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网友认为,“偷菜”游戏交友的意义已扭曲,网友的互动交流被忽视,玩家只是为“偷”而“偷”
商报讯 开心农场“偷菜”游戏是取消还是该改良?昨日有关“偷菜”游戏的报道继续升温。反“偷”派和保“偷”派唇枪舌剑各持己见。记者调查发现,网上反对“偷菜”的网民占据绝对优势。
【再访文化部】 文化部开始研究整改“偷菜”措施
对于开心农场“偷菜”游戏该如何整改?记者昨日再次回访文化部文化司时,执法监督处一位姓王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监管“偷菜“游戏的依据就是文化部制定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目前,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已经开始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具体是取消还是改良?得等定了再说。并让记者采访负责人李健处长,但李处长有事外出采访未果。
【对话运营商】 网站回应“偷菜”并非惟一功能
开心农场游戏“偷菜”功能有可能被逐步取消或进行改良,网站方面如何看待?昨日记者就此电话采访了腾讯网和人人网的相关负责人。
腾讯公关部媒体专席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公司尚未接到“禁止偷菜”的相关通知,QQ农场目前运行一切如常,但现已得知媒体网站对“偷菜”的争议。
人人网人人农场负责人告诉记者,该网站的开心农场在2008年就有了,由于社交游戏生命周期较短,现在的用户数量已不如从前,但仍然有几百万用户在玩。
他们在以前的基础上有了很多改进,好友之间的互动不限于“偷菜”,还可以帮好友照顾动物;提供番茄,生产番茄汁等。对“‘偷菜’功能属于简单机械的操作,并没有启迪思维和开发智力的益处”一说,该负责人表示,首先“偷菜”只是农场类游戏里的一个功能,游戏还包括其它许多内容,这些都可以进一步优化。
【是否该取消】 许多家长认为该取消
一石激起千层浪,开心农场“偷菜”游戏到底该不该取消?本报报道引发的热议持续升温,反“偷”派和保“偷”派继续唇枪舌剑,网民在西部商报新闻网和各大商业网站上展开激辩,保“偷”派称游戏就是游戏,叫停无疑是小题大做;反“偷”派则以“偷菜”游戏有教唆偷窃之嫌,毫无益处,理应禁止。但反对“偷菜”游戏的网民以绝对优势压倒保“偷”派。“偷菜”一度升至微博最热门话题榜前五位。
昨日下午,《新快报》以《偷菜游戏该不该禁?》为题,也对网上开心农场“偷菜”游戏问题展开报道,许多孩子家长和网民称“开心农场”早就该取消“偷菜”了。
记者同时发现,9月30日,国内知名新闻网站凤凰网转载本报刊发“10名天水律师将联手诉讼,欲状告‘偷菜’游戏”的报道后,也引发网友跟帖发表看法。许多学生家长不堪“偷菜”游戏对孩子学习的影响,纷纷谴责相关网站尽早对游戏改良,否则就该立即取消“偷菜”游戏。
在广告公司上班的姚飞坦言,自从去年8月份深陷“开心农场”后,她每天的空余时间都被“偷菜”占据。“现在不是我在玩游戏,而是我被游戏给玩了。”痛定思痛,姚飞决定戒“偷”,回归现实生活。“其实玩久了才发现,‘偷菜’这玩意儿,真是无聊透顶。”她说。
【网友声音】
网友:
就是,早就该取消了,现在为了玩这个游戏出的事不少,简直就是弱智垃圾游戏!我有几个同事的小孩很喜欢偷菜的。其中一个还绑定了父亲的手机号办了超Q,如果你的孩子这样,你说该怎么办?
网友傲燕:
目前“偷菜”游戏过于泛滥,老少沉迷其中、消磨人们意志、误导青少年正确人生观的形成,社会负面作用远远超越了愉悦身心的游戏初衷,弊大于利。心理专家和法学专家也建议对此类游戏设立门槛或关停。
网友遗忘过去:
弊大于利,尤其是公职人员,上班偷菜的后果就是渎职!
韶关网友:支持取缔!看到老婆每天什么事都不做,“偷菜”却是必修课,有时恨不得打她一顿!严重影响家庭生活。
云南省网友mmksl007:
倡导网民“无偿地获取别人的成果”,这是一种不好的价值取向。建议改偷菜为种菜,可以物物交换,但不可以偷。现实中偷菜游戏害人不浅…………
网友:
别取消啊!我都五十多级了,取消了就白升级了吗?这一天天起早贪黑的结果,我容易吗?文化部可否顾及下老玩家的感受啊?最多禁止新玩家再注册,但是没理由抹杀老玩家的“财产”。
网友:
玩什么游戏是网民的个人选择,我又没有真的偷菜,为啥要禁?
转自:凤凰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