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开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142|回复: 0

“恶魔城”系列游戏排名

[复制链接]

8723

主题

878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952
发表于 2018-11-8 15: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Jeremy Parish
译/Hedwig

光是从标题大大的「三十年」几个字都不难看出「恶魔城」系列在游戏历史长河中所占的比重。甚至到后来发展出了非常经典的「银河恶魔城」风格,如今许多大热的独立游戏,如《空洞骑士》、《墨西哥英雄大混战》、《信使》等,都受到了「恶魔城」系列的影响。很遗憾,这个系列在未来恐怕不会再有官方新作,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份排名回顾恶魔城的辉煌。

万圣节过去不久,一系列的奈飞(Netflix)动画剧以及大量涌现的独立「银河恶魔城」类游戏再一次进入了玩家们的视线当中。现在正是盘点此类游戏的绝佳时机,让我们一起走进《恶魔城》系列游戏的世界,一起来看看哪一场与「德古拉伯爵」的战斗能称得上是史上最佳。

在下面的这份列表中,我把「老虎电子(编者注:Tiger Electronics,风靡于上世纪 90 年代的电子游戏机,以廉价和山寨著称)」掌机时代开始所能找到的所有「恶魔城」游戏全部列了出来。其中的有些游戏质量实在难以恭维,但绝大部分还是能够达到「优秀」或「杰出」的水准 。

36.《CR PACHINKO AKUMAJOU DRACULA》(街机,2015)

1.jpg

这款日本独占的街机游戏出现的时机十分微妙,当时科乐美公司正打算减少对电子游戏制作的投入,转而将注意力集中于利用自己旗下受欢迎的游戏 IP 价值做一些不相关的风险投资。更加糟糕的是,公司决定为这款常规的柏青哥游戏贴上「情色暴力」的标签。真是令人震惊的操作。

35. 《恶魔城:夜之返场曲》(IOS/ANDROID,2010)

2.jpg

这其实是一款不错的益智游戏(可以说是《街霸方块(Puzzle Fighter)》的山寨版,只不过里头加入了一些《恶魔城:夜之交响曲》的主题元素罢了),之所以排在此榜单几乎垫底的位置是因为该游戏已无法购买,同时也没办法适用于当下任何手机或者是操作系统。一款没办法体验的游戏还谈何乐趣呢?所以很抱歉,它只能靠后站了。对于玩家们来说,大家可能宁可选择啥也不玩,就那么无聊地宅着,也不会专门跑去玩这款垃圾游戏。

34.《恶魔城:影之命令》(Java手机,2007)

3.jpg

就跟上面那部《恶魔城:夜之返场曲》一样,如果不搞一部十年前的手机,这款游戏也是玩不到的,因此排名也就非常靠后了。但是考虑到这款游戏的出现背景(当时触屏手机还没有问世),这款游戏可谓是非线性平台格式上一次大胆的尝试。游戏设定迟钝怪异,但对其所登录平台而言,可谓是野心勃勃。当然,现如今的玩家们肯定都不会主动去尝试这款游戏了,但你要知道的是,这游戏在当时的 Java 平台上已经算很优秀了。

33.《恶魔城:街机版》(街机,2008)

4.jpg

一款披着《恶魔城》外衣实则为《死亡之屋》的普通游戏。不得不说,使用小皮鞭来玩射击游戏是一个相当新颖的设计。但是打个比方,在一块美味的牛排上加一勺冰激凌或许有一定的新奇之处,但新颖并不意味着玩家就会接受,就会喜欢。

32.《恶魔城:闹鬼之城》(街机,1988)

5.jpg

《恶魔城》系列游戏很棒。科乐美的街机游戏也很棒。可为什么合体之后就变得那么糟糕了呢?要怪就怪那丑得要死的渣画质、对玩家十分不友好的控制设定以及极度廉价的游戏设计。这这一切都只是为圈玩家钱,而非让玩家愉快地挑战德古拉公爵。游戏差归差,BGM 还是很不错的。

31.《恶魔城:德古拉传说》(Game Boy,1989)

6.jpg

这款《恶魔城》游戏很早就登陆 Game Boy 了,在玩家们心目中,这本该是任天堂欲认真对待自己第一台手持游戏机的信号。然而很不幸,它最终只是让这台游戏机早期的一些毛病更加突出了。游戏看起来很不错,但也仅仅只是看起来很不错。游戏运行起来十分迟缓,而本身却要求玩家进行十分精准的操作,但其操控系统又无法满足对操作的需要。游戏还缺失了许多《恶魔城》系列的核心机制,比如说副武器系统,更关键的是 … 并不好玩。

30.《恶魔城漆黑的前奏曲》(GAme boy,1997)

7.jpg

《恶魔城 2:贝尔蒙特的复仇》成功地证明了《恶魔城》游戏是可以在 Game Boy 上有所斩获的,但这款续作(也是最后一作),黑白版的《恶魔城》发布之后表现却相当逊色,让人感到不可饶恕。不过游戏也并不全是败笔,其中至少加入了新的魔法系统,同时也遵从了游戏的起源背景,安排了女主人公与阿鲁卡多结婚并且产下了贝尔蒙特家的一堆小宝贝(不过这一前传设定的剧情被随后几年发布的《恶魔城:无罪的叹息》给打破了)。就跟上面提到的《恶魔城:德古拉传说》一样,可玩性很差,就算前面的设定再好也于事无补了。

29.《恶魔城 XX》(Super NES,1995)

8.jpg

本作乍一看有点儿像 Super NES 上的《恶魔城 X:血之轮回》,实际上并不是。倒是可以把它看成是《血之轮回》的 PC 变种款。其关卡设计更少了,并且也没有任何其他线性游戏的剧情设计,此外,与《血之轮回》相比,游戏中重新设计的等级系统也很糟糕,变得极度不平衡。玩家不仅要与德古拉战斗,同时还要在周遭脆弱的柱子上来回躲闪,不然就会掉入万丈深渊,这样的游戏设定使得通关变成了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不过 BGM 不错。

28.《暗影之王:命运之镜》(3DS,2013)

9.jpg

高清重制版质量显然要比这款在 3DS 上运行的《恶魔城》要好很多,玩家们对本作的评价可谓是从来没有脱离过「勉强可以忍受」和「这什么烂游戏」之类的话。本作的开发商 MercurySteam 一开始想要将游戏中「暗影之王」阴森冷酷的风格,结合连击效果、QTE 元素,全部一股脑灌入这款 DS 和 GBA 平台的《恶魔城》游戏中,不料弄巧成拙,最终做出了一个单调乏味、毫无美感又死气沉沉的城堡,令人大失所望。这款游戏唯一的乐趣可能就是看着这「老调重弹」游戏能把原作故事搞得多蠢了吧(真的超级沙雕)。

27.《吸血鬼杀手》(MSX,1986)

10.jpg

本作游戏几乎与初代《恶魔城》游戏同时在日本发行,但这款讲述西蒙·贝尔蒙特与德古拉伯爵战斗故事的游戏并没有取得很好的评价。不过游戏开放式的战斗平台以及精细的 RPG 机制奠定了「银河恶魔城」系列的基础,这点是相当值得肯定的。但除了这个闪光点以外,游戏本身的设定很不平衡,仿佛一场很混乱的冒险。玩家必须一边小心翼翼地通过小小的游戏通关道路,一边找到特定的物品或角色,与此同时还要躲避那些会造成伤害的敌人,因为吸血鬼猎人的生命值是有限的,而且死了就不能继续游戏了,所以玩家每失误一次,游戏通关的希望就少一分。可以看出游戏野心十足,但游戏体验实在没法恭维。

26.《恶魔城:审判》(WII,2008)

11.jpg

除了科乐美那些脑子被门夹了的高管们允许这款游戏上市,这世上估计没人会喜欢这款游戏了。这是一款搭载在 Wii 平台上的《恶魔城》格斗游戏,游戏中包含了五花八门的游戏角色,但他们的形象设计搞得全都是《死亡笔记》的风格,真是脑子坏掉了才会设计出这种游戏。我不是说这游戏就差到透顶,只是觉得它并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游戏中的打斗场面还不错,角色的剧情故事也滑稽可笑。这不是一款大乱斗游戏,不过好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像《梦幻 TV:世界格斗》这种垃圾游戏的存在,本作还算不上是游戏历史上最差的格斗游戏。

25.《恶魔城:月轮》(GAME BOY ADVANCE,2001)

12.jpg

《月轮》在刚上市时给玩家留下了一个十分不错的印象(假如你能找到一台初代 GBA,透过当年那款屏幕昏暗得令人发指的游戏机去感受这款游戏的图形设计,就能理解我所说的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游戏变得没有那么出色了。时至今日,一款画面精良、音效良好的《恶魔城》游戏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本作缓慢的游戏玩法围绕着一个巧妙的核心机制展开,悲剧的是,这样的机制基本全凭运气,而且游戏最大的问题在于怪物的设计,攻击方式简单无个性,不够「聪明」。《月轮》的出现可谓是更加凸显了其后代游戏的优秀,所以当新作品释出的时候,马上就被玩家冷落了(不过 BGM 非常值得一听)。

24.《恶魔城》(N64,1999)

13.jpg

本系列首次 3D 尝试失败告终!游戏中倒是有不少好玩的元素,比如说骑着摩托车的骷髅或是一群追着你跑的科学怪人,但每当玩家碰到这些时,会需要解决其他一些很麻烦的问题,比方说「笨拙的游戏操作」、「糟心的 3D 战斗场景」以及「不堪入目的游戏图形设计」。本作的核心剧情设定倒还行,就那种老套路,主人公草率地与商人之间达成的交易最终导致自己的灵魂被出卖给撒旦。但我还是不得不说这款九十年代末上市的 3D 游戏在制作方面还是有很大的问题,仍旧是一款缺斤少两的《恶魔城》游戏。

23.《恶魔城:暗影之王 2》(PS3/XBOX 360,2014)

14.jpg

将《暗影之王》的第二章(严格意义上来说算第三章)的游戏场景大胆地设定在现代都市中为本作加分不少,不过游戏仍然有些许疏漏错讹之处。首先将德古拉加入可玩角色绝对是一个极为大胆的设定,但是让这位伟大的吸血鬼之王去完成一些偷鸡摸狗又稍显无趣的潜行任务就实在是有点 ... 让人语塞。这款游戏算得上是这一堆《恶魔城》游戏中功过相抵的几款之一,《暗影之王》的剧情了结于此可以算得上是最明智的了。

22.《恶魔城 2:诅咒的封印》(NES,1987)

15.jpg

NPC 们都是大猪蹄子,会害死西蒙·贝尔蒙特。这款 NES 的《恶魔城》续作的野心可不小,西蒙穿越整个特兰西瓦尼亚地区收集德古拉的残骸,以试图打破德古拉对他的诅咒,但游戏设定非常不平衡。其缺乏第一作的精彩设计,感觉就是全程在强化吸血鬼猎人鞭子,但游戏中奇怪的经验值系统使得玩家如果不花时间去升级的话,战斗就会变得异常困难。但这又有什么所谓呢?因为游戏中的无损继续模式意味着糟糕的操作不会带来任何惩罚。真正的挑战则是来自于那些 NPC,因为在游戏中他们对玩家的反映都十分迟钝(有时候还不诚实)。这是一次勇敢的尝试,但绝非 8-bit 经典。

21.《恶魔城:默示录外传》(N64,1999)

16.jpg

在上面我们提到的第 24 名,N64 时代的首款《恶魔城》游戏做得缺斤少两,所以《默示录外传》这款填坑游戏就在一年后发布了,增添了两位新角色的完整战役剧情。如果放到当下,这款游戏会作为前作的 DLC 发布,可是在当时,它是一款完全沿用前任游戏的独立作品。本作确实有对一些机制进行了细微调整,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修复前作存在的缺陷。《默示录外传》的确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产物:糟糕的 3D 画面,时不时出现的糟糕的战斗场景。不过比起前作也还算相对完整了,而且比《暗影之王 2》更加步入正轨。

20.《恶魔城 X:年代记》(PSP,2007)

17.jpg

本作首次将《恶魔城 X:血之轮回》的 2.5D 重制版带入西方玩家的视线中。重制得也 … 还凑合。游戏给人一种操作起来飘飘然的感觉,战斗起来也不够精准,不过对当年的伪 3D 游戏来说也算挺常见,而且游戏的整体布局和内容也做了些许调整,但并没有本质上的改良。本作最成功的一点在于它为玩家带来了一款像模像样的《恶魔城 X:血之轮回》的复刻。

19.《恶魔城:无罪的叹息》(PS2,2003)

18.jpg

本作是科乐美首次对《恶魔城》系列的银河恶魔城分支 3D 化尝试,但最终成品各种缺陷。游戏给人感觉就像无聊版的《鬼泣》,各种连招,仿佛主要依靠于鞭子的中距离攻击,这使得本作与系列其他知名作品有所区别。虽然可玩性相当好,但其最大的缺点来源于游戏里的城堡设计。这一次德古拉的老巢看起来是很拉风,但布局太过单调冗长,而且有各种重复设计。玩家需要在长得差不多的走廊里来回徘徊(还要打长得差不多的怪物),这样的设计很快就掩盖了原本还算不错的战斗设计和华丽 BGM,使得游戏平平无奇。

18.《恶魔城:白夜协奏曲》(GAME BOY ADVANCE,2002)

19.jpg

讲到游戏中的「移动长廊」设计,这款浓浓 IGA(五十岚孝司)风格的《恶魔城》游戏,里头的城堡设计可谓是本系列最差之一。严格意义上来说,本作实际上有两个史上「最烂城堡」,游戏的噱头主要是,朱斯特·贝尔蒙特为了击败德古拉,必须穿越时间纪元来征服平行宇宙中两座同样的德古拉城堡。这个想法挺新颖的,但由于地图设计方面的缺陷,导致最终质量没有达到预期,游戏中令人眼花缭乱的色彩以及刺耳的配乐并没能赢得粉丝的喜爱。不过和《月轮》相比,《白夜协奏曲》流畅的打击感显然还是要好不少的,而且游戏的技能系统设定得也很到位,同时将副武器系统和魔法技能结合到一起。不可否认游戏问题多多,但仍有其亮点。

17.《德古拉传说:重生》(WIIWARE,2009)

20.jpg

可别被这游戏名给误导了,这款游戏并非《恶魔城:德古拉传说》的「重生」版。的确,本作可以说是重新讲述了一下《德古拉传说》的剧情故事,但其实际上是一款纯原创作品,取游戏系列机制之精华,视觉效果和音效也做得比较有特色。尽管本作还比不上系列中那些真正的大作,但也算是最后一款「经典」风格的《恶魔城》游戏了,其中还夹带了许多《恶鬼城堡》的成功设计。遗憾的是,游戏随着 WiiWare 的消亡而随之淡出人们的视线,不过相比起那些衍生的移动端垃圾游戏,还是不乏有再版的可能。

16.《恶魔城 special:我是德古拉》(GAME BOY/NES,1991)

21.png

这部傻乎乎的平台射击衍生作的主角是一只「小德古拉」,大家总觉得这更像是「恶魔城」版的《洛克人》。但是它出乎意料的棒!美国地区只有 GB 版,不过本作给人感觉就像红白机上那部《恶魔城》的删减版。游戏里充满乐观主义以及异想天开的主题设计,使其超越了系列原本「讽刺」和「微观」的界限,成为一款经典的《恶魔城》游戏(还穿插了其他影视作品,例如《金刚》里的桥段)。《恶魔城 Special:我是德古拉》就跟系列其他广受玩家喜爱的作品一样,绝对力荐。

15.《恶魔城:暗影之王》(PS3/XBOX 360,2010)

22.jpg

虽然续作完全偏离了轨道,但这款初作的质量还是相当不错的。游戏的优点不仅仅只是延续了《恶魔城:无罪的叹息》在游戏 3D 化上的探索,开发商 MercurySteam 还为其增添了新剧情及新玩法。诚然,这种「新玩法」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经典游戏《战神》中的元素,不过这些元素放在《恶魔城》系列倒还是恰到好处。游戏核心围绕着加百列·贝尔蒙特以及他的小皮鞭,大大小小的战斗也引导主角一步步走向最终大 Boss。其缺憾之处是:剧本设计晦涩难懂又矫情。就算是帕特里克·斯特尔特(Patrick Stewart:《X 战警》中 X 教授的扮演者)来担任游戏旁白感觉都无力回天。

14.《超级恶魔城 4》(SUPER NES,1991)

23.jpg

据称本作乃是《暗影之王》的灵感来源,在其自身做了多方面的重制。由于在《恶魔城 3》中西蒙·贝尔蒙特的战斗场景绵延至了德古拉的城堡,本作得以重新仔细讲述西蒙击败德古拉的旅程。由于游戏尝试将八位蓝本放置在十六位硬件中,其整体观感看起来与同系列的其他游戏完全不同。西蒙的形象看来非常伟岸,他的鞭子一旦储能完毕,甩起来就会刷满整个屏幕。为了平衡,攻击的速率会缓慢很多,游戏难度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一级棒的 BGM,陈腐的鬼屋气氛,连同那些 Super NES 才具备的特效,给大家带来一段难忘的冒险旅程。但之前我们也提到过,游戏硬件以及游戏蓝本所处的时代不一致,将老式的游戏风格盲目地安置在当代的游戏机制上使得游戏仍然无法达到完美。

13.《恶魔城:暗黑的诅咒》(PS2,2005)

24.jpg

从表面上看,本作是《无罪的叹息》续作,但其剧情及人物设计都摒弃了《恶魔城》系列的核心概念,转而走上了一条黑暗的「复仇」道路。虽然《暗黑的诅咒》存在一些节奏上的缺陷和那个时代动作游戏中常见的笨拙感,但比起其他 3D 《恶魔城》游戏,《暗黑的诅咒》更像是自立门户。主角 Hector 曾经是大魔王德古拉的恶魔锻造师,因不再是贝尔蒙特家族的后裔,所以也不再将「吸血鬼猎人」的鞭子作为主要战斗武器。Hector 的能力是召唤一系列不同的使魔来进行近战或其他各种操作。虽然《暗黑的诅咒》粉丝不多,但后来成为奈飞制作的《恶魔城》动漫第二季的核心剧情,也算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

12.《恶魔城:德古拉传说 2》(GAME BOY,1991)

25.jpg

这款游戏的剧情设定可谓是整个《恶魔城》系列的缩影,同时也催生了第二部便携式游戏机上的《恶魔城》。主角克里斯托弗·贝尔蒙特本来要把家传小皮鞭「吸血鬼猎人」传给自己的儿子索莱尤·贝尔蒙特,结果这个臭小子变成了大反派,所以作为老子,克里斯托弗就得亲自披挂前去拨乱反正了。无独有偶,前作《恶魔城:德古拉传说》本应是之前 NES 时代《恶魔城》游戏的经典续作,结果质量惨不忍睹,所以玩家就只能期盼那些老作品肩负起「亲自披挂前去拨乱反正」的职责了。本作的游戏质量十分不错,游戏的动作设计十分精巧,可以说是将《恶魔城》系列的精髓带入小小的 GB 游戏机。并非所全都在照搬前作,大部分人物场景并没有出现在德古拉的城堡里,反而给人一种《洛克人》的感觉。不过毋庸置疑,这就是一款正儿八经的《恶魔城》游戏。

11.《恶魔城:绝望的和声》(PS3/XBOX 360,2010)

26.jpg

有时候,大胆的创新可能会毁掉一款游戏,可一旦这种创意得到了玩家的赏识,那么游戏就有可能一夜成名。很显然,《绝望的和声》属于后者。本作旨在创造一款线上合作的多人《恶魔城》游戏,同时尽可能缩减预算,因此许多元素也几照搬了系列其他作品的设计,不怎么考虑连贯性。不过奇怪的是,游戏玩起来居然还挺不错的。玩家可以操作不同角色,例如西蒙·贝尔蒙特以及《恶魔城:被夺走的刻印》中的黑长直女神 Shanoa 组团一同冲向德古拉的老巢,与各种怪物以及强大的 Boss 展开对决。

游戏中的视觉效果有些混乱,但整个战斗过程中,玩家始终面临着一波又一波敌人的进攻,所以大家在疯狂地操作,没时间停下来思考混不混乱这回事。每一关都把广阔的「银河恶魔城」风格地图变成一个独立挑战,玩家需要在队友的帮助下限时完成任务。《绝望的和声》独特又猎奇,而且是《恶魔城》之父 IGA(五十岚孝司)在本系列中负责制作的最后一款游戏。

10.《恶魔城:废墟的肖像》(DS,2006)

27.jpg

在本作推出之时,「银河恶魔城」这一经典游戏类型的存在已有些时日了,所以为了保持新鲜感,本作加入了不少新元素。玩家可以同时操控两个角色,通过按键切换。游戏巧妙地设计了「双主角」模式,巧妙围绕角色与两位敌人(德古拉与死神)的战役展开剧情。从剧情上来讲,《废墟的肖像》是《血族》的续作,但是从画面风格上来说,本作利用「油画」的魔力使得游戏场景跳出了传统的「城堡」设计。不过很不幸,游戏中粗糙的武器系统以及重复性较高的后半段设计还是拖了后腿。

9.《恶魔城血族》(GENESIS,1994)

28.png

《恶魔城血族》是本系列首次登陆世嘉游戏平台的一款作品,也因此给人感觉与正统《恶魔城》游戏有相当大的出入。尽管游戏的本质仍旧是经典的「挥鞭与跳跃」(或者说「长枪与跳跃」)类的动作游戏。这是第一款从一开始就可以操控非贝尔蒙特家族角色(其中一位是 Eric Lecarde)的游戏。游戏中 Eric 可以帮助阿鲁卡多打通前进的道路,剧情设定也让玩家得以在游戏过程中环游地球,而不仅仅只是拘泥于德古拉的城堡。出色的 BGM 及创新的等级设置,搭配世嘉的硬件技术,足以让玩家们惊喜。

8.《恶魔城》(NES,1986)

29.jpg

《恶魔城》系列作品中很少有一款游戏在制作方面得到如此好的反响,这款早期 NES 平台上的游戏可谓是首开先河,定义了该系列的哥特式恐怖画风及怪物电影式的惊悚风格。游戏中创意十足的以鞭子为武器的战斗设计,精确的操控,巧妙的等级设定以及充满挑战(但却从不过分困难)的怪物,给玩家们带来了一款难但容易上手的经典游戏。本作提升了整个系列的音乐制作水准,同时奠定了剧情基础:贝尔蒙特家族与吸血鬼的战斗史诗。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用当下的标准来看,仅仅六章的长度实在有点满足不了玩家的胃口。

7.《恶魔城:苍月十字架》(NDS,2005)

30.jpg

本作不仅将前作《恶魔城:晓月圆舞曲》的一些优点吸收并加以精炼,还通过游戏平台的更新换代(GBA 到 DS),将整体视听效果提了一个档次。在我看来由于一些联合制作公司水平的不足,质量上还是略微逊色于前作。剧情和角色设计摒弃了以往游戏中的那种哥特式画风,转而采用动漫的浮夸风格,此举的主要目的当然也是为了吸引更多年轻玩家。可有一点让人很想吐槽,Boss 战中,玩家经常要停下来点一下屏幕,而这样设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展示 NDS 游戏机的硬件优势 ... 实际上游戏机的优势玩家早就一目了然,可以在游戏的副屏幕上查看游戏的地图,这就已经足够了,并不需要如此强调!

不过除去这些缺点,得亏了游戏的「灵魂收集」元素,使其拥有整个系列最棒的游戏玩法。非强制性「额外解锁关卡」还致敬了《恶魔城 3》这部前辈作品。

6.《恶魔城:年代记》(X68000/PS,1993/2000)

31.jpg

尽管这是另一部初代《恶魔城》的重制版,也算得上是所有重制版中最优秀的。《恶魔城:年代记》最初发布于日本独占的夏普 X68000 家庭电脑上,几年后又加入了些新元素然后重新发布于 PS 平台。不论你选择哪个版本,都可以体验到这款经典的 NES 平台大作,音乐已无须赘述,游戏体验也无可争议,当之无愧的系列最难(不过就算再难也不会出现不平衡或设计不当的问题)。

就像《超级恶魔城 4》,许多后来的游戏(包括《血之轮回》)都加入了西蒙的旅程,从来不缺惊喜,从会造成伤害的彩窗玻璃,到成群的怪物不停地攻击玩家,似乎想要将整个初代作品中所有潜力全部挖掘出来。

5.《恶魔城:被夺走的刻印》(DS,2008)

32.jpg

这可谓是最后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银河恶魔城」风格游戏,在保持原风格的同时巧妙地融合了新元素。这些新元素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其近乎残忍的高难度设置,旨在激励玩家去充分利用与充分挖掘游戏中的 RPG 元素以及敌人的弱点。更有趣的是,已经过了二十年之久,游戏还将当初《恶魔城 2》的经典设计引入其中:在主角所处的小镇居民全部都被吸血鬼囚禁,女主角 Shanoa 将他们从吸血鬼的监狱当中解救出来。这是对该系列经典时代的一个最终回顾,不继承了《恶魔城》系的经典元素,同时还通过新元素的加入证明了该系列仍然具有创新空间。

4.《恶魔城传说》(NES,1989)

33.jpg

如果不是游戏后期设计中玩家们必须穿过地底道路冲向德古拉的城堡这种糟心设计(玩家必须攀爬掉落的砖块,行走的垫脚石还有掉落的可能),这可能是 NES 上最佳的一款动作游戏。不过话说回来,这条路完全是可选的 … 最关键的是,游戏中有一个角色的能力还会使整个游戏过程更加复杂。不过并没有我之前说的那么「夸张」的糟糕,这样的设计也使得游戏充满了特点,具有选择性。主角特雷弗·贝尔蒙特可以通过几条截然不同的道路通往最终关卡,同时在路上他还可以与三位不同的吸血鬼猎人其中一个组队去讨伐德古拉。不过许多专业玩家都选择单人通关以增加挑战难度。

友方角色的加入让玩家在战斗策略以及城堡探索方面有了更多选择,使这款昂贵的冒险游戏(大概是初代游戏的三倍贵)重玩性大大提升。对于 8 bit 游戏来说,《恶魔城传说》是真正的高光时刻,即便是 30 年后的今天,仍然值得一玩。

3.《恶魔城 X:月下夜想曲》(PS,1997)

34.jpg

《月下狂想曲》应该是《恶魔城》游戏中最受玩家们欢迎的一款了,不仅改变了整个系列的设计方向,同时定义了系列风格。游戏从许多经典 RPG 游戏,例如《塞尔达传说 2》以及《银河战士》中汲取经验,充满经典的 2D 画面设计,而游戏模式则为日后的 3D 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算是「平台跳跃类」游戏的一个伟大革新了。多亏了游戏中的 RPG 元素以及地图探索元素,使看似简单的「跳跃砍杀」得以升华。

令人叫绝的细节及动画设计使「过时的」2D 画面在本作中变得生机勃勃,现代感十足。原声带也使用 CD 格式录入而提升了品质,沿袭了一贯优良传统。不过难度设计的确有点过分了,第二个城堡中的剧情发展十分曲折拖沓,但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本作还是杰作的。

2.《恶魔城:晓月圆舞曲》(GAME BOY ADVANCE,2003)

35.jpg

《晓月圆舞曲》非常精彩,游戏中的许多精彩片段至今无人可匹敌。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其他游戏能够做得比它好,因为每过几年五十岚孝司就能做出更好的作品。在我看来,本作并不需要跟《月下夜想曲》做任何比较,因为技术上的鸿沟无法逾越,你让 GBA 去跟 PS 平台作对比实在是太难为它了,但本作的游戏设计和剧情流程都使其他「银河恶魔城」类游戏变得黯淡无光。《晓月圆舞曲》将故事的时间线推向了未来,在 1999 年德古拉被最终击败这一事件最终导致了本作剧情的发生。

故事情节反过来又回到了游戏的核心机制,德古拉的转世来须苍真可以通过击败怪物后获得他们的灵魂来增强自己的力量。同样,这里的城堡可能也是该系列中最为有趣的布局,引入了海量新敌人,使玩家有足够的动力去探索来须苍真的新能力。这是一款从剧情到操作都很完美的游戏,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其搭载平台的硬件很一般。

1.《恶魔城 X:血之轮回》(PC,1993)

36.png

说到《恶魔城》游戏,没有哪款游戏比《血之轮回》更能定义该系列了。轻快,对操作要求很高的平台类动作游戏?是的。经典的配乐以及精美的画面?有的。创意十足的动作以及巧妙地隐藏细节设计?必须有。《血之轮回》的制作水平为整个系列定下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游戏设计让人们见识到了线性动作游戏的深度和可玩性到底能多有潜力。从在《恶魔城 2》中燃烧村庄的开放式战斗,到钟楼斜影下与死神夸张的「功夫式」决斗,游戏要求玩家拥有顶级的游戏水平和一流的操作技巧,当然那源源不断的惊喜和新挑战也从不让玩家失望。

多年来,《血之轮回》已被人贴上了稀有、昂贵以及日本原装进口的标签,而且其高水平制作为整个系列树立起了高声望。究竟火到什么程度呢?几乎所有非日本本土的海外《恶魔城》粉丝们都一定要体验一把《血之轮回》,才算是合格的《恶魔城》游戏粉丝,其威望毋庸置疑。这不仅仅只是最优秀的《恶魔城》游戏,更是整个游戏历史长河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来源:篝火营地
原地址:https://mwegame.qq.com/u/t/4241jG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品发布|文章投稿|广告合作|关于本站|游戏开发论坛 ( 闽ICP备17032699号-3 )

GMT+8, 2024-4-17 03: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