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开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84|回复: 7

[讨论] 无聊时候练打字的作品

[复制链接]

34

主题

432

帖子

5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4
QQ
发表于 2006-12-22 1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观点完全出自基辛格的《大外交》一书


一战前欧洲的外交博弈

俾斯麦和德国的困局

在德国统一之前,欧洲四强并立,英、法、奥、俄。法国一直是大陆的强国,拿破仑几乎一统欧陆。拿破仑之后,欧洲各国举行了维也纳会议,造就了欧洲的四十年的和平,直到一八五四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其后各国也大致相安无事。根据均势政治的原则,维也纳会议主导者明白到一点,要消灭法国称霸欧陆的野心,只有一个方法。一个自近代国家创始人法国的黎塞留开始就令法国深感不安的方法,在欧洲的中部建立一个可以和法国相抗衡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德国。

俾斯麦是欧洲近代的风云人物,是他令四分五裂的德国统一,成为屹立于欧洲中部的强国。当是在德国境内有两大势力,普鲁士和奥匈帝国。俾斯麦才干令普鲁士一统德国,并将奥匈帝国请出欧洲中部的争端。自此后奥国只能在巴尔干半岛谋求他的利益。为此,俾斯麦甚至向法国的拿破仑三世伸出橄榄枝。建立的强大的德国后,德国又反过来威胁的欧洲各国。俾斯麦的伟大之处正是因为他在这样险恶的复杂的欧洲政治环境底下,仍然能够令德国崛起,而且又没有引发像拿破伦一世那样被各国围攻的局面。

德国崛起之后,欧洲形成五强的并起的局面。俾斯麦认为,要在五人竞赛中获胜,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站在三个人的那一边。法国在地缘政治上来说始终是德国的死敌;而英国则一向坚守“光荣的孤立”,不愿意被结盟所牵制。所以德国的就只能与俄、奥两国结盟。奥国因为与俄国在巴尔干半岛上有利益冲突,惟俾斯麦才能有高超的政治手腕,平衡两国。此后德国与俄国的关系就成为欧洲和平的关键。

俾斯麦希望拉拢俄国,不能让俄国投入到反德联盟中。同时也不能让俄国与德国盟友奥国在巴尔干起争端。更不能得罪对俄国图谋君士坦丁堡深感不安的英国。俾斯麦在德国统一后就对俄国宣称,对巴尔干半岛没有兴趣。同时也对英国称,退出与英国的海外殖民地竞争。最终在一八七三年,奥、俄、德三国结成“三皇同盟”。种种努力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均势的欧洲,不能让其他大国联合起来反对德国。俾斯麦的后继者,既不能玩弄像俾斯麦这样高超的政治手腕,也无能力维持俾斯麦靠叠床架屋来维持的微妙同盟关系,其结果只有令强大的德国最终走向战争。

步向毁灭的政治

德国统一后很快就成为欧洲第一强国,因此令邻国十分不安。可惜俾斯麦之后,德国就失去了俾斯麦的节制。俾斯麦的后继者令德国沉迷于纯粹的实力比较,而缺乏对局势判断的耐心与敏锐。好大喜功的德皇威廉二世在一八八八年继位,并在一八九0年将老迈并且功高镇主的俾斯麦罢退。同年,威廉二世就拒绝了俄国要求延续的德俄保险条约,这就等于将俾斯麦式平衡的关键一根主轴给拔掉。因为德国的主政者认为,向奥地利保证德奥同盟是德国外交的核心,并且他们宁愿选择与英国同盟。在这两点思想中,俄国都被认为是德国的障碍并最终被遗弃了。新任的首相卡普列威甚至承认,他没有像俾斯麦那样可以同时在空中玩八个球能耐。没有了德国在俄奥之间作微妙的平衡,巴尔干这个火药桶就终有一日会爆炸。

德国认为法俄同盟不可能实现,是因为俄国不会为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而战,法国也不会为俄国的巴尔干而战。但无论两个的目标多么不同,两国始终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有共同的战略对手——德国。在德国拒绝更新德俄保险条约后不到一年,法俄就签定了友好协约,俾斯麦的恶梦在德国的外交努力下终于成为了现实。一八九四年法俄更签定了军事协定,规定了双方中若任意一方与与德国发生战争,另一放必须施以援手。后世学者认为此条约是欧洲走向一战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它象征着均势的政治运作已经走到终点,外交不再是妥协的艺术,情势的失控则只是迟早的问题。

欧洲已经成为德奥与法俄两大集团对抗的舞台,英国则仍然在保持“光荣的孤立”,直到德国的对英国提出过于强制的同盟条约为止。因为德国的强大,使到只要在交战时令英国保持中立,德国就很大机会胜利。但德国却为了没有必要争取的保证,非要英国加入军事同盟,将英国绑死在与其利益毫无关系的德国战车上,既不符合英国的利益,也违反了英国传统的外交政策,即:不参加与本国利益无关的军事集团。德国对英国的不识抬举表示了无谓的愤怒,并且以外交挑衅作为惩戒,进一步将英国推向了敌对的一方。

在二十世界的头十年里面,英国又陆续更法国和俄国化解了多年的仇恨,处理了殖民地的问题,英国与法俄同盟越走越近。以往敌对的英法俄三国,因为德国的外交政策而结成联盟。而一九一三年的伦墩会议是是国际体系最后一次得以缓解,其后,各国都恐慌起来。惟恐自己的和解立场会被视为软弱,盟友就会离它而去。德国愿意冒与俄国大战的风险,而不愿意得罪支持南斯拉夫的奥地利,而俄国也愿意和德国决战到底,以证明它是塞尔维亚最友好的领邦。但?远砝垂?导噬细?久挥兄卮蠛椭苯拥某逋弧

无论引起战争的原因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只要一发动,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奥国若要出兵塞尔维亚,德国也定必出兵,德国出兵的话,俄国也会出兵,最后法国也会一样。这样的启动机制足以让全欧洲都难于幸免。

德国在战前的作战计划,再一次证明了俾斯麦复杂的外交运作对德国的必要性。俾斯麦的军事功臣毛奇的战略是为俾斯麦服务的,他计划德国如果需要两线作战,就在东西两边大致平均分部兵力,并且采取守势。如果能任何一方成功拖延敌人的进攻,就转向和谈,并且将其兵力调到另一方。但毛奇的后继者施里芬认为这样的战略太被动,所以他计划先全力在法国一边取胜,以敌人的无条件投降为作战目的,而后在转战俄国一边。并且计划进攻法国的时候取道荷兰和比利时。最有可能发生冲突的是在东欧俄国这边,但德国却将重兵用于对付法国。并且在取道荷比两国的同时,将英国激怒,因为占领荷比两国,等于占领了横渡英伦海峡的跳板。若法国在德俄战争中保持中立,则?怨?餐耆?挥谢匦?挠嗟亍N蘼墼谂分奕绻??У牡胤椒⑸?秸??├锓叶蓟峤?交鹨?轿髋贰M饨徽?弑痪?抡铰运?〈??诙?彼俣瘸?醺鞴?胂蟮南衷谡秸?校?饨蝗嗽比绾我沧凡簧希?荒苎劭吹木质埔徊讲降亩窕?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令人惊讶之处,不是因为他的导火线显得如此的轻微和单纯,而是他居然拖延了很久才发生。塞尔维亚的一名民族主义者暗杀奥地利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其实这完全可以看作是一起普通暗杀事件处理。但奥国在获得德国的保证之后却坚决要对塞尔维亚宣战,而德皇威廉二世在作出呈强的保证后就完全不理后果,出海游玩去了,此时还没有发明无线电报。奥地利在慢吞吞地发出最后通牒后,又慢吞吞的进行战争动员,足足拖了整个月。而俄国也在此时发现,其军法的参谋一直为与德奥两国作战制定方案,而没有单独对奥的作战方案,于是乎德国也必须动作作战。但此时法国却还未宣战,在德国要求法国屈让国土未果后,德国只好捏造法国侵犯边境,并在八月三日对法宣战,同日,德国执行施里芬计划,入侵比利时。次日,英国对德宣战。欧洲列强成功地把一个局部地区的巴尔干危机,转化为世界大战。讽刺的是,当德国在西线与法国决战的时候,奥地利的军队仍然尚未攻入塞尔维亚。

欧洲各国原本可以进行各种协调的行动,但都不曾尝试。各国都对军事战争有所准备,唯独未对外交斡旋留些时间。当大势已定之时,已有两千万人死于战火,奥匈帝国消失,德、奥、俄三个王朝被推翻。各国都必须为自己自俾斯麦以来愚蠢的外交冲动负上责任与沉重的代价。


7

主题

252

帖子

25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2
发表于 2006-12-22 1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无聊时候练打字的作品

无聊时候练COPY的习作……
本文观点完全出自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一书
 战争只能根据概然性的规律推断

  克劳塞维茨在探讨战争的属性问题时认为,透过战争的全部现象就其本身的主要倾向来看,战争是个奇怪的三位一体:暴烈性的要素,使战争成为一种盲目的自然冲突,概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动,使战争成为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使战争成为一种纯粹的理智行为。这三个方面,分别主要同人民、统帅和它的军队以及政府有关。他说:"这三种倾向像三条不同的规律,深藏在战争的性质之中,同时起着不同的作用。"(《战争论》,第1卷,46页,商务印书馆,1982,以下凡引自该书只注明卷次和页码)

  他在探讨战略和战术区别的问题时指出:"战术和战略是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相互交错,但在性质上又不相同的两种活动,如果不精确地确定它们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彻地理解它们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彻地理解它们的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第1卷,110页)

  他还在把所谓绝对战争和现实战争联系起来考察的基础上指出,由于在纯概念的抽象领域里:所思考的对象"是一场自行其是的、除了服从本身内在的规律以外不受任何其他规律约束的那些力量的冲突",(第1卷,28页)因而它导致了战争的行动在经常不断的相互作用下趋向极端。

  要根据概然性的规律推断战争,必须依靠情报。他指出:"情报是指我们对敌人和敌国所了解的全部材料,是我们一切想法和行动的基础。(第1卷,93页)由于战争是一种敌我双方互相欺诈的行为,一方为取胜对方,总要千方百计地隐蔽真实企图,制造出种种假象,互相诱骗,因而使得在战争中所获得的情报中,往往有很大一部分是互相矛盾的,更多的是假的,绝大部分是不确实的。

  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特性:首先,战争是充满危险的领域。战争是充满着艰难险阻的活动,当一个人接触到程度不同的危险时,只具有普通的勇气是不够的。要在各种困难的条件下泰然自若,就必须具备巨大的、百折不挠的、天生的勇气、强烈的荣誉心或久经危险的习惯。

  其次,战争是充满劳累的领域。在战争中,劳累是暗中束缚人的智力活动和消磨人的心理状态的许多因素之一。要想不被劳累所压倒,就需要有一定的体力和精神力量。为此,指挥官应要求军队和部下,在战争中自觉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

  其三,战争是充满不确实的领域。在战争中,一切行动所追求的只是可能的结果,战争行动所依据的情况有3/4好像隐蔽在云雾里一样,是或多或少不确实的。人们对隐藏着的敌情,只能根据不多的材料进行推测,同时也很难每时每刻都确切地了解自己的情况,从而增加了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的困难。

  其四,战争是充满偶然性的领域。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不像战争那样,给偶然性这个不速之客留有这样广阔的活动地盘。偶然性会增加各种情况的不确实性,并扰乱战争事件的进程。由于偶然性的不断出现,就会不断发生预期计划与战争实际不符的情况,它直接影响到作战计划的实施。

  克劳塞维茨通过阐述战争特性,指出了战争认识的特殊性,他说:"在实际生活里本来很少能做到一切行动都符合实际情况,在战争里,就更难做到了。在战争同人类其他活动中比较起来,人的认识显得更不完善,人们会遇到更大的危险和更多的偶然现象,因此,战争中的贻误……也必然要多得多。"(第2卷,707页)

  然而,他又过分夸大了战争的不确实性和偶然性的特性,他说:"战争中的一切情况都很不确实……一切行动都仿佛是在半明半暗的光线下进行的,而且,一切往往都像在云雾里和月光下一样,轮廓变得很大,样子变得稀奇古怪。这些由于光线微弱而不能完全看清的一切,必须靠才能去推测,或者靠幸运解决问题。因此,在对客观情况缺乏了解的场合,就只好依靠才能,甚至依靠幸运了。"(第1卷,121页)

  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克劳塞维茨在探讨什么是战争的问题时,仿效黑格尔以所谓'绝对观念'构建理论体系的方法,把战争区分为"绝对战争"和"现实战争"两种形态。并通过分析"绝对战争"认为,不应该把战争看成是一种单纯的暴力和消灭敌人的行为,不应该根据这种简单的概念,按逻辑推出一系列与现实现象不相符合的结论,而应把绝对战争作为整个社会的一部分,放到现实生活中去进行考察。

  在现实战争中,总是存在着某种足以促使作战的紧张程度趋向缓和的客观因素。这种客观因素在克劳塞维茨看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战争决不是孤立的行为。战争不是突然发生的,它的扩大也不是瞬间的事情,相反,它需要一定的准备,它同战前的国家生活密切联系,是由一定时期内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关系引起的。

  第二,战争不是短促的一击。整个战争是由一系列边疆的军事行动组成的,由于交战双方都可以把对方前一行动及其一切现象,作为衡量下一行动的尺度,因而军事行动向极端发展的趋势又会得到大大的缓和。

  第三,战争的结局也不是绝对的。战败国往往把失败看成是在将来的政治关系中还可以得到补救的暂时不幸。

10

主题

136

帖子

13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6
发表于 2006-12-22 1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无聊时候练打字的作品

有意思。以前看过美国当时对苏中遏制战略的描述。都很有意思。

158

主题

2107

帖子

4239

积分

论坛元老

先知

Rank: 8Rank: 8

积分
4239
QQ
发表于 2006-12-22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无聊时候练打字的作品

可作为设计战争系统的参考资料,对做强调社会模拟的游戏很有帮助.

34

主题

432

帖子

5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4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2 1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无聊时候练打字的作品

二楼的同志,我是自己组织语言从新写D,如果直接COPY的话,那有十几页的。

62

主题

1976

帖子

26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57
发表于 2006-12-22 1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无聊时候练打字的作品

一楼 2楼 都很无聊

7

主题

252

帖子

25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2
发表于 2006-12-22 1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无聊时候练打字的作品

楼主同志,我们俩都很无聊...
虽然这话已经被6F说过了

34

主题

432

帖子

5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4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2 1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无聊时候练打字的作品

我也同意6F和7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品发布|文章投稿|广告合作|关于本站|游戏开发论坛 ( 闽ICP备17032699号-3 )

GMT+8, 2025-7-9 03: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