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初,接连发售了《生化危机2:重制版》、《鬼泣V》、《只狼》等不少游戏大作,众多3A作品深受游戏玩家的喜爱。不过,玩归玩,你真的了解什么是3A吗?游戏设计师们是如何完成这些作品,又是哪些因素决定着这些作品是否够格成为3A呢?今天的ALIENWARE小课堂,就带大家一起走进——3A大作的幕后……
▲《鬼泣V》以极其强势的风格,成为名副其实的3A级别ACT大作
3A究竟代表着什么?其实在行业内并没有明确地标杆来界定什么是“3A”,但最受大众认可的说法是“3A”代指AAA级别,代表着“A级别的成本”、“A级别的体量高”、“A级别的质量”的游戏作品。意味着制作这样一款游戏需要付出大量的金钱资本(动辄百万的资金和上百人的制作团队),创作出足够丰富的内容,而且游戏整体的质量也要非常的高。只有这样的游戏,才足以被称作3A大作。
▲《全境封锁》系列就是著名的3A级别游戏之一
A级别的资金成本,意味着更多人和更多资金的投入,这一标杆是为了实现后面两个A所提供的支持。例如《起源》的开发团队拥有超过1000人参与研发,而《GTA》这种很标准的3A大作,用于研发的成本则高达1.37亿美元(约3.1亿人民币)。虽然不能说高资金绝对等于高质量,但低资金着实难以打造出突破性的3A级大作。
▲《GTA5》那丰富的玩法和优质的故事剧情,与大量的资金投入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A级别的游戏体量,在资金成本达到了A级别之后,接下来的制作部分就到了游戏设计师发挥的时刻了。本身资金定位达到A级别,那制作的游戏必然是一个庞大体量,这也意味着,游戏设计师们需要赋予游戏更多的可玩性,以及丰富宏大的实际内容。拿《巫师》系列为例,这款游戏不仅仅打造出一条深入人心的故事内容,还在音乐、战斗系统以及游戏玩法上创造了很多令人着迷的突破性设计;甚至还在一套完整的回环中,增加了一个名为《昆特牌》的集换式卡牌游戏,该卡牌游戏凭借着极高的可玩性,获得了玩家非常高的好评,甚至还在之后推出了单独的衍生游戏。
▲《昆特牌》游戏中的一个梗,最后成为了一款专门的衍生游戏,足以证明《巫师》系列的可玩性有多强
那想为游戏赋予这么多的可玩内容,就需要游戏设计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参与研讨和创作,并不断对制作出来的成果进行检测和尝试。举个例子,当一款游戏的基础玩法经过多位游戏设计师联手创作而出后,就需要通过游戏引擎建立一个demo版游戏(只拥有准确的规则,和基础的操作性),然后经由游戏设计师们反复的试玩,再做进一步的优化和调试,最终打造出一个足够吸引玩家的玩法。这一过程里,游戏设计师往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不断的琢磨和推敲,甚至需要匹配专业的游戏测玩师参与进来,反复的试玩帮助游戏设计师们改进和创新。
▲《恶灵附身》就源于游戏制作人三上真司在创作《生化危机》系列时的一次灵感迸发
A级别的游戏质量,这一说法其实包含了非常多的内容,但主要代指“游戏实际效果”,以及“游戏的完整度”两大部分。最能反映游戏实际效果的设计点就是视觉,作为一款3A级的大作视觉体验往往是首个打动人心的环节。无论是游戏宣传片,还是试玩过程展示,大部分玩家第一眼还是看游戏的“视觉效果”。
▲《最终幻想》系列凭借着超高的颜值,成为“颜”系列游戏的代表
举个例子,3A级别大作《只狼》,之所以能在ACT游戏群雄割据的时代杀出一条血路,成为新一代销量之王,与其在游戏里呈现出的独特视觉冲击力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游戏初期公布的预告片,仅凭几场BOSS战的片段演示,就凸显出了整体游戏的格调,也让画面冲击感和忍杀的快感,深深地埋入玩家脑海。
▲《只狼》宣传片中就呈现出了独特的视觉表现力
想打造这种级别的高度视觉冲击力,就需要美术方面的游戏设计师去花费大量的精力完成角色和场景的原画,再利用软件对这些内容进行3D建模,并渲染出最终效果。这些还仅仅是一个基础,想要打造更好的视觉冲击感,就需要通过游戏的战斗系统不断地改进战斗中的每一个视觉表现环节。拼刀时碰撞出的花火,力量感和BOSS出场时的慢动作及场景表现,都需要游戏设计师通过PS、3DMAX、专属游戏引擎等多个专业软件,对游戏内容进行一遍又一遍的反复雕琢。
▲每一个战斗细节,都凸显着画面张力
除了视觉效果,游戏完整度也会影响到游戏的质量,比如BUG。资深游戏玩家都深刻地知道,游戏过程中遭遇到BUG是多么影响游戏体验的事儿。其实BUG的出现不仅仅是瞬间打破沉浸感,更是从反面体现出了一个游戏设计团队对游戏质量的不负责,测试缺失等情况都是存在的。
▲原本紧张刺激的潜入,因为一个BUG瞬间就欢脱了
那该如何避免出现BUG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大量测试,通过测试去检测游戏内容。游戏测试与常规玩游戏不同,需要专业测试人员针对游戏内容,以多种多样的奇葩思路去不断的进行试玩检测。为了发现BUG,测试人员通常会通过多重非常规逻辑的操作,来尝试主动触发BUG。比如通过刻意移动等各种强行操作,来测试过场动画播放时会不会产生BUG;释放某个技能的瞬间也使用某个药剂,测试是否这种操作会导致不科学后果等等。因此测试远比玩游戏要枯燥乏味得多。但也只有通过这样的办法才能呈现出更具完整度的高质量游戏。
▲通过大量的反常操作,是监测BUG的第一步
想要打造一款3A级别的游戏,不仅仅需要大量的专业游戏设计人员,去解决上述的多项问题。还需要一台足以匹配专业游戏设计人员的资深开发利器——ALIENWARE m15与ALIENWARE m17超轻悍笔记本。
ALIENWARE m15与m17超轻悍笔记本在17.9mm的轻薄机身中,均突破性的装载了全新移动平台9代i9K级别处理器,多核多线程灵敏操作,让玩家不再担心游戏卡顿,给玩家前所未有的极致游戏体验,仿佛置于游戏之中,时刻保持游戏热情!同时ALIENWARE m15超轻悍笔记本还从最根本的电力原理角度,更进一步优化CPU和GPU的性能,CPU处专项搭载设计了6相供电分流管理变压器,而GPU也匹配了8相供电分流管理变压器。即使游戏设计师们长时间投入工作,也不用担心高负荷运转,因为共计14项供电管理模块能够高效的将机器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负荷分流处理和管控,每个供电模块将CPU、GPU所产生的高强电力均衡分摊消化,供电所带来的温度自然也最低。拥有了如此强大的性能配置,无论是ALIENWARE m15还是ALIENWARE m17都可以充分驾驭更多专业级别的游戏引擎和设计软件,是游戏设计师们做游戏设计开发的绝佳生产力。
在散热方面,ALIENWARE m15与ALIENWARE m17超轻悍笔记本采用机身内置的CRYO-TECH 3.0超级散热架构,不仅大幅提升机身内部的散热面积,还用更科学的风道分布提升了散热空间,确保热量可以更迅速地离开机身。让游戏设计师在设计初期可以尽情调试游戏玩法,捕捉到的所有灵感都可以清晰地落实到游戏作品当中,通过实际操作来实现每个设计师的创意,用强劲性能为游戏设计师们赋能,也能保障游戏测玩师反复测试的过程流畅如初无卡顿。
外观方面,ALIENWARE 全新的家族设计语言,让ALIENWARE m15与ALIENWARE m17从外自内折射出“感性与理性”。航天科技超强度镁合金材质与独特涂层带来丝绸触感,大幅削减机身厚度的颠覆设计,将15寸的ALIENWARE m15机身压缩至迄今为止最薄的17.9mm,把17寸的ALIENWARE m17机身降低到了18.6mm。轻悍的便携性,使游戏设计师们可以随时随地展开工作,创造之路上手握移动工作站随时可出发。
而 ALIENWARE m15超轻悍笔记本的OLED 4K屏高配版,具备了更为精准的色彩还原能力,在17.9mm的轻薄机身中,均突破性的装载了全新移动平台9代i9K级别处理器, 出众的性能表现、超前的图像处理、领先的互联互通,颠覆体验的使命与生俱来,提供出众的、通常仅在台式机上实现的高性能,完美满足3A游戏设计师,以及从事游戏场景、人物设计师们想要拥有的绝佳色彩表现力和优质画面表现力。可选的240Hz超高刷新率版本,也能从每一帧的细节反馈,完美匹配动效设计师们每一场精工细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