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开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609|回复: 0

The world at your fingertips - 天涯明月刀幕后8(重启)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015
发表于 2018-3-9 14: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2.jpg

文/顾煜 专栏:https://zhuanlan.zhihu.com/gu-yu

前言

离上次更新已经半年了。先是有个人工作方向调整,比较忙,想歇一阵子,当时并没没想过会要停更;歇着歇着,就没了力气,夜更长,事更多,人更丧,再不想更新。人世间的意外和惊喜,莫过于此。好在我迷途知返,熵增不由人,但总有当下,可以把握。

拖着不更新还有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从这一篇开始,会写到更多的技术内容,这些东西不容易写得轻松有趣,这也是我迟迟无法落笔的重要原因。整个系列的方向,可能会从恶搞叙事,转向技术流水账,时间线也记不清了,可能有错乱现象。不纠结了,后面几篇,会更偏向程序员一些,聊一些技术上的判断和我们做过的取舍。

上回说到难得的一段修整时间,调整方向,招聘、重构等等。这篇会涉及到更多技术相关内容。

这次我们打算做一个完整一点的Demo,有稍大的场景,也要探索一下后续游戏发展的方向,无论是技术上,还是产品层面。

我们打算在半年不到的时间里面,做一个单人副本,有一个小规模的场景,有很多敌人,有数个boss,有两个角色,不同的技能。 相当于大规模Production之前的最后准备,完善内容生产线,增加新的特性,找到合适的需求。

对于更完善的生产线,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无外乎就是特性开发效率,内容制作效率,多团队协作效率,质量和品质控制等。

更快

要想富先修路,古老的道理指导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要想码得快,编译不能慢。程序团队在大规模开工前,先做了一件提升效率的事情:团购了一批SSD硬盘。

国内公司的理念,和国外公司非常不同。也许国外人力成本贵,也许国外竞争更激烈,也许国外电脑成本更低,我所见的几个游戏公司,都用着非常高端的电脑。比如在2000年进入UBI的时候,先领了一台PIII 700的电脑,512M内存,20’高端显示器,Voodoo 2 SLI的显卡。而我们当时的主流机器,也只是PII 400的水准,内存128M,17寸显示器。公司的工作电脑远超当时主流机器,这让我的工作和下班后的娱乐变成一种享受。

但换了公司以后,领完电脑大吃一惊,居然比自己家的电脑配置还要低,无法想象。大家对这一现象有很多解释,典型的解释就是用低配置电脑,就更接近用户电脑,程序员就容易注意到性能问题,保证开发出用户体验良好的程序。但这个对于游戏开发,其实是说不过去的。游戏开发有更多的工具,动不动就要用满内存跑编辑器和游戏,说不定还要多开,美术人员开个3DSMAX或者Photoshop又是大量的内存占用。性能总是不够用的,低配电脑浪费生产力,大把的时间都用在了等待编译和工具启动上。至于说配发低端电脑以便贴近用户电脑,确保性能不出问题,也只是自欺欺人,完全可以对有优化工作需求的同事,单独配发低端电脑,供他们调试使用。

于是公司在制度上打了一个补丁,表示低配电脑是办公用机,提供了额外的渠道,可以申请高配电脑。高配电脑性能高了不少,但还是消费级PC中还过得去的配置,算不上发烧级的电脑。

我们无奈的接受了公司的规则,但日常工作中,低配置电脑对编译、工具等带来的影响也是切实存在的。

在这个里程碑开始前,项目的规模已经慢慢变大了,第三方组件、工具集、sdk等源代码和开发库,拖家带口,住到了我们产品的Perforce,编译时间也慢慢增加,提高开发效率成为刻不容缓的事。

天刀开发的早期,tough哥满怀革命理想,表示做技术决策什么的最方便了,如果有两个不同的选择,我们吃不准,那就都做出来比较一下嘛。

早期的确有不少技术是这样做的,tough哥是工作狂人,他的生活中只有上班和睡觉,老婆和孩子应该都是充话费送的。大量特性是可以依靠拼死加班搞出来的,tough哥是一个永不疲倦的发动机,大喊着Charge,冲向无尽的Bug大军。当时项目规模小,迭代速度也非常快,客观上也助长了tough哥的霸气。

但做了一年半后,代码规模也在慢慢扩大,大家也不知不觉远离了大跃进的口号。开发效率逐渐降低成为一个头痛的问题。项目规模变大了以后,每次开发新特性,如何和旧有特性和平相处,成了一个新的课题,反复的迭代,编译需要的时间,也无法被忽略。

工作状况还是不容乐观的,没有额外精力去优化底层逻辑。因为要逐渐向量产转型,所以更多的资源都会被投入到开发特性上,没有办法做细致的提升。

SSD硬盘在那时候进入了大家的视线,据说可以极大降低寻道时间,进而影响编译、程序启动等方方面面,让电脑焕然一新。有感于内部流程繁琐,大家就自费团购了一堆SSD,我的项目我作主。当时SSD相当昂贵,64G就要1k左右,但提速效果极其显著,完整编译在传统HDD上需要38分钟,SSD编译只需要12分钟。Link时间和软件启动时间都有非常大的提升。换上电脑,生产力确实有了巨大的提高,心情也更好了。

更强

搞完硬件,开始抓软件,两手都要硬。这里聊聊动画和技术决策的问题。

在前两次的版本中,小方一直在朴素的动画系统上工作,管理起来各种不便,也缺乏足够的灵活度,一切动画逻辑都需要程序来写。而且早期的核心战斗迭代多,变化快,每次规划新版本,就是小方重写战斗框架的开始。这次他又面临进一步推翻的可能性,实在是吃不消了。

我们就开始讨论,有没有比较好的动画解决方案。

在第六篇中我们聊过天刀引擎的一些原则,其中一条是能用中间件,绝不自己写。具体到动画系统上来说,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大家对怎么做一个高端的动画系统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于是我们就把目光放到外部,寻找可用的技术。

我们评估了一些技术,Natural Motion的Morpheme技术进入了视野。整套方案非常出色,考虑了美术制作和逻辑制作分离,两方面可以分开开发,充分解耦合,也有详实的案例,在动画制作上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但不足也有,小方又要把自己做过的动画系统全部推翻重做了,而且整套方案非常昂贵,有一定的学习曲线,我们不确定动画同学能否掌握。

天刀开发过程中,好多次面对这样两难的选择,需要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做出技术选择。我们能做的非常有限,先尽其所能,收集更多的信息,做更多的评估,权衡更多的利弊得失,降低整个技术方案的不确定性。然后总会有那么一个时间点,需要做出决定。往后看,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小方的血泪,老于的挑剔,历历在目;向前看,新技术似乎做出了承诺,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天蓝了花开了,可以提早下班了。隐藏在迷雾深处的,是更多的不确定性。

信息不完备情况下的决策,非常依赖决策人的经验,有很大的风险,相当于一次赌博。如果人力资源充分,我们可以有fallback方案,一部分人尝试新方案,另一部分人继续做原来的方案,这样发现情况不妙还来得及退回原点。可惜当时并没有这么奢侈的团队配置,我们面临着二选一的问题。

没有必然正确的决定,项目的进度,已经没有办法进一步拖延了,我还是决定切换到新技术。好在这一次我们运气不错,morpheme引入后,很好的解耦合了动画和程序技术,管理起复杂的动画节点,降低了开发难度,也让动画表现更丰富。评估一阵子后,再三延迟评估周期后,我们终于开始走采购流程。

有了morpheme系统后,动画美术对整个流程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拥有了自由度,只需要在前期和策划程序约定好动画的转换,就可以在后期独立微调动画表现,对动画间的transition也有一定的控制力度。程序层面也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可以把大量精力放在更高层的管理,而不用关心底层的具体动画实现。一定要说缺点的话,内存占用、性能等会比原来略差,在后期带来了一定的优化成本,加载系统也不够理想,数据零散杂乱,效率较低。好在runtime的全部源码都交付,有什么不满意,自己改就是了。没有什么是免费的,出来混总要还,把问题分化,从一个制作流程问题变成一个性能优化问题,并不是什么坏事,至少后者我们会更有把握,有资深程序员就能做好。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虽然阵痛也不小。小方再一次重构所有的动画体系。这个级别的重构,和软件工程中讲得重构还不太一样。软件工程中说的重构,往往有完善单元测试保驾护航,做点代码调整,让结构更合理,以便提升质量以及未来维护效率。我们这个重构,其实是重做,只是为了照顾小方的情绪,我们勉强说是重构。

所有的巨大调整,都会伴随着流程重新梳理。美术开发突然发现自己光给出动画不够了,还要去图形化逻辑界面调整节点和参数,程序突然发现不能硬编码了,什么动画在做之前都要和策划、美术有完整的约定,策划突然发现有时候也要去看看动画,配置点动画参数了。新的工作,意味着新的分工,新的疆域,模糊了以往的界限。开发者们努力重新适应流程,能完整使用起来整套流程,已经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但即使如此,在开发的当时,切换动画系统依然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题外话:数年后,惊闻mopheme不再对外授权,也是一声叹息。好的技术,并不足以支撑一家小企业活得滋润。我们看见了太多中间件和引擎的陨落,比如scaleform,比如simplgon。新一代的中间件崛起,发展,然后没落,生生不息。残酷的生态,诅咒着开发者,凡你会的,必会消亡,终身学习是躲不开的宿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品发布|文章投稿|广告合作|关于本站|游戏开发论坛 ( 闽ICP备17032699号-3 )

GMT+8, 2024-3-28 17: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