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游戏策划如何提升自己能力?本文将从设计能力、业务能力两方面出发,谈谈游戏策划的发展,以及对游戏立项的思考。
01 游戏策划的成长
策划工作本身是很需要系统化思维的,学会观察整个游戏,构建该游戏的系统,各个单独的部分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能够从全局到细节都收放自如才是一名合格的游戏策划。
策划能力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大部分:设计能力、业务能力。设计能力即从0到1构建系统、创造游戏的能力;业务能力则是如何将设计落地的能力,其中就包括了执行力、沟通管理能力等。下面我会结合游戏设计来谈谈对这方面的理解。
1.1新人期
保护一个创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护把创意变为现实的过程。
初入行的新人策划最主要的就是对业务能力的培养,但这个阶段的策划往往一开始会觉得策划的创意很重要,于是接触工作后便会迅速面临想象与现实的落差。但其实如果没有对游戏制作的了解和具体的制作经验,光有创意不过只是异想天开罢了。
首先还是得打好基础,这个时间段主要是了解一个游戏是怎么做出来的、如何跳出玩家视角正确的体验分析游戏、培养自己的执行力和沟通能力。
我初入行时项目是先体验差不多几周项目顺便做测试写案例,然后每天对游戏进行建议主策会进行点评好的直接采纳。其实这对我说的上述前两点都有一定帮助。体验项目能对项目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做测试写案例既可以跳出玩家视角又可以对游戏制作有一定初步了解,写建议主策点评能快速的在不断反馈中对游戏制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对自己的设计能力思考能力也是一个不错的初步试炼。
朋友的公司还有新人入职先体验游戏,然后在文案、系统、数值甚至运营小组中不断轮岗的高强度入职试炼;入职后直接组成小组开发小型项目的......这些做法其实核心也是我上述所说的三点,对于新人而言这个阶段前两点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这个阶段需要做好自己角色的转变。
1.2培养期
新人期之后便是对业务能力的培养,简单来说分为设计执行、沟通、跟进三部分。
①设计执行,简单的来说就是写案子的能力。早期可能会接触某些功能的子系统、某些小型并和其他系统耦合不紧密的系统到最后大且复杂的系统。举例子来说就是某个养成增加便捷养成功能、签到系统、成就系统。
在设计执行时可以通过拆解类似系统锻炼分析体验游戏的能力,同时把上级思路落地过程中可以锻炼自身对于设计的全面思考能力(特别是和其他游戏系统联系紧密的系统及设计的可拓展性)、表达能力,而在和程序美术的不断交流中也可以了解程序和美术实现让自己的方案可落地性更强。
②沟通则包括了如何清晰表达信息、换位思考。换位思考能力则会体现在通过理解对方的工作习惯、思维方式,自身以对方角度去进行交流表达自身需求;同时也更能够说服他人、发展自身的管理能力。
③跟进则其实是一个态度问题。完成方案只是开始,在功能落地过程中及时了解同步信息确保制作质量和进度、功能完成后仔细验收并给出修改反馈意见、在功能上线后自己主动进行体验并不断优化——这些步骤其实都不难,但十分需要避免自己犯懒、特别是思维上的犯懒。
1.3形成方法论
再进一步其实还是对业务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此时可能自己业务能力已经达到了80分,但想达到90甚至接近满分则可能需要数十年不断磨练。
在有了较多项目经验后对于设计者而言的重点通俗简单的来说是省钱和学会选择(其实是一样东西),形成自己独有的一套方法论。
这里提一下效率和效能的概念: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效能是做正确的事。
省钱简单来说就是确定做某件事后,同样品质下你能够花费更少的成本。
在游戏设计制作中这个学问就多了。从如何利用好自己时间到帮助别人利用好时间,出方案时想清楚各种问题、边界、拓展,制作时如何尽量提高沟通效率降低沟通成本,如何在合适的节点优化迭代,如何在游戏上线前做好各种规划避免各种问题......
学会选择其实就是把钱花在刀刃上、如何控制风险,和效能的概念比较类似。做游戏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取舍过程,在面临多种方案时如何取舍,在时间预算有限时如何制定计划等等。
这段时间也是形成自己方法论的较好时期,在实践过程中多尝试多总结不断迭代不断进步。
最后就是涉及到策划核心价值的层面了。
1.4策划核心价值
在经历了前面的阶段后,你可能已经做了不少项目,各种设计都见了不少了。
此时想法和创意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如何通过自己对游戏较为本质的理解,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转化为可落地的整体游戏设计。这时候你对市面上各类游戏有了自己理解,并对一个或多个品类有了较深的理解,可以通过自己对游戏的理解、对市场和玩家的理解找出针对某些用户群体并有独特打点和乐趣的方向。
你从这个正确方向开始进行不断思考并细化,通过自己前面的积累和团队的共同努力落地出产品,通过产品的上线收获反馈和不断的迭代,你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并创造出更加优秀并富有创意的游戏......
这部分就基本说完了,最后再说几句:这些阶段中提到各种能力都不是非有一个先后顺序的,而是可以同时发展的。只不过后面的阶段可能需要前面的东西作为基础。同时各种能力都是没有上限的,需要长时间的不断磨练学习进步。
02 关于立项的思考
游戏立项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说从市场、自身、产品去考虑。
市场即现在用户市场的情况,自己所做游戏的目标用户喜欢什么游戏、习惯之类如何,以及该类游戏的情况、竞品等如何;
自身就是自己团队实力如何、大家都喜欢擅长做什么产品、资金技术能够实现什么样的产品等等;
产品就是说的游戏本身的各方面质量如何、如核心玩法、系统美术等等,我的产品核心玩法如何、其他方面质量在同类产品里能达到什么水准等等......
2.1卡牌+
我从最近卡牌+的热潮切入谈谈我对这方面的理解。
近几年卡牌+十分流行、如卡牌+SLG、卡牌+roguelike、卡牌+挂机、卡牌+模拟经营等等都有很多成功大热的作品,我们需要看到卡牌+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原因。
卡牌游戏在n年前一度主宰市场但后来随着重度游戏的崛起渐渐没落,但近些年似乎又卷土重来了。
卡牌游戏开发成本较低、回本周期快一度被很多研发、运营公司看好,卡牌流行那几年各种铺天盖地的卡牌席卷市场。但卡牌本身存在着社交较弱、内容不足的问题导致了游戏长期留存和收益都较差,加之一大堆滥竽充数在市场上大量洗用户所以卡牌渐渐没落了......
但卡牌本身养成体验好、制作成本低等优点使其进行一定程度的迭代优化便能够改头换面重新出头,这也就是各种卡牌+游戏成功背后的原因之一。
玩家喜欢的都是一定熟悉之下那些意外的新元素,对于一大堆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套路卡牌,如果你进行一些包装让玩家认知上不那么卡牌甚至有新鲜感这样能让用户获取成本大大降低,如《票房大卖王》这类题材新颖、看似不是卡牌的游戏就在买量市场上获得了一定成绩。
如果分析传统卡牌的问题,可以看到卡牌玩法本身是存在很多改进的方向的。早期卡牌战中策略有限,《刀塔传奇》加入了轻度操作并解决了一系列养成问题大获成功;《少年三国志》以私服般爽快的养成体验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卡牌存在着社交不足和不够长线的问题,《放置奇兵》强化社交并用循环式的活动体系将体验周期拉长(很多SLG其实也是靠一波波的活动驱动的),加上数个游戏在系统、养成、包装上的不断迭代最终获得了成功;传统MMO养成体验不如卡牌爽快,近些年一直有厂商试图将卡牌和MMO结合,在19年也有几款回合+卡牌的产品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很多号称Roguelike游戏、放置游戏等等的产品其实是解决了一些该类型产品的问题,放在卡牌中Roguelike元素解决了游戏中后期体验重复的问题、放置元素则是将游戏一些高度重复系统的操作释放(扫荡、每日推图等等)让玩家能够较为轻松的获取资源体验更加优秀的内容。
2.2对立项的看法
说完了例子说说我的一些看法:
①立项时不要跟风,而是要找到热门品类成功背后的可能。上面的卡牌+就是例子,这一方向还会是未来的一大研发方向,从包装和产品本身的改进出发结合对市场的调研理解加上自身的一定预判很大程度是可以做出不错产品的。
就做热门品类其实也是可行的,前提是你要比别人做得好,也就是现在所谓的精品路线。但做精品十分考验团队实力和资金,精品游戏需要从整体包装、玩法、系统到每一个细节的打磨,十分难做。以28法则来说,一个游戏做到80分需要20分甚至10分的力气,但精品游戏要做到90分则需要你花出100甚至200分的力气,所以走精品路线更适合某品类深耕的团队。
②立项时确定了游戏核心创意则需要围绕这个点去进行游戏的整体设计,包括付费、活动等。不要想着这些东西可以后面做,如果一开始不想清楚这些东西则会导致为了留存、收益等大改项目(某项目就是一开始只想着好玩而忽略了付费,虽然玩法受到公司一致认可但到后来要付费测试才发现问题多多难以解决)。
后续对项目系统、玩法的拓展也需要注意不要偏离了核心创意,对于强化核心创意的东西保留、有害于核心创意的东西则应该果断抛弃。其实这也挺像OKR:先有核心创意、通过核心创意派生出其他东西并验证这些东西是否对核心创意有益、在继续保持核心创意在最中心的前提下继续拓展。最终像OKR一样下级对其上级的设计思路达到益于核心创意的效果。
③市场调研是为了更好的为项目服务,而不要用市场调研来主导立项。竞品可以让我们知道同赛道游戏都做得如何、什么人在玩、竞品收益如何等等;市场和用户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根据目标用户优化设计、调整产品方向等等。
市场调研对于美术风格等外包装的东西助力很大,立项早期就在市场上多测试各种风格确定项目方向。甚至可以在拿不准项目预期的时候就做游戏的完成版素材(照片、视频,3A游戏也会做质量等同于完成品的概念视频进行立项审核)直接投入市场进行买量测试。
④立项时还要再次强调的是需要看清楚项目实力。初创团队想打造精品游戏十分困难,做三消的跑去做MMO更是异想天开。人们总是会高估自己的实力,作为项目负责人更需要注意。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提到了他们编纂教材的例子,团队预估的完成时间在两年左右,当时没人有意见但他事后询问团队里的课程编制专家得到的答案是同类项目有40%失败、成功的项目没有少于7年的,多是7~10年。专家因为受到团队乐观心态影响忽视了自己过往的经验,虽然后来团队明知问题还是继续了下去,结果完成花费了8年时间。
我们对于规划的内部意见往往会忽视很多问题的乐观(以初期进度来规划就是忽略了各种突发情况和团队初期和中后期状态问题),这体现了一种规划谬误。我们应该寻找精确的外部意见进行参考,即基准预测,但需要注意我们需要尽可能找准参考对象、获取准确的统计数据,并依据自身团队实际情况对预测进行调整来制定最终计划。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对项目的非理性坚持,可能是由于乐观(我们做规避这些问题就可行)或是沉没成本等因素导致。与我们在自身努力后得到不好的结果相比,外部意见更容易被忽略(不见棺材不掉泪哈哈)。
⑤立项完后具体制作时需要注意尽量不偏离大方向、注意团队状况。市场、玩家一直都在变化,一些立项时想法也可能在制作时暴露出问题,此时可以对项目进行不断的调整迭代,但一旦项目核心发生变化则需要仔细审视变化后的方向是否还具有可行性,一旦有问题千万不要因为非理性坚持而把没有前途的项目做下去。有了好的立项内容只是一个开端,如何把创意很好的落地才是游戏制作中最大的挑战。
最后稍微总结两句:
立项需要参考外部意见,但更重要的前提是能够独立思考。清楚团队实力、做好市场调研、进行合理规划是好的立项的前提。
立项需要找到至少一个相比竞品而言的核心打点,这也是变向从红海中寻找蓝海的方法。从独特包装、养成体验、核心玩法甚至发行区域上(比如开拓中东市场的《苏丹复仇》)都是可行的方向。
作者: prosoo
来源:腾讯GWB游戏无界
原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gR_ZcKLBwpq7z29Lo05Ca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