专门的声优——我们也有,但是寥寥无几;日本有专业制作动漫的工作室——我们也有,但规模、人员上都不如日本(经费问题很严重);日本的漫画家有很多,而且许多孩子也都志愿做一名漫画家、日本有完整的动漫运作体系——我们也……。
总的来说,中国与日本的动漫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抛开这个那个的外界原因,中日动漫的差距就是对动漫认识、态度上的差距,想想我们现在还在为看动漫会不会影响学习而争论,又怎么能让我们的动漫有所发展呢?

14

主题

2184

帖子

281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819
发表于 2014-5-7 11: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然呆 于 2014-5-7 11:52 编辑
jy00899185 发表于 2014-4-22 09:14
笑了,你以为中国小人书的读者少了。70年代 80年代出生的人,
只要不是偏远山区的,
你倒是找几个没有看 ...

“看过小人书”和“只有小人书可看”是一个概念?再强调一遍,常盘庄时代的日本青少年除了漫画几乎没有第二种精神娱乐可选。而对任何一个时代的中国人来说小人书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这有可比性?

我说日本动画能形成产业的前提是常盘庄时代打下了市场基础,几时说过日本人不认真不努力了?要多逗逼才会认为“认真”和“有客观基础”是互斥的?

你所谓的业内人士(真不巧,我也曾经是个业内人士)说日本人“把动画真正当作一个事业,一个产业来做”,那么请问这个产业是如何产生的?
至于把责任推到“当局者”头上这种论调我都快听吐了,无非是一群眼高手低想当中国的宫崎骏押井守又不肯拉下面子从低俗废萌做起的嘴炮党找个客观借口给自己的无能开脱而已。
06年我采访富野御大,他批评日本一些三流监督“只为了迎合3000名观众的怪异偏好就肯做动画”。但反过来说中国这些指点江山的动画人要真能拿出“为了迎合3000名观众的怪异偏好而做动画”的不要脸劲头,那就算巨大的进步了。天天张嘴思想性闭嘴艺术价值,一边把日本动画人看重的商业性视若敝履一边抱怨中国动画产业这个不行那个不行,麻痹的活该喝西北风。

日本的动画有专门的声优——因为有市场有利润
日本有专业制作动漫的工作室——因为有市场有利润
日本的漫画家有很多,而且许多孩子也都志愿做一名漫画家、日本有完整的动漫运作体系——还是因为有市场有利润
你抒情了这么半天,还是没有解释清楚一个最根本问题:日本动画市场的基础到底是从哪里奠定的?是哪个日本上帝说“要认真”,于是就靠认识和态度从天上凭空掉下来2500万人的市场来了。

从常盘庄世代到大和号世代到EVA世代再到秋叶原世代,日本动漫发展史上那么多九死一生的转折点,到您嘴里轻描淡写一句“认识和态度”就解决了。冈田斗司夫的书读过几本?半瓶子醋别来和我扯日本动漫业。

27

主题

932

帖子

269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94
发表于 2014-5-7 13: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然呆 发表于 2014-5-7 11:44
“看过小人书”和“只有小人书可看”是一个概念?再强调一遍,常盘庄时代的日本青少年除了漫画几乎没有第 ...

笑了 如果你硬要说常盘庄时代日本青少年的精神娱乐除了漫画几乎没有第二种选择的话,我也可以说旧年代的中国青少年除了小人书几乎没有第二种选择。

你以为那会儿中国有多富么?

这个市场基础一直都存在,这个产业本可以生,只不过某些人太废,导致被市场淘汰,丢了产业而已。

中国的动画没专业声优,中国没有多少专业制作动漫的工作室,中国的漫画家很少,中国没有完整的动漫运作体系,不是因为中国没有市场没有利润,就喜羊羊灰太狼这种三流动漫都大把的市场和利润。

认识和态度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没有认识和态度根本就不能解决问题。

12

主题

262

帖子

87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75
发表于 2014-5-7 13: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单机哪里有这么容易做……。呵呵

点评

做以前不敢想像的互动广告呀,现成的例子已经不少。  发表于 2014-5-10 13:06

3

主题

558

帖子

127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70
发表于 2014-5-8 1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代表国产网游在国内市场混不下去了开始各种转移。

点评

没看出它们转移出什么名堂来,倒是外围的新进入游戏公司搞得热火朝天。  发表于 2014-5-10 13:05

88

主题

2743

帖子

422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7
发表于 2014-5-10 13: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事实商的金山依然没有什么新创意,无论从产品还是到市场,感觉到很无趣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品发布|文章投稿|广告合作|关于本站|游戏开发论坛 ( 闽ICP备17032699号-3 )

GMT+8, 2025-8-27 13: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