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游戏成瘾,玩家因为网游走上犯罪,家长担心,社会无奈....这些话题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种报刊杂志,网络,电视上.应验了那个亘古不变的规则:火山必须积聚到一定时候才会爆发.
早在2个月前,国家就宣布<征途>是危险级游戏.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当时觉得所有游戏都一样.也不需要这么大惊小怪.后来与一些玩家交流.他们却反映了另一个事实:刚开始,游戏里有些东西的确令人反感,另人毛骨悚然.但是游戏都是如此,逐渐也习以为常了.
我们来计算一下.<征途>号称万人国战,据说也的确达到过这样的人数.按征途的 人物-环境 比例,满屏大约可以容下150玩家.按照平均每秒都1人死去.尸体消失时间是30秒到1分钟.那么一分钟内,玩家最多可以看到200具尸体.200是什么概念呢? 当年南京大屠杀的时候,江边堆满了烧焦的尸体,每20米就是200具.
这是一个很可笑的事情.<征途>说自己是魔幻游戏,征途里很少有真实世界规则的反映,对于尸体,倒认真起来了.
名家的武侠世界与俗人的作品有个区别.名家的作品很少,几乎不直接描写伤口,血腥,恐怖..而俗人则抓住这些内容不放,把一刀如何砍下去,对方的内脏如何流出来,内脏如何被地上的虫吃....描绘的淋漓尽致,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可能观众初看很有视觉盛宴的感觉(因为并非所有人都学医),时间推移,这些人往往对死亡产生恐惧感,甚至对类似事物很反感......所以老师们不许学生看武侠,金庸的除外.
我们的游戏世界正重复着这条失败的老路.
如果从节约空间上讲,给每种生物制作死亡图片,2D的需要8方向至少各4张.共计32张.3D的则需要一组骨骼动画.只要几种生物就会上兆.如果从提高效率上将.生物的尸体产生地图阻挡,增加寻路开销.对应的尸体消失时间又耗费一点时间,甚至像WOW的捡尸体,更要另辟函数....百害而无一利,如果生物死亡,立刻化作轻烟消逝,不知省了多少事.国人素来不喜欢开发写实风格的游戏,为什么偏偏对尸体要求写实呢? 鲁迅说过,两种东西最能吸引国人眼球,女尸和头颅,不管是谁的. 看来国民劣根性尚未完全消失啊.
如果开发写实游戏呢?是不是可以钻个空子?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国人很喜欢专权,喜欢独裁.古代是皇帝独裁,近代是军阀独裁,现代是家长独裁,进而产生了一个叫"家长专治"的名字.指的是一些家长和类家长的人不顾他人的思想和意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人.今日国家宣布的"防沉迷系统"就被指责为"家长专治".这种专治不是全部错误的.按照1916年某位名人的看法,中国需要独裁者,需要专治.当然,他是为了拥护袁世凯登基.而他的说法却有一定道理.国人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自己的人生,不是每个人都有正确的世界观,个人的权利固然应该尊重,但是不能以妇人之见,照顾小局而荒废了大局.所以一些有着正确思想的人为那些迷茫中人规划一条道路,显得很应该,等到他们也形成了相同的观念,自然会认识到道路的正确性.
那么回到我们上面的问题,写实类游戏是否可以用盛大的场面去描写尸体?血腥?暴力?作为一种宣泄,这些因素无疑是游戏吸引玩家的重点.同样,吸毒,卖淫,犯罪,同样是一种解脱,一种"升华",也许不会有人出来赞成了.游戏毕竟不是真实,真实里有的,游戏里可以过滤掉.何况战斗并不意味着就是暴力,就是血腥.杨过,郭靖,令狐冲,独孤求败,他们都是高手,并不代表他们出门的唯一目的就是杀人,杀很多人来显示自己的实力.相反,那些嗜血成魔的败类遭到了所有人的唾弃.
并非HP为0才算生命终结,并非人倒在地上才算游戏结束.武术,战斗,其实一直都是很高雅的行为艺术.居然被人恶搞到如此地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