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游戏公司的总策划们,你们好~!
本人系游戏策划的业余爱好者,出于个人爱好我玩过了上万款不同类型的游戏,并且深入研究过许多系列型游戏的内涵部分。经过长期的研究,我逐渐对国内的游戏人产生了一些怀疑态度,随着我对各种游戏真谛的深入了解,这种怀疑渐渐使我开始产生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想法:“我想质问国内游戏界:什么才叫策划?原来你不懂啊~?!”
游戏存在的空间:世界观
游戏的世界观:顾名思义,是一个游戏存在的背景,整个游戏将会围绕着这个背景来展开。
就拿3DO的开山之作《魔法门》系列(包括外传《HERO》系列)来说吧,3DO创造的这个世界更可以说是个新的宇宙,而历代故事的展开都出自其中的一个类似地球的小星球上。在这个星球上存在着类似欧洲中世纪时代的文化背景,以及一些水火不相容的势力体系。正是这些势力体系的纠葛,创造了无数曲折的故事和盛大的战役,游戏皆因此而展开。
转过头来看一下国内的一些游戏背景(世界观),无非是说:“在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下,我们的武侠多么牛B,我们的故事多么TMD曲折……”依我看来,简直是多么的SB……连一个营造世界的气氛都无法让人满意,有谁还记希望于这个游戏会有什么发展前途???或许,你们仰仗着外国的高超技术做出了可以匹敌CS的3D游戏,不过长远看来这不过是昙花一现的做法罢了。为什么国外的小公司可以在短短1~2年就推出系列型作品4~5部,而且每部都会有忠实的FANS以及脍炙人口的地方?每当游戏杂志上刊登游戏时,在攻略透析和游戏研究专栏国内游戏又有几个???恕小人眼拙,1个没找到。笔者也是许多游戏的FANS,购买游戏杂志除了看些业界新闻外就只看攻略透析和游戏研究专栏,每当看到诸如《牧场物语》的采矿秘籍、养牛心得时除了激动外还在暗自佩服制作者的精心设计;而看到《火焰纹章》系列时,个性的角色、历史的断代甚至是历代角色关系假想都被研究得淋漓尽致。回顾国内游戏,除了吹牛B和打出“民族”旗号来卖乖、来招摇撞骗以外,还有个蛋啊~?!想钱想疯了也要编个更完美的理由再出来骗啊~!国内消费者就算是有些比较傻,但是不会都是白痴的~!
国内游戏往往喜欢借鉴历史和小说的世界观来大做文章,以所谓“专家”的说法:“我们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只有那些没有什么历史的国家才需要编造出一些游戏背景,而我们只需要在古人的基础上加以渲染就可以了……”乍看上去似乎有那么点道理,实际仔细想一想,其中除了吹牛B的成分以外,就只剩下文化上歧视和在工作上的犯懒了。
从商业角度上比较,人家“编造出一些游戏背景”就可以卖出个好价钱;然而“我们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云云除了被广大不买账的玩家大叫“SB~!骗子~!”外,进帐也很羞涩吧?或许你们会大言不惭的把责任推给D版商头上;推给销售部门;推给发行部门;推给公关部门;推给售后服务部门……可是最后,你们是没有责任了,公司的损失由谁来负责???推卸责任的大爷们~!该好好反省一下了~!
从长远方面比较,人家的“编造出一些游戏背景”在第一弹的经验积累上又出了续集,第2次达到了销售热潮;然而“我们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云云呢?历史还有续集吗?历史的续集还会卖座吗?三国后面是晋朝,晋朝好卖吗?小说有续集吗?你有钱雇佣原作者给你写续集吗?你有胆量去给人家的小说瞎编个续集吗?你有精力为了版权问题和小说作者为续集问题打官司吗?
从公司成长方面比较,人家的“编造出一些游戏背景”推出了第2~3~4~5~6弹大作,而每一个作品都出得那么有建设性,他们可以在每一弹基础上都出现建设性尝试,而这些尝试的本钱就是前1弹制作中的经验;你们呢?“我们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云云很难找到续集吧?就算出了续集又不好卖咋办?喝西北风?大部分老板一般在第一次失败尝试后就会重新选题了:“《三国》没出好那么不做《晋朝》了,咱们改《笑傲》好了……”既然不是续作,那么以前做的一切基本上都白费了,重新来过吧?人家的数代成长和咱们的重新培养可以相提并论?游戏的成长周期就像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世界上进化最快的是虫子,虫子的适应性超过所有生物,为什么?中国有个词语叫做:“生生不息”。虫子生命周期很短,但是却繁殖力强,人一生如果活了80年,虫子已经更新了300多代了,如果人有这个更新速度,那么人将进化到什么程度???回到主题,人家的游戏已经经过数代的演变,成熟和适应市场是她进化的基础,连动性就是带领游戏社会的潮流。《太空战士》许多人都玩过,不过更多人是从7代开始接触的……为什么?前6代在哪里?要是我说,前六代就是这个系列游戏的成长期。还用虫子打比方,《太空战士》1代是卵;2代孵化;3代成虫;4代型茧;5代羽化;六代产卵;7带则是进化的产物,进化后她可以更成熟;进化后她可以更被市场所接受;进化后她可以成为游戏市场的领头羊;进化后她迫使市场以她为标准、为核心。
回到我对国内游戏世界观的质疑,国内游戏策划如果像上面所说的没有创造世界观概念的话,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他们借鉴出来的世界观又是个什么样子:
例子:《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 属于:小说 归属:中国四大名著
《西游记》是属于国内较早搬上游戏舞台的小说之一,国内游戏按照当时策划的解释来说,就是:“唐僧受唐王之命前去西天取经,途中收得受观音菩萨点化的3名徒弟,一路降妖服魔终于取得西经修成正果……”乍一看有些道理,仔细想想更像是在做剧情概括……笔者评论:“肤浅~!无知~!”为何?《西游记》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要买来玩这个游戏?难道就因为她叫《西游记》吗?要看故事简介?3岁孩子都知道,还需要你来此造次?!幸亏吴承恩先生早已亡故,要是他泉下有知不把鼻子气歪了才怪。虽然作为策划不一定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连历史背景还没有了解就出来枉加评论,实在是在全世界面前给中国的国宝抹黑。现在关于《西游记》的游戏已经推出了不少,而且相信有许多也将会在不久的将来陆续推出。说心里话,我不希望再看到糟践“我们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的事情了:“各位尊敬的主策们,请高抬贵手别再糟践自己的文化了,我替所有中华民族的老祖宗们求你们了行不行~?!”
小人不才,根据多年对国内外游戏文化的研究成果,对《西游记》这部小说背景进行了一些肤浅的研究,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赐教,有什么真知灼见也希望给与各位一些帮助。
《西游记》抛开故事内容,先看一下写作的历史背景。唐朝初年,少林棍僧救唐王,从此获授全体少林弟子可以着黄色僧袍。唐玄奘(唐僧)被唐太宗李世民拜为义弟;赐唐姓(又名“玉弟”)受命西去取经(天竺:古波斯一带的地区)。历经数十年(我记得不是12就是14年……也好像是24年^0^抱歉我忘记了),终于取得经书返唐。
文化背景,当时宗教文化由于受到唐太宗的影响,正从道教与佛教并立逐渐转为佛教强盛时期。
《西游记》故事中的宗教背景,玉帝为中国文化中的至高无上的神明,道教中的三清则以玉帝的下属身份登场。佛祖释珈摩尼以及众菩萨、罗汉则为西天(天竺)的神明。玉帝和释珈摩尼的关系更像是两个盟国元首的象征……
作者的宣泄,吴承恩先生在描绘唐僧师徒的81难中对于妖怪描写则明显显出对当时时局的一种讽刺,比如金、银角大王实为太上老君的童儿,则充分宣泄吴承恩对当时统治阶级放纵下属危害民间的一种反讽。还有孙悟空等当时时局所产生的“能人”却在天庭难以立足,因而最终归依佛门的一种讽刺和作者对世故宣泄不满的一种情绪。
通过简单的世界观介绍,各位应该对《西游记》有了另一方面的看法。那么《西游记》她到底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呢???我想起了一个很老的国产动画片,名字我忘了内容大概就是三个唐朝人游历世界的故事,他们途径“狗头国”、“文明国”、“双脸国”每一次经历不但是对角色们的考验,也完全吸引了我的眼球。《西游记》里面的“女儿国”、“朱紫国”等也曾经是许多小说爱好者的佳话。而且“无底洞”、“真假美猴王”难道就只能被肤浅的做成ACT吗???
孙悟空有72变;二郎神会73变;白龙马的两种形态(小白龙=白龙马)等等……为什么没有人看得到呢?难道这些优势只能被看成是剧情推动的需要?!
孙悟空的师傅是“菩提老祖”,而“菩提老祖”原是一棵千年“菩提树”,寻根则源于道教,但是最后孙悟空却归依佛教的转折等都是游戏可以做文章的地方……
至于花果山……SLG、RPG都做不出来吗?小日本一个《龙战士》又一个《幻想水浒传》共同体发展得那么有意思,而你们在想什么?在想躺在床上就来钱吗?还是在等天上掉馅饼?砸死你都不可惜~!
说到《西游记》,很早就传到日本了,为什么没有看到他们做出相关作品?那是你们让便便蒙蔽了双眼!下面内容可能会引起争议,但是我还是要说。
早期小日本的《西游记》RPG,FC版GPG,由于我的模拟器不好,所以运行的不正常,不发表意见;《西游记》的动画片,我看过的就有2种,都是小日本做的,改了个烂七八糟。第一个说的唐僧懦弱、孙悟空有点幼稚、沙僧是个宝藏狂人、八戒……、还凭空多了个龙女……。第二个则更贴近日本历史文化,沙僧竟然变成了“河童”(日本神话里的河妖)???
开始讲颇有争议的那个,风靡中国的动漫大作《七龙珠》。乍看除了主人公叫“孙悟空”外几乎没有重复,那么咱们来分析一下。故事起因(先不提前传《龙珠Z》那是后编的):天空掉下一个球,里面有个长尾巴的孩子,老人拣到起名为“孙悟空”。N年后一个叫“布尔玛”(港版翻译为“布玛”)的丫头为了找龙珠找到孙悟空,然后一起去寻找龙珠。途中遇到强抢民女的小猪“小八戒”(港版翻译为“乌龙”),由于对“布尔玛”有企图而加入搜索龙珠的队伍。后来被作为山贼的“乐平”袭击,后来也加入搜索龙珠的队伍……
所以,不要争了。小日本已经从侧面征服了中国市场,各位牛B轰轰的主策们,刀已经早都架在脖子上了,如果你们还在吃饱了等死,那么就先让我们用唾沫把你们淹死好了,总比死在对手面前来得自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