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开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89|回复: 0

首周下载破亿的《使命召唤 手游》,为便携所做的取舍

[复制链接]

8364

主题

852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833
发表于 2019-10-16 10: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世界最火的射击游戏系列之一,《使命召唤》从未缺席过移动平台,早在智能手机刚刚普及的年代,动视就曾推出过《使命召唤 黑色行动》僵尸模式的同名射击手游,游戏的内容表现和原版僵尸模式近乎一致,并采用漫画过场来交代剧情,本身的素质在当时的移动平台可谓翘楚。

后来动视移动平台陆续推出了多款 CoD 作品,将小队指挥和第一人称射击结合的《使命召唤 突击队》、类似《部落冲突》建造并攻打营地玩法的《使命召唤 英雄》,和以策略战斗为主的《使命召唤 全球行动》,可见 CoD 在移动平台试图挑战不同的游戏类型,可惜此前仍没有一款足以将正统 CoD 的精髓「复制」过来的作品。

20.jpg

经过数个月的内测,《使命召唤 手游》(Call of Duty Mobile)在10月正式登陆移动平台,它的类型也非常「简单粗暴」,将最纯粹的 CoD 多人 PvP 内容搬到了移动平台。得益于 IP 的强大号召力,《使命召唤 手游》首周下载量就突破1亿大关,将《绝地求生 移动版》《堡垒之夜》等大火手游甩到了后边。

21.jpg

部分已经体验到游戏的玩家,对《使命召唤 手游》的素质表示肯定。不少国外知名 CoD 主播纷纷加入《使命召唤 手游》的直播中。抱着怀疑和期待的态度,我在游戏开服当天第一时间创建账号进入了《使命召唤 手游》。之前我对在触摸屏玩射击游戏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认为搓玻璃开枪是没有灵魂的。不过在体验了一段时间的《使命召唤 手游》后,这种顾虑被游戏成熟的表现打消了。


体验的版本的是港台中文服,使用的设备是新款 iPad mini

除了没有单人模式,它几乎什么都有

《使命召唤 手游》主打的是多人 PvP,回想正统的 CoD PvP 内容,你觉得哪些是最能体现其特色的精髓?

在我的理解中,CoD 之所以能在 FPS 对战游戏中鹤立鸡群,靠的是娱乐性和对抗性并存:火爆的巷战、多样的连杀奖励、丰富的武器和技能,以及各具风格的经典地图,最重要的还有其出色的射击手感。

以上这些内容,都被完美 Copy 到了《使命召唤 手游》中。打开游戏的主界面,就能直观看到游戏的三大模式 —— 多人对战模式、生存模式(即吃鸡)以及暂未上线的僵尸模式,把当今 CoD 和手游中最火的模式全都带到一款游戏中。

22.jpg

多人对战提供了最经典的 CoD 对战的三大模式:歼灭(即 TDM)、占点和爆破,以及可以用来练手的 AI 练习模式,绝大多数玩家最常玩的模式都可以在这里体验到。游戏提供了9张 CoD 系列的经典地图,有玩家熟悉的杀戮小屋(杀戮禁区)、靶场(枪火战区)、核弹小镇等等,

23.jpg

24.jpg

值得称道的是老玩家熟悉的地图特定阴人点也得以保留,比如说杀戮小屋楼梯后的缝隙,边境之地西北建筑梯子后的蹲点都还在,基本可以说是完美还原地图,没有偏差。

也可能由于是将原版地图搬到了移动平台,整体的面积、细节内容都没有进行过多的调整,导致《使命召唤 手游》的画面表现不是很有戏,只能算是同平台同类型游戏中的中游水平。相比主机和 PC 端的 CoD 更像是贴上一层卡通滤镜,远看整体内容和端游区别不大,但是靠近后会发现建模的材质虽然显得较锐利,但细节不多,更像是直接将建模贴到地图上,没有「生气」。

25.jpg

生存模式(吃鸡)基本沿袭了《黑色行动4》吃鸡模式的要素,也杂糅了 TPS 视角等其他手游吃鸡游戏的特色,并针对移动平台进行了优化:特殊技能(例如扫描弹)会有非常短的冷却时间、在地图上具现化对手的脚步声等等,在体验上倒是更接近《绝地求生 移动版》等作品。

《使命召唤 手游》保留了系列重要的装备配置设定,玩家可以在游戏中对携带的武器进行装配,依旧是一把武器配上四个配件。通过用武器杀敌来提升其等级以获得更多配件,而武器本身、辅助装备(手雷等)以及连杀奖励都需要提升玩家自身等级来获得,甚至终极连杀奖励「核弹」也有出现在游戏中。本作中还包含近几年正统 CoD PvP 中的大招设定,可惜没有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而是直接从《黑色行动4》中选择了几个玩家熟悉的大招,譬如火焰喷射器「进化者」、榴弹发射器「战争机器」等等。

26.jpg

27.jpg

如今主流的射击游戏,不论什么平台,大多都加入了 Battle Pass,《Apex 英雄》《堡垒之夜》《绝地求生》全都没有逃出这个真香的圈。CoD 从《黑色行动4》开始也加入了同样的奖励机制,《使命召唤 手游》中出现的 Battle Pass 也是意料之中。

《使命召唤 手游》的 Battle Pass 依旧采用双轨制,一条免费的 Pass 为玩家提供基础奖励,付费 Pass 则给予更丰富的定制内容。Battle Pass 的奖励不会对玩家的实力造成影响,全都是造型、配色和皮肤之类的外观奖励,第一季的付费 Pass 中还出现了经典人物「幽灵」的造型,对于老玩家来说诱惑力不小。

28.jpg

作为一款免费手游,难免会包含明显的氪金和开箱,目前来看游戏中的氪金与开箱奖励和 Battle Pass 一样仅限外观配色等内容。可能正由于它是一款免费游戏,游戏中几乎玩家能想到的装备都有皮肤,大到生存模式中的载具,小到别在玩家身上的技能晶片,全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皮肤。

29.jpg

为便携做出的取舍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使命召唤 手游》只是一款手游,却能做到首周下载量破亿,已经不只是是因为移动平台有着大量的基础用户了,这和 IP 知名度有明显的联系。不过就算数据多么耀眼,终究还是要把它和正统的 CoD 进行比较,来探讨《使命召唤 手游》到底好不好玩。

《使命召唤 手游》依旧采用了传统手游的操作方法,即左半屏控制移动,右半屏控制视角,并允许随时在设置中调整屏幕中各个按钮的位置和大小。对于不太擅长 FPS 的玩家,游戏提供了自动开火模式,只要准星瞄准了敌人,游戏就会减轻部分后坐力进行自动跟踪射击。

30.jpg

老实讲,拿触摸屏和键鼠、手柄来比较不是啥公平的行为,想必各位都有接触过移动平台的射击游戏,也都知道用触摸屏开枪是种什么样的感觉。若是拿来对比的话,触摸屏的劣势就很明显了。想要在一块平整的屏幕上模拟出 360° 的移动,还要适应 CoD 快节奏的战斗,显然容易让人错乱。大拇指搓屏幕远不如摇杆和键盘来的实在,无法通过按压的力度和深度(指摇杆倾斜时纵向的移动)来精确掌控人物的位置。我常会出现怼墙狂奔,结果发现是因为手指头已经移出屏幕的情况。

另外,第一人称下人物跑动的动作较为迟缓,屏幕抖动的节奏明显比端游慢半拍,更像是角色在大跨步跑而不是在狂奔。玩家中枪后的死亡动作有些僵硬,基本就是一个动作 - 后仰倒地,而不像端游版会根据玩家中弹部位来呈现不同的动作。

31.jpg

如果一定要谈谈手感的话,我的结论是「它尽可能还原了端游的射击手感」。虽然没有振动效果,但开枪时枪口的上抬角度,射出子弹时镜头的抖动,打在敌人身上时音效和画面的反馈都和端游没有太大差别。然而也正因为用了触摸屏,会出现紧盯屏幕使得自己按错键的情况,平板这种大屏幕更容易出错,所以我把瞄准和开火两个按钮放大到极限,以防激烈交火时按错,并采用 C 手射击,这样可以保证在移动和控制视角的同时还能开枪。

32.jpg
虽然没振动,但还是挺爽

33.jpg
我个人的C手方案

如果你可以接受上述对于《使命召唤 手游》画面、触摸屏和人物动作的负面意见,本作的对战所能带来的是近乎百分百还原的 CoD 式 PvP 体验,你能想到的 CoD 对战的特点几乎都能够在本作中体验到。知名 CoD 主播,狙神 Sparrt 最近也尝试直播《使命召唤 手游》,可以发现不论大佬们是玩什么平台的 CoD,也不管用的什么操作设备,照样可以成熟运用在正统 CoD 中的技术掌控整场比赛。

视频地址

在掌机正统 CoD 难产的今天,或许一定要做出些取舍,才能在移动平台玩到原汁原味的 CoD 游戏。数年前 PSV 上的《使命召唤 黑色行动 解密》,就算其素质有多么糟糕,也有系列粉丝买账。我曾购入该作并玩了很长时间的多人对战,如果说《解密》是舍弃了「整体素质」来提供「便携」的话,《使命召唤 手游》则明显是用「操作」的缩水来呈现原味的体验。

34.png
不瞒你说,虽然《解密》是一款多种意义上的粪作,但我依旧把它白金了,并且打了很久的网战

端游 CoD 和《使命召唤 手游》的用户群体事实上并不重合,可能只有一小部分人是横跨这两个平台进行游玩。主机/PC 玩家对触屏射击或许会有不信任感,这种认知是非常正常的,我非常同意《使命召唤 手游》的操作远没有键鼠手柄那么流畅。它在我心中的定位更像是一款移动版互补作品,我最近出门坐地铁的时候总会刷上几局,这不代表我会放弃端游 CoD,因为它无法替代键鼠手柄带来的操作舒适感。

不过,既然《使命召唤 手游》能让我在通勤、午休甚至是如厕的时间玩上一局还挺像样的 CoD PvP,那它对我来说就有存在的意义,其素质足以给我提供「免费移动 CoD PvP」这个类型所能带来的快乐。那些没有接触过端游 CoD 的手游玩家,若是可以通过尝试《使命召唤 手游》来进一步体验根正苗红的正统 CoD,那才是真正的双赢。

作者:沁雅畅慧  
来源:VGtime
地址:https://www.vgtime.com/topic/1067251.j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品发布|文章投稿|广告合作|关于本站|游戏开发论坛 ( 闽ICP备17032699号-3 )

GMT+8, 2025-2-12 11: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