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节选与<人格心理学>的第十二章关于5大人格不同的性别差异.从人格,行为,心理,几个方面来说明性别造成的心理差异.
不懂的策划可以去看看........
一、 研究性(sex)、性别(gender)和人格(personality)
基本术语和概念
研究性和性别的方法
本质先于存在论相对社会构造主义
二、 两个基本问题
问题一:在大五人格上有性别差异吗?
1、在大五人格上的性别差异
2、在冒险任务(Risk taking)和感觉尝试(sensation seeking)任务上的性别差异
3、在攻击上的性别差异
4、在权威主义和社会主导倾向上的性别差异
5、在兴趣和职业偏好上的性别差异
6、在性特征上的性别差异
7、在精神疾病上的性别差异
8、为什么在人格上有性差异?
问题二:在个体性别内是否存在M-F的有意义的个体差别?
1、对男性化?女性化(M-F)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
2、两因次分析法:手段和表现
3、用性别关系术语评价男性化?女性化
三、活动表12.1:一个简单的M-F量表,基于gender-related(gender-related)职业偏好和他们与性别特征(Gender Diagnosticity)的关系
什么引起个体在工具性(instrumentality)、expressiveness(expressiveness)和与性别相关的兴趣(Gender-related interests)上的不同?
四、 总结
五、讨论问题
六、建议读物
七、建议网站
八、从TRAC 大学 搜索主题
九、参考书
在你读这一章之前,用几分钟在一张纸上,写下你认为男性化的三种方式和你认为女性化的三种方式,完成了吗?哪一条对你来说比较难完成?你习惯用哪些M-F的特点来描述自己?他们的人格特点(如:过于自信、被动、攻击性、温柔的)生理特点(如:精力充沛、弯曲的、多毛发的、强壮的、瘦弱的)、性特点(高性驱动、害羞的、异性恋、同性恋)、兴趣(喜欢看足球、织毛衣)、大学专业(物理、戏曲艺术专业)、职业(工程师、护士)、非语言行为(音调高、使用有力的手势)、外表(穿裙子、戴项链、有纹身)、社会角色(儿子、女儿、男朋友、女朋友)是怎样?
对你来说,可能不难列出你所具有的M-F特点,对你来说,可能人们在M-F之间变化是很明显的,所以,人格心理学家争了几十年关于M-F的本质问题可能对你来说很奇怪,而且,近年来,一些人格理论家甚至认为这些特征实际并不存在,它只是存在于“旁人的眼睛里”(Bem,1978;Spence&Buckner,1995).
一、研究性、性别和人格
为理解围绕性、性别、人格研究的正义,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性和性别研究,定义几个重要术语。
1、基本术语和概念
单词“性”(sex)指的是生物学上划分男性和女性,人类男性是具有XY染色体和男性生殖器的个体,女性是具有XX染色体和女性生殖器的个体,虽然有很少一部分人(“兼具两性特征者”)在他们的生物性上比较模糊,但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清楚地划分为男性或女性。(Fausto-Sterling,2000)
单词“性别”(gender)习惯于指男性、女性的所有方面,人类是由社会和文化决定的,因此,男女之间头发长度和穿着的不同是性别问题,而生殖器不同是生物问题。尽管如此,在心理学上,性的不同仍存在相当多的争论(例如:在身体的攻击性,视觉的空间能力,性行为和态度上的不同),这些不同受生物及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性与性别上的差异对于许多行为和心理特征并不明显(看Lippa,2002b;Walsh,1997).
这一章将使用“性不同” (sex differences)这个词去形容生物上的男性和女性的不同,使用这个术语并不包含引起这些不同的任何原因,可能是生物性的,社会性的,或两者皆有。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男女显示出一种平均的不同,在区分男性和女性各种特征上,由相当多的重叠部分,高度提供了一个明显的例子,虽然从平均上看,男性高于女性,但仍有许多高的女性和许多矮的男性,本章的核心问题是,在人格中,是否存在性不同(sex differences)?
“性别作用”(gender role)一词指的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男孩和女孩)行为的社会规范和期望,性别作用既是描述性的(descriptive),也是规范的(prescriptive)(Eagly,1987);他包含关于男性和女性行为的社会信念(brief)(例如:女性比男性更会照顾婴儿和小孩)并且,他们使男性、女性认识到社会对他们的行为有什么期望(女性应该照顾婴儿和小孩)。性别作用影响人类行为的许多方面,包括穿着、非语言的个人风格、能力、兴趣、教育追求、职业、家庭活动和责任感。
“性别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指的是社会对男性、女性特征固有的信念(如:男性比女性更具侵略性,女性比男性更感性”,研究者今天倾向于将stereotype看做一种可能而不是非黑即白的信念(例如:Deaux&Lewis,1984).例如,许多人相信,男性比女性更可能犯罪,但是,没有一个人相信,所有男性都会犯罪或所有女性都不会犯罪。“刻板印象”一词不能用来暗示在我们头脑中对男性、女性所有的信念,这样是错误的。当然,一些性别刻板印象可能是错的,一些可能夸大了性别之间真正的不同,但是,近期的研究认为,我们关于男性和女性的信念,大体上是准确的(Eagly&Diekman,1997;Hall&Carter,1999)。当你认为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在一生中都有许多关于男孩(女孩)和男性(女性)的经验,并且这些经验经常反映我们对他们真实行为的观察时,这种信念的准确性就变得有意义了。
2、研究性和性别的方法:本质先于存在论(Essentialism)与社会构造主义(Social Constructionism)
性和性别的研究,有时是两种相对观点之间的竞争-本质先于存在论与社会构造主义(Fausto-Sterling,1992,Lippa,2002B;Unger,2001)。本质论者相信,在人的生理特征和行为上存在真正的性不同,他们也相信,M-F是存在于男性和女性之间真实的特质,这些特征都能够通过心理测验反映出来。相反,社会构造主义者认为,性别不是真正存在于人们内部的东西,他们将性别看做被社会信念(例如:关于两性的刻板印象),社会结构(如父权制,给男性的权利多于女性)以及社会相互作用创造出来的。本质论者认为存在生物性因素(象大脑结构和荷尔蒙水平的不同)导致行为上性别的不同和男性化与女性化的个体不同。相反,社会结构主义者反对这种生物性的解释,他们集中在用文化因素,社会学习和社会信仰去解释为什么男、女行为上有不同。
社会构造主义者经常批评我们在“做性别”(do gender),他们指我们作为男性和女性的行为以及M-F的个人是我们在一些环境下的一种“表演”,而不是其他的表演,是某些人而不是其他人,例如,一位女士在约会时可能扮演一种温柔的“女性化”的样子,但当作为一位高权利公司的经理时,她可能变得强硬并且“男性化”。同样,一位十几岁的男孩可能在他粗野的男性朋友面前显得“男性化”,而在他的祖母面前又显得温柔。社会构造主义者认为性别是社会定势和社会强迫的,M-F是一种社会概念或“结构”,这种结果很容易改变,甚至当社会环境变化时而消失(例如:如果父母以同样方式抚养男孩和女孩,如果学校平等地教育男生和女生,如果性别的刻板印象被废除,如果父权制的社会结构被推翻,如果社会为男性和女性提供同等的机会)。
本质论者集中于男女性之间天生的不同,这种不同并不仅仅是社会化的结果,本质论者进一步认为,个体M-F的变化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社会和环境的原因,相反,M-F是真实的、核心特质,并且受到一定基因和生物性的影响。
二、关于性、性别和人格的两个基本问题
这一节将提出两个关于性、性别和人格的基本问题:(一) 男性和女性(男孩和女孩)在人格上有不同吗?(二) 在每个性内部是否有M-F的明显不同?
每个问题都包括其他许多问题,例如,如果男性和女性存在人格的不同,是什么引起这些不同?在人格中性的不同是否源于基因的不同、荷尔蒙因素、父母的养育方式、同辈、老师、社会影响或来自一种复杂的生物性和社会因素的综合?
心理学家的研究提出另一种关于M-F的基本问题,形成这些问题概念和测量这些特质的最好途径是什么?(见第二节讨论人格的测量)社会构造主义提出所有有关M-F的最基本的问题,可是,这些特质真的存在吗?或者它们仅仅是社会杜撰和文明发明的?
前面提到的两个主要问题是紧密相连的,原因是在人格上的性不同(例如男性比女性更具侵略性,女性比男性更温柔和具有同情心),在过去的研究中经常被用来定义每个性中M-F的变化(例如一个男性如果是非攻击性的和温柔的就是女性化,相反,一个女性如果是攻击的,强硬的和没有同情心的就是男性化)。
问题一:人格是否存在性不同?
当你学习这本书的其他章节时,有许多方法研究人格,这许多方法都被运用到性、性别和人格的研究特质论(第七章)认为人格是最概念化的术语,它包含固定的内部因素(象外倾、神经质、严谨性),这导致人们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断调整他的行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变化(如道德行为,见14章)源自于无数学习过程,这些学习过程塑造个体行为,象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塑造和模仿,弗洛伊德学派认为早期的性吸引及对父母的情感依附影响个体成年后作为男性或女性的行为。同时期对性别与人格的研究倾向集中于特质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包括认知理论集中于男性和女性gender-related的信念和自我概念研究),除了保留这些研究重点,本章将集中于两种广泛的方法上。
在大五特质上的性不同:
因为特质研究是用标准的方法测量人格(2、7章),它提供了大量数据来研究人格上的性不同,近年,许多人格心理学家达成广泛一致,认为存在五种全球性的人格特质,提供了人格的相当广泛的描述,这些特质(又叫“大五”)是外倾、宜人性、严谨性、神经质、开放性,在人格研究中性不同的一种方法,是研究男性和女性在大五人格特质上是否有不同。
耶鲁大学心理学家Alan Feingold(1994)总结了在大五特质上的性不同的证据(他使用了一种叫共变分析的技术,是一种数据化方法,将许多不同的研究综合起来,他发现男性与女性的不同大部分集中在外倾性和宜人性上,特别是男性比女性更武断(外倾的一个组成部分),女性比男性更温柔和照顾他人(宜人性的组成部分),这些不同是独立的,适中的(见Lippa,2002b,)。
另外,在神经质上,女性(焦虑、紧张、神经质)高于男性,男性与女性在严谨性和开放性上没有什么不同,自尊可以看做神经质的一个方面(低自尊与高神经质相连)显示了稍许不同,男性自尊平均高于女性,最近的一项研究也发现自尊上男性有些许的性差异,此外,这种差异在成年人中是最大的(Kling,Hyde,Showers&Buswell,1999)。
Costa, Terracciano, McCrae(2001)最近分析了23000人在大五人格特质上的性不同,女性在神经质和宜人性的许多方面得分高于男性,男性在专断、兴奋性(外倾的一方面)、能力(严谨性的一方面)得分高于女性,Costa和他的同事发现,在人格的性不同上,经济发达国家的自由的性别意识(如美国、欧洲)比那些具有更多传统性别意识的国家(如:亚洲、非洲、拉美)要强,当我们考虑人格上性不同可能的原因时,我们将获得预期外的发现。
在冒险任务和感觉尝试上的性差异:
人格的大五模型对于人格某些方面的影响不是直接的(有时甚至是非直接的),冒险任务就是其中之一,最近的研究证据来自150个实验室和男女冒险任务研究的问卷调查(Byrnes,Miller,&Schafer,1999),研究显示了适度的性别不同,男性冒险任务中的倾向性高于女性,冒险任务中的性别不同在某些行为上的性别差异更大,例如:在实验相对危险时,(如电击)或者在智力任务和身体技术性的游戏中,男性比女性更可能冒险。
感觉尝试指的是个体倾向于尝试新奇的,令人紧张的环境(Zuckerman,1994),喜欢高山滑雪的人倾向从事高感觉尝试的事情,例如,感觉尝试可能与冒险任务相联系,特别当冒险涉及行为-,唤醒和某些危险活动时(相雪橇比赛,或当喷气式飞机驾驶员),研究显示在感觉尝试活动中,男性得分高于女性。
在攻击性上的性差异
实验研究关于攻击性上的数据分析显示(通常观测的是大学男性和女性)少量的性不同,男性攻击性高于女性(Bettancourt&Miller,1996;Eagly&Steffen,1986;Hyde,1986)。儿童的攻击性的性差异大于成人,可能儿童还没有学会象成人那样控制他们的攻击性,自我报告的人格测试关于身体的攻击性上,显示出的性别差异高于实验研究(Buss&perry,1992,Lippa,1995),当然,真实生活中各种攻击行为的数据(如犯罪、攻击、谋杀等)都显示出高比例的男性攻击性行为(Daly&Wilson,1988;Kenrick,1987)。
在权威主义和社会主导倾向上的性差异:
两种人格特质:权威主义和社会主导倾向的研究多与偏见相联系,权威主义(第3章)指人们服从权威,接受传统和社会规范的程度(如宗教信仰,政治观点)、对打破社会准则的外来者的敌意程度(Adorno,Frenkel-Brunswick,Levinson,&Sanford,1950;Altemeyer,1998)。社会主导倾向指人们相信一些社会群体优于另一些群体的程度,具有高社会主导倾向的人相信社会的等级阶层(如人们是否有高或低的社会阶层),他们倾向于将不平等看做天生的和社会期望的一部分。
最近研究显示,男女在权威主义的水平上没有什么不同,但是男性不断显示出比女性高的社会主导倾向(Altemeyer,1998;Lippa,1995;Lippa&Arad,1999;Sidanius,Pratto,&Bobo,1994).因此,男性某种程度上比女性更偏见。例如,他们对妇女权利,男同性恋与女同性恋和种族不平等的态度。
在兴趣和职业偏好上的性差异
人的个性能够部分地描述成他们兴趣和职业选择,职业心理学家John Holland(1992)提出了六种主要职业兴趣的模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事业型和传统型(见Figure12.1)。现实型职业(如:木匠、农民、电工)涉及用工具,机器和设备的工作;研究型职业(如:生物学家、化学家、心理学研究者)必须具有科学的思维和研究;艺术工作(作家、画家)涉及创造艺术作品;社会型职业(顾问、教师、社会工作者)必须要管理、教育或引导他人;事业型工作(销售、股票经纪人)涉及与其他商业组织的工作,常常以盈利为目标;传统工作(会计、职员,图书管理员)需要保持记录、处理数据和传达各种办公室工作。必须强调Holland的六种职业类型不是简单的职业划分。他们也描述了个体在人格上的不同,因为在六种职业类型上,人们在他们喜欢或不喜欢的职业上进行选择和变化。
男性和女性可以从六种职业上划分兴趣吗?六个分开的研究比较了14000名参与者,数据显示,男性在现实型职业中远高于女性(Lippa,2001a)。相反,女性在社会型和艺术型职业中高于男性,每一种上都有显著差异。某种程度上,男性在研究型工作中的兴趣高于女性,女性在事业型工作上兴趣稍高于男性,在传统工作上,男女没有本质差别。
“The Strong Interest Inventory”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测量职业兴趣的工具,它有基本兴趣维度以及与Holland的六种职业兴趣对应的类型(Hansen&Campbell,1985)。最近针对超过900名年龄在16-65岁的男性和女性的研究发现,女性在家庭活动和办公室工作中的得分远高于男性,而男性在冒险活动、机械活动、运动和军事活动中的得分远高于女性(Kaufman&Mclean,1998)。在冒险活动上得高分指“愿意冒险,寻求刺激,可能是不计后果的”(Kaufman&Maclean,1998,p290)。在冒险活动上的性别不同是前面讨论过的感觉尝试任务中性别差异的延续。
人类职业兴趣的因素分析和多维度分析显示,Holland的六种职业类型存在两个基本维度:人-事维度和思想-数字维度(Prediger,1982;Rounds,1995; 看Figure 12.1)。人-事维度评估个体喜欢从事与人相关的职业和处理与人不相关的职业的程度。思想-数字维度评估个体喜欢从事创造性的、抽象思考工作和从事处理具体数据、记录保持工作的程度。男女在人-事维度上显示出很大不同,女性倾向更以人为导向(people-orientation),而男性倾向更以事为导向(thing-orientation)(Lippa,1998b)。在思想-数字维度没有明显性差异。人-事维度与大五人格特征基本不相关,而且,这种在以人为导向和以事为导向的性别上的显著差异在大五特征上是相互独立,并且是潜在特征,类似过于自信和抚养等(Lippa,1998b),有趣的是,以人为导向和以事为导向的性不同在生命的早期就已经出现(Goodenough,1957)。
在性特质上的性别差异
弗洛伊德学派一直将性发展和性倾向看作人格组成的重要部分,近几年,特质心理学家开始研究个性特质和性行为之间更多的联系(Hendrick&Hendrick,1999),在人们的性特质、态度和行为上是否存在性差异?
对许多性特质的答案是肯定的!一般来说,男性对偶然的性行为比女性持有更多积极态度,而且这种差异非常大(Oliver&Hyde,1993),男性倾向比女性报告更多类型的性行为,在自我报告的手淫上,男女差异更大(Oliver&Hyde,1993)。Roy Baumeister,Kathleen Catanese ,Kathleen Vohs(2001)最近研究显示与女性相比,男性更渴望性,幻想性,渴望更多种性活动和性伴侣,更愿意为性冒险。相反,女性更愿意男性放弃性。基于这个证据,Baumeister和他的同事得出结论,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性驱动。
男性和女性在性行为上的不同也受社会规范和环境压力的影响。Roy baumeister(2000)研究显示女性的性行为更灵活,多样,并且与社会规范一致,而男性的性行为更强硬、急迫并与社会规范不一致。例如,女性在性行为上比男性更容易改变,不论她是否与男性、女性甚至两性有性关系,女性在一生中以及性活动中比男性更可能有大的变化,女性性行为变化受社会影响的压力(如教育水平、宗教信仰)比男性要大。
最后一点虽然没有什么价值但有很大的性差异的是,一般说,男性对女性的吸引比女性对女性的吸引要大,而且,女性对男性的吸引也比男性对男性的吸引要大(Lippa,2002a)。除了男性吸引力和女性吸引力上的巨大性别差异外,一些男性更容易被男性吸引,而一些女性也更容易被女性吸引。人们在受某种性别吸引上的不同可能与M-F的不同有关。
在精神疾病上的性别差异
人格是与异常和正常的特质和行为相联系的。确实,根据近期的观点,某些精神疾病表现出在正常的特质维度上的不匹配(Costa&McCrae,1992;见本册18章)。例如,抑郁和焦虑与大五人格特质的神经质相联系的,一个人具有高的神经质更可能变得抑郁和焦虑。如果男性和女性在人格特质上有差异(如神经质),很可能导致他们在一些精神疾病上的性差异。
最近Hartung和Widiger(1998)归纳了在各种精神疾病上的性别差异,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孤独症和注意力缺陷(deficit)。相反,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各种情绪性疾病(如:抑郁)和饮食方面的疾病。男性患药物滥用的可能性大于女性,男性也比女性更易产生性和性别身份混乱。人格疾病显示出“男性倾斜”的方面包括精神分裂症型疾病(特点是古怪的思维过程)、反社会型疾病(表现为缺乏职业道德意识和可控制行为),和自恋型疾病(表现为自我夸大,自我中心)。人格疾病在“女性倾斜”的方面包括边缘性和戏剧性疾病(表现为糟糕的人际关系,过于戏剧化行为,身份混乱和自我伤害行为)。在自陈问卷的人际关系问题上,男性倾向于报告比女性更多独断、报复和社会回避行为,而女性倾向于报告比男性更低的自信、过于依赖,喜欢与他人在一起(Lippa,1995)。
在许多方面,精神疾病和人际问题上的性差异是由人格的其他性别差异组成的。例如,男性更武断、侵略和冒险,低宜人性,在大部分极端形式中,显示出男性的反社会型和自恋型人格疾病。女性更神经质、适宜性和低武断,在大部分极端形式中,显示出女性在武断和依赖上的情绪疾病和人际问题。男性更多以事情为导向,在一些极端形式中,存在更高比例的男性孤独症(Baron-Cohen,2000)。男性高比例的冒险任务和感觉尝试可能与男性高比例的药物滥用相联系有关。
为什么在人格上有性差异?
对人格上的性差异的解释归纳为两类:一是生物学理论,一种是社会化和社会学习理论。生物学理论包括进化论(从很长的时间跨度看事情的发展)和荷尔蒙理论(从个体发展的角度尝试最接近的原因)。社会理论包括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角色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让我们介绍一下每一种理论。
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特质的遗传和特质在物种,甚至是性中的建立。在大部分物种中,雄性产生数量多而小的游动的种子(精子),他们将这些种子给很少的雌性产生后代。相反,雌性产生数量少而大的固定的种子(卵子),这些卵子产生更多的后代。在哺乳动物中,雌性产生的后代成活率很高,因为哺乳动物的雌性在体内养育胎儿,有助于将营养输送给胎儿帮助成长,然后在出生后很长时间哺育、照顾、保护他们的后代。
进化论认为,由于不同的生育特性,雄性和雌性进化出一些不同的特质和行为。这些区别在性特征上非常明显。雄性进化出对短期、数量多的配偶关系更感兴趣,而雌性进化出对拥有好的资源的配偶建立关系更感兴趣(Buss,1999)。进化论也认为,雄性发展出更急迫的性冲动,而雌性发展出更好地控制她的性冲动,并将性作为一种资源提供给配偶以交换其他东西(如:食物,安全,对后代的保护)。
进化论可能用来解释与性特征不存在直接联系的人格特质上的性不同。例如,雄性高的攻击性可能源自性选择,特别当这种特质的进化帮助他与同性别的物种竞争,并帮助吸引异性时。更多雄性的冒险任务和感觉尝试也可能源自性选择特质,它可以帮助雄性在其他雄性和异性间建立主导地位。相同的,雌性相对高的照顾能力,以人为导向能帮助她们进化出更好的哺育孩子的特质。
生物进化的作用是通过个体机体的生理学机制实现的。例如,雄性和雌性进化在身体特征上有一定程度的不同(如高度、肌肉组织、身体脂肪分布、生殖器),这些身体的不同导致在生命各阶段性荷尔蒙水平的不同。人格上的性不同,象身体特质的性差异一样,也可能源自性荷尔蒙水平的不同,这些都发生在出生前和成人时期(Collaer&Hines,1995)。
大多数研究证明睾丸激素(一种男性荷尔蒙)与人类行为有关(Dabbs,2000)。在男性和女性中,个体睾丸激素的变化水平与主导性、冒险任务、感觉尝试、攻击性、犯罪和性活动水平相联系,大部分研究围绕睾丸激素的变化水平如何与行为联系,这些研究并没有明显显示睾丸激素的性差异造成人格上的性差异。然而,需要强调的是男性平均的睾丸激素水平是女性的八倍或更多,许多与睾丸激素相联系的行为特质在不同性别之间也显示出平均差异。
相比进化和荷尔蒙理论,社会化和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格上的性不同源自学习过程,象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模仿(Bussey&Bandura,1999)。例如,男孩在大部分文化下被要求更独立,而女孩要求更温顺和家庭化(Barry,Bacon,&Child,1957)。父母对待男孩和女孩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同,并且鼓励他们形成与同性别一致的行为(Lytton&Romney,1991),父母给男孩和女孩不同的玩具提供了一个父母对待子女不同态度的例子。但是,也可能是男孩和女孩宁愿玩不同的玩具,成人仅仅是适应这种不同的选择。
在现代工业社会,大量的媒体在教育性别作用和性别模式时,起了重要作用。媒体常常将两性之间的差异描绘得非常不同,男孩和女孩从媒体上学习不同的“性别课程”(Furnham&Mak,1999;Signorielli,1993)。根据社会化和社会学习观点,男孩和女孩从父母那里得到不同的奖励和惩罚(如:攻击性、培养、洋娃娃玩具、卡车玩具、穿衣服),并且模仿不同的偶像。现代社会学习理论也支持自我标签会强化人格上的性差异。例如:当小孩大到足够能区分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时,他们会产生与其性别一致的行为,并更可能模仿同性别的偶像(Martin,2000)。
Alice Eagly的社会作用理论提供了一种人格上的性不同产生的社会心理学的描述。该理论认为性别的不同不仅来自不同的学习经历和男性、女性的模式作用,而且来自社会对男女不同的作用(Eagly,1987;Eagly,Wood,&Diekman,2000)。根据Eagly的理论,传统的性别作用对男女在三方面产生影响(1)男性更多负责收入和工作,女性更多照顾孩子和家庭。(2)男性更多从事某一类工作(如:卡车司机、工程师),女性从事另一类工作(如速记员、图书管理员)。(3)男性倾向从事高社会地位
[em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