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版号审批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光腚肿菊的人真TM蠢,吃相真TM难看。 不过我觉得,我们可能还是冤枉广电肿菊了,这也是背黑锅的,上次页游时代的黑锅貌似是版属背的? 仔细想一想,广电的人真的有那么蠢,有那么缺钱么,就算全国每年有1万款游戏,每款平均收5万的钱,也就5亿而已,做出这么难看的举动,上下一打点,其实分到人头上也没多少钱了。 真要是不顾吃相,给游戏企业留下活路来吃,不如直接要流水的5%,大陆手游市场份额2016接近300亿RMB,算下来也是15亿啊,还不用背上个打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的恶名。 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认为这是国家在干预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首先说说手游行业的现状: 1、 行业行情:渠道被垄断,小型CP根本没有生存空间,像什么CP商务给渠道老大陪吃陪喝陪睡的新闻不少吧。 2、 从业人员:很多小公司开发出来产品没人要,撑不到赚钱老板就跑路了,剩下员工开始维权讨薪,各种拉横幅静坐,ZF感觉挺闹心的吧。 3、 社会贡献:中小CP为了支撑下去,什么偷税漏税的方法不少吧,大家都清楚,ZF应该也挺闹心的。 这么看来,目前手游行业的现状跟2012年时期的页游情况何其相似。当时ZF是怎么为难页游行业的呢。 1、 页游申请版号,周期为60天,加快也是加钱,跟现在如出一辙吧。 2、 没有版号的游戏限期下架,挺相似的? 3、 文字狱?做过页游的都知道吧?别说英文,还有用繁体字被打回来改的吧? 4、 不准开宝箱,不准存在任何的几率设置。 5、 。。。。。 反而当时的手游是完全处于无监管的状态的吧。然后各种新闻报道手游行业是多么多么的火爆,多么多么的赚钱,比页游好一千倍,就跟地上捡钱一样。 然后,90%以上在当时做页游是苦苦挣扎的CP,自觉的转头来做手游,立马带动手游的繁荣,成都目前号称大陆手游第3城,没这些因素么。 反观从那之后的页游行业,市场份额依然没变,还在持续增长,但是剩下的页游企业少了95%,只有原本5%不到的企业瓜分100%的市场,目前做页游的企业活得滋润的不少吧,企业生态不要太好,每年贡献的税收也不少吧。ZF喜闻乐见。 再看那些转过头来做手游的,赚钱的不少,亏钱的也不少,但是至少对于ZF而言,你们是贡献了自己的人力和财力做大了市场,贡献了税收,目前手游市场已经足够成熟,行业里还有很多不规范的东西,所以是时候把那些处在下游求生存的中低档手游企业赶到别的地方继续去贡献力量,发展别的产业,比如HTML5,VR。剩下的足够实力的企业来瓜分目前的手游市场,规范市场。 因此,对于那些连申请版号的公关费都拿不出来企业,如果开发的产品质量好,自然有人帮着拿版号,也不是个什么难事,如果开发质量不行,没人代理,又没版号,自己想发又没钱。我个人觉得,其实他们自己也知道他们不适合手游这个行业继续混下去了,但是又没有那个魄力转去做HTML5,或者VR。这时候广电肿菊的政策,不过是帮他们下决定而已。 我们可以大胆的推测 1、 接下来3年之内,ZF会针对HTML5或者VR推出大量的扶持政策。 2、 这3年内,广电肿菊这些部门不会推出任何针对HTML5或者VR的政策。 3、 接下来1-2年时间,会有很多关于HTML5/VR发展潜力是多么的好,多么多么赚钱,有多少企业通过HTML5/VR成功上市,多少创业者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 说到底,大家都不过是一颗棋子而已,不同的是你是马还是卒,或者其它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