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张昌倩、杨治东
《“游”法可依》是手游那点事与广东广悦杨杰律师团队联合推出的游戏相关法律知识栏目,该栏目会列举当下游戏市场中最受关注的法律纠纷案例,由杨杰律师团队中的资深律师进行法律层面上的解读。在第四十期的《“游”法可依》当中,杨杰律师团队将为大家带来——游戏抄袭他人美术素材,除了赔钱,还会判刑?
网络游戏的场景、任务角色形象、游戏道具等美术素材的表现,是组成网络游戏最直观的部分。好看、炫酷的游戏画风、人物形象,无疑能吸引更多的用户。也正因为此,某些游戏厂商为提高用户流量而在己方游戏中或者在推广游戏时大量、频繁使用他人美术素材的现象屡见不鲜。
对于这一现象,曾经被侵权的厂商都或采取通过发函要求停止使用,或者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这一方式进行维权,因此导致很多的游戏厂商们有一个思维误区,即认为抄袭或者使用他人游戏美术素材,或者在收到函件之后停止使用,或者干脆赔钱了事。
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加剧以及各游戏厂商维权手段的升级,据我们了解,已有越来越多的厂商试图通过刑事手段来制止这一美术素材的抄袭、使用乱象。
那么对于美术素材的抄袭、侵权使用,是否会构成刑法上的犯罪?
一、美术素材抄袭,法律明文规定可以入罪
实际上,抄袭他人的美术素材,可能构成侵犯著作权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美术作品侵权可能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并非新的法律规定,《刑法》及相应的司法解释早已规定得明明白白。
《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明文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四)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亦即,游戏厂商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抄袭了他人享有著作权的游戏美术素材,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即已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将承担刑事责任,最高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且需特别注意的是,侵犯著作权罪的定罪处罚标准并不算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违法所得数额在3万元以上的,即属于“违法所得数额较大”。
而所谓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三条,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或传播或以各种方式致使抄袭的美术素材被广泛流传的,即可构成。
鉴于网络游戏基于网络传播,受众广泛,一款运营情况并不算优秀的游戏,流水累计突破5万元、获利3万元也并非难事。即使一款游戏付费率不高,以致游戏流水和实际收入并不高,但只要游戏广泛流传,致使抄袭的美术素材被广泛流传,仍有可能构成此罪。
二、现实中已有游戏厂商因美术素材抄袭被判刑
既然法律早有明文规定,为什么我们少有听到游戏厂商因美术素材抄袭而被判刑呢?
部分原因是因为,侵犯著作权罪虽为公诉案件,但侦查机关毕竟资源有限,很难发现在一款游戏中的哪些美术素材系抄袭而来,或者抄袭哪些著作权人的哪些作品。加之涉互联网类犯罪的程序较为繁杂,而定罪的标准较之民事也更为严格,著作权人也多选择民事手段进行维权。因此早年间因游戏美术素材抄袭而入刑的案件确实很少甚至没有。
但随着整个社会的版权保护意识愈发强烈,我国近年来对于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也越来越大。而且随着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各大厂商的维权手段不断升级,民事诉讼又面临维权周期长、维权成本高、赔偿少的诸多问题,已经有著作权人已经开始选择采用刑事手段进行维权。
根据检索已有的公开案例,浙江嵊州市人民法院在过去的2017年、2018年,每年都有一起因厂商抄袭美术素材被判侵犯著作权罪的案件。
三、游戏厂商应规范使用游戏美术素材,避免风险
鉴于法律已有明文规定,现实中也有实际案例,抄袭、使用他人美术素材,风险是切实存在的。我们建议各大游戏厂商能够加强美术素材的自主原创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也为市场的规范运行贡献一份力量。
同时,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当然不是坏事,这本就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但“借鉴”不等于“借用”,更不等于“照搬”,在借鉴他人美术素材时,游戏厂商们切记掌握尺度,不要使自己陷入“抄袭”的漩涡,最终承担刑责。如有条件,在游戏上线前或相应美术素材发布前,由专业的律师、鉴定人员对游戏或美术素材进行上线前的“体检”,以最大程度规避风险。
来源:手游那点事
原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tugCcShg5Wf7gdtk19pHj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