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开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63|回复: 0

VR仿品增多利润低至1毛,泡沫时代显端倪

[复制链接]

8360

主题

9283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940
发表于 2016-11-7 10: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N2Btxk5q5XLzZlEhQGo358yUobUUuiajJ53XL4uu0x=Jc1478471647959compressflag.jpg


也许,留给VR的只有时间

  对于创投圈来说,每一年似乎都有一个创业主题,去年是O2O,今年无疑是VR。无数创业公司将VR的主题写进BP里。

  2014年,Facebook宣布收购Oculus,VR一词开始频繁出现在人们面前。VR概念受到热捧,因此涌现出不少创业团队。

  2015年年底到2016年初,资本开始疯狂涌入VR领域,且来势凶猛,让VR这个词摇身一变,成了一棵摇钱树。

  而如今,一些投资人看出了VR市场普及并不如预期快速,他们开始对VR产业投资越发谨慎。甚至在今年下半年出现了“VR寒冬轮”的说法。

  那么,VR究竟有那么“神化”吗?它真的是“风口”?

  VR创业如洪水般迅猛

  国际上,VR商业能量的爆发始于2014年3月。而在国内,VR发展势头从2015年底开始迅速蓄势。

  2015年伊始,大量的资金、人才以及科技公司开始全面涌入VR。如果说哪个科技公司,在2015年还没有在布局VR,那它一定已经落伍。所以,这也非常肯定了大风口,乃至整个市场大局面的形成。

  截至2015 年末,VR 领域融资爆发增长,规模蹿升至近 9 亿元,比当年前三季度总和还高。近年,国内涉及VR产业的投资超过145起案例,涉及金额44.34亿元人民币。

  根据《互联网+影视产业研究专题报告》显示,从2015年初至今,VR产业的企业数量从200多家爆发到1600多家。仅2016年第一季度,VR 总融资规模就达到了 8.16 亿元。

  于是乎,做水泥的来了,干软装的来了,安窗帘的来了,造钢铁的也来了。VR论坛场场饱满,人人张口必提“VR”。

  “今年初的资本势力太猛了,直接催熟了中国的VR创业公司。”

  说出这句话的人叫庄继顺,他的公司从年初的20人,到现在的100人,他所在的兰亭数字——一家专门从事VR影像制作的创业公司,总人数翻了近5倍,可这位联合创始人,似乎并不开心。

  在他眼中,他认为,这场“VR盛宴”完全是被资本所催熟,而非“自然生长”。所有VR的创业企业的估值全部被这一阵风吹的很高,而这其中有的创业公司并非有实质的产品。

  他继续补充到,“反观国外,商业化走得就慢一些。而国内,被催熟,就意味着有太多的不成熟。”

  “做起来很痛苦”,是他VR创业几年来所得出的结论。

  今年3月兰亭数字完成Pre-A轮3150万人民币融资,估值已达2.1亿。纵观整个VR行业,兰亭数字已经成为了佼佼者。

  “VR大部分都是未知,整个行业没有教科书,只能各自探索。”指挥家VR创始人曾子辕对蓝鲸TMT说。

  在他看来,现在的VR行业还只是婴儿期,很娇嫩,经常跌倒。

  “经常会去踩一些坑,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走。比如解决眩晕这件事上,我们就已经踩过很多坑了。”

  因此,曾子辕认为,VR的临界点还没有达到,现在还是探索阶段。“一个是技术本身是时间大量时间去沉淀的”。

  2014年9月,王明杨加入暴风科技,任职暴风魔镜产品软件研发总监,帮助冯鑫研发出第一代暴风魔镜。

  而他仅在暴风任职一个月后便离职创业,他现在的身份是焰火工坊创始人兼CTO,而他的搭档则是娄驰,现任焰火工坊CEO。

  在娄驰看来,现在的VR厂商在逐步的走向正规。“他们开始注重产品而非营销,VR已经到了比拼技术的时候。伤害市场的机器必定会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优秀的VR产品。”

  同时,他认为,VR行业也会在今年下半年进行大洗牌,“因为他们不清楚这个市场,这个环境,也不明白什么样的企业才能活下来。

  “大规模资本和人才涌入VR领域对于这个事情本身是有利有弊的。首先,资本涌入推动发展是毋庸置疑的,但很多资本的进入也会加速泡沫的产生。就好像一些做游戏的公司,也要转型做VR,这个就很不现实。他们当中很多根本连基础概念都不具备,被淘汰也是必然的。”

  VR出现泡沫,行业遇冷

  有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内仅有 18 家VR 创业公司获得融资。到二季度,获得融资的创业公司锐减,仅余四五家。而纵观所有 VR 创业公司,获得亿元级别投资的项目仅有 7 家。

  10月22日,根据VR产业链获得的消息,曾经炙手可热的 VR 硬件制作商暴风魔镜公司最近启动了一轮裁员。

  近日,名为众景视界的VR创业公司爆发员工集体讨薪事件。数十名众景视界“前员工”追讨拖欠了2个多月、总额接近200万元的工资以及报销款项。

  至此,VR开始被戏剧化地贴上了“不靠谱”的标签。

  因此,业内普遍开始认为,VR 投资在 2016 年爆发式增长同时,制造了大量泡沫。这过山车的一年,从大量媒体鼓吹的 “VR 元年”,迅速转为众多媒体唱衰的 “VR 寒冬”。

  这就是资本的杰作。确实,资本在一定程度上会助力一个行业或企业,但过多的破坏了一个行业本应有的节奏。所谓催熟,并非真熟。所谓很热,其实只是很热闹。

  当逐利的资本看不到伸手即到的利益时,便开始松动、消退,让VR创业者们不寒而栗。

  随着资本寒冬这个词蔓延开来的,是人们的失望与迟疑,是对这个行业“春天还有多久”的唱衰。

  VR技术时代将来临

  然而,在深圳,却感受不到VR所带来的寒冬。

  在深圳一家生产VR眼镜的工厂里,工人们正在熟练的将已成形的VR眼镜,贴标、打包,再迅速地放回流水线。据说,这样动作每天至少要重复3000次,如果遇到加班则多达5000次。

  这里的生存环境与前些天爆出的VR行业寒冬简直是两面之隔。

  该工厂的负责人古乐乐称,这样的工厂在深圳大致有10家左右,其中一家大厂每日出货量能达30-50万台。加之深圳大大小小的作坊100来家,这样算来,深圳VR眼镜月出货量不会低于2000万台。

  2016年3月开始,深圳VR眼镜市场进入爆发期,这让所有人看到了这门赚钱的生意。

  一时间,大量的人员和资本开始杀入,之前做手机的、做移动电源的、做手表的、做平板的,通通加入“混战”,纷纷增开VR产线。

  而这一场景的出现,直接导致市面出现了大量仿品,VR市场进入鱼龙混杂时代。

  “之前我们VR BOX二代的出厂价是45元,而仿品搞乱了市场,5月以后,我们出厂价就全降到18元了。没办法,仿品都到11元了。” VR BOX负责人房先生无奈的说到。

  深圳这一波VR眼镜,最早是靠海外市场带起来,主要销往美国、中东、俄罗斯、欧洲、非洲。彼时,国内销售份额仅占2成。

  今年5月以后,国内势头渐猛,开始占到全部销售的4成。而“送礼”这项刚需竟能占到整个国内销售的3成以上。

  但是,今年的形式虽然在出货量上节节攀升,价格却在不断下降,利润更是越来越薄。

  今年4月份时,热销款VR眼镜尚能有10元利润,如今10月份,利润早已降至1毛。这也许正是深圳制造之都的神奇之处,背靠强大的供应链,直逼1毛的薄利仍能支撑得住这些工厂。

  据IDC数据显示,2016年,第三方移动VR手机盒子呈爆发式增长;2017年,VR盒子将平稳增长;2018年,VR盒子将平稳下降;自2019年起,VR眼镜将大幅下降,行业开始大面积萎缩。

  “现在已经狼吃狼的阶段了,大狼吃大狼,小狼吃小狼。”多名业内人士形容到。

  从业内人士的话语中,我们能够清晰的听出,行业的第一轮洗牌即将上演。而此时,对于这些厂商来说,活下来,也许是最重要的话题。

  而就在近日,深圳的VR一体机价格战,已经打响。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这一场仗要比VR头戴眼镜更为艰难,因为这才是真正考验一家企业的核心技术是否扎实,背后供应链是否牢固的时刻。

  VR行业将洗牌,之后会更加成熟

  可能有人会说,深圳的繁荣景象只是代表深圳,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的景象。那么,VR行业真的“冷”了吗?它又是否存有“泡沫”?

  其实,真实的情况是,这个产业在从“泡沫”走向成熟。

  “如果现在问题互联网有没有泡沫,你会怎么说?其实每个行业的兴起都是依靠泡沫而起。这和行业无关,和资本属性有关。”曾子辕对蓝鲸TMT说。

  曾子辕认为,VR最后带来的是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为人们带来什么价值。但不排除会有炒作这个行业的嫌疑,因为资本有周期性。

  “不应该出现的出现了,不应该成立的成立了。”这是他对于VR这场“泡沫”的看法。

  今年,证监会出台政策,把一些与VR不相关的上市公司借势投资挣钱的念头掐掉了,但真正处在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布局并不受影响。二级市场的钱变少了,基金募资变紧了,可大量手握现金流的机构仍然在里面寻找项目。

  “VR遇冷是市场上那些VR巨头的产品销售成绩有了下滑,而不是产业出现问题。”

  娄池认为,VR产品遇冷并非整个产业遇冷,这个说法他不认可。

  “其实,VR产业在向着标准化而进,大量的钱会投入到项目之上。”曾子远告诉蓝鲸TMT,“寒冬其实还没来,热浪还在”。

  曾子辕口中的项目主要指基础技术,比如室内定位、核心算法、网络传输及传感设备等。他所创办的指挥家VR在今年花了大量的精力对这些技术做深度研发。

  产业与资本的联合,让投资变得更谨慎,也更成熟了。好的项目,正在行业的不断验证中,被发掘出来。

  埃尔塔正是这样的一家公司,它看准了地产商圈正在经历的阵痛和转型,而它要做的,就是用新的VR技术去“聚人”。而埃尔塔创始人刁磊要解决的,正是随时能玩的痛点。

  刁磊曾经只见了投资人一面,便说服了这位投资人。他承认,此前的泡沫让他们走得更顺。不过,他也坦言,“泡沫之后,剩下真正做事的,VR才算是恢复了原有的常态。”

  在采访中,多数投资人和分析师都认为,VR热潮让不少企业入局,但这些企业几乎都没有过多的积淀,同时也缺乏好的内容,因此下半年将是VR行业的洗牌时间,生存下来的基本就生存下来了,这是一个必有的过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谈及他的观点时指出,大家都忽略了VR一个重要的问题——VR产业并未形成成熟的生态链,或者是具有行程生态的根基。

  “资本和创业者应当冷静下来,走向成熟,认真研究VR在技术上应该如何突破,如何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态体系。

  VR产业也许不会在今年腾飞,但终有一天会拥有完整生态链和完美体验,起码不是几年内。

  “伟大都是熬出来的,每个伟大的公司都要经过一波三折,从生到死,从死到生。”这是创客总部合伙人李建军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也许,留给VR的只有时间。

via:蓝鲸TMT网

声明:游资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游资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品发布|文章投稿|广告合作|关于本站|游戏开发论坛 ( 闽ICP备17032699号-3 )

GMT+8, 2024-11-25 09: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