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开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600|回复: 19

[讨论] 对马斯洛人本主义的批判

[复制链接]

9

主题

229

帖子

24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8
发表于 2005-12-4 15: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语:
设计是一件伟大的工作,请不要对它有玩世不恭和愤世忌俗的态度,如果有,那只能说明受不了挫折的脆弱和肤浅罢了
                               对马斯洛人本主义的批判
                                             青弦
        有感于当前游戏业界的策划和设计师中所盛行和推崇的用马斯洛的需求—动机理论来研究游戏及游戏行为控制的风潮,在下觉得有必要对马斯洛的学说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进行一些研究分析。在下才疏学浅,或有粗浅之处,也请各位不吝批评。
        人本主义分析:作为心理学界较为年轻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首先被广泛、廉价而粗浅的运用在很多所谓励志和成功学的畅销书中,即便在下对人本主义持有不同的观点,但仍然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抱屈和不值,并为受这些书影响的人感到遗憾。闲话不说,切入正题。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门强调精神(即情感构成)的学说。现有的心理学三大学派,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及以马斯洛为领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三者各自强调的是身体,即生物构成;心理,即理智构成;精神,即情感构成。也就是说,在构成整体人的方面三个学派各以牺牲了两个方面为代价去研究其一。从根本来说,三者各有优缺,但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在自身的主要研究方向上却走偏,入了歧途。现在,在下来具体的分析一下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些根本的谬误。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渊源,来自于浪漫主义对人性善良的假定,存在主义对人的主观性的极度抬高以及人道主义把人性作为历史和现实存在的标杆三者。首先浪漫主义对人性善良的假定,如其名是一种对生物人的浪漫而美好的想象,忽略人的生物性,何况即便当前的所有学说,也没有任何一个能够确定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但是基于人的第一性生物性而言,在下认为人性是本恶的。那么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第一个理论渊源,便悬而不决,未有一个定论,未可成为一种确定的证明和理论基础。接下来是存在主义,如尼采、海德格尔、萨特和克尔凯郭尔;我对前者的书籍都有通读,虽然其中有一些观点在下也是甚为赞同和欣赏,但是从其根本论点而言,却是站不住脚的。至于克尔克郭尔,他原本是个神学家,无法证明他的观点是否具有公正的研究态度。而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存在主义将人的意识意志本身抬高到一切存在之上,颇有点心外无物的唯心神秘主义观点;而以在下对存在主义理论体系创始人海德格尔的了解,认为他的论点是和中国道家始祖老子颇为相似。从科学理论的角度而言,这种将人抬高到一切存在之上的观点,是不太符合目前研究的主流的。当然有量子物理学中的人择原理和那只猫作为佐证,但仍然单薄和飘摇,无法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的支撑。而人道主义将人性作为一切存在的衡量标准的观点,显然是非本质的,狭义的人类沙文主义性质的学说,他不可能在科学的最根本的层面上对世界和人类的行为构成进行完美的解释。这是在下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渊源的简单看法,由于时间关系,也无法在此论述太多,有兴趣者可以去寻找相关的书籍阅读,或与在下私下交流。
        接下来可以说说人本主义的基本信念。它有如下几点:
1、        研究非人类的动物对于研究人没有什么价值
2、        主观实在是人类行为的主要指南
3、        研究个体要比研究具有共同特征的群体更有意义
4、        主要精力应用于发现那些能拓展并丰富人类经验的事情
5、        心理学研究应该寻找那些能帮助解决人的问题的信息
6、        心理学的目标应该是完整的阐述成为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以下在下对这些基本信念进行逐条分析:
1、        研究非人类的动物,对于研究人没有什么价值。在下看来,这一点是相当荒谬的,这一条说明人本主义心理学不但认为人和动物有本质区别,甚至否认人的动物性和本能。而事实上研究非人类的动物,对于研究人类的意义是相当大的,它是研究人类无意识以及本能的一个重要参考方法,从这一点看来,在下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把人架空在生物体系之外,否认了进化论的遗传观点。
2、        主观实在是人类行为的主要指南。这一点显然是脱胎于存在主义,如果没有一个人的主观意识高于一切的理论基础,这样的论点显然是不会产生的。同样,它与第三点相互支撑,对群体人类行为的忽略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3、        研究个体要比研究具有共同特征的群体更有意义。这一点忽略了人类行为的集体无意识行为,把个体个人孤立在环境之外进行研究,而事实上没有任何人生存在这条理论的研究环境。这一点显然也脱胎于存在主义。基本上可以说这是一条空中阁楼的理论,若把它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一条信念,或许还说得过去,海氏和老子在这一点上有共同的认识,并有着成熟(并不一定正确)的观点,但是作为研究人类的心理学,这一条显然是荒谬无伦的,更不用说运用在游戏设计中,去设计游戏中大量玩家群体的游戏行为。
4、        主要精力应用于发现那些能拓展并丰富人类经验的事情。这一点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宗旨和方向,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它建立在前几条站不住脚的理论之上,触及不到人类本质,充其量就能够用来写写所谓成功学的书籍之上。
5、        心理学研究应该寻找那些能帮助解决人的问题的信息。这一点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同样,在不能触及本质的WHAT和WHY的研究之上,HOW的研究显然是空中阁楼镜花水月。
6、        心理学的目标应该是完整的阐述成为一个人意味着什么。这一点关系到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对于心理学的目标的观点,在下虽不认同以它来作为心理学的最终目的,但是也无从反驳,但是对于游戏设计来说,这一点正确与否,无关紧要,是心理学家们该去头痛的事情。
以上是在下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些批判性的看法,前文说过,在下才疏学浅,或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不吝批评指教。接下来在下要说的是,被广泛运用在游戏分析和设计中的马斯落的动机与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其人:马斯洛原本是一个忠实的行为主义者,他成为人本主义者的原因看起来相当有戏剧性和颇为神秘。当马斯洛和他的妻子有第一个小孩的时候,“第一个孩子改变了我作为一个心理学家的观点。他使我曾经沉迷过的行为主义看来如此愚蠢,以至于我再也不能忍受下去。那简直是晴天霹雳,从而使万物平静……我震惊于这种神秘以及不受控制的感觉。面对这些事实,我感到自己的渺小、无力及脆弱。我要说的是,任何有过孩子的人都不可能是一位行为主义者。” 这是他本人的原话。先开句玩笑,有后代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可多了。那么在下来分析一下,马斯洛成为一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原因。首先是他原本是一名行为主义者。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把人作为一种现象、动物或者生物来研究,把人类的精神和心理当作一种现象的研究方法使行为主义心理学通过研究动物和儿童获得了对成人心理学的成熟观点,在人类行为的预测和控制上有着相当强的实践意义。而马斯洛本人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这一点从他因为小时候母亲打死他带回家的两只小猫而记恨终生,甚至在她去世时,也拒绝参加葬礼上可以看出来。他从感情上拒绝承认情感是一种现象,是一种可研究和解释的现象。在之前他对行为主义的研究并没有使他对自己的认识更为清楚,他只是一名学术从事者,而非真正化入了内心的认同和研究。直到他有了第一个小孩,他震撼于为人父时那种强烈的感情冲动,这种他绝不愿意面对的感情冲动和他所从事的行为心理学研究产生的激烈的冲突,但是冲突明显到根本就无法遮掩和自欺欺人,最终他成为父亲的那种强烈的神秘体验战胜了他的学术观点,他转而成为了一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以可以认为,马斯洛对心理学的研究是非理性的,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积淀的研究。这一点,在他的动机和需要层次论中也可以看出来,那么在下接着分析。
        可以说马斯洛是一个相当聪明的人,在当时的心理学主流观点之下他找到了一个相当有力的突破口,那就是动机和需要。他的理论建立在一个必不可少的假定上:人是一个统一的,有组织的整体。一个行动或一个有意识的愿望,如果只有一种动机,那是不正常的。那么从这一个假定上来看,他首先忽略了人类的无意识(即潜意识)的作用,其次,对单一动机的行为意愿的否定,是没有理论基础的,在下私下推断,是出自他本人的情感和直觉认定,或许又是一次神秘的高峰体验吧。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仅仅因为饿了就去吃饭困了就去睡觉,这都属于不正常的心理和行为,那显然是不可理解的。
我们来看看马斯洛的的动机和需求层次理论。第一层是空气、水、食物、住所、睡眠、性生活这一切生理需要。从这一点看,马斯洛其实也不敢将人的生物性直接否定,而是潜藏在他的整套理论体系中将人的生物性给否定;而我们也看到,马斯洛对这一层需求的研究是很少的,因为这和他的理论基础有着无法调和的冲突。第二层是安全与保障;第三层是爱与归属;第四层是自我尊重和他人的尊重;第五层是有意义、自我满足、轻松、乐观诙谐、丰富、单纯、秩序、正义、完成、必要、完善、个人风格、活跃、美、善、真。另外还有满足需要的外部环境的先决条件如自由正义秩序挑战等。这就是马斯洛的直达自我实现的需求等级划分。先从第五层看起,马斯洛完全继承了浪漫主义对人性的美好想象,拒绝了弗氏精神分析说中的死亡本能(即攻击性)。从远到人类历史近到网络游戏的开发来看,这一个层次完全是片面的,以马斯洛的个人情感和期望为主导的划分方法。在本文的最后一段我会对马氏的这些需求进行重新划分。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自我尊重和他人的尊重,爱与归属或者安全与保障这些需求,莫不是马氏对“理想生活”的一种描述,一种根骨里是浪漫主义的期望。关于马氏所提高峰体验,完全是一种被其神秘化的感受,他自从开始转向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时候,就拒绝了对人的情感的本质研究,有这种神秘化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领袖,马氏的理论其实漏洞百出。
接下来在下不得不谈谈在下所欣赏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些看法。首先得声明罗杰斯不是一位纯粹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的理论受了机体论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很多观点与马氏相左。那么我们来看看罗杰斯作为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批判:
1、        人本主义忽视了科学的累积性,认为科学心理学不关注人的高级属性。问题是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去研究这些属性。在写诗之前必须先学会语言。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批评的科学心理学为未来研究更复杂的人类特性提供的基础。在在下看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它就是盛大的ezstation一样,是一种好的方向,然而时机过早,而成为了畸形,有的只是实验意义,而非实践意义。
2、        人本主义心理学一般都对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科学心理学进行批判,但是这三种心理学已经为改善人的状况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点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所不及的。在下窃以为,与马氏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代表人物的罗杰斯是相当客观公正的。
3、        如果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将传统的科学方法论作为评价人性假设(如人性本善或本恶)的手段,那么人本主义仅仅用直觉和推理显得更为荒谬,如果仅仅只能这样的话,那么人本主义心理学应该称之为哲学或者宗教,在这一点上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在倒退。在下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们沉迷于半吊子的形而上的逻辑分析,实在是太有空中阁楼之嫌了。
4、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反对动物研究,这意味着舍弃了一个极有价值的对人的认识来源。不用进化论的观点来研究人的行为,那最多也不过是倒退。这一点罗杰斯与在下的观点不谋而合。
5、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用的许多术语和概念是如此模糊,以至于他们公然反对清晰的定义及证实。即使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定义,也显得混乱不堪。相信各位看了在下以上的论述,对于罗杰斯的这个观点也是认同的吧。
人的需求的重新划分。在下在前文说过,对马氏的需求层次的元素,在下会进行一个重新划分。以在下之前的文章中的观点。
1、        控制自我的需求:在下必须重申,此处的控制,应该理解为广义的影响。那么在马氏的需求体系中前三层称为基本需要,后两层称为发展需要。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第一层的生理需要,以及第五层中的完成、必要、自我的尊重、完善、乐观诙谐、自我满足、丰富、单纯、活跃等,都属于控制自我的需要。即人能并且愿意影响和左右自己。当这种需求受到威胁的时候,人就会感到恐惧。
2、        广义的讲,他人也是环境的一部分,在这里在下把控制和影响他人以及控制和影响环境作为同一曾需求来重新阐述。在马氏的理论中,如他人的尊重,真、善、美,秩序、正义、爱与归属等这一些,都需要通过外部环境的条件来共同构成,因而人有控制环境的需求,即人希望能够影响环境,进而达到某种层面和意义上的控制。比如说爱,爱某人、某物,诸位可以思考一下,是否是对环境的影响的需求。那么马氏理论中的所有需求就得到了满足,从人类行为角度来讲;在下以为在下的分法更具有参考意义。在游戏设计中,在下也是如此将之应用的。
在下简单的解释一下,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为出发点和基础,在下认为以上的两种行为动机和需求,来自于人本性中的扩张的本能。对于人的意志来说,什么叫控制?控制就是将自己的意志尽可能的扩张,使得所有的一切都有自身意志的存在,这就是扩张本性。这种扩张的方式有爱、恨、信任、欺骗、努力等等方面的表现方式,然而都脱不了这一个基本动机。简单的说就是人希望“使什么怎么样”。
本文写到这里,在下也要说点题外话,对于当前的游戏研究和设计,不少的策划盲目的相信国外的理论,且不说国情和民族性有差别,单是这种一种理论不加以考究就拿来使用的态度,是断然不可取的。而且在下以为,即便是一种理论完全正确,如果不加以研究和理解,是不可能正确的运用在设计开发中。之前有过几位曾提醒在下不要拿上不了台面的心理学唬人,先去看看什么书再说之类,在下虚心受教,然而由于时间关系,在下至今还没有来得及去阅读一些诸位认同的心理学大作,便在此以在对心理学的一点粗浅了解大放厥词,对几位实在大不敬,望请谅解,希望有几位如愿赏脸,请不吝赐教在下。
        在下所说的也并非绝对正确,只是一些观点是不辨不明,是以抽出一些时间写下了以上的文字,能耐心阅读完的诸位在下深感荣幸。设计是一件伟大的工作,请不要对它有玩世不恭和愤世忌俗的态度,如果有,那只能说明受不了挫折的脆弱和肤浅罢了。
        时间有限,就此搁笔吧。
                                                                                        青弦
对马斯洛人本主义的批判

20

主题

1425

帖子

14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40
发表于 2005-12-4 2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对马斯洛人本主义的批判

现在什么理论都套用马洛斯,甚至包括传销的都在用马洛斯理论。其实只有一个原因:这个理论很容易被套用而已。并非那些人真正理解心理学。

154

主题

4567

帖子

457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579
QQ
发表于 2005-12-4 2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对马斯洛人本主义的批判

马斯洛的学说那几个层次还是比较有用的,至少影响到产品设计了,现在都讲究用这理论,例如诺基亚60系列和90系列面向的用户心理需求,例如汽车里面的QQ和宾利面对的客户心理需求那肯定是不同的。。。不过理论是死的,不用死记硬背那些条条框框,用的人是活的,毛主席不是说过“去伪存真,去粕存精”么,不是原来有批判什么教条主义么 -_- 楼主这一番长篇大论,看得我头晕眼花,佩服。。。

游戏里也能说得过去,刚上来肯定是要先保住自己生存的需求,然后参才考虑其他的事,魔兽世界也是要先到60级才能进Raid吧,装备差了还受鄙视呢

86

主题

1790

帖子

181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19
发表于 2005-12-5 0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对马斯洛人本主义的批判

楼主这帖不错
严谨、有度
值得精华

但任何理论都不是绝对真理
只能解决部分问题
马斯洛的理论存在不足
但在现实指导上确有其作用
不关注第一层需求有两点
1. 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经不只停留在简单的第一层
2.为了突出他所想重点表述的层次,也就是其理论主次关系的明确,而不是实际的主次关系

楼主这帖真正显出肚子里的东西来了
有空多聊聊

3

主题

292

帖子

30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3
发表于 2005-12-5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对马斯洛人本主义的批判

很多人都在走第一步,立。包括模仿、借用、学习等等。
LZ已经进入第二步,由“立”向“破”前进了。
然后的步骤应该是“再立”、“再破”,循环往复。
但希望不会让一些正在“立”的人跳开必须的第一步而直接进入第二步。那样有害无益。

现在做游戏就碰到一种观点,认为要把游戏做的简单而又耐玩,就像俄罗斯方块般经典,因此杜绝一切复杂的设计。
话是看上去有些道理(“因此”以后的无甚道理),但一帮策划都是刚毕业的小毛孩子,要他们实现这种设计,无异于天方夜谭。结果就是做成一个简单乃至简陋、能玩却绝不好玩的游戏。
这就像是抽象画。毕加索画牛是将牛具象到了极致然后再渐渐精简转为抽象,他了解牛体的每一个结构细节。然而一些人只看到结果,说这就是抽象画啊,乱涂么我也会。但是他们没有扎实的美术基础,作品与毕加索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
可叹是,观众大多没有美术基础,因此他们看不出毕加索和那些沽名钓誉之辈的画作有甚区别。(其实我也看不出

9

主题

229

帖子

24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8
 楼主| 发表于 2005-12-5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对马斯洛人本主义的批判

呵……~~希望有时间能与诸位多交流吧。

49

主题

1388

帖子

14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32
发表于 2005-12-5 1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对马斯洛人本主义的批判

我自己的理解是,人本主义强调“现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强调 “过去”,行为主义如果不会记错,他们采用的物理学常用的“黑盒子”思维。

说到物理学,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到心理学因为自然科学的成功,所以都趋向于采用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来研究心理,其中精神分析 被称为 心理的动力学,就是它强调以前的事情或者经历对研究对象的影响,从而产生“心理惯性”,形成现在的行为、、、、

采用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来研究人类心理,这个、、、、不敢评论好坏,不过感觉人本主义采取不同的思维方式,只是人本主义很多时候用于教育,要用于游戏或许需要一些调整^_^

9

主题

229

帖子

24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8
 楼主| 发表于 2005-12-5 15: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Re:对马斯洛人本主义的批判

nofear: Re:对马斯洛人本主义的批判

现在什么理论都套用马洛斯,甚至包括传销的都在用马洛斯理论。其实只有一个原因:这个理论很容易被套用而已。并非那些人真正理解心理学。

是马斯洛

154

主题

4567

帖子

457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579
QQ
发表于 2005-12-5 2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对马斯洛人本主义的批判

这个。。。怎么连黑盒、白盒都出来了

49

主题

1388

帖子

14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32
发表于 2005-12-5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对马斯洛人本主义的批判

黑盒 思维是物理学的经典思维,在高中物理的电路章节就提到,至于是不是物理学第一个提出,不清楚:)

白盒~~~~~,这个,我是在关注游戏行业后,在游戏测试职业分类中第一次看到白盒测试这个概念,或许是和黑盒对应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品发布|文章投稿|广告合作|关于本站|游戏开发论坛 ( 闽ICP备17032699号-3 )

GMT+8, 2025-7-4 16: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