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汤灌完了,实际问题还得处理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刘邦当年也就一亭长啊,我要被开了也没后面这么多故事啦。我得想办法啊。当时正在验收装备系统。装备系统没有BUG,所有模块和功能都是一次过,策划那边对我的评价很高。我想了想,决定去找仇慧军。因为他是个颠沛流离的老屌丝了,产品都是失败告终,肯定没遇见过我这样的程序,我相信,如果他有脑子的话,一定会选择一个已经被验证过的程序员,而不会选择一个初来乍到摸不清虚实的程序员。事实证明,我赌对了。
在51COM后门那个玻璃顶的炎热的走廊,我简单把事情和仇慧军说了说,他想了一会,决定找领导好好谈谈,于是他找到了林融(关于这个人,后面有很多故事要讲,等我慢慢道来)。林融当时就和我进会议室单聊,无非就是想看看我是什么样子的人,值不值得挽留,而我的表现也很好。他对我印象挺满意的,觉得我是个能干活的人,目前的项目组很需要的那种人,于是他向我打包票,会帮我搞定转正的问题。过不了多久,赵宏华又把我叫进会议室单聊,谈话内容大致如下:大家对你印象不错,所以决定留你下来,转正没问题,但是之后表现不好立刻开除。
多年后,我自己当了CEO才理解,原来能不能看准一个人,是人的本质属性,而不是领导的本质属性,有些人,他就没那个水平看人,就不适合当领导,很不幸,赵宏华就是其中的典型,所以他现在开公司,我断定他干啥啥不行,因为他看不懂人啊。其实我也不是贪图51COM这份工作,因为我之前失败过一次,我实在不能再失败一次了。人为了自己的目标和追求,有的时候是得放低身段的,真话。
不管怎么说,一场惊天的风波就这么轻巧的平息了,我幸存了下来。记得当时我满脑子就在问自己:李夏光这人是真傻还是假傻?这个问题不停的在调试代码的间隙盘旋在我的头顶,直到最后,我经过重重分析(分析过程略),得到一个结论:他是真傻。OK,既然我不死,那就轮到他死了。
李夏光对工作的定义无论什么时候看起来都很好笑。当时的情况是我和陈春宁负责新功能开发,旧系统BUG修复。而李夏光则在后面拼命的改动原有的代码,理由是不够符合面向对象的标准——恰好我又是最讨厌面向对象的(继承,虚函数往往会降低系统的可读性,面向对象特性中唯一值得称道的则是模板)。技术性上的分歧在他看来就是对他权威的挑战,赵宏华那边没少说我的坏话.而我深知,对于项目来说,开发速度和BUG量是说话的砝码,只要我继续这么做下去,迟早有一天李夏光要完,这是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
当时工作很搞笑,一方面是新功能开发,BUG验收完,进行下一阶段功能开发,然后过不了几天,服务器又宕机了——李夏光又把旧有代码改坏了。项目组就在这个循环中反复。赵宏华对李夏光非常信任,这让人觉得很棘手。当时一组,三组,私下都在看李夏光笑话,二组则是有苦说不出。而李夏光不愧是在腾讯混过的——做事能力一般,但是搞事能力很强,说话也很有技巧——凡是做的不错的模块,他汇报给赵宏华都是:我做了什么什么;服务器一旦宕机,他立刻说:我们会尽快改进BUG。总之,功劳全是他一个人的,过错全是“我们”的。看到这里,你们也许会说,那为什么领导不来解决这个问题。同志,你太幼稚了,2015年页游事业部都解散了,你说这些领导能有什么水平?而且我之前说过,二组弹劾掉万里鹏之后,领导们就觉得二组不好管,所以对李夏光非常信任和支持,他们想通过李夏光,来彻底压制住二组。二组呢,又是怂逼比较多,各个不敢抬头。唯一称得上是个人物的只有我,可我又被自己失败的过去牵绊住手脚,又有警告在身,只能装孙子中,小不忍则乱大谋,没办法,哎。
其实修改代码没有错,我在三国杀英雄传项目组中,重构了大量的代码,修改了很多流程,还精简了服务器数量,可这一切是需要有强大的技术底蕴做支持的,对我个人而言,我真不觉得重构代码有什么难的,我很少重构出新的BUG,而且我重构过的代码往往比原有代码量减少20%-30%,可读性和扩展性都有很大提高,关于如何写代码,我其实能说出几千字的心得,但这里不是重点,我也不想提。李夏光之所以改一块代码就出一块问题,核心原因是他技术能力非常一般,只不过腾讯出来的,他以为自己很强,关于这一点,我在后来上海游戏圈时也有感触:如果一直在腾讯的人,刚出来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很强,这几乎是腾讯出来的人的共性(关于这点,我也和几个猎头确认过)。其实世界很大,这些人往往要碰的头破血流过了好几年可能才明白自己的错误,当然也有可能永远明白不了。我在这里再次强调一下:真正的高手,必须能够接受各种情况,处理各种情况,搞定各种情况。而不是脱离了过去的框架,就束手无策,两眼一抹黑。我这段话能理解的就理解,理解不了的就算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