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rdon Hall 最近逝世了,年仅 51 岁。
作为 R 星旗下利兹工作室的创始人,他参与了 R 星的多个游戏项目,但是其中最为世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和 R 星利兹工作室在 PSP 和 NDS 上面打造的三款 GTA 游戏,即 PSP 平台的《自由城故事》和《罪恶都市传奇》(这两款游戏后来移植到了 PS2 上面),以及 NDS 和 PSP 上都有推出的《血战唐人街》。
最初,「GTA 系列」在掌机平台的发展并不顺畅,直到 R 星利兹工作室接手后才改变了局面。三款产品各有千秋,对 GTA 的发展和探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属于系列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这三款掌机 GTA 游戏并不是只有 Gordon Hall 贡献巨大,R 星的创始人 Sam houser 和 Dan houser 等人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毫无疑问,假如没有 Gordon Hall 和 R 星利兹工作室,我们就无法在掌机上玩到 GTA 的游戏,这正是为什么我们怀念 Gordon Hall —— 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GTA 的掌机三部曲一度带给了很多玩家无数的快乐。
GBC 和 GBA 时代的 GTA:乏善可陈
在 R 星利兹工作室登上历史的舞台之前,「GTA 系列」其实就已经在 GBC 和 GBA 上面进行试水,推出了几款游戏,即 GBC 版的 GTA 初代和 2 代,以及 GBA 的《GTA:Advance》。但是因为机能的限制,这几款游戏的表现都极其一般,比如 GBC 版的初代和 2 代中都只有一个电台,画面十分简陋,操作起来也很奇怪 。这几款游戏现在几乎都被遗忘了,如果不是梳理 GTA 的系列历史,恐怕很多玩家都不知道 GTA 还曾经在 GBC 和 GBA 上面登场过。
更为曲折离奇的是,当年 R 星其实是想过把 GTA 初代和 2 代搬到 GBA 平台的,一度还和 Destination Software 一起联合进行了开发,但是最后因为各种原因而放弃了。
在 PS2 版的《GTA3》获得巨大成功后,R 星就提出了 GBA 版《GTA:Advance》的企划,并且将游戏的开发工作移交给曾经制作了《少年街霸 3》的英国 Crawfish 工作室。但这家工作室在游戏即将完成时退出了市场,之后,R 星又找到另一家工作室 Digital Eclipse,并且邀请 Rockstar North 工作室进行协助,才使得该作得以面世。
然而,历经波折的《GTA:Advance》也没能使「GTA 系列」在掌机领域取得突破,毕竟那个时候玩家们已经从《GTA3》的 3D 化开放世界中感受到了一种划时代的革新感,很多人都无法忘怀在该作中开车通过卡拉汉大桥的震撼。
不止如此,2001 年 R 星推出了《GTA3》,2003 年推出了《罪恶都市》,而《GTA:Advance》在 2004 年发售的前一天却遇到了《圣安地列斯》这款旷世神作的问世。当时玩家们都沉浸在了《圣安地列斯》前所未有的超大格局开放世界中,没有多少人还在意 GBA 上的这款《GTA:Advance》。
根据一些深入体验过《GTA:Advance》的玩家所发表的评论来看,这款游戏并非毫无亮点,游戏本身的故事依然是发生在《GTA3》的自由城,时间是 3 代的前一年,但是这些都不足以令广大玩家们买账,只有少数依然喜欢传统 2D 画面和俯视角的玩家认为这款游戏不错。
之所以说这么多是因为,如果不了解 GBC 和 GBA 上这些 GTA 作品的背景,我们也就无法理解后来 R 星利兹工作室打造的掌机 GTA 三部曲是多么的伟大。如果在 GBC 和 GBA 的时代「GTA 系列」就能取得成功,恐怕后面也就没有利兹工作室什么事了。
自由城故事:掌机时代第一款真正优秀的 GTA 游戏
2004 年 12 月 12 日,索尼的 PSP 掌机发售,强大的机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时至今日,它依然是不少玩家们的挚爱。
这台掌机的机能可以说是接近 PS2 主机的水准,游戏公司可以将一些画面更好的产品放在上面。于是在 2005 年 12 月 25 日,PSP 平台的「GTA 系列」外传之作《自由城故事》发售。这款游戏后来狂卖了 750 万套,放在整个「GTA 系列」中可能不算太耀眼,但是在 PSP 上面,这款游戏的销量是最高的。
之所以销量会这么高,是因为玩家们终于可以在掌机上玩到一款像样的 GTA 游戏了。本作属于是《GTA 3》的前传,但是时间跨度要大很多,讲述了《GTA 3》中教父里昂的得力助手托尼年轻时候的故事。
《GTA 3》在当年本来就引发了轰动,属于「GTA 系列」走上巅峰的第一步。作为其衍生之作,《自由城故事》将 3 代中的宏大世界带到了掌机上,因此对比之前的产品,该作可谓是脱胎换骨,当时的人们都很难想象可以在掌机上玩到这样品质的游戏,能吸引到这么多玩家购买也是情理之中。
本作的剧情并不复杂,也没有什么悬念,整个主线就是托尼如何上位的过程,以及他如何帮助里昂一统江湖。
游戏中也出现了「GTA 系列」常见的无厘头 NPC,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毫无疑问就是唐纳德·罗伍,据说他的原型正是唐纳德·特朗普,当然在《自由城故事》发售的时候,特朗普先生还没当选美国总统,只是一位富有野心的商人,而唐纳德·罗伍则和现实中的特朗普一样喜欢夸夸其谈,仿佛他就是正义的代表、上帝的儿子,为了竞选市长不择手段,驱使托尼去做各种卑鄙的事情,在游戏中甚至还有唐纳德·罗伍在餐桌上吃人肉且大赞美味的惊悚一幕,这显然是嘲讽资本家商人以吃人为乐。
《自由城故事》还是掌机上第一款可以联机的 GTA 游戏,这一点也是意义深远。毕竟在游戏发售的时候,手游尚未崛起,能够通过掌机进行联机游戏是一种罕见的快乐。
更令人感到神奇的是,这居然是 R 星官方自己第一次在 GTA 游戏中推出联机模式,此前虽然像《罪恶都市》和《圣安地列斯》都有联机模式可玩,但是那是民间爱好者们自己开发的,也就是说《自由城故事》才是 R 星真正试图打造 GTA 联机模式的开始。
在游戏中,只要玩家们用 PSP 连上同一个 Wi-Fi,即可体验局域网联机模式,该模式最多支持六个人同时游玩,游玩类型则多达七种,可以赛车也可以组队对抗,还能收集车辆。
在当年,R星甚至还专门为《自由城故事》的这个联机模式做了一个预告片,可见重视程度之高。
《自由城故事》的诞生就和本文的主角 Gordon Hall 以及 R 星利兹工作室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了。
Gordon Hall 在 1997 年创建了 Möbius Entertainment,长期专注于掌机游戏的开发,后来因为制作了 GBA 版的《马克思·佩恩》而被 R 星和母公司 TAKE-TWO 看中,收购后改组成了 R 星利兹工作室。
我个人认为,这次收购可能还有着地域和文化的因素,R 星创始人 Sam Houser 和 Dan Houser 这对兄弟是英国人,这么多年来由他们领导的打造「GTA 系列」的主力工作室 Rockstar North 就位于英国的苏格兰首府爱丁堡,所以当 R 星想要真正打造掌机上的 GTA 大作的时候,或许首先考虑的是收购一家英国的工作室来做这件事情,这应该是 Gordon Hall 和他的 Möbius Entertainment 被看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R 星在当时应该迫切需要一家熟悉掌机开发环境的游戏公司,毕竟 R 星此前其实罕有涉及到掌机这个领域,GBC 和 GBA 上面那几款 GTA 游戏都是外包出去的。
所以几个因素叠加起来,这次收购实在是一场不错的强强联合,堪称完美,《自由城故事》最后的 750 万套销量也证明了这一点。
至于 Gordon Hall 本人起到的作用,可能更多的还是掌控全局、使得游戏可以按时发售、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难题、并且尽量减少 bug 和其他问题。据说《自由城故事》开发了两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要使得这款游戏以近乎完美的姿态发售可并不容易,而 Gordon Hall 和他的伙伴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罪恶都市传奇:掌机 GTA 时代的巅峰之作
在《自由城故事》获得了口碑和销量的双重好评之后,R 星方面意识到玩家们需要在掌机上也能玩到优秀的 GTA 游戏,于是在 2006 年推出了《罪恶都市传奇》,该作即是《罪恶都市》的前传。
2003 年发售的《罪恶都市》是《GTA3》的衍生之作,游戏中的罪恶之城根据现实中的迈阿密改造而来,剧情则是致敬了经典电影《疤面煞星》。《罪恶都市》的可重复游玩性在「GTA 系列」中都属罕见,不少任务有好几种解法,可说是充分发挥了天马行空想象力的一作,因此在全球玩家心目中都有很高地位,一度是国内网吧的常驻游戏。即便是在今天,还是有不少玩家在玩这款经典名作。
而 R 星当年之所以想在 PSP 上面推出《罪恶都市传奇》,可能有这么几个考虑:一个是《自由城故事》的销量给了 R 星很大的信心;另一个就是有现成的游戏素材。和《自由城故事》直接用了 3 代现成的城市场景素材一样,《罪恶都市传奇》也可以直接用《罪恶都市》中的素材,这可比重新打造一个新的 3D 城市要方便多了。此外,《罪恶都市》高达 1600 万套的销量说明该作有着庞大的玩家群体,在此基础上打造的《罪恶都市传奇》或许可以吸引到不少《罪恶都市》的玩家来购买。
值得注意的是,本作其实算是整个 GTA 的 3D 世界观时代发售的最后一作,即从《GTA3》发售为开始到本作为止,所有在 PSP 和 PS2 上发售的 GTA 游戏都归纳在 GTA 3D 世界观这一体系之下 —— 这个说法也是 R 星官方自己的定义,因为在2008年的《GTA4》发售之后,R 星就提出了 3D 世界观和 HD 世界观的说法,以此区别两个世代,而《GTA4》之后发售的 GTA 游戏都归属于 HD 世界观之下。
《罪恶都市传奇》可以说是掌机 GTA 的巅峰,在玩法的丰富程度方面,本作可谓是集大成之作。不但场景比《自由城故事》大了两倍,可以使用的交通工具也超过 100 种,除汽车之外,摩托车和飞机都可以使用,甚至有好几个任务一定要用到飞机才行。而在《自由城故事》中只有直升机这一种飞机,还是隐藏载具。
本作的多人联机模式比起前作也有了更大突破,多达 10 种的联机游玩模式乐趣十足,而且正是本作和《自由城故事》在多人模式方面的探索,才有了后来《GTA 4》联机模式和《GTA 5》的 OL 模式。
此外,《罪恶都市传奇》最大的贡献就是完善了资产系统,这也是后来的《GTA 5》中 CEO 模式的雏形。
其实《罪恶都市》中就有资产任务了,但仅仅是那种设计好的支线,做完任务后就可以随着时间流逝获取相应的金钱回报。但是《罪恶都市传奇》中的资产系统就来了个巨大变革,多达 30 个资产点,占领资产点后可以花钱经营各种类型的资产生意,越是赚钱的生意风险就越高,选择不同类型的资产会接到相应的一些随机任务。还有多达 6 种资产类型,因此而衍生出来的随机任务五花八门,大大增强了游戏的可玩性,即便不玩主线,纯粹只玩这个资产系统都可以消耗掉大量的时间。
多年后《GTA 5》的 CEO 模式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大的强化和革新,这一模式的丰富玩法也是到今天仍有很多玩家在玩《GTA OL》的原因之一,追根溯源,其试水居然早在《罪恶都市传奇》的时候就有了。
本作的剧情也试图进行一些突破,主角维克托是系列中第二位黑人主角,第一位则是《圣安地列斯》的主角 CJ。维克托这个主角在整个「GTA 系列」中都算是一个特例,虽然他也干着一些非法的行为,但是他的本性善良,内心会经常处于纠结和矛盾之中,以至于不少玩家认为维克托是一个伪善的角色,就连游戏中的大反派迪亚兹都对维克托这么说:你以为你是谁?你自认为是个好人,却玩着坏人的游戏。
维克托可以说是整个「GTA 系列」中最具有悲情性的人物,他的身世之惨,可说没有其他主角可以相比。母亲吸毒,父亲很早就死了,三弟患有重病,二弟兰斯有精神分裂症倾向,做事情肆意妄为,间接导致了后来维克托之死。而且维克托在游戏中一来到军营就被上司马丁内斯玩弄于股掌之中,身处于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维克托极力想要做一个好人而不得,可说悲剧性十足。
而且在《罪恶都市》的开场,维克托一出场就惨死在枪战冲突中,这更加剧了这个角色的悲剧性。因为在《罪恶都市传奇》中无论玩家如何努力使得维克托扩张自己的资产,最后都不过是一场幻梦,他必然会死在《罪恶都市》开场的那个事件中,这可不是有超级英雄和平行时空的科幻世界。
维克托的女朋友露易丝也是个非常悲惨的女主角,她嫁给马蒂后一直倍受虐待,维克托拯救了她脱离苦海,但是后来又被大反派马丁内斯绑架,再度被维克托救下,最后当她被大反派门德斯兄弟绑架后就没那么好运了,惨死在了虾岛别墅的豪宅中。
维克托这个角色其实在整个 R 星游戏的历史上也有突破性,因为他和之前 GTA 游戏中那些主角截然不同,有着更多的挣扎和无奈,在后来的《GTA 4》主角尼克和《荒野大镖客:救赎 2》的主角亚瑟身上,都可以看到维克托的影子。
应该说,《罪恶都市传奇》是整个「GTA 系列」第一次尝试去塑造真正有深度剧情的开始。在此之前的 GTA 剧情更多是一种荒诞和嘲讽,主角们干任何坏事都没有多少反省和思考。典型的就是《罪恶都市》中的主角汤米,在整个游戏中,他仅仅只有在游戏结局等少数时刻那么短暂地陷入了迷茫。但是玩家在《罪恶都市传奇》中操作维克托的时候,总能代入到这个角色身上,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残酷和黑暗,体会到维克托的那种无奈。
综合以上来看,《罪恶都市传奇》作为 GTA 的 3D 世界时代最后的一作,可说是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甚至有些玩家认为在那个时代,本作的可玩性仅次于《圣安地列斯》,也为后来《GTA 4》和《GTA 5》的出现做了次大预演。
这样一款优秀的游戏,难怪当年 IGN 给出了 9 分的高分,发售后的口碑也一直很高。但遗憾的是,本作的销量只有 500 多万的级别,比起《自由城故事》的销量反而下降了一些,或许是因为那个时候的玩家们不太能接受这种悲剧性的故事情节,也可能是《罪恶都市》实在太过深入人心了。
本作还是 GTA 的 3D 世界观时代作品中唯一一款没有推出手机版的。原因则是众说纷纭,其中一个观点是本作中请到了现实中的著名英国歌手菲尔·科林斯扮演他自己并且演唱了一首歌曲,这使得游戏一旦推出手机版就可能会因为被别有用心的人通过修改模型的方式来恶搞菲尔·科林斯进而影响其大众形象。
血战唐人街:最被低估的 GTA 作品
在 PSP 上面推出了两款 GTA 游戏之后,Gordon Hall 和 R 星利兹工作室开始将目光转向当时最热门的掌机 NDS,试图在这台新型掌机上打造一款不一样的 GTA 游戏,这就是 2009 年发售的《血战唐人街》。
或许是考虑到机能限制,本作虽然是《GTA 4》的衍生作,但是要想把 4 代中庞大的自由城搬到 NDS 上面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所以最后的解决方案是俯视角的 3D 世界形式,可以说是「2.5D」这样一种妥协形式,使得本作有了一些复古的味道。
本作最大的特色就是大量活用了 NDS 的触屏性能,玩家可以用触控笔做很多事情,例如连接汽车上点火器的红蓝线,在垃圾箱中寻找各种物品,更能用触控笔来刮彩票。一些任务也必须要用到触控笔,例如在一个从飞机上往下投掷燃烧瓶对付敌人的任务中,玩家需要用触控笔来操作投掷的方向和力度;而在一个舞龙来瞒天过海的任务中,需要用触控笔来控制整个舞龙队的前进方向以及进行原地转动的表演。
本作的任务可谓是五花八门花样繁多,几乎没有重复,即便是不需要用到触控笔的任务也是乐趣十足,所以可玩性也比较高。
剧情方面则是致敬了一些经典老电影,并且带有一些悬念的意味,整个故事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一场因为忠诚测试而引发的血案。
游戏中,美国自由城华人三合会的老大昭明辛一直在测试身边人的忠诚,因为看上了主角李煌的父亲打牌赢来的一把御剑,于是围绕着这把御剑,李煌与三合会三个龙头的候选人展开了明争暗斗,轮番设下又揭穿诸多阴谋诡计,游戏最后还揭晓了一个最大的悬念 —— 这个剧情设定很容易令人联想到那种武侠老电影和谍战剧中的的情节。
本作是「GTA 系列」中第一次采用华人作为主角,虽然游戏中角色形象和一些设定不免带着对华人的习惯性偏见,但是欧美游戏很少出现华人主角,所以该作在华人群体和国内的知名度还是比较高的。
这款游戏是 Gordon Hall 和 R 星利兹工作室的心血之作,就在 Gordon Hall 逝世后,R 星发给 IGN 的声明中还特地提到了这款游戏,声明是这么说的:
「听到 Gordon Hall 过世的消息,我们非常难过。他在 R 星任职的期间,Gordon 帮助打造了一些非常了不起的游戏,在经典的《侠盗猎车手:血战唐人街》中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希望他能安息。我们对他的家人与朋友献上无限哀思。」
游戏发售后,全球多个游戏媒体都给予了高分好评,但是极低的销量使得其被称为是「最被低估的 GTA 游戏」,北美首发两周后销量居然只有 9 万套,于是 R 星很快将其移植到了 PSP 和 iOS 上,但还是无法改变游戏低迷的销售情况。直到现在,我们也无法查到《血战唐人街》最后到底卖了多少套,这款叫好不叫座的游戏也成为了 R 星在掌机上面推出的最后一款 GTA 作品。
掌机 GTA 时代的落幕和远去
伴随着《罪恶都市传奇》的销量不尽如人意,以及《血战唐人街》的销量惨淡,R 星似乎对掌机平台失去了兴趣,在 PSV 和 3DS 的时代,我们再也没见到一款 GTA 的掌机游戏了。再加上后来《GTA 5》的大卖,以及 R 星利兹工作室接下了《GTA 5》PC 版的移植和运作,R 星似乎彻底抛弃了掌机平台。
玩家们其实还是期盼可以在掌机上玩到 GTA 游戏的,最近就有一些爱好者自己动手将《GTA 3》、《罪恶都市》和《圣安地列斯》等游戏移植到了 PSV 和 Switch 上,但是据说已经被叫停了。
而伴随着 Gordon Hall 的逝世,一个「GTA 系列」百花齐放的时代,一个可以进行各种创意实验的 GTA 掌机时代,都已经远去。自从《GTA 5》发售并且取得了空前的巨大成功之后,我们已经很多年没有再见到新的 GTA 游戏了,《GTA 6》也是遥遥无期。
结语
Gordon Hall 在 2011 年离开了 R 星,加盟动视暴雪担任了首席创意官,从这个任命可以看出业界对于他过往经历的看重,他后来在 2015 年淡出了游戏领域。
不过他和 R 星利兹工作室打造的 GTA 掌机三部曲毫无疑问是游戏领域的一笔宝贵财富,不但曾经带给了玩家们无数的快乐时光,其中的一些设计对于今天的游戏开发者也有所启发。
谢谢你,Gordon Hall。
作者:飞云
来源:篝火营地
地址:https://gouhuo.qq.com/content/detail/0_20210329171719_nSm69i3j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