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开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9414|回复: 0

The world at your fingertips — 天涯明月刀幕后19(首测和植树)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069
发表于 2018-6-22 09: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v2-b92fc6a07131cfa65a93885a798124ac_1200x500.jpg

文/顾煜 专栏:https://zhuanlan.zhihu.com/gu-yu

前文回顾:The world at your fingertips — 天涯明月刀幕后18(冲刺)

首测

全项目的内部测试大致做了三周左右,我们觉得有把握了,于是逐渐把开发人力调整到后续开发上,只留下少数人继续修Bug和测试版本。

这次准备的测试内容可圈可点,诚意十足。有当时并不多见的天气变化,有流畅的战斗,有诚意十足的优化,还有高端的关卡设计。在夜探郡王府的副本,我们加入了类似单机游戏分裂细胞一样的潜入玩法。玩家需要在尽量不惊动敌人的情况下潜入,如果惊动敌人,则会面临苦战。整个关卡难到丧心病狂,是第一次测试的高端副本,但大家前仆后继乐此不疲。

13年4月左右,腾讯在北京举办了Up+的发布会,公布了整个腾讯游戏的产品规划。开完Up+会议,我们邀请了很多媒体记者直奔北京怀柔,做了一次天刀的专项发布和小规模的媒体体验会。这也是第一次稍大规模的外部玩家见面,天刀终于从一个单机向的Demo,变成了完整的网游架构,迎接挑剔的目光。那几天非常紧张,之前版本出问题,都是内部问题,从今以后,再有问题,就是外部问题了。当然这个版本已经被测试了无数多次,内部员工都已经玩到吐了,自然不会有太多的问题。

规模尚小,一切可在掌握。

结束了媒体发布会,两周后,我们的正式测试顺利开始,从每天下午的14点,到晚上的12点。这是一次限时、限量、删档的技术测试,仅开服一周。所谓限时,就是每天只开10小时服务器,我们的服务器还没有准备好24小时运作,这样的开服时间给我们留下足够的时间查错和维护。首批玩家数量也非常有限,1000多人,仅仅是一次稍大规模的CE。

开服总是伴随着忙乱。

一样的游戏,在不同规模的玩家下,我们发现了无数的新问题。不管你做了多充分的准备,总有想不到的问题。首当其冲的问题,还是玩家同时并发数量过大,造成前几关任务,怪物刷新不够。大家随着游戏进度一路往前冲,每到一地,就看见无数玩家纷纷在旷野中徘徊,一波波争抢着收割新刷出来的怪。所有依赖杀够足够数量敌人才能过的关卡,都会卡住玩家。

这类问题在前期测试中被忽略了,没有足够的并发玩家测试,是不可能暴露出这样的问题的。内部测试中开发团队成员数量不够多,且是三三两两,错开时间进入游戏,所以这个问题不明显。我们紧急修改怪物刷新时间,增加投放来帮助玩家过关。

另一个问题是网游PVE的常见问题,内容量不够。测试之前我们估算过,如果按照一个玩家每天玩4个小时,差不多5-6天是够玩的,然后玩家在游戏中到处探索一下,测试就差不多过去了。但玩家在多人游戏中随时可以组队,过关效率极大提升,而且玩家天天从开服玩到关服,快速消耗内容。第一批头部玩家,差不多两天就把内容消耗完了。

这就没法搞了,大家进游戏前不都见过健康游戏忠告的么,说什么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大家怎么说话不算话,玩家不用上班吗,不用上课吗?

PVE的内容是万万来不及增加开发的,第一版测试的PVP也不够成熟,无法吸引玩家持续投入,我们眼睁睁看着玩家们开始慢下来,游戏变成了聊天室。好在游戏基础素质还可以,两个副本各有特色,可以多次反复刷。这次测试规模不大,参与玩家都是核心粉丝,比较喜欢武侠,也比较兴奋,就靠尬聊撑过了那一周的时间。

作为开发者,最大的乐趣就是潜伏在贴吧等几个玩家讨论的论坛中,收集用户反馈了。测试那几天大家都愉快地在贴吧里面潜水。用户表扬的很多,好多人表示这个完成度,应该都快做完了吧,很快就能上线了。但也有不少用户吐槽内容不够,玩法太少。这都是正常的,谦虚接受即可。

比较有趣的是有一些玩家开始做专业状,评论游戏的技术。有猜是CryEngine的,也有猜是UE4的。也有考据党,翻出几个月前和Nvidia合作的新闻稿,表示这个是腾讯和Nvidia合作的引擎,然后被用户一通喷,表示绝不可能。

我决定匿名写一篇分析文章,以正视听。引擎是我们写的,并非外部采购,Nvidia等公司提供了很大的价值,也支持我们做了部分优化。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引经据典,但又不想暴露出专业的知识,所以很多角度颇为斟酌了一番,尽量用一个泛周边从业人员的口吻,似懂非懂的样子,来做出各种似是而非的说法,竭力做到专业人士一看有那么点意思但似乎还不精确,普通用户一看大神好厉害我一个字也看不懂但要跪拜。

我得意洋洋的把千字分析雄文发到了贴吧上,期待引起玩家关注。没想到发出后帖子石沉大海,并无音讯。空气中的躁动在积累,隐隐感觉会有什么大事件发生。第二天,果然看见有玩家回复:就凭你,也懂引擎开发?

这…感觉进一步的辩驳会变得很苍白,我懂引擎么?如果我懂引擎,为什么我竟哑口无言,如果我不懂引擎,眼前这个版本的到底又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下一步

结束了首次测试,玩家留存情况良好,口碑也不错,团队又是一针鸡血,一不小心被玩家的热情和自己的努力感动了。当然,自嗨要不得,还是要抓紧走出下一步。

我们分析了一下测试的方方面面,在技术侧,有几点值得进一步提升:

首先是地图太大。当地图扩大4x4km以后,地图边缘空空荡荡,远景不好做。而且美术的产能无法填满这满满当当的16平方公里地盘,导致登高一望,大好河山竟是满目疮痍,地图上一片片空地,无声控诉着美术的凄凉和谋生的艰难,都加班到这个份上还是没法填满。

然后天气系统得到了玩家的极大好评,还可以进一步增强。我们打算把时间变化也融入游戏,后续把天空盒也做进一步的强化。

最后是碰撞系统还是不够好,我们采用了MMO中最简单的uniform grid的系统,考虑到原来的server代码复用以及cpu开销,在碰撞上也并没有改用客户端常用的碰撞计算系统,而是继续用grid,标注一下哪个位置有碰撞,哪个位置可以走,稍稍提升了精度而已。这个方案造成了很多问题,特别是多层地形碰撞没法做,只能在高度方面有一层碰撞。比如有一个凉亭,我们的碰撞要么是在地表,这样玩家就可以走进凉亭,但亭子顶部就不能站立。要么在顶部有碰撞,那么玩家就走不进凉亭,可以想象成实心的亭子。为了这个事情,不知道有过多少次争论,都21世纪了,还在用这么古老的系统,我们咬咬牙换了吧。但依赖关系一层叠一层,已有的服务器代码不舍得废弃,进度跟不上节奏,服务器承载会成为问题,到最后还是将就着就用了。

考虑到下次测试时间很近,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分头来看几个事情都是如何做的。

Paint the world with trees

填满场景光靠美术摆放物件肯定是不行的,地图太大。地形等都是预先生成的,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快的用树木来填充这个场景。笔刷等Editor工具都不细说,关键是树从哪里来。依靠外包肯定是不行的,太慢了。

以往做项目的时候,有项目用过Speedtree,还有些项目自己开发过树的组件,带有更好的物理交互。考虑到这个项目的时间周期,自己从头开发树木组件也不太适合,而且speedtree已经是一个完成度相当高的组建了,我们就从这个入手吧。

和speedtree授权方一通沟通,评估组件,发现真心好用,软件提供商也是真牛,一副爱用不用的气势,除非你付钱,否则不做技术支持。***的道理,speedtree价格便宜量又足,整个天刀的树木,就是一个美术同学制作的,产能效率很高,团队非常满意。

树木好了以后就往场景里面放,植物放少了,远处看上去稀稀拉拉,放多了,也并不好看。大家就很纠结,看看speedtree的demo,其实是有非常多的树木的,密度很高,但是游戏中放进这么多树,总觉得效果不够好。

老于表示就这样吧,广告和实物不一样的事情见多了,习惯就好。

开发树木的程序同学和美术同学觉得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提升,就一直研究其他同类游戏是怎么做到这么多植被的。他们做了两次尝试,在植被上试验不同做法,找老于来看过,都还是觉得效果不够好。眼看时间要不够了,老于说还是别试了吧,做正事要紧。这个特性就被压下来了。

大家还是心有不甘,在过了下一次测试后,这两个同学找了点空闲时间,又开始最后一轮尝试。重点解决效果问题。突破口在动态密度和边缘融合上。这次的尝试终于得到了良好的反馈,动态密度让远处的植被呈现出漫山遍野的效果,边缘融合让植被和地面的过渡效果更自然,得到了老于的认可。

后续还要解决很多问题,大量植被渲染的性能问题,由植被带来的阴影问题等,Streaming的问题等等,有些可以通过更好的美术实现解决,比如树木的叶片形状用polygon而不是quad标识出来,有些可以通过更复杂的系统来解决,比如阴影shadow map用分帧的方式来生成,有些通过更复杂的技术、美术结合来实现,比如streaming树木,既需要底层引擎针对树木做特殊streaming,也需要在美术层面指定每个关卡有几种最主要的树木,这些树木常驻内存。好在这些都是技术细节,并不太难解决。

每一个特性,加入的时候,都面临着和其他所有特性协同工作的挑战,需要体系化梳理一遍,工程化的难度也在于此,单独看都不复杂,完整起来看,还是有很多的挑战。

树木这个解决方案经历了两次测试才成型,我们起了个名字叫全景植被,视觉效果能和世面的一线产品相比,但物理交互等还是远远不如,留待以后解决吧。有了这个技术,美术同学可以用相对较低的工作量,在空旷的世界中画满绿色。场景的丰富度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更好的是,植被密度提高后,这个特性本身就给整个场景赋予了不一样的价值,这也是技术能做到的最有价值的工作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品发布|文章投稿|广告合作|关于本站|游戏开发论坛 ( 闽ICP备17032699号-3 )

GMT+8, 2024-11-21 18: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