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开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627|回复: 2

当移动游戏成为营销利器 中小开发团队机会来了

[复制链接]

2517

主题

2523

帖子

891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919
发表于 2014-9-11 15: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GameRes报道 / 在海底捞等位的时候你会做什么?

  在零食和饮料台之间徘徊,还是享受美甲、擦鞋一类的免费服务?当然,大部分人还是会在门口边吃喝等待,边玩手机,显然,这一现象也被海底捞的经营者注意到了。

  所以,如果你最近去过海底捞,你会发现,大部分紧盯手机的人,基本上都在玩相同的几款游戏,这些游戏是海底捞今年专门为等位的用户定制的。游戏类型均为休闲类,基本都是十年前就存在的游戏形式,比如青蛙过河、泡泡龙等,比较“新颖”的是火锅版的《2048》。虽然游戏画面粗糙,但形式简单,上手容易,当游戏达到一定分数之后,即可获得免费菜品一份。

U10514P115DT20140911135917.jpg
火锅版《2048》

  移动游戏爆发 更多非游戏企业寄希望于此

  对于传统的餐饮业来说,比如海底捞,顾客最容易流失的阶段就是在等位的时候,在这一短板面前,海底捞最先通过提供各种免费服务来将短板变为特色,而在移动游戏爆发后,它又将这一元素加入其中。

  其实早在2013年,海底捞就首次在APP中加入游戏元素,用线上农场种菜,收获后兑换线下菜品的活动吸引顾客。比起“种菜”这一用户在用餐前就要投入时间和精力的游戏,显然,这种在现场等位时,只需十几分钟就能直接获得优惠的游戏形式,更受用户欢迎。而这种以游戏作为工具来弥补传统行业短板的形式,在根据商家自身特点磨合后,也更容易达到预期效果。

  无独有偶,而除了传统行业外,一些非游戏的APP平台,也将希望寄予移动游戏。

  两个月前,一款名为《围住神经猫》的游戏在朋友圈火速传播,Egret引擎创始人称,游戏三天即获得了1个亿的访问量,而其实这款游戏只是目标APP《妈妈社区》的一个“广告”而已,他们希望通过朋友圈的病毒性传播来吸引流量,从而为自身导流。

  通过这类推广手法,此前已有一些较为成功的案例。然而,从数据上来看,或许是因为用户群划分偏差,《围住神经猫》最火爆的时候,《妈妈社区》在AppAnnie上的排行曲线并无明显变化。

  当游戏成为一种工具时 山寨和侵权开始泛滥

  随着移动游戏的爆发、高速发展,更多的人开始看到,并看重它所产生的价值。这些企业和商家并不属于或投身于游戏行业之中,只是单纯地希望利用移动游戏来弥补自身短板或达到宣传效果。而往往就在追求“产品上手快,传播快,游戏时间快(短)”的过程中,版权和山寨问题开始变得泛滥起来。

  最常见的就是直接将当下比较火的手游(玩法简单的)直接改个形象拿来用,比如海底捞版的《2048》,虽然在拼菜游戏(火锅版2048)的最下方,海底捞标注了游戏信息,“原游戏创造来自Gabriele Cirulli”(《2048》的开发者)。而其实《2048》的创意又来自《1024》,《1024》又模仿了《Threes!》。如果说《1024》到《Three!》进行了一些调整,那么无论是《2048》还是它的众多跟风者,都只是一个简单的克隆过程,这种克隆行为在《Flappy bird》身上达到了巅峰。

U10514P115DT20140911140008.jpg
克隆小鸟们

  再看一开始就借助在网络上流传已久的日本《全是猫》中形象的《围住神经猫》,虽然在游戏火爆网络之后,它就已经撤掉了原有漫画形象,但显然在游戏设计的开始,开发者并没有考虑过“神经猫”的版权问题,或者说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火。

  有句老话说,树大招风,无论是《2048》《围住神经猫》,还是《Flappy bird》,都是在游戏疯狂流行之后,才开始被人疑侵权或遭山寨,同时,也正式因为它们简单的特点,不光造就了高流传性,也成了易被克隆的重要原因。

  解决问题的同时 带给中小开发团队的机会

  今年8月,百度轻应用Hackathon将500名开发者和20家企业聚在一起,意图借力轻应用平台,让开发者可以根据企业特点来为其量身制作,能帮助传统行业移动转型的解决方案,海底捞作为企业代表,也参与其中,并再次提出希望通过“有创意的小游戏”的模式来改变现阶段顾客等位时服务单一,无聊的现状。

  显然,对于有条件的商家来说,他们更希望自己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可以融入自身的特点,并充满创意。而这也为手游的中小开发团队提供了机会,或者说是一条捷径。

  首先,虽然国内各大代理商、渠道都在讲述自己可以为中小开发团队提供多少机会和优待,而事实证明,现如今的手游市场,话语权还是掌握在那些强IP产品和大厂手中,中小开发团队想在游戏行业中找到容身之地,绝不是一件易事。

  其次,相对于过于拥挤的游戏行业,非游戏行业的生态环境就温和许多。同时,非游戏行业对于产品的需求也更适合中小开发团队。他们所需要的移动游戏形式简单,制作时间短,不用考虑游戏增值问题,更注重产品的创意。

  随着非游戏行业对移动游戏“工具性”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关平台的建立,生态的完善,这或许也将成为中小开发团队未来重要的突破点。像《围住神经猫》,虽然目标APP推广效果未达预期,但“神经猫”团队却喜成名这样的案例,想必会越来越多。

88

主题

2743

帖子

422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7
发表于 2014-9-11 18: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瞎扯淡,这样的 红血山寨市场新入者全是炮灰,会被烧得连骨头都找不到,这样的文章连一个标点符好都不能相信。

0

主题

185

帖子

165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58
QQ
发表于 2014-9-12 00: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乐杰克 发表于 2014-9-11 18:07
瞎扯淡,这样的 红血山寨市场新入者全是炮灰,会被烧得连骨头都找不到,这样的文章连一个标点符好都不能相 ...

的确,又是坑被洗脑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品发布|文章投稿|广告合作|关于本站|游戏开发论坛 ( 闽ICP备17032699号-3 )

GMT+8, 2025-5-22 22: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