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开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99|回复: 0

拆分可否挽救索尼业务线?游戏地位尴尬

[复制链接]

7867

主题

790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358
发表于 2013-5-21 17: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索尼这个曾经是世界上最受尊崇且最成功的消费电子品牌经历了不同寻常却又危险的几年之后,这个传奇故事的最新进展在上周以一封写给索尼老大平井一夫(Kaz Hirai)的信的形式出现了,寄信人则是美国的亿万富翁丹尼尔·罗伊布(Daniel Loeb)。罗伊布是一个在金融界以外的地方鲜为人知的人物,但是他的对冲基金——三点投资(Third Point LLC)却在索尼公司累计持有了6.5个百分点的股权——这也让三点投资成为索尼这间跨国大集团最大的股东之一,同时也让罗伊布在索尼公司中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hxz0521pss01.jpg


  罗伊布这封信件的内容,恭敬一点地说,是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罗伊布承认了索尼品牌的价值和传承,并表明了自己对平井一夫在索尼公司内所尝试实现的转变的支持,但是罗伊布希望索尼可以在这一点上走得更远一些。特别是,他希望索尼可以将娱乐业务中的一大块内容拆分出来,包括音乐与电影部门在内,成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

  罗伊布的这个想法是想要将索尼公司“软件”部分的业务(这部分业务在很大程度上是成功的)从“硬件”部分(这部分业务目前则处于相当严重的困境之中)中拆离出来,这样做不仅可以让索尼公司通过将娱乐业务从类似电视机制造等硬件业务的累赘桎梏中解放出来,将娱乐业务的价值释放变现,还可以停止用娱乐业务的成功来掩饰硬件业务腐坏程度的一贯做法,从而调动更强大的积极性,并由此对公司的这部分业务进行强有力的改革重组。罗伊布认为,通过将索尼公司一分为二,将可以实现对这两方面业务的挽救(被划分后的索尼公司实际上应该有三个部分,因为索尼公司还有一系列从事保险和金融服务的部门,只不过这些部门与公司的核心业务完全没有任何关联)。

  罗伊布清楚意识到他所面对的这项任务的重大性,或许至少与其他那些曾经想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日本的企业巨头和他们的股东身上,最终却以失败告终的那些海外投资者们相比,罗伊布更加清楚自己的分量。他这封亲手递送给平井一夫的信件只不过是一个公关噱头,但却是一个精心策划安排的噱头:亲手送交主席以示尊重;并且在信件中采用的是强烈建议的措辞,而非要求;然后再嵌入一些含糊其辞的赞美,而非苛刻的批评。这封信本身的作用无异于将猫放入鸽群中——目的就是捣乱,只不过罗伊布在激怒了鸽子的同时,还不忘抚平它们倒竖的羽毛加以安慰。

  毫无疑问,罗伊布自己也知道,尽管他持有的6.5个百分点的股份看起来似乎相当重要,但是一旦与那些所持股份虽小但相互之间却联系紧密的日本法人股东相比,罗伊布那6.5个百分点的股份就会显得相当地苍白无力了。一旦受到压力,这些日本的法人股东就会联合起来,采用一致对外的方式来对抗这些“外来力量”,而这种做法在索尼公司中,大体说来被视为是一种理所应当的“正确做法”。比罗伊布还要出名得多的美国股东们就曾经在这种“联手力量”之下被逼入穷山恶水之中,因为他们是完全低估了这些日本股东与美国股东在心理状态上和组织网络上的差别。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好斗激进的德州人T·布恩·皮肯斯(T. Boone Pickens),他曾经试图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对丰田(Toyota)公司的一个供应商进行恶意收购,最终却是被由丰田自己组织起来的一个宽泛的股东联盟所击败。T·布恩·皮肯斯的策略如果放在美国地区进行肯定会奏效的,但是在日本,他的这种做法则会被视为是为牟取暴利的侵略手段,会大大损害行业本身的利益。甚至是那些一定会从皮肯斯的突然袭击中获得利益的小股东,也因为这样的理由而对他投了反对票。所以,罗伊布正在尝试用一些不同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以建议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尽力在股东之间以及索尼公司内部,为自己这个建议增添一些助力。

  这些建议之所以会让游戏业务受到特别关注的原因就在于,这当中有一颗最大的老鼠屎——索尼电脑娱乐(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亦简称SCE)——而这一项因素或许正是罗伊布没有完全理解的部分。如果将索尼公司拆分为“娱乐”和“硬件”两个部分,那么罗伊布要让索尼电脑娱乐置于何地?索尼电脑娱乐在索尼公司所有业务单位中的地位非常独特,它负责大批量生产硬件和制造热门的电脑娱乐软件。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它更像是索尼公司中负责家庭娱乐内容的制作和生产的部门——然而它极其依赖索尼的家用电子背景在设计管理和制造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索尼目前境况不佳的电视和消费电子业务所可能出现的任何复兴都需要索尼电脑娱乐在技术和内容平台上所提供的开发支持。索尼娱乐网络(Sony Entertainment Network)现在还仍然是一个容纳了类似索尼游戏网络平台PSN等这类未知项目的笨拙的综合机构,但却是索尼一个发展迅速并且被寄予厚望的部门。再也没有比让公司的一个部门在内部引发一场针对网络平台的所有权或者控制权所展开的拉锯战更具杀伤力的事了,更何况这个网络平台还是索尼公司想要用其成功的内容业务来复苏其苟延残喘的硬件业务的希望所在。

  与此同时,在罗伊布的建议背后还有一个基本的、严酷的但又不能忽视的逻辑。经过数年的平稳调整,每年支付的股东红利也逐年减少之后,索尼确实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大动作。在索尼公司里,有一些业务进行得相当不错——电影业务的表现非常棒,音乐业务相当给力,游戏业务有过困难时期,但是总体说来还算兴旺,围绕着PS4游戏机的话题也炒作得不错。而在一些不太明显的地方,比如摄像组件与光学成像,索尼拥有一些在用户已有的设备基础上所开发的世界级的产品——即便这些设备本身并不属于索尼公司的产品。然而,尽管在过去的十年中做出了最大的努力,索尼依然继续坚持其数十年来的幻想,认为索尼公司有能力在类似电视和移动手机等领域的市场中参与竞争——而这些市场中有许多的中档商品充斥其中,并且最终给任何一个参与其中的人只带来仅仅一丁点儿的利润。而高端产品市场则被其他拥有较低成本基础的亚洲制造商所垄断(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制造商们还有国家政府给予的大力支持)。

  换句话说,罗伊布的建议给游戏业务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游戏业务是索尼公司表现最好的业务之一,而且它的业务还覆盖了罗伊布想要拆分成两个部分的领域, 这两个领域经过某种改变的话,或许对游戏业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索尼公司因为日元的疲软而获得了盈利,(这不是什么严重的的事,日元在过去的几年中一反常态地走高,因此现在的表现很可能是一个修正,而非什么异常),而更引人注目的则是,索尼出售了几栋大型的办公大楼。日语——这是一门看起来似乎对任何东西都有一个最贴切的词语来形容的语言——则提供“urigui”一词来形容索尼,意思是指“靠出售某个人的产业来过活”,这并不是一个可以长久维持下去的事态。即便是索尼,它所拥有的办公大楼也就那么几栋。这家公司在短期之内还不至于面临破产——同样的分散式支持网络将会把公司的股东们团结起来,共同对抗恶意的收购和突然袭击,这也意味着索尼的股东支持名单要比任何一家西方公司所期望中的要长得多。但是如果索尼公司想要继续保持盈利,“urigui”就不能持续很久。真正的改革是需要的,或许不是罗伊布所说的那种改革,但是也差不多是同样具有戏剧性效果的其他方式。否则PS4游戏机有多优秀可能并不重要,但即便是一家处于瘫痪边缘的公司所出品的一款大作,也会让他们对未来产生些许信心。

来源:腾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品发布|文章投稿|广告合作|关于本站|游戏开发论坛 ( 闽ICP备17032699号-3 )

GMT+8, 2025-5-21 19: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