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出自知乎问题“优秀的独立游戏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麦片的回答:
优秀的独立游戏,不需要“什么都有”,而需要“某个点特别突出”。
独立游戏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它不需要媲美3A,但它必须有灵魂、有想法、有表达。喜欢独立游戏的那波人,往往对于传统3A游戏是存在一定的抵触的,例如我可能电子游戏阳痿,但是会被一款独立游戏治好。
自己作为独立游戏创作者,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不同类型的游戏确实侧重点是不同的,但是从宏观独立游戏的宏观立项而言,还是存在标准的,这几个点是独立游戏能否出圈的关键:
1、独树一帜的创意
独立游戏最怕的就是“平庸”。“在弗罗里达你可以不活但不能没活。”独立游戏圈内也如此,你可以没钱,但不能没想法,核心创意就是你的游戏能不能让人一句话记住。独立游戏创作者需要有这个觉悟。
我回忆起来让我印象深刻的几款独立游戏:近几年比较出圈的独游《纪念碑谷》、《小丑牌》《Baba Is You》以及最近出的《Öoo》。你不论是在机制上、玩法还是体验上,都需要做出一些让玩家惊叹的瞬间,是他们在别的游戏里没见过的。
2、统一的游戏表达
说人话就是:玩法、美术、叙事要统一,不能你是个讲抑郁症的游戏,结果美术风格像糖豆人。
说一个案例,《风之旅人》,的玩法、视觉、音乐和情绪表达统一得堪称教科书级别,用“关卡机制”表达“情绪的阶段”,这个阶段创作者需要让玩家有什么体验和情绪,那么对应的画面,视觉,音乐都是一致的,这部分其实陈星汉的系列作品都做得很棒,个人认为都是教科书级别的。
这就是游戏设计中“叙事-机制一致性(Ludonarrative Harmony)”的概念,成功的独立游戏都会有这个特征。
3、操作反馈与心流体验
游戏不是小说。再情绪细腻,也得有人玩得进去。如果跳跃飘、射击迟钝、互动逻辑别扭,那就是“想法很好,但不好玩”,所以很多游戏,尤其是涉及到手感类的独游,他可能不会在游戏的方方面面做到极致,但是一定会在操作或者心流体验上做出自己的长板。
我这边举两个例子:《死亡细胞》《Celeste》,都是在玩家操控和手感上下了很大功夫。这个体验反馈,这种爽感是需要独立游戏制作者重点关注的部分,也是操作向优秀独立游戏必须做好的部分。
4、情感连接或表达张力
是否你重新听到某款游戏的BGM,或者是某瞬间又看到了某个游戏角色的图片,你的鼻子就会下意识发酸呢?
你可能做不出开放世界,但你可以讲一个让人记得住的情绪瞬间。这个“瞬间”可能来自剧情、机制、甚至一次失败。这些都可能来自于一些剧情向的游戏。例如我之前特别喜欢的《To the Moon》和《艾迪芬奇的记忆》。
我觉得这是很多游戏创作者欠缺的,对于玩家心理和游戏体验心流的绝对掌控,对于玩家情绪的拿捏,我还是非常钦佩这样的创作者的。
5、美术风格的辨识度
有些独立游戏预算少,没法拼建模精度,没法在游戏玩法和细节上做强,但优秀的独立游戏往往会直接使用风格化的美术,非常有特点的画风来吸引你。
例如《纪念碑谷》,《饥荒》,这些游戏除了视觉上非常的精美以外,而且辨识度很高,即使看一眼截图,就能识别出来。
总结
优秀的独立游戏,往往不是因为预算大、技术强,而是因为背后站着一批伟大的创作者。看过一些独立游戏幕后的故事,你们会发现他们是一批非常热爱游戏的人,他们用游戏作为自我表达的媒介,把别人不敢想、不敢做、不屑做的东西,变成现实。
“别人做不了的,我来做。”
“大厂不敢做的,我来试试。”
在他们看来,游戏不只是产品,而是一种表达,一个作品,一种艺术。
最后,针对同质化严重,恶劣的游戏市场环境,向所有致力于创作出伟大的、不一样游戏的创作者致敬。
文/麦片
原文: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 ... 19593210580385096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