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解限机》正式开启全球公测,登录官网PC、Steam、Xbox等多个平台,游戏前期积蓄的热度终于在盛夏来临之际爆发开来,首日创下13.2万的在线峰值,在Steam新品榜、游玩人数榜等多个榜单名列前茅。
火力交织,引擎轰鸣,连续两日的机甲鏖战,让海量玩家真切感受到了为何机甲是人类工业的浪漫幻想,他们经由抖音、B站等主流社媒平台分享游戏的方方面面,一边喊着“天空属于矛隼”一类的热血台词,一边炫出五花八门的机甲涂装。
海外评论同样热闹,Polygon编辑声称“任何人第一眼看到游戏机甲时,都会发自肺腑地吐出一句‘dam’”,IGN编辑表示游戏的地图、机甲足够多元,“每张地图都有所差异,促使玩家根据战场定位选择不同机甲来处理情况”, Eurogamer编辑认为游戏“着实提供了一些崭新的、令人兴奋的体验”,推特、Reddit等平台的议论同样热烈,有玩家被游戏的照片模式硬控两个小时,有玩家认为它已经取缔其心中最佳机甲游戏的地位。
《解限机》汇成了一股蔓延全球的机甲狂潮,此番情形再度引来新华社的关注,从热度、创作品质、文化出海等方面予以认可,评价游戏为“中国文化领域创新发展的典型代表”,新华社俨然成为了《解限机》一路披荆斩棘、扬帆出海的见证人。
毋庸置疑,依托高品质实现赛道突围的《解限机》,已跻身国产游戏在全球舞台的又一块门面。
四个月冲刺调整,游戏如何再上一层
相较2月份的全球风暴测试版本,正式上线的《解限机》可以说是大有不同,概括地说可以分成两个大块,一个是既有内容的调整优化,另一个是新地图、新机甲、格纳库等内容更新。
体验调整方面,开局十二台机甲免费解锁,新手教程可跳过,为玩家腾出更多选择自由,PvEvP模式“风暴模式”迎来重大调整,局内获取的插件与3v3、6v6竞技模式脱钩,移除武装养成,划分普通、困难、挑战层级,引入更多强力Boss来保证游戏平衡性与挑战性。
新增内容上,新地图引入了月面低重力、水下作战等环境机制,月球的重力差异提高了机甲的机动性,开阔的战场也让战略点位分散得更开;地图“波塞冬军械库”的水下场景加重了移动负荷,炮火伤害的削弱变相抬高了近战机甲的优势,水下地面相连通的立体纵深设计为玩家开辟了更多战术空间,飞景、白虹两台新机甲的加入进一步丰富了战场博弈深度。
对此,玩家纷纷给出“官方是懂行的”的评价,一来,新地图、新机甲的推出满足了核心受众对游戏发展的需求,二来,玛什马克模式的独立与改进正面回应了测试玩家的反馈,这些调整无一不是有的放矢。
游戏正式上线后,玩家也真切感受到官方的许诺与调整的积极性,尤其是针对此前争议颇多的玛什马克模式,玩家给出了更多的正面评价,认为它既是游戏扩充玩法、增加受众面的一种必须,官方的多项改动也让该模式的体验直线上升。
作为一款免费的在线服务型游戏,游戏资源的投放、流转不可谓不关键,官方免费送机甲、把玛什马克模式独立开来的操作,在GameRes看来,无异于一次急转向,测试期将机甲的解锁、属性提升作为玩家持续游玩的动力之一,取消这些强绑定之后游戏自然得寻找另一条游玩→反馈→成长的循环链路,西山居的选择是,将游戏各类玩法的体验趣味与玩家自身的技巧成长、经验积累放在更显眼的位置上。
西山居敢于在四个月的限期内,做出这种大幅影响游戏内容消耗的调整,既与制作组的资源储备、产能保障有关,也跟西山居“与玩家交朋友”的游戏运营理念相合。究其根底,《解限机》有太多的特殊性,这是西山居第一次制作机甲游戏,机甲题材的在线对抗游戏,不止是国内,放眼全球,也难以找出太多的参考案例,很多情况都是得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因此,与玩家保持密切联系,在双向互动中持续调整游戏的前进方向尤为重要。在这过程中,玩家尤其是中国玩家的反馈、建议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他们从项目曝光之际陪着它走到今天,从玩法、操作、运营等方面为游戏献言献策,就连“解限机”这个名字,当初也是玩家共同投票选出来的。
它象征着一场梦,是无数中国玩家、机甲爱好者对高品质国产原创机甲游戏的幻想。
2022年官方以“薪火重工”名号公布游戏实机时的玩家评论
为了这个梦,西山居埋头钻研了十年。
十年砥砺,《解限机》淬炼出璀璨荣光
2015年,以对海外游戏团队的追加投资为契机,西山居开始着手构想公司的第一款机甲游戏,英国团队负责具体研发,日本设计师提供机甲概念图,西山居做方向把控,初涉机甲游戏领域的西山居,扮演更多的,是学徒的角色。
历经十年,立项四次,他们学成出师,项目也从跨国合作转为自主设计研发。
团队一度陷入绝望困境,项目制作人郭炜炜曾在采访中提到,“一种声音认为项目已经进行到第四次,已经没有信心了。另一种声音则表达了对于我们是否真的能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的疑虑,质疑团队的能力和实力。”
《解限机》的征途之所以艰涩难行,源于团队走的每一步几乎都是国产游戏从零到一的突破。
长期以来国产机甲游戏多止于表面的视觉呈现,内核仍旧是卡牌、策略那一套,而非做实质性的机甲操控体验——一来,动作游戏的门槛本来就高,二来,机甲操控逻辑又迥异于常规动作游戏。
高品质的机甲题材多人对战游戏,项目的高定位让游戏注定非同反响。
如机甲设计,它与玩家的操作挂钩,机体的冲刺、火力输出、飞行,乃至变形,都应当严格遵循物理法则,要求团队吃透机甲的骨骼设计、板甲切割方式,涉及动力学、材料学、工程学等多门知识。
如视觉效果,那些或犀利或厚重或优雅的机甲,要“对味”靠的不止是设计,还得献祭美术、程序的头发。在写实风格下,其复杂的结构与精细的建模才能带给玩家巨物的威压感、酷炫感,至于那漫天的炮火轰鸣、激光射线,与板野马戏一般的追踪弹,特效渲染、伤害判定、参数调校等,个个是技术活、精细活。
如操作体验,针对机甲与人体的差异性,西山居提炼出力量感、火力感、速度感三个核心,通过弹坑痕迹、树木倾轧、水体溅射等场景交互表现力量,远可榴弹炮、激光线,近有流体盾、长枪大斧,密不透风的火力交织网分分钟让玩家热血上涌;一个能量喷射,机甲可瞬间突进数百米,乃至其上天潜海无所不能的立体机动性,让玩家充分领略何谓“风驰电掣”。
如果说酷炫的机甲造型,激烈的钢铁对抗是游戏的第一吸引力,那么把玩家领略这一魅力的门槛降下来即是游戏提高玩家转化率的关键,辅助锁定、双血条机制、操作反馈,把复杂的机甲战斗操作削平,是学习门槛的降低,玩家上场即能感受火炮轰鸣、立体高速作战的爽感;同时借助团队协同、机体操作差异、精细操控、战术安排来实现柔滑的上升曲线。
2023年TGA颁奖盛典上游戏全球首曝,可以说是项目进展的一个重要拐点,节节攀升的热度,全球机甲粉丝、硬核玩家的啧啧称奇,让西山居有了更充足的底气去打磨游戏质量,他们看到了一块旷日持久的市场空缺,而《解限机》,有望成为那块补天石。
从首曝到公测,他们一步步地去撑开游戏的触达边界,让这个没有太多依托的原创IP沉淀为一块国际招牌。
他们确立了游戏的发展路径,在英雄射击的团队竞技玩法框架下,通过新机甲、新地图推出来持续获取关注度;
基于机甲题材特性,他们以技术为依托,开辟风暴行动-玛什马克的宏大战场,260平方公里的巨型地图、遮天蔽日的大型Boss对决,让机甲游戏的刺激阈值再次拔高。
宣传方案与外围生态拓展上,则锚定核心群体,无论是联合MOSHOW推出矛隼定制模型,还是邀请泽野弘之创作主题曲《UPGRADE(D)》,这些均准确戳中核心玩家的好感区,如若制作团队不是资深机甲迷,这些联动、合作也不会让玩家发出“懂行”的评价。
十年磨一剑,进入公测阶段的《解限机》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开局Steam 13万的在线峰值、Steam全球畅销第七的成绩,它让曾经小众的机甲游戏也有了与主流游戏掰掰手腕的机会。
而这远非《解限机》漫漫长途的终点,从长线运营的服务型游戏的生命周期来看,公测后的《解限机》来到了新征程的起点,而从国产游戏的发展历程来看,它也许开启了国产科幻游戏的新篇章。
三十年沉淀,西山居书写中国科幻游戏新篇章
制作人郭炜炜曾在多个场合中表示过,《解限机》与他童年时期的接触到的机甲文化有深刻联系,项目成立的初衷即是为了打破国外的机甲认知体系,创立属于中国的科幻机甲。
《解限机》中的机甲派系“薪火重工”,旗下所拥有的机甲就带着些国风元素,龙渊手持玉龙战戟,赤霄挥舞摧星战斧,把古代冷兵器的贴身搏斗带到了科技高度发达的战场中去。
而官方新公布的动画短片《菲奥妮·菲尔》则上升到另一个层级,他们并未使用中国节、中国菜一类的视觉表征符号,而是转入内在的精神表达,一头金发的主角菲奥妮·菲尔继承了父亲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想,致力于将人类科技结晶—能与人类意识链接的巨型机甲用于建造家园、保卫人类,为此遭到军火商袭击,短片高潮部分,菲尔潜能爆发,与机甲同步率超过100%,成功扭转战局。
无论是“人类可以借助工具来放大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表达,还是“团结一致、守望相助”的美好志愿,它反映出来的是中国人某种深层的思维方式或价值取向,它也暗合“机甲是人的延伸”、“驾驶员是钢铁之魂燃烧的核心”这样一些机甲作品的经典主题。
这恰恰是这些年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的中国科幻作品的一致表达,它们依靠各自在所属领域的过硬品质,得到全球受众的欢迎,也向世人展示出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文化底色。
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说,机甲隶属于科幻的一个分支,《解限机》与《三体》、《流浪地球》等作品一样,依托科幻,成为了中国向世界讲述中国力量的新载体。
新华社对《解限机》的报道中,不止一次提到所扮演的文化传播角色,《解限机》“以中国视角展望世界的未来,让世界看见中国叙事的独特魅力”,它意味着“我们有能力传承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更有能力书写科幻与未来”。
《解限机》要做的,就是要在游戏领域充当引路人角色,一方面以品质打磨为基础,用口碑让游戏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另一方面以文化为内核,向世界讲述“下潜深海”、“上摘星辰”的未来故事。
扎根在“科幻”这块肥沃的土壤上,《解限机》的上限还远未可知,从游戏的场景开辟上,小到工厂、大到宇宙,都是它的取材范围;
从剧情扩展、世界观表达上,它能将“驾驶员”作为一个主体去表现,游戏目前已实装的驾驶员模型、格纳库场景便是一个基底,玩家的操控视角或可从驾驶员、机甲之间切换,进而去表现人与人、人与机器的关系;
玩家也积极为游戏献言献策,游戏可借鉴《绝地潜兵》前段时间火热出圈的保卫战役,以机甲的宏伟视角呈现出波澜壮阔的人类史诗,见证国人及全球玩家的家国情怀与国际友好精神。
毕竟科幻,本身就孕育着无限的可能性,玩家的携手同行与西山居的砥砺奋进,足以让《解限机》一次次去打破各种限制。
文/浔阳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cJ4RcL-YP-PXjFboGaTqB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