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360发布的《2016年Q2游戏行业报告》显示,在人口红利阶段性见顶导致流量下降、游戏行业搜索指数下降的大环境下,市场正倒逼行业朝精品化方向发展。优质新游匮乏、爆品游戏霸榜的现象仍将持续。报告中,角色扮演、卡牌游戏、休闲益智此三类游戏形成的手游第一梯队,二次元、体育、科幻等带有玩法创新的细分领域增长迅速。
2016年Q2游戏行业报告
端游IP火爆下的同质化遭遇
事实上,手游进入“寒冬季”的说法在业界从未消退过。自2015年年中到如今,App Store畅销榜头部固化现象在大厂冲击的情况下日趋严重,排名靠前的头部产品多为大厂端游IP改编,TOP10一度出现了MMO独霸的局面。然而,以IP号召力拉人以及玩法平移方式居多的MMO手游除了进一步消耗存量用户外,并没有给行业带过新的空间,反而让本已严重同质化覆盖到全平台。
特别是整个2016年上半年,手机网游各类型都呈现了爆发式增长,供过于求的不良局面引来一系列市场恶性反馈。长期激烈的竞争,导致手游呈现出来的也都是千篇一律的产品,不仅加剧了手游厂商的竞争压力,也消磨了玩家耐心。在各大论坛经常有“为什么现在的手游不好玩”之类的话题频繁出现。
存量市场下手游多元化发展
对于大量手游开发商而言,当经典端游IP改编手游的竞争愈发激烈的时候,市场一定会出现其它的机遇。此时“身经百战”的玩家对于游戏质量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彼时画面、特效等游戏外貌,而是更加注重具有创新性的玩法、更加有趣的细节,这对大型或者中小型厂商来说,都是难得的机遇。时下正火的网易手游《阴阳师》以及畅游力推的乱斗手游《大大大乱斗》即是不同方向的典型案例。
玩法融合有望成就爆款品类
2016年对手游来说是一个IP、产品、渠道都要精雕细琢的年代,想要将自己的游戏打造为爆款颇为不易。在发行层面,没有IP的普通手游,用户获取更是难上加难。不过,排开IP等因素,游戏的本质还是玩法乐趣的展开。尤其是在手游行业头部产品固化,行业精品门槛逐级抬高的时代,产品的玩法内核变得越发关键。
过往的一两年里,创新可以说是游戏行业提到最多的一个词。不过在偌大的市场风险压力下,许多中小团队基本没有试错机会,而大厂更多专注于当前市场保守推进。因此,所谓“微创新”,或者说基于已经被市场验证的成熟玩法进行融合升级成为首选。从巨头的表现来看,国内的腾讯、网易、完美、畅游等越来越重视好内容的持续打造, 而Supercell、King、GungHo等全球移动游戏行业巨头倾心打造的多款头部产品过去两年一直霸占着欧美日iOS畅销榜也无不说明这个道理。
卡牌融合乱斗玩法的《大大大乱斗》
以目前产品量级最庞大的卡牌为例,无论是卡牌推图融合动作竞技元素的《刀塔传奇》还是极致强化PVP玩法的《皇室战争》,这类爆款都出自玩法体系的融合。近期端游大厂畅游推出的卡牌融合乱斗玩法的《大大大乱斗》也准备往这条路走下去。这款得到了演员大鹏和国漫“十冷”声优加盟的2D乱斗动作、卡牌手游在玩法创新等方面针对已经趋于“老龄化”的动作卡牌做了大幅度加强。
乱斗游戏从主机PC走向手游
值得一提的是《大大大乱斗》所涉及的乱斗玩法。实际上,乱斗类游戏并不少见且一直是玩家的宠儿。诸如主机平台上,《任天堂全明星大乱斗》、《索尼全明星大乱斗》等作品在全球范围内都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销售量。另一款汇集漫画杂志《少年Jump》旗下众多人气动漫角色的乱斗游戏系列《Jump全明星大乱斗》在连出5部后,仍保持较高的人气。PC平台上,几乎所有有影响力的游戏诸如《英雄联盟》等都推出过乱斗模式。
畅游推出《大大大乱斗》
同样,“乱斗”题材的游戏也是如今中国手游市场中最受玩家及开发商青睐的题材之一。畅游推出的《大大大乱斗》吸收传统乱斗类游戏玩法,将大量武将汇聚到同一时空背景下进行作战,并搭配现代奇葩武器,还将时下流行的塔防玩法等进行融合。在卡牌的基础上,以乱斗特色的人物阵容、塔防对抗的体验模式以及克隆组队等系统特色试图打造全新的乱斗手游类型。这是传统卡牌玩法与新体验的融合,也是畅游作为重度手游厂商正在探索的新路。
从整个游戏发展的历史看,经历了主机、PC时代,乱斗类游戏以其热度证明了未来会是手游品类拓展的新方向。在推出《天龙八部3D》等一些端游IP改编手游之后,畅游选择以乱斗卡牌《大大大乱斗》切入动作卡牌领域,尽管会面临一些发行层面上的挑战,但对于目前同质化严重的卡牌套路而言,或许也是不错的市场契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