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开发论坛

 找回密码
 ????
搜索
查看: 2115|回复: 0

行云时空打造下一代移动智能终端,新款AR眼镜“简观”面世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140
发表于 2016-7-11 15: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03.jpg

  这是简观作为行云时空旗下面向消费级市场的独立子品牌,在国内的首次亮相。以下为CEO王洪亮演讲实录:

700.jpg

  行云时空的技术路线和过往做了什么?

  大家好,我是王洪亮,感谢大家来简观的发布会。

  在坐的有些人是老朋友,从公司创立开始就已经一路看着我们走过来的,应该对我们的技术还是比较认可的,但我相信在坐的很多人,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见面,肯定会有所困惑,简观是谁?

  在开始谈论简观之前,有必要说一下行云时空的故事。行云时空的故事基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行云时空的起点和技术路线)

  行云时空这家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但早在公司成立之前,我和行云时空的首席科学家,也是我的大学同学王鹏杰博士,关注这块领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王鹏杰博士算是国内较早开始研究VR、AR技术的人,圈内知名度还是有一些的,后面他会跟大家分享一些他研究的心得。我们最早的心思是扑在人机交互的算法和操作系统上的,王鹏杰负责人机交互算法的攻关,我负责操作系统的研究。

  为什么会选择这两块作为刚开始的重心呢?有一个原因很简单,这两块都是我和王鹏杰的此前一直较为深入的领域。王鹏杰研究

  我本人呢,确实是一直对操作系统有非常深的执念,无论是刚开始的浪潮,还是到后来的百度,我基本上没有脱离对这块的思考。

  如果从线性思维的方式出发,即看一个概念到产品最终再到普及化的路线图,我们看到虚拟现实的故事本身,并没有那么酷炫。这里要说一下,最近几年比较科技公司演讲比较流行放乔布斯的图片,但其实对一个还尚未到成熟的产业来说,选择相信马克思比乔布斯更有意义。

  马克思的话高中政治课本都学过,我们可以看到量变到质变,一个事物可能从刚开始走的时候,要经过很多积累,然后会达到质变,质变后再次进入量变期,然后再质变。

  人机交互技术的算法和操作系统处于什么位置呢,从软件层面来看,人机交互的算法将是决定虚拟现实技术能否实现向工具化转变的关键节点,因为你让大家戴个东西,你得让他和周围互动啊,不互动的话,虚拟现实技术只能很快回到家庭娱乐体系或者其他泛娱乐体系中,从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的愿景来说,这是极大的贬值。那操作系统呢,我们看到现在大家都开始谈VR或者AR是下一个计算平台的概念,但是中间确跳过了一个概念,那就是操作系统,我们所说的操作系统和目前PC转到手机再转到平板的还不一样,PC、手机还是平板的操作系统,很大程度上都是二维空间的物理形态,但虚拟现实的操作系统不一样,它的出发点是要基于三维的思考。如果跳过虚拟现实技术所需要特定的匹配操作系统来看虚拟现实技术所谓下一代计算平台的概念,那真的是对整个计算机产业发展的侮辱。

701.jpg

  总结来说,人机交互算法的突破将会将虚拟现实技术的产品从实验室拉到工具层面,而操作系统将会将虚拟现实技术的产品提升到计算平台层面或者更直白的说,是普世化的层面,也就是人手一台。

  好,通过这张PPT,可以看到不管我和我的同学王鹏杰做得如何,好像看起来还是很可以吧,因为我们好像抓住了一个事物发展关键的节点,而且是系统性地抓住短期和长期。但商业世界从来不是一个好的点子就能走下去的。

  第二个阶段(技术匹配硬件,弃头盔,弃谷歌形态,坚持眼镜路线)

  这个就到了第二阶段了。我们大概花了半年的时间验证了我们算法的可能性以及操作系统搭建的可能性,这半年我们几乎是各自在老婆的唠叨声中度过的,这里必须要感谢一下老婆,大家记住每一个从事计算机事业的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老婆,因为真的完全是两个世界两套语言体系的人在生。

  在算法的可能性得到验证后,我们带着方案完成了天使轮的融资,这时候我们开始兴奋地去找硬件匹配,找了一圈,没找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发现国内市面上大多都是封闭式的头盔,说实话,头盔呢我们在内部试过,我们产品总监带着设计团队,曾经做出来一个,但是这个头盔我们怎么做就怎么别扭,很快放弃了,别扭的根源在于我刚刚说的行云时空起步的两个关键点,交互和操作系统,从短期和长期来说,短期内交互确实对头盔有价值,比如大家看到HTC VIVE和OCULUS上面的手柄还有体感,操作系统也是,但是我们两个人此前的经历和我们对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思考,都会迫使我们反复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头盔形态是不是将来会人手一台的产品?(从人手一台这个层面来说,头盔形态是否能够承载交互和操作系统的价值,并做到价值最大化?)

  第二,存在即合理,如果头盔形态有价值,那它的价值边界在哪里?

  第三,能够将交互和操作系统价值最大化的技术形态和物理形态是什么?

  对于第一个问题,是不会。因为从人手一台这个层面来说,你没有必要随身携带一个让你随时被蒙着眼的产品。 第二个问题,头盔形态肯定有它的价值,但它的价值,肯定是特定场景的使用为主,也就是头盔可以被归入家庭影音娱乐系统或者某些TO B的场景应用,但是要注意,在TO B的场景应用中,蒙着眼也是比较危险的。第三个,VR引导人类沉浸虚拟现实的方向肯定无法将交互和操作系统最大化,因为VR无法将交互需求和操作系统所谓的计算平台概念提升到普世化工具的层面,与真实性隔离这点,注定了它的未来。

  由此与行云时空技术路线匹配的技术形态和物理形态就越来越清晰了,那就是两个,眼镜和AR。这两个叠加到一起,就是结合两者的下一代移动智能终端。这几乎一个天然的组合。眼镜可以让你随身携带,而且不会遮挡视线,而不挡眼睛的设备,是没有办法去说VR的,自然就是AR。而AR的虚实结合,自带互动的特质,对人机交互和操作系统有着天生的需求。最后,眼镜+AR的方案天生就是移动的。

  必须要注意的是,我们对眼镜产生明确认知的时候,是在2015年。

704.jpg

  移动AR眼镜形态的价值和行云时空在TO B和TO C路线上分水

  好了,大家也看到我们今天请过来的时候不是推出了简观AR眼镜嘛,好像故事是不是就到了这个点了,但实际上,要是所有的故事都这么一帆风顺的话,那就好办了。在推出简观前,行云时空内部在放弃头盔路线后,还做出一款按照眼镜思路,搭载了我们人机交互算法中一种的指环的产品。

  从外观上,大家可以看到这款产品是不遮挡的,同时也搭载了体感(补充参数),这款产品在使用上,已经初步应用了我们所说的人机交互技术的算法,也帮助我们完成了Pre-A。

  应该来说,我们的融资状况和发展状况,跟中国大部分宣布切入这块领域公司还算一致,从创业公司拼生存期这点,我们算是有了稍作喘息的机会,但必须注意的是,在我们做这个产品的时候,整个中国市场就变天了,变得蓬勃异常,头盔好像卖得很火,先不管有没有技术含量,也不管他们到底是干嘛的,反正好像确实有顶着VR名头的创业团队开始挣钱了,也开始拼出货量。说不焦虑是不可能的,毕竟是一家公司嘛,但其实要感谢行云时空的团队,因为一早在团队内部打过招呼了,为了长远的目标,我们放弃了那块市场,。所以,短期内焦虑必须是我们承受的代价,所以大家至少在眼镜形态和AR方向上都没有动摇。

  说回我们的这款产品,我们内部还对这款产品做了迭代,做迭代时我们内部其实明确了方向,并且要确保这些要素里面要达到三样:类眼镜形态,轻,简交互、全向体感,不丑,通用、可以量产。

  从最初的样子到最后带到美国2016拉斯维加斯CES展上的成品,我们最终达到了类眼镜形态,只是受限于镜片的问题,没有通透,其实那个时候说通透你也很假,因为真的能拿出来用的,太少,而且特别重。所以确实,这款眼镜AR的属性差了一些,但比较值得激励团队的是指环的简交互,以及360度全向体感,并且它还是一个可以利用现有材料进行量产的方案。

  在美国CES展的时候,谷歌、索尼的工作人员都来用过,基本上评价都是正面的,然后我们也去MIT做了交流,就是谈我们对于人机交互的认知。回来后,我们团队还是很兴奋,因为我们隐约觉得自己的路线没有错。为什么说隐约呢,因为市场根本还不成熟,甚至是混乱的,在没有完全看清楚之前,你不能随便下结论。这是个边摸索边不断反思自己的过程。

  一个憋在实验室里的团队,是永远没有前途的,我们觉得在这个产品形态出来后,我们要去市场上摸索,也就是在今年年初,我的另一位擅长跑市场的大学同学加入了我们,我在此前一直微信烦她,还跑到上海好几次找她谈,最后她加入了我们。她迅速地开始带着团队开始主动做市场调研以及找企业客户进行沟通,几乎是疯狂地跑市场,我们其实希望通过这样的过程,能够给这个产品定义一个未来。

  调研出来的结果是,我们发现了TO B市场的需求,与先前很多人的认知并不一致,也就是实际上,每个行业基于每个行业的需求,在虚拟技术的应用上,其实对于从硬件到软件的需求是完全定制化的,比如工业上,可能更倾向于头盔形态,但在教育等行业,更倾向于眼镜形态。也就是,你不能卖一个成品给到TO B的客户,你必须按照它的要求定制。这样一看,好像我们又走到了一条死路,但真的是绝处逢生,我们的这款类眼镜形态,处于VR和AR中间形态的产品,以它轻便移动,且可以实现简交互的特质,成为了敲开B端客户大门的敲门砖。我们过去长达8个月的努力,证明我们是可以提供虚拟现实技术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并且我们可以用这一块来赚钱。

  而在TO C 市场上,我们发现眼镜形态的移动终端的概念已经隐隐地有了苗头,比如扎克伯格开始说所有头盔地形态都要走到眼镜形态,高通的CTO说虽然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完全出现,但虚拟现实技术背后一定会出现下一代移动智能终端,其实这两者说的一回事。

  在市场溜了一圈,回来我们就下决心开始两条路线并举。TO B 上不断地拓展去和企业客户接触,拿定制化的订单,TO C上继续改进现在方案,走纯粹的AR眼镜。

  我知道对于很多投资人来说,或者很多企业家来说,一个创业公司不聚焦,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但我觉得在不聚焦和危险中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具备强联系的,实际上是一个创业公司在没有能力的情况下,不聚焦,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危险从来都是跟没有能力匹配的。对于行业目前的现状来说,走TO B的路线在产品研发上将会需要一个时间周期,而且我们提供了底层的架构后,也需要和其他提供内容的资源团队进行匹配,所以你有再大的野心,也必须要等待这个研发周期,而资本市场,企业管理架构的成熟也使得这一块有很多种玩法,所以我们在TO B路线上的原则是只要具备足够的抗风险能力,并且确保公司技术路线不产生偏差,在经过一个阶段后,可以给公司赚钱就。而且TO B 我们一定会挑选几个行业深度垂直下去做。

  TO C呢,确实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市场,它需要的野心和魄力以及玩法将是完全不一样的。在TO C上,就是大家看到的简观。

702.jpg

  简观是不是太早?(坚持理由和下一代移动智能终端的愿景)

  大家可以看到这款简观的外形,是充分考虑了消费者的接受度以及设计一些理念,做出的产品,随后我们的技术团队会跟大家详细介绍这款产品。

  有很多数据,已经说明了这个市场的规模,其实说太多数字,大多还是类比智能手机做出的测算,所以这个市场有多大,各位投资人心里也会有数。

  虽然数字在那里,但是我们也阅读了很多非常有经验的分析师的报告,报告普遍都有一个有意思的点,就是AR眼镜这一块消费级市场的爆发到底需要多长时间?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决定了行云时空的发展,也决定了对一个问题的认知,我们这个时候推出简观AR是不是太早。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一,我们有自信,在消费者体验上,这是一款已经领先于市场,并且存在实用性体验的产品,第二,不管早不早,这必须是要走的一步。

  为什么说这是必须要走的一步呢,我接下来想要说的内容,其中有一些是我个人的思考,欢迎大家多交流指正。从技术上,简观AR的时间点,已经处在了下一代移动终端概念全面爆发的前夜,从AR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AR技术上,经过一个大型辅助设备,到大型机器+手机,再到智能手机手机与服务器协作,最后的到一个眼镜形态的过程,至于眼镜形态后面的过程是什么,可能是裸眼3D,也有可能是其他,这个还要再看。但是我们可以看看每一块发展的时间点,可以清晰地看到之间间隔的时间,实际上已经越来越短。而且实际上手机一直没有办法摆脱服务器的原因,也没有普及的原因,当时还在于芯片,传感器,宽带,陀螺仪以及屏幕的视角等(这张PPT很关键)。

  从创新的迭代速度来看,TO C的市场实际上是一个充满了颠覆式创新的市场,它和TO B 市场的渐进式创新是完全不一样的,颠覆式创新意味着,在这个市场上招数更加诡异,突破点也会越来越多,如果不主动出击,进入市场,吸取优点,不断进化迭代,很有可能就在下一秒掉队。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市场和欧美以硅谷为代表市场存在本质不同,中国的市场更实际,它的环境不具备硅谷那样对MAGIC LEAP的容忍度,中国市场擅长移植国外技术,进行微创新,然后将微创新叠加到一些旧的功能来吸引消费者,同时在市场竞争策略上,更野蛮。

  相信各位关注电子行业,通过手机这块,就可以看到有多惨烈,所以,我们估计,在我们发布会后半年内,一定会出现各色各样的眼镜。这些竞争对手,将会帮助我们进一步普及眼镜的概念,同时也将更加鞭策我们,必须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性的技术突破,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度感知,以及强大的品牌效应,来对抗劣币驱逐良币的恶劣效应所产生的影响。

  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在相信马克思的基础上,相信乔布斯。

  这场发布会的意义就在于此,我们宣布,我们将会重点打造简观AR这一品牌,并在持续推出迭代的可量产的产品,我们可能还没有达到完美,但我们的原则是,不管下一代移动智能终端多久能够实现,简观AR都将会以此为目标,并成为离目标最近的那一个。这将是简观AR在行云时空体系下使命。

  我的分享大多是从公司整体战略上的一些思考,至于简观AR为什么会有自信,做到持续迭代,并保持领先,接下来我们的技术团队会给大家分享。谢谢大家,请期待下一小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

本版积分规则

????|????|????|????|?????? ( ?ICP?17032699?-3 )

GMT+8, 2025-5-25 19: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