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开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43|回复: 0

网文IP价值不减 解读中国网络文学IP价值研究报告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572
发表于 2015-10-27 14: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影视剧改编游戏,即”影游联动“成为行业内热捧的概念后,作为曾经游戏IP的重要来源,直接使用网络文学IP在国内游戏行业曾经的热度似乎在逐渐褪去。

  拿前段时间改编自电视剧《花千骨》的同名手游为例,其一经推出便迅速走红,首月流水近2亿,但“IP价值”在这个案例中是应该直接归属于当时正在热播的《花千骨》电视剧,而非电视剧剧本的原型,网络小说《花千骨》。

  但追根溯源,很多网络小说依然处于IP授权产业链的上游,如今的影游联动一定程度上也是二次IP授权的产物。

  10月23日,艾瑞咨询发布了《2015年中国网络文学IP价值研究报告》,指出2015年是互动娱乐IP元年,网络文学经过了内容积累、商业化萌芽、游戏衍生等阶段,如今全面进入了全产业链渗透阶段,且依然是最大的IP源头。

  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中,有对网络文学IP的价值评估,并建立了相应价值模型;也有对国内网络文学行业现状的分析;还包含了网络文学用户属性及行为分析。

  我们截选了这份报告的若干图片展示给感兴趣的读者。

1.png
IP扩散方向图显示,网文依然是热门IP的重要根源

2.png
网络文学IP价值模型,简单来说营销价值就是“吸量能力”

3.png
网文IP游戏价值模型里,“同类游戏表现”一项显得格外刺眼

4.png
移动端的阅读时间远超PC端,所以IP改编游戏也更倾向移动平台

5.png
网文读者男女比例还算平衡,40岁以下的读者占绝对多数,富有活力

6.png
网文读者的娱乐活动里,看电视剧、电影和玩游戏占据头两名位置,与当下热门的“网文改编电视剧再授权游戏”相吻合

7.png
比较令人意外的是,PC端IP改编游戏依然领先于移动端游戏,尽管数据相差无几

8.png
不管处于何种平台,IP改编游戏的玩家付费率均超过了50%

9.png
不过手机游戏有着能充分利用碎片时间的天然优势,玩家游戏频次最高

10.png
网文IP影视剧二次加工潜力巨大,动画的吸量程度超过游戏,毕竟动画与影视剧形式更为接近

  相关阅读:手游IP:网络文学和游戏步入蜜月期?

via:触乐网

声明:游资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游资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品发布|文章投稿|广告合作|关于本站|游戏开发论坛 ( 闽ICP备17032699号-3 )

GMT+8, 2025-7-5 11: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