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经在先前的贴子(已被我误删)里问过下面4个问题:
Q1:如果“游戏世界观”存在,你能给它一个定义吗?
Q2:如果“游戏世界观”存在,它是如何作用于游戏?
Q3:如果“游戏世界观”存在,那么拥有“游戏世界观”的是人还是游戏?
Q4:如果“游戏世界观”存在,那么同样创造了虚拟世界的电影是否也存在“电影世界观”,其它文学形式是否都应该拥有自己独立的世界观?
首先解释一下这4个问题的用意
第一个问题是让认同“游戏世界观”的人认真考虑一下能不能从你对“游戏世界观”的了解中找出它的精准的、本质的、作用于同一类事物、又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本特征;
第二个问题是要确定“游戏世界观”的作用方式;
第三个问题是要确定它的作用对象;
第四个问题是同其它文化领域作对比,为什么“XX世界观”只出现在游戏领域,而没有出现在其它文化领域?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世界观”能否被割裂和国人对待游戏的心态。
其实,在这4个问题之外还藏着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在 “游戏世界观”的支持者内部究竟有没有一个较为普遍的共识。
现在想来应该把Q3放到Q1的位置,因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案是最简单、最明确的,最容易展开分析的;
对于“游戏世界观”的拥有者,我收集到的回答有4种:
“游戏世界观”的拥有者是游戏;
“游戏世界观”的拥有者是人;
“游戏世界观”的拥有者是人和游戏;
“游戏世界观”的拥有者是游戏世界中的虚拟角色;
如果结论1正确,是游戏拥有“游戏世界观”,那就与“游戏世界观”的文字表述非常符合。因为“游戏世界观”的字面意思就是“游戏的世界观”。而且网上大量评论“游戏世界观”的文字也都有提到“某某游戏的世界观”,这更是对游戏拥有“世界观”的佐证。
但是进一步的分析结论却是荒谬的,因为“世界观”是意识行为,而游戏却没有智慧,它又是从哪里来的世界观呢。唯一补救的办法就是把“世界观”解释为游戏的背景、规则或者系统设定这一类非意识层面的东西。这样一来合乎逻辑的定义就只能是:“游戏世界观”是游戏的背景、规则、系统架构等设定。它应该是与意识行为无关的,并且作用于游戏的开发过程。
非常遗憾的是这样的定义虽然合理,但是却非常不合适用“游戏世界观”来表述。因为它是在用一个意识层面的术语来表达一个非意识层面的概念。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世界观”,从而出现“观点、观念”等歧义。
如果结论2正确,人是“游戏世界观”的拥有者。那么可以被接受的定义就只能是:“游戏世界观”是人对游戏世界的全部认识和看法,是意识层面的东西,而不可能是游戏的背景、规则和系统设定这些只有游戏才拥有的属性。
从此类定义导出的结论是每个接触过游戏的人都拥有“游戏世界观”并且每个人的“游戏世界观”都不相同,没有什么游戏拥有一个标准的、唯一的“游戏世界观”。根据这样的定义,“游戏世界观”的形成应该是在游戏开发完成之后,是在接触和了解游戏的过程中形成的。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是先有对它的观点和看法之后才出现对应观点和看法的事物。既然“游戏世界观”是出现在游戏开发完成之后,那么它又是如何作用于游戏的呢,它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难道只是对玩家意见和看法的反馈?
当然了,也有人会说,如果这个“人”是指开发者结果又会如何呢。因为对开发者而言,“游戏世界观”最早可以形成于策划案大体完成的阶段,也就是说在游戏的实际开发进行之前就已经拥有了对游戏的认识和了解,并且能够在开发的过程中起到作用。这样的话不但定义符合了,而且还指出了“游戏世界观”作用游戏的方式,并且和玩家之后形成个人的“游戏世界观”也不矛盾,甚至有利于通过了解玩家的“游戏世界观”来促进游戏的改进。一切看起来都已经达到完美。
但是几乎网上所有可以看到的评论“游戏世界观”的文章都有类似于“这个游戏的世界观是什么”的具体表述。也就是说他们认同的“游戏世界观”对游戏而言是标准的、唯一的,这就和它的定义发生了冲突。由此可知,在“游戏世界观”的支持者内部,这样的定义并不是被广泛接受的,或者大家对“游戏世界观”的理解有着严重的分歧。
且不论这个观点是否被普遍接受,仅仅是为了表达人对游戏世界的全部认识和看法而创造出“游戏世界观”这样一个“专业术语”,这种行为本身就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大家直接谈论“游戏观感”不是更简单更明确吗,为什么要使用一个内容无限宽泛,并且因人而异的模糊概念呢?更不要说“游戏世界观”在字面表述上存在着巨大的误导作用:“游戏世界观”=“游戏的世界观”?
在结论1和结论2都失败的情况下,结论3就更加没有自己的立场了。这个结论甚至没有指出明确的作用对象,我也实在想不明白人类和游戏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被看作是同一类事物加以讨论。
如果游戏的开发者、游戏中的玩家、甚至游戏中的角色都有一套“游戏世界观”,并且这个“游戏世界观”能够同时作用于游戏、游戏中的玩家和游戏中的角色。那它就成了 “对整个游戏世界、游戏世界中的角色和玩家的精神世界的一个总的认识和看法”。在这个世界上居然可以有这么神奇的词语存在,这难道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吗。
我最反感的就是结论4——“游戏世界观”的拥有者是游戏中的虚拟角色。角色就已经是虚拟的了,他的世界观就更是完全虚无缥缈的东西,就算有,实际反映的也还是人类对虚拟环境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世界观”,更不如说是一种环境设定。
接下来谈谈Q4。
也许某些人还没有意识到,游戏就是一种文化,尤其是电子游戏更可以被当作是艺术品来看待。并且和其它艺术的创作一样,游戏的创作也拥有它的严肃性,不要因为“游戏”二字就以为它是很随便的东西。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游戏的开发人员,你的上级要求你负责一款游戏的世界观,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你需要负责的具体工作呢?
设定游戏的背景?
制定游戏的规则?
建立系统架构?
实在是叫人不知所指何物。
如果玩家被问到“游戏世界观”,他是应该回答自己对游戏的感受呢,还是应该回答自己所了解的游戏规则或者是游戏的系统架构?
但是同样的表述从来就没有在其它文化领域出现过,因为“XX世界观”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严肃的工作者会选择使用更精准、更明确的词汇。如果用一个模糊的概念来指导工作,工作必然会走向歧途,如果用它来沟通思想,结果只能是沟而不通。
说到底,这样一个内容无限宽泛,意义无比模糊,作用对象不清、作用方式不明,活生生割裂客观世界(严格意义上的“世界”只有一个,任何加名词修饰的“世界”都只是借用它的表述,指的是某一类事物赖以存在的环境)、硬生生分裂主观意识(人类完整的世界观居然可以被分裂成无数个局部的世界观)、混淆现实与虚幻(非智慧的事物居然也可以拥有世界观)的词语的存在根本就是对文明的践踏,是对求真务实精神的最大破坏。如果对这类词语不加分辨的接受,那么几十年以后也许就真如我的Q友狮子所说的那样:“只有外国人才懂得中国文化了!”
我猜想这样恶劣的词语所以能够流行到现在,多半是和我们对待文化的极不负责的心态有关;这样的心态如果带到工作中,中国游戏的文化内涵永远不会得到提高。就如某些日本人说的那样,“你们中国人真的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吗”?当中国的文言文在日本和韩国受到追捧的同时,我们却连白话文的意思都分辩不清,这难道不让人羞愧吗?如果连这个最后的文化阵地都守不住的话,中国游戏的发展又有什么出路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