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开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13|回复: 0

深度解析宝可梦之父“GameFreak”,拿顶级IP的二流企业

[复制链接]

8364

主题

852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833
发表于 2019-7-1 14: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相信没有一名玩家会对任天堂旗下的三大IP之一“精灵宝可梦”感到陌生,首次在GB上诞生的“精灵宝可梦红、绿、蓝”一经发售后便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后“比卡丘”等角色深入人心。历经23年的波折,八个时代的变迁“精灵宝可梦”逐渐变得成熟,2D像素摇身变为3D世界,就连各种“宝可梦”也还原了它们原本应有的样子。然而真的如玩家们看到的那样么?或许不然,除了《精灵宝可梦Let's Go比卡丘/伊布》入坑的新玩家会感觉该系列很优秀之外,更多老玩家逐渐对“宝可梦系列”开始失望,又或者说出于情怀而对其“又爱又恨”。这种奇怪的现象归根结底要追溯到“创造宝可梦世界的公司”——Game Freak的技术生产力,或者说该公司的业界定位之上。

20.jpeg

相信没有一名玩家会对任天堂旗下的三大IP之一“精灵宝可梦”感到陌生,首次在GB上诞生的“精灵宝可梦红、绿、蓝”一经发售后便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后“比卡丘”等角色深入人心。历经23年的波折,八个时代的变迁“精灵宝可梦”逐渐变得成熟,2D像素摇身变为3D世界,就连各种“宝可梦”也还原了它们原本应有的样子。然而真的如玩家们看到的那样么?或许不然,除了《精灵宝可梦Let's Go比卡丘/伊布》入坑的新玩家会感觉该系列很优秀之外,更多老玩家逐渐对“宝可梦系列”开始失望,又或者说出于情怀而对其“又爱又恨”。这种奇怪的现象归根结底要追溯到“创造宝可梦世界的公司”——Game Freak的技术生产力,或者说该公司的业界定位之上。

坐拥顶级IP的二流游戏公司


其实大多数“精灵宝可梦”老玩家说起Game Freak,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该公司虽然创造出了任天堂千万级销量的大IP,但技术却非常落后。这是能够从游戏作品中给玩家们直观体验的部分,毫不夸张的形容Game Freak,它是一家非常典型的“坐拥顶级游戏IP的二流游戏公司”。也许有玩家产生疑问,一流公司和二流公司的定位是怎么判断的,为什么《精灵宝可梦》全世界几亿粉丝却说Game Freak是一家二流公司,且往下看。

21.jpeg

在目前众多知名游戏厂商的阵容上来看,把Game Freak单纯的从游戏公司角度定位。无论是从技术、规模还是旗下游戏阵容的饱和度都绝对谈不上“一流”,甚至都很难进入“二流游戏公司”行列。然而其因为创作出了世界闻名的《精灵宝可梦》系列,并且在行业内的特殊性而使得Game Freak能够一马领先,成为知名游戏厂商。这里所说的行业内的“特殊性”, 所指的是当Game Freak创作出影响力巨大的顶级IP《精灵宝可梦》之后并没有被相关方(任天堂)“收购”,而是与任天堂处于类似同盟的状态保持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当然,这种拒绝完全成为巨头企业附属品的做法所带来的后果是双面性的,一方面Game Freak在业界的知名度直线上升,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本身技术实力确实达不到业界要求而处于尴尬的局面。

游戏阵容匮乏的根本原因


像是应了中国的老话“没有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Game Freak却反其道而行之,Pokemon(精灵宝可梦)系列一飞冲天般的火爆对于他们来说即是成功,却也是力不能及的负担。从作品的角度上看,Game Freak这些年除了《宝可梦》的顶级IP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拿得出手的作品了,尽管他们也曾尝试过不同类型的游戏,比如FC平台曾发布过《Quinty》、索尼PS平台发布过《Click medic》等等,但又有几名玩家听说过或者是体验过呢?这些游戏在业界完全属于次品,Game Freak自身因为《宝可梦》流量的加持被业界关注,那么造成其他游戏作品不被业界知晓的原因,核心就在于自己的技术力完全不足。

22.png

初代宝可梦开发的坎坷历程


对于Game Freak技术能力不够强大这一点玩家们大都知道,但再往深层次的去问“为什么”,很多人就说不出一二了。Game Freak在业界最初本就不是“游戏公司”,创始人“田尻智”就是一名极度的街机游戏爱好者,而他做创办的GF最初是做游戏攻略杂志的,直到80年代末期才开始接触游戏开发,最早的杉森建等人也都是最初阶段加盟。所以尽管第一世代《宝可梦》再优秀,上线初期也面临了太多问题要解决,开发工作几乎是“捉襟见肘”。要知道在最初《精灵宝可梦红、绿》开发阶段,GF团队中只有不到10人,除了社长田尻智之外,因宝可梦而被玩家知晓的“增田顺一”当时既要负责编程, 又要负责编曲,而“杉森建”负责几乎大多数精灵的插画,而负责剧本的人员则一名都没有,全靠大家集思广益。

23.png

就是如此,在当时GF创作初代《宝可梦》是力不能及的。我们之所以在后来能够领略到这款简陋但影响力却是世界级的游戏魅力,更多在于任天堂的涉足,在开发能力有限的条件下,任天堂终于派出了“石原恒和”作为Creatures员工参与到工作当中,就连在当时已经是任天堂的情报开发部负责人的宫本茂也帮忙参与了“联机对战系统”的制作。

备受压力的Game Freak


随着《精灵宝可梦》在游戏界的一炮而红,Game Freak公司本身也日益壮大的起来。然而事实真的如此么?实则不然,后时代明显技术进步速度跟不上玩家的预期。玩家总是说任天堂的游戏落后一个时代,在Switch游戏中《塞尔达》、《马里奥》等落后一个时代那是笑话,归根结度说的不就是《精灵宝可梦》系列?现如今Game Freak公司的体量为150名员工,相比于一流公司来说简直不够看,这造成了一个尴尬的地方,即在所有“顶级游戏IP开发公司”行列中Game Freak处于技术能力和规模最弱、最小的一档,而其他顶级游戏IP开发公司不是巨头就是巨头子公司。

24.jpeg

之所以说目前Game Freak已经备受压力,一部分原因也是玩家所致。原本第六世代《口袋妖怪XY》时期游戏风评仍然很高,但后期风评“崩溃”则是第七世代的诞生,也就是2016年那一年的分界点。《精灵宝可梦》世代更新是玩家的刚需,而Game Freak从最初4年一世代、3年一世代再到如今的“年货游戏”,明显适用不了当前市场所需的“快节奏”。然而玩家过多对Game Freak进行的期望,也在无意间悄然湮灭。《精灵宝可梦日月》带来官中还能在中国赢得销量,但资料片《究极日月》与《黑2白2》时期相比简直天差地别,所谓的Switch初代《精灵宝可梦Let'go》更不用说阉割了多少东西,造成新老玩家划分了阵营,核心原因就是质量没有跟上。

未来发展历程的展望


Game Freak从目前来看,已经无法支撑曾经的“代代精品”了。这家企业自身能力显然不足以支撑Pokemon这么大IP年货式开发的压力,更不要说玩家的期待。从轻车熟路再到如今的难以驾驭,只希望这家公司能够善始善终,既然第七世代资料片和Switch初期作品都在划水,那么至少应该能够保证第八世代的质量。不过长远看来如果Game Freak仍然保持独立状态,不加强自身技术力,或者不认同接受任天堂的技术援助,“自毁招牌”或者“被迫并购”不是不可能出现的事。

25.png

来源:游戏漫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品发布|文章投稿|广告合作|关于本站|游戏开发论坛 ( 闽ICP备17032699号-3 )

GMT+8, 2025-5-14 22: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