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象不到这种交互有什么前景,手势识别起来很困难,还要记那么多动作。给用户带来的体验也不好,你还要去配合摄像头的高度和视野。而且,也缺乏人们习惯的触觉反馈机制。”
事实上,在Oculus Touch发布前夕,也有不少VR从业者趁此机会表明了自己对手柄这种实体交互模式的看好,甚至认为目前在VR产品界占主流的手势交互,或者说裸手交互,属于伪需求。
然而,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这种基于Leap Motion等深度视觉识别科技的裸手交互会彻底破产呢?我们都知道,Leap Motion自2013年之后并没有成功延续当时造成的轰动,是否也跟这个原因有关?
记者采访了法国VENISE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研究所的教授Jean Marc Vezien, 他自80年代起就从事VR/AR/MR方向的研究工作。
看似“自然”的手势互动,实际上是十分“不自然”的?
体验过微软Hololens的用户可能会赞同这一点,即手势这种看上去很“自然”的交互方式反而是十分不自然的。原因有这两点:
首先,是现在的跟踪精度很难保证系统能识别千变万化的手势,甚至简单的点击动作都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辨认。不够稳定以及明确的反馈很容易让用户丧失信心;
其次,人对工具的使用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的基本行为。这已经深深刻在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中。
不过,Vezien认为,像挥舞手臂以及做手势这种脱离实体工具的交互方式,其实是VR/AR在消费者领域的短暂几年发展出的合理模式。
Vezien可以说是首批研究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人员之一,在他当时写关于3D人体扫描的博士论文的时候还没有出现个人电脑。
“虽然VR技术已经存在了多年,真正开始为用户创造价值却不过短短几年,所以VR领域的交互研究以及人机工程学研究还远远不足。”
“如果你是设计师或者工程师,当你终于有了比较成熟的人体扫描、手势追踪等技术时,让用户彻底扔掉恼人的鼠标键盘,用手势来发布指令会是个非常顺其自然的想法,再加上早期消费者的追捧热情未过,很容易一呼百应,成为早期市场的主流做法。”在2010年,微软曾经推出对应Xbox的Kinect相机,并衍生出很多款对应这一平台的互动游戏。玩家需要对着电视,挥舞手臂来操作游戏界面。
不过,一切新技术都会经过这一阶段,即在爆发和追捧后,迅速被市场冷却,然后由具有远见的人制定出系统的设计语言,就比如给一匹马套上缰绳,好更好的为消费者所用。
“猩猩手”(Gorilla arms)是无工具交互出现的第一个公认的缺陷,指的是做手势和挥舞手臂对肢体造成的酸痛,以及上文提到的缺乏反馈等弊病,让很多人开始唱衰这门技术。
Vezien表示他完全赞成这些指控,无论从人机工程学,还是功能、生理等角度看,传统的交互工具和2D的交互界面永远不会完全被某种新的模式取代。
用Vezien的话说:“未来用户手里永远会存在不同造型不同功能的实体交互工具。”
“手势交互绝对不是伪需求,只是需要和实体工具一起充分利用”
然而,Vezien同时也反对对手势追踪技术彻底的否认,在很多情况下,手势交互有其独特的优点。尤其是在界面导航上面,手势操作可以说是最“自然”的交互模式。
Vezien认为,其实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用扫描技术将用户周围的物体变为实体交互界面,但是对于简单而重复性高的指令,手势依旧是比较理想的做法。
他提到:“最好的交互永远是某些交互模式的结合应用,我在大学里教人机交互设计专业的一门硕士课程,叫可触界面和混合现实。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发挥设计能力,将实体交互工具和手势交互在一个混合现实应用中体现出来,我认为未来的交互模式一定会是对新旧技术纯熟的结合运用。”
当问到对Leap Motion的现状及其手势追踪技术的看法,Vezien表示:“新科技公司的这条发展曲线实际上是非常正常的,我不认为他们会陷入低迷什么的。因为手势交互绝对不是伪需求,只是需要和实体工具一起充分利用,才会真正让用户享受好的使用体验。”
“他们(Leap Motion)的问题是没有给出一个明显优于现有解决方案的桌面交互方式,而不是因为手势交互技术本身有什么缺陷。”
相关阅读:AR、VR中的交互输入(一)——手势识别
via:青亭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