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有好的剧本(不是小说),无外乎自己创作和改编(这个意义上的改编不光是改编那些名著,还有那些如妖精说的qqxq的小说一类的文章).但是无论是那一个,一个熟悉游戏制作的,了解自身小组技术状况的策划(非文案)是必不可少的,这里就说说改编.就像妖精说的,小说不能直接为游戏所用,这就需要策划来把他改成能够为游戏所用.这个情况和电影,动画其实是很相似的.电影,动画的改编,正确的说应该是电影化和动画化.也就是说,把非电影作品改成电影作品或非动画作品改成动画作品时(这样说好累...就说电影好了),必须使之电影化,即使之符合银幕的特点和银幕的要求.即画面的视觉形象化,即画面的造型化,还要求声音的造型化,包括对白,旁白,独白,音响,音乐等手段的充分注意与运用.还有色彩的艺术使用等问题.概括的说,电影化就是要求电影剧作家,艺术家充分运用电影已经达到的叙事与声画造型手段,将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变成电影作品.(妖精啊,电影化和动画化可不比游戏化简单呢...)
这样谈到游戏化,仔细想想,和上面一大票电影化的要求相差多少?游戏策划要做的也是充分运用自身小组已经达到的技术实力,将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艺术做品变成能够实现为游戏的"游戏剧本".只是相对于电影的不同,还需要将其互动化.
那如何解决"QQXQ抱怨他的“游戏小说”没人看而我则找剧本找得焦头烂额。"一说呢.
一句话,投入精力来改编他.
对,就是需要投入精力来改编.不要做梦谁会拿着一个不需要任何改动就能够直接上马的剧本来送给你.何况作家们(指写游戏小说的一群人)不一定都懂得什么样的东西能够为游戏所用.给他们一个框框让他们照着这个写更是不可取.策划需要具备的素质,就是怎样一眼看出什么样的"游戏小说"能够有改动成为游戏剧本的可能.哪怕表面上看去这个东西和游戏是多么的不相干.然后,就是具体的改编他,改啊,改啊.
就拿qqxq的那篇复仇者来说,当然他是借鉴了生化II,所以感觉好像用生化系列的表现手法来表现是顺理成章,但是在下觉得反而做成传统的"图片+文字"的AVG表现会更好一些.因为他的这篇小说有很多心理方面的描写.做成了生化那样的游戏反而会冲淡主题,变成一个无聊的射击游戏.做成传统的静态的AVG,能够仔细的剖析角色的心理活动(当然在下也觉得那个心理转变不太真实...不论是变恶还是最后的变善...).当然细节也需要一些改动.但是这个游戏在下却认为是可行的.
例子:
原文:
风很冷,寂静无声的街道拐角处,似乎有一个门面闪了点儿亮光,经验使我知道那是游戏室,于是走了进去。五光十色,流音闪彩的屏幕前没有一个人。只看到角落里一个人形似老板面对墙壁很忙碌。我走得他身后,此时老板也回过头来,我看得很清楚,他只有半张脸,一半是白森森的头骨,一半是尚未完全失去红润的僵尸样面容。一张带的血肉和经络的嘴向我咬来,也就在同时,我的枪抵在他的额头上扣动了扳机。凝滞的爆破声,头骨的碎块落在光亮的筹码上,极其动听的声音在耳边萦绕不绝。我只是随便的抓起一把沾染鲜血和脑浆的筹码投在机子里,很快就沉浸在游戏里。
改编后的游戏剧本 说明,XX图片指能够随时出现人物的背景画面,XX头像指表示改人物出现在某场景的人物半身图片,CG指描述剧情用的全屏幕图片)
[街道图片]
风声.
文字说明:这里是一个寂静无声的街道拐角处,似乎有一个门面闪了点儿亮光,看样子那里是游戏室,是否是去看看?(选择去)
[游戏室内部图片]
街机嘈杂声(无人声)
文字说明:这里是一间游戏室,偌大的店里怎么一个人都没有?嗯?好像老板一个人在那边忙着什么.
[突然出现老板的头像(描述见原文)]
老板:(僵尸的吼声)
枪声.
[CG,老板的头浸在血泊中]
文字说明:......
[CG,拿起一颗带有脑浆和鲜血的筹码]
[黑屏]
投币声
文字说明:不知为什么,我选择了一个游戏开始玩起来.并很快融入其中.
...
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所以,在下认为,游戏剧本,还是需要策划自己来寻找和制作.其中,能够自己创作当然是好事,但是掌握改编这门技术,却也是相当必要的.
看了妖精的文章一时兴起,各位见笑了.
sleep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