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笔从游 微信公众号:Lin13073048911
01、一则招聘故事
几个月前,因为新项目立项,所有工作都密锣紧鼓地进行,人手不足一直在招资深策划。
L君来的时候,一身休闲的装束,整个人特别放松,我看了看手上的简历,4年有余的工作经验,最近一份工作入职不到两个月。恰好,他上一任团队的制作人,是我的朋友。
我确实很在意,所以不可避免的问出了这个问题:“你为什么选择离开现在这一家公司?”
L君:“因为我觉得他们的项目难以成功,用着老旧的技术,老旧的思维,做着老一套的游戏。”
我没有接话,微笑着示意他继续讲下去。
L君:“我觉得制作人水平不行,去年买量市场好的时候,我们公司刚好跟某一线买量公司关系不错,抄了一款游戏成了,他就升职制作人,今年做新项目,我给他提了一些完全不一样的有趣的想法,他不同意,跟我说了很多市场的东西,意思是市场不允许,但是我觉得,这些都只是他们无能的借口,其实就是他不会做。”
这个结论让我非常惊讶,在接下来的了解当中,我发现了问题。他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而“自信”,来源于他“努力”。他觉得自己比制作人努力,比制作人更懂游戏(大概因为制作人跟他年纪相仿,言语中多有不屑)。
他所谓的努力,就是工作量,工作时间,他经常熬夜,做的大部分的工作内容是写执行文档,测试验收功能,以及配置数据表。从项目的“体力”劳动来说,制作人相对于他,真的是太懒了。制作人只会发号施令,然后就是经常跟老板和发行商胡吃海喝,胡溜八扯,不做正事。对发行商的要求除了言听计从之外,根本不懂游戏。
职场中,妒忌使人无法正视自己的问题
02、优秀的人不需要你的“努力”
事实上呢?你能看到的世界,就是你的样子;被自己的“努力”感动,但是对于那些更优秀的人来说,他们真的需要吗?
(1)人的学习能力,或者说天赋是不一样的。从读书时代开始,更容易进入专注状态的人就能更容易的拿高分。而有一些人就是拼了命也只能维持中等水平。努力跟结果不是对等的,努力只是让你自己,比起不努力的时候,做得更好。
(2)努力本身就是一种天赋。我们对知识专注学习的时间也不一样,上课的时候,你真的能保持每堂课40分钟的专注吗?所以,工作的时间,自己又有多少非专注的无效时间呢?在我看来,努力比较有天赋的人,单次专注的时间,一般在80~100分钟,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工作或者学习当中,思维异常活跃,效率惊人。
(3)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说回游戏这件事,很多策划都觉得,发行商的产品运营提的要求非常无理,根本不懂游戏。而在产品运营看来,策划更多的是一群闭门造车的IT民工,不懂市场。我举个例子:发行方有时候会要求游戏里面需要配合他们的广告,要有尸鲲,要有稍露肉的妹纸,你看,这要求多LOW,骗点击,骗下载。有时候,自己呕心沥血,请学艺术的朋友,一起制作了精美的剧情动画,发行方一看,太长了,砍了,最多给播30秒,还必须可跳过。很多策划一脸不屑,井娃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言冰。简直亵渎了第九艺术。
我们换一个视角,从发行方来解读,优化以及打造热门吸量素材,是推广发行必不可少的手段,有利于降低导量成本,假设游戏一个A的价格是30元,通过素材、关键词等方式运营得当,可以降低至15~20元,每月省下的成本数以千万计。而精美的开场长动画,更多适合宣传,而不是内置在游戏中。市场数据表明,玩家从开始下载游戏,兴奋感(期待)就开始下降,所以买量市场上,讲究快和学习低成本来留住用户,包体要小,玩家下载才够快,学习门槛低,玩家容易上手,而长剧情无疑就在消磨和考验玩家耐性。对于直接面对买量成本不断攀升的发行来说,是不能容忍的低级错误。不要以硬核玩家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玩家,因为那些孜孜不倦探索、头头是道分析游戏的玩家,在主流市场当中,占比不到百分之一。
当他们还在“努力”做好执行工作,为自己设计的一个功能细节沾沾自喜的时候,别人已经学会了架构内容闭环,社交生态,有效的数值模型。当他们“努力”验收自己的功能,耗费大量时间,反复根据自己主观感受,多次优化调整游戏体验的时候,别人主动了解市场用户特征,用户习惯,消费心理学等,对产品进行商业化打磨。当他们“努力”配置各种各类数据的时候,别人已经开始了解游戏产业的每个环节,研发市场→发行市场→渠道市场→用户市场等等,从研发产品开始,就懂得如何做用户触达,能够与发行以及渠道之间沟通无阻,合作亲密无间,极大提升产品的成功率。
所以,这个“别人”,像他们一样去“努力”,才是真的不思进取,“努力”从来就不等于“体力劳动时间”。
王健林赚1个亿比普通人赚100万的付出的体力“努力”要少的多
03、承认别人优秀,我们才能一直追赶
人生就像一场游戏,前行的路上,能遇上敌人,就证明我们走的这条路没有错。有的人是前期,早发育早成型,年纪轻轻就成为了镁光灯的焦点,有的人是后期,积厚博发,发育起来了,君临天下。而有的人是辅助,找准了团队,一样是皇者姿态。
我们不能否认,人与人之间是有天赋、出生环境等等差异的,有一些人在起跑线上有很大的优势。可是一旦你愿意承认别人的优秀,你就有机会遇见未来更好的自己,甚至完成对别人的超越。承认他们比自己优秀,就是承认他们懂得更多并且有用,自己花上几倍、几十倍的时间来拉近差距又何妨?
曾经有两个北邮硕士应届生,毕业的时候,A同学因为技术扎实,去了网易做游戏研发,工资高达20K,而B同学稍差一点,被网易拒绝后,去了百度,工资只有15K。虽然B君因为工资比同学要低难过了一段时间,可是他很快就在百度认识到了自己的未来,2年时间里面,B君的技术得到很大的提升,完成了职业升迁,工资追平了A君,拿到了21K,不久之后,两人都从原公司离职,A君跳槽获得了23K的薪资,而B君则是35K。
我希望,当我们面对一个真正优秀的人的时候,我们能够大方的说一句:“你很优秀,但我也不差。”,永远自强,并且自信。重要的不是别人有多优秀,而是自己能够变得更优秀。在人生的马拉松中,只要心有猛虎,何愁不能弯道超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