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开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609|回复: 2

付费模式并非救世主 遮羞布的成功不能复制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中级会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505
发表于 2011-8-27 1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的上半年,游戏圈里最惹人关注的事情如果列个表,里面必然有《征途2》和他大肆宣传的新收费模式,而且一定位居前列。如今已经过去好一段时间,而《征途2》在大手笔的宣传与舆论造势之后,也算是今年早些时候少数几个取得成功的游戏,官方所称的30万在线或许在前两年不算什么大成功。但在2011年的今天,可能已经是一个问鼎全年新作品的好成绩了。

  突破30万在线人数(如果没有水分的话)与官方所称的第三代网游商业模式交出及格成绩单,对于中国网游市场未来几年,会有怎么样的影响?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但是最近几个月,我们不停地看到其他游戏在借着巨人掀起的付费模式革新的舆论,大打付费牌。对于一个游戏市场,玩家如何付费总是隔三差五的成为舆论焦点,这种事情可能只有国情特殊的天朝才有吧?

  【那双紧盯着付费模式的贪婪眼睛】

  常去国外游戏媒体的玩家,或者常看国外游戏杂志的读者,再或者熟悉国内电视游戏杂志的同学,多少对国外游戏市场会有一定的了解,我觉得应该几乎没有见到过国外游戏媒体、厂商在某个时间大面积、大密度的讨论收费模式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宣传游戏找好游戏的亮点,把游戏哪里好玩告诉玩家,玩家通过媒体了解游戏、互相传递游戏信息,大抵就是这样了。是一个很纯净的游戏环境,付费模式是买游戏时间也好,是买游戏道具也好,是又得后续付费还得前期购买客户端也好,游戏拿出来是什么付费模式就是什么模式,我觉得值就买,不值就选择别的,貌似从来不会上升到影响整个产业的地步。

  其中的区别,要我说只是贪婪的程度不同罢了。

  在商言商也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

  对于游戏是商品还是艺术品这个问题,其实一直以来都是玩家和媒体想给自己脸上贴金的自慰行为,从太多实例和游戏本身的娱乐属性与供需关系来看,都必然是商品,艺术品只能是很非主流的少数存在。而商人们,对,就是卖游戏的那些公司,有时候也会拿艺术品来给自己贴金,这也无非是让广告宣传和铺天盖地的软文看起来不那么空洞罢了。

  所以,在谋取暴利、欺负玩家这事情上,他们总是会拿在商言商来给自己推托。没错,国外游戏也是商品,国内游戏公司和国外的一样都是赚钱为目的的。但是别人赚的有道义、有底线,国内就总是用各种特殊国情给自己打掩护,赚钱的方式简直就是欺诈玩家。

  每次国内厂商拿国外厂商说事的时候,我就会想,大家都是开公司赚钱养家的,为什么人家的商人做出来的游戏和赚钱的手法看着就那么高级上等,你们就那么恶劣可耻?我觉得这绝对不是单纯的崇洋媚外造成的吧?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游戏市场,其中的大部分公司都琢磨着如何改变收费模式,好让玩家更多的付费。我想,只有中国的游戏公司会如此高同步率的做这件事情。

  因为,别人想的是如何把游戏做好让玩家付费,而不是想尽办法捣鼓各种陷阱骗玩家付费。

  骗了以后,被骗的孩子们骂你们,你们就说我跟暴雪一样是做生意的,大家都一样。大哥,这能一样吗?

  不知真假的选择性失明

  《征途2》堪称成功的市场成绩,或许第三代付费模式是个突破点,但必然不会是决定性的因素。这次的宣传着力点,虽然是事后诸葛亮,但新模式确实引起大范围关注,但如果只有一个付费新模式必然不可能把人数做上去。毕竟,现在已经不是10年前、5年前的游戏市场了,网游产品如此之多,对于玩家实际在玩的部分,如果做的不够好,必然没有前途。

  那么,盯着第三代付费模式打小算盘的其他公司,是不是真的就以为复制《征途2》的付费模式就能成功?这我不知道,但我觉得大部分公司应该不会那么傻,可是他们必然不会放过利用玩家因为外部诱导而难以克制的盲从心理,借机赚一笔。只不过,这一笔怕是不会像第二代的时间免费模式那么容易拿到手了。

  太过贪婪的双眼,让中国太多的游戏厂商看不到他们原本就不想看到的关于游戏的真相。真正赚钱的长久之计,几乎没什么人愿意尝试。这种贪婪,让他们费尽心力在游戏本质之外的地方下足了功夫,最终造成了市场的畸形。所以我们总是看到大佬们在讨论XX模式已经过时,出现在台前的总是市场总监、CEO,却很少看到有人在认真的探讨怎么把游戏的核心玩点做好,很少见到策划、制作人出来和玩家交流。

  最终,一双双贪婪的眼睛,把市场搞得越来越特殊国情,最终游戏的设计也都围着付费模式来转了。一个错误的出发点,让我们的游戏越来越难以重归正规。

  【追溯本源:付费模式为何如此重要】

  11年前,网游没有占据市场主流的时候,以及更加往前的国内单机游戏时代,为盗版所困,被廉价正版所限制,我们的单机游戏开发商和发行商不仅穷、资金困难,而且找不到出路。因为市场环境太恶劣,所以单机市场没法对国外模式进行复制,28-98元的廉价正版定价策略可以说是让这个市场没有在21世纪前就彻底死掉的强心剂。只不过强心剂只能救急,不能根治盗版这个顽疾。

  等到网游出现的时候,防盗版这个问题就不再是问题,私服这种事情危害性比单机盗版差了几个数量级,遏制的办法也容易很多。这里我要说国内厂商没见过钱可能有些太过分了,但是在不用担心市场环境这个问题以后,国产游戏的一个重要遮羞布就没有了,这时候游戏是真的要靠品质跟海外代理游戏比拼实力。同时,代理的游戏也一样要靠真才实学来吸引玩家。

  网游时代早期,虽然开拓了新玩家市场,但是最初的从单机时代走过来的玩家是有很大一部分人不买大多数网游的账的,而其根源,也只有两点,一个是游戏不够好玩,不值得付费;另一个就是盗版习惯的残留,没有付费习惯。

  时间付费隐含的高要求

  时间付费还是网游主流收费模式的时候,市场上存在这样一个巨大的落差,那就是测试期间玩家人数极多,一开始收费则在线人数几何倍数下降,甚至只能保有此前顶峰时期的十分之一甚至还少。

  那个年代,游戏的测试阶段不像现在这么复杂,与当前国外网游的测试情况差不多。封测这种初级阶段只会在内部进行,一般只有限制玩家数量并且一定会删档的内测与不限制人数的公测,甚至公测都是会删档的。公测结束后,游戏进入商业运营也就是开始收费卖点卡了,这时候因为玩游戏要花钱了,大部分玩家就跑去其他还在内测或者公测的游戏,继续免费玩游戏。

  时间收费对于游戏本身的素质,有一个十分严苛的要求。当然,这是对国产游戏来说,对于游戏制作的发达国家,这种要求似乎只是一个基本线的层次而已。这个要求就是让玩家乐于在游戏里花费很长的时间,而那些消耗玩家时间的设计又不能太枯燥无味。

  这个很基本的要求并不容易实现,韩国网游是通过极高的升级来延续玩家不停升级的欲望,这个方法很有效(升级是或许成长快感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但是因为太简单粗暴,所以刷刷刷就成了难以避免的现象。日本游戏和美国游戏在这方面处理的更好一些,他们有很好的单机&家用机制作基础,也有很多可以遗产可以继承,所以他们能够提供更多的游戏内容和更平衡的系统。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并不像韩国和中国厂商对网游玩家的需求了解的那么深,尤其是对中国玩家的了解,所以他们的游戏对于中国市场存在很大的硬伤,《魔兽世界》除外。

  虽然《永恒之塔》的硬伤也不小,但相比同时期同类游戏其品质还是很突出的。

  最简单的事情往往最难做到,好玩这个最本质的核心要求也是最考验厂商制作能力的。所以在免费模式到来之前,中国网游整体上一直打不过进口网游,但有趣的是,那个时代活下来的国产网游,几乎都是带有浓郁传奇色彩甚至行业奇迹性质的游戏,比如《梦幻西游》。

  时间付费模式很考验制作方对游戏整体的把握能力,更考验游戏核心乐趣的真正水准,在讲究通过游戏本身的吸引力来让玩家花费更多时间的收费模式下,拿不出足够好的内容就是死路一条。所以在道具收费的年代,部分游戏逆潮流而行采用时间收费,大多也是在品质上比较突出的游戏,比如《剑侠情缘网络版3》和《永恒之塔》,虽然他们硬伤不少,但是只看游戏可玩性,确实比同时期的同类游戏出色很多。

  《剑灵》这样的游戏,尚未引进中国就广受期待,其吸引力显然来自于游戏本身。

  道具收费带来腾飞也造就悲剧

  时间收费所造成的巨大流失率以及玩家的抵触情绪,让网游厂商十分不爽。减少流失率一直是各个厂商倾注全力的地方,而中国玩家不喜欢付费,抓住这个命门,盛大和巨人站在几个小知名度游戏在免费模式初步尝试的基础上,顺利实现了从时间收费到道具收费的模式转换,也从玩家心理层面克服了付费流失的问题。从先付钱再游戏到先游戏再付钱的转换,让游戏在商业化运营时的用户流失率极大降低,而这次成功的付费模式演化,也让中国厂商开始迷信付费模式所能产生的巨大影响力。潘多拉魔盒就此被打开,游戏厂商对玩家的吸血行为一步步变得丧心病狂,而他们却不愿意承认,这种付费模式转换带来的全行业大跃进不可能再次复制这个现实。

  2004年是一个付费模式转换的年份,起先是一些没落的元老级别的网游为了生存开始开放免费服,比如8月26日《凯旋》开放了免费服、9月1日正式发布的全球首款道具收费游戏《巨商》、10月1日开放的《万王之王》免费服。据统计,2004年底全球范围内免费网游有20多个。这次尝试最早起源于韩国的《密传》(2004年7月免费,大陆12月免费),其后这一风潮在大陆迅速蔓延,2005年4月19日《热血江湖》免费公测,11月28日《传奇》宣布免费、盛大开始转型,再加上不久后《征途》的巨大成功,免费时代真正确立,并且只有在中国大陆,免费模式主流到让时间收费的新游戏几乎没有生存空间。

  免费二字对于玩家有着空前巨大的吸引力,并且培养了中国网游玩家当前的诸多游戏习惯。反正打着不花钱的旗号,玩家不会在商业化初期就立刻离开,既然还留在游戏里,那么我们的厂商大爷们就能想出办法刺激他们长时间留下来。只不过,留住玩家的手段不是让游戏多么好玩,而是充分利用人性的各种弱点。

  厂商们是怎么做的,大家都很清楚。最后的结果就是“免费”游戏比付费游戏要贵不知道多少倍,玩家在免费进入游戏后,深陷各种逼迫你付费的陷阱中不能自拔。游戏存在各种问题但你从A游戏出来进入B游戏,还是一个样子,各种不平衡,各种欺负与被欺负,各种付费陷阱。但因为周围的人都是这个样子,在人要合群这个可怕理由的支撑下,你也在其中心甘情愿的被骗……

  当然,人也不可能总是一直被骗,随着时间的推移,玩免费游戏所需要的昂贵支出与并不成比例的游戏乐趣,让不少玩家对中国市场上的网游诟病甚多。游戏嘛,本来就是有一个弥补现实世界各种不平衡、在虚拟世界中寻找心理安慰的作用,结果在游戏里甚至比现实世界还残酷,没钱没地位的人还是会被现实世界中的有钱人杀个不停、成为他们更直接的消遣工具,何苦呢?

  因为玩家的素质越来越高,靠免费二字行骗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整个行业也越来越难做。所以这两年数不清的公司想寻求付费模式上的突破,想扭转免费模式的弊端。

  但是,朋友,最简单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游戏做的足够好玩,不是在付费环节各种讨巧。好吧,我忘记你们根本做不好游戏了。


  【他们的成功无法复制粘贴】

  在免费模式越来越难驱动玩家付费的大背景下,在整个行业积极讨论新一代付费模式多年以后,在金山那什么“信用卡”付费等新模式失败以后,靠免费模式获得巨大成功同时也促使中国网游在设计层面热衷于刷新人性下限的巨人,测试良久以后拿出来的《征途2》算是成功了。但是,这种成功显然是无法像上次那样复制粘贴了。

  造就成功的并非新付费模式

  巨人所言的第三代商业模式具体如何,其实没人关心,但官方所称玩家充值后95%属于自己,巨人只收取5%的交易费用,这看起来是无比的便宜,也因此颇具吸引力。可充到游戏里的人民币,是不可能再兑换出来的,所以巨人最多只是让你下次充值的时间被延长了,但绝对不会像宣传口号中的5%看起来那么划算。从巨人一季度财报中那么高比例的纯利率以及好看那么多的营收,也告诉我们5%绝对只是个宣传口号。

  这套付费模式赚起钱来确实很厉害,但其复制难度本身就比道具收费那时候高了好几个数量级,这已经无法单纯依靠各种很厉害的付费道具来刺激玩家了,这套模式得要求你把游戏内的产出关系计算的很精细,不然经济系统很容易崩溃,你抽取交易税的梦想就无法实现。玩家充值第一笔不难,但你在平衡性上把握不好,想让玩家充值第二笔让你抽成这就难很多了。

  那么30万人在线,是不是就是为这第三代模式吸引来的?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这套模式在宣传的时候是个很不错的点,这个利用好了确实很吸引眼球也能在初期做出不错的成绩。同时,这个模式也继承了免费模式的好处,玩家也不会流失那么大。但是,游戏本身不够好玩的话,他们怎么可能留下?人民币玩家连在道具商城里花钱欺负人这么爽的事情都做不了了,那么游戏本身是否好玩的硬要求也就显现出来了,游戏本身得做出足够好的内容,才可能让玩家留下来并且不断充值。

  成功游戏总是很让人眼馋,但是如果你能做一个更好玩的游戏,说不定就能让别人眼馋。

  简单说,这套付费模式很黑,比以前的道具收费可能都要黑,但是这套模式复制起来很难,很考验开发者的硬实力。

  所以,现在我们还看不到一窝蜂去学《征途2》的情况,虽然他们都在蠢蠢欲动。

  把好玩两个字还给游戏

  如果不能把快了带给玩家,那么游戏这个娱乐品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在丧心病狂的道具收费模式下狂奔了这么多年,你们终于发现自己快跑不动了。但是,你们也找不到另外一块遮羞布来掩饰你们做不出好游戏的真相了。

  《征途2》鼓吹的第三代付费模式,其实并不存在复制的条件,虽然看起来新模式起了很大作用。但实际上还是游戏本身做的足够好,至少比市场上的同类新游戏好,才能取得成功的。

  我们的大部分厂商,目前还迷离于以榨取玩家钱财为出发点的设计思路上。时间收费、道具收费还是抽取交易费用,这些都不是关键,将次要环节作为游戏设计的最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其实也是国产游戏品质不能真正提高的根本原因。国外的网游,往往要让玩家付费买客户端,然后再付费买游戏时间或者增值服务,但他们的游戏一样有不少玩家在玩,说到底还是因为游戏本身做的足够好。

  我们的游戏在最近5年中越来越只看收益,总是以最迅速获取收益为出发点,以此设计的游戏怎么能够好玩?但反观市场上真正成功的游戏,又全部是在玩法上有可取之处的游戏,在老前辈们依然保持百万在线的同时,光鲜亮丽的新游戏却只要做到5万在线就是巨大成功,其中的原因,清晰可见。

  是时候认清真相,把好玩的游戏还给玩家了。免费模式的遮羞布在高强度频繁使用这么多年以后,怕是马上就要磨破了。到时候,不会做游戏的公司,不是死,就是死。

来自:游戏基地

161

主题

1372

帖子

27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49
QQ
发表于 2011-8-29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付费模式并非救世主 遮羞布的成功不能复制

其实以前很多人都玩过***,为什么我们允许有***的存在就不能允许游戏里面装备可以兑换出来RMB呢?如果这样的兑换是可以和官方兑换的话那又会出现什么个情况呢???
第一、我们官方承诺是不卖装备的,也不开宝箱,但游戏玩家是可以在官方挂靠卖自己的道具的,卖出来的钱可以兑换成为RMB领取出来的。
第二、我们官方承诺是不参与游戏的,所以任何装备都可以查询到出处,进而公开透明的在游戏里面查询出来。
第三、我们官方承诺任何人的私下交易都是不承担风险的,必须要经过官方的买卖系统,进入销售流程。

如果出现这三个层面,玩家会以为什么?我打到的装备可以卖,别人打到的装备我可以查询到在哪里得到的,任何交易都是违法的,但官方可以兑换出来钱,我游玩之余,说不定还可以赚钱,大大的增加游戏玩家在线时间,进而我们的任何玩法就得到了用户的追求,才可以想更多模式来消耗用户在线时间和游戏消耗品,才可以促进游戏平衡,否则根本没意思,进而大家知道怎么赚钱了吧,官方假扮玩家打宝,然后后台故意跳高爆率,然后以玩家的模式卖来起到先锋带头的作用来引导玩家怎么争夺宝物,进而让玩家群体产生仇恨值,互相消耗,这才是第三代收费模式,史玉柱的第三代收费模式是不可以兑换出RMB出来的所以没前途的。

6

主题

364

帖子

4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96
发表于 2011-8-29 14: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付费模式并非救世主 遮羞布的成功不能复制

征途系列这个游戏,主要是他产生了一批忠实玩家,其二,一般玩家也确实容易被宣传鼓动。实际上这点模式并非如此,但一般玩家也确实得到了系统赋予的好处。系统要获得高额回报,就需要商品交易频繁,我们可以看到征途2是有庞大的商人号群体的。。所以,运作的 本质,自然不是他们所宣传的5%的简单抽税机制。。。。简单点说,征途2的钱来源还是以装备系统为核心的这一块。。。这一块改得比较细了,,表面操作与老征途们是一致的。。妄图模仿柱子这一套的那些商人们,得掂量下你们有没这个能力。。。再则,多阵营游戏,所带来的硬件成本,也不是随便能承担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品发布|文章投稿|广告合作|关于本站|游戏开发论坛 ( 闽ICP备17032699号-3 )

GMT+8, 2025-5-15 20: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