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meRes报道 /以《女神联盟》等领衔的原创轻游戏2014年在全球市场表现抢眼,国内发行商首次在Facebook等国际平台获奖。日前在台北举行的亚太游戏高峰会议(APGS)上,以打造全球化精品为出发点,不少中国发行商提出各自的应对之策,这股全球化浪潮促使发行模式再次升级。
易观数据显示,中国网页游戏及移动游戏2014年增长进入平稳期,季度环比增速逐渐稳定在10%以内。产品发行速度放缓,精品发行趋势明显。虽然发行商在国内拥有约50亿的规模,但面临产品推广成本进一步加大,稀缺渠道日渐强势,中国发行商纷纷开始海外拓展之路。
产品出头,名利双收
轻游戏出海并非一帆风顺。除了东西方文化巨大差异,海外玩家对国内通行的道具奖励活动并不认同,海外运营成本更是远高于国内, 诸如国内仅千分之一的支付渠道费,而在海外很多渠道支付成本达到3%~5%,甚至有高达20%~30%。尽管在此种条件下,以《女神联盟》为首的国产游戏仍然成为Facebook年度最佳。
轻游戏全球发行的前提是打造全球化精品,这是APGS峰会的共识。游族网络COO陈礼标认为除了优质内容、高效团队及成熟运作外,全球化精品在立项阶段就应该把全球发行考虑进去,研发及运营全过程都应该考虑到全球用户特性及消费习惯,他带出的产品最后能在竞争激烈的Facebook名利双收,产品本身质量的出头无疑最为核心。
事实上,全球化时代正引发全球资源整合,发行商的角色也在产生变化。
发行升级,门槛陡增
以发行起家的中手游CEO肖健提出了打造发行商核心竞争力的观点,紧抓发行商的基本能力、立体化营销及强大分销能力,通过线上、线下的立体化营销可确保产品在激烈竞争中发出声音。游族的陈礼标则认为研发商与发行商合作应该在产品立项阶段展开,研发商根据发行商的数据分析,指定产品题材、设计玩法等,不再是简单的修改。2014年,游族网络单款产品海外月流水峰值突破1500万美金,翻译20个不同语言版本在60多个国家与地区发行。
一直呈现以Zynga、king为首的欧美开发商独霸的格局,激烈的竞争令大量中小公司很快遭到洗牌。而中国的轻游戏力量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提升,打破了全球化市场只有欧美等地开发商的局面。面对地区差异极大的全球化市场,中国发行商正积极探索创新发行模式,提升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
2014年游戏巨头纷纷加入全球发行大军,携多款精品游戏拓展海外市场。像游族网络等把全球化作为核心战略的公司将继续通过自主发行与代理发行并行拓展海外,引领页游、手游市场革新,探寻良性发展,打造更多属于中国的世界级轻游戏产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