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3日,央视财经在微博发布了一则关于游戏行业的报道,标题是【#游戏企业一年倒闭近2万家# 业内人士:监管趋严,倒逼行业精品化】
报道中提到了“版号紧缩”——从2018年12月重新开放游戏版号至今,一共下发各类游戏版号不到2000款,这只是2017年的1/5。
提到了“游戏企业批量消失”——2018年,全国注销、吊销的游戏公司数量仅为9705家。到了2019年,这一数字达到18710,
最后得出结论:“游戏行业的监管日趋严格,让一批实力不强的中小游戏企业纷纷倒闭的同时,也从侧面保证了游戏市场的有序化和精品化”。
另外,“国内游戏版号的加强监管在客观上也加速倒逼了中国游戏企业的出海布局”。
报道一经发布就在游戏圈引起了波澜,转发评论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翻车,被网友吐槽是“教科书式的丧事喜办”,“‘倒逼’两个字用的极为精妙”。
事实上,在我看到报道标题的第一时间,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类似的论调我在一些游戏圈活动上也听过,什么“寒冬的时候更该积蓄能量”、“环境差更要努力做出好东西”。
但这些一般都是放在分享会的鸡汤阶段,差不多就是“我们都说了这么多难处了,但大家还是要看到点希望的嘛”。肯定不会把这个观点作为消解现状的结论。
问题就出在这里。这篇报道的主基调就是说版号限制的好处,完全没有提更现实的坏处,就好像这2万个游戏公司的失业员工都得到了“福报”,这2万个公司的老板都是黑心的资本家,游戏行业因为版号紧缩而重获新生。甚至报道中有位老总在说“合作伙伴死掉80%”的时候,表情淡定从容,还有点想笑。
这在了解游戏行业的人看来可能有点滑稽,但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难免有误导之嫌。
照着逻辑下去,版号紧缩,逼着游戏公司出海,让国外的人玩到更多国产游戏,浪费了他们的时间,赚到了更多外汇的,还让外国人的精神生活降级,一举三得,岂不美哉。扩到其他领域,是不是经济衰退等于人们过上了节俭的生活,被公司裁员等于有了更多的业余时间?
不提坏处,只提下行中带来的一点点附带的补偿,多少有些不妥。而如果你去翻翻报道中提到的,靠转型出海、用心打磨产品而存活下来的公司,更是会对“精品化”三个字产生巨大的怀疑。
报道本身就简单聊聊。我还想说的一点是:虽然在这篇报道的转发里几乎都是嘲讽的声音,但看看偏圈外的一些评论,你会发现,确实有很多人觉得版号紧缩是大好事:监管严了,一刀999的游戏就少了,涉黄涉暴的题材就消失了,辣鸡公司就被驱逐了...
但这种想法实在太想当然了。
比如倒闭这个问题,你并没有办法说,只倒闭那些不用心做游戏的,用心做的就不倒闭。这是个市场行为,而事实往往更极端——在倒闭潮里,更脆弱的是那些没有办法快速兑现商业成绩的团队——和用心不用心没啥关系。
至于抱着“版号限制之前垃圾游戏这么多,是该管管”的看客,也略显天真。任何行业都有良品率,即便是世界上最成熟的工业体系下诞生的、有着名导名演员加持的好莱坞电影,每年品质算“能看”的数量也只占小比例。奥斯卡奖长长的提名名单后面,是无数连明星自己都不想承认演过的烂片。
何况,版号紧缩之后,过审的游戏质量变高了吗?几乎我们每次在发“X月过审游戏名单”新闻的时候,下面都有个热评是“都是些什么游戏,还不如不过审”。
当然,也不是说版号放开的话,就一定比现在的情况好。但今天有10个人做游戏,可能10个人都是来圈钱的,可只要有1个人有创作热情,就能多一份希望,而如果只有1个人做游戏,你凭什么奢望他做的就是“良心游戏”。整个环境趋于开放,为有志者挤出的生存空间也能更大些。
在我看来,所谓的行业寒冬并不是狭义上的“好游戏少了”,而是在大环境层面,相信游戏行业会好起来和愿意投身其中的人/钱少了。信心少了,企业少了,机会差了,游戏行业的形象变得更糟了,自然人才也就少了,慢慢地就断血了。
如果理解了这点,就知道NS所引起的社会效应是多么宝贵。一方面,它给游戏行业内部的人打了一针强心剂,另一方面,就算是完全不懂游戏的人,看到也会想“哦呦,XX都搞这个了,可能有点前途”。
不过说了半天,用数量去限制一个创意产业(如果你觉得游戏是的话),转而觉得能用监管“倒逼”出好作品的想法,本身就是想当然的。
报道中提到“获得游戏版号是一款游戏成功的关键”。确实,但我想,更多人希望这不是关键。
作者:mikasa
来源:BB姬
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sMlkn_7LvOH8AT0YfQnkd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