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7年9月,巴塞罗那。海浪的声音。
“哇!快来看那些浪!带点酒过来!”一个欢快的女声呼唤你。
你答应着想要站起来,却马上跌坐下去,你的双腿好像被绳子绑住一样动弹不得。
……
你醒了。又是一个该死的噩梦,敲门声还在继续。
天蒙蒙亮,你环顾四周,小小的公寓里,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地图,零散的照片和风景画。窗外是阳台,外面热闹的街景依稀可见。你看了看柜子上的退休奖章,低下头看到的是——轮椅。啊,想起来了,你的腿已经残废了。作为一个的退休老刑警,桌上用来打发无聊时光的双筒望远镜暗示着自己孤独的生活。
“哎,就来了!”你不耐烦把轮椅往门口摇去……
于2020年4月首次发行的第一视角侦探冒险游戏《采花者》,是由Mi'pu'mi Games制作的第二部游戏,该工作室由鼎鼎大名的Rockstar前员工创立,总部设在奥地利的维也纳。玩家在游戏中扮演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退休侦探,由于行动不便只能蜗居在自己的公寓里,所幸他的双筒望远镜、速写本和对讲机让他得以细致的观察记录周围的一切(打发无聊的时光),也包括……一场被深夜醒来的他无意在阳台看见的雨夜凶杀案。
在阳台上用望远镜观察,用速写和相机得到的资料分析,通过对讲机和一位热血的青年记者合作找出凶手和解开凶杀案幕后的故事,而你,也渐渐发现了自己的一些过往经历之谜有了答案。
独立游戏的《后窗》
希区柯克的粉丝听到这里是否有些耳熟?对,这是一部实实在在致敬《后窗》的作品。
作为一个第一人称视角游戏,《采花者》采用了和这部著名的电影几乎相同的场景设置。和电影中因为一次意外事故脚上打了石膏无法动弹的摄影记者一样,玩家扮演的侦探只能借助轮椅在室内和阳台有限的移动。所幸的是他家的大阳台对着一个人口密集的广场,周围星罗密布着教堂,酒吧,咖啡厅和居民楼,甚至还有摩托车修理站。
《采花者》给了玩家一个像电影里记者透过后窗看到一样的视觉体验:当你缓缓的摇着轮椅从屋里走向阳台时,映入眼帘的是白天街道上奔跑的小孩们,咖啡里读着报纸的客人,路边谈话的路人和还有神情严肃的教区牧师。游戏有不错的天气和光影系统,下雨的夜里,酒吧的霓虹灯周围若隐若现,居民楼三三两两的灯光下,可以看见走动的身影。更酷的是,游戏里你可以像《后窗》里主角一样窥视邻居的一举一动:即使在漆黑的夜晚,只要有你足够的耐心守望, 对面那间亮灯的房子,半遮半掩窗帘后可能就是你一直寻找的秘密的答案,而某位神秘的红衣歌手,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后,可能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访客。
《后窗》剧照
《采花者》的游戏视角借鉴了很多《后窗》的经典镜头
由于主角的行动不便,搜集证据的任务就落在了他用对讲机指挥的临时搭档身上。由于本作堪比电影质量的的配音,主角和搭档的很多互动和相互吐槽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浪漫之都的另一种颜色
除了场景设置新颖,作为一个从人物背景设定颇有“黑色电影”(film noir)风格的侦探游戏,这个故事的选择地点既不是传统侦探游戏青睐的洛杉矶,也不是纽约伦敦这些“罪恶都市”,而是别出心裁地选在了色彩鲜艳的巴塞罗那。
这段时期也颇为特别:1977年的西班牙,距离独裁者佛朗哥去世仅仅两年。漫长的独裁统治刚刚结束,整个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转型期,民主的选举已经提上议程,但旧政府摇摇欲坠中的国家机器却还试图在新民主中保留自己的位置,秘密警察无处不在。旅游者眼里的浪漫奔放的巴塞罗那,作为和佛朗哥政权敌对的加泰罗尼亚中心,就是这场斗争的风口浪尖。
说起巴塞罗那和弗朗哥的黑暗历史,喜欢足球的朋友们可能从巴塞罗那俱乐部历史中就可以窥见这段腥风血雨。加泰罗尼亚人的精神象征、当年的巴塞罗那俱乐部在弗朗哥的黑暗统治下深受迫害:
1937年西班牙內戰爆發,留在西班牙的巴塞隆納主席約瑟普·索諾爾被叛軍首領法朗西斯科·佛朗哥下令槍斃殺害。巴塞隆納隊員們當時在墨西哥和美國進行巡迴表演賽才沒有被槍殺。
1938年5月16日,法朗西斯科·佛朗哥的軍隊進攻巴塞隆納時在巴塞隆納的社交俱樂部投擲了炸彈,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幾個月後,巴塞隆納被佛朗哥軍隊佔據。巴塞隆納足球俱樂部作為加泰隆尼亞民族主義的標誌,會員人數被強迫減少到3486人,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問題。
——维基百科,词条:巴塞隆纳足球俱乐部,佛朗哥黑暗獨裁時期
这就是那个时代的这座城,秘密警察和保守的天主教会沆瀣一气,左翼艺术家和诗人勇敢的反抗专制,被独裁迫害的外国人偷偷散发民主传单。在《采花者》里,大时代的浮世绘被浓缩在小小的双筒望远镜下,平静祥和的广场下暗流汹涌。
略有短板的文艺小品
游戏艺术风格独特,无论是西班牙特色的风情建筑,日夜的光和影,还是色彩的搭配,都将氛围烘托的恰到好处。人物的造型很有创意地采用了类似乔治奥维尔《动物庄园》中的形象,每个角色都是不同的动物,有趣的是,一些动物选取也很符合角色的性格和职业,算是创作者小小的匠心。
美中不足的是人物动画显得略为单薄了一些,一些比较重要的角色就算在一些关键情节中,动作行为和路人甲也没有区别。角色之间互动非常程式化,去掉角色皮肤就好像《模拟人生》的两个小人打着手势说话。这么优秀的美术设定,因为动画的简陋放弃了让角色们活灵活现的机会,实在可惜。虽然游戏的大多数场景只是略有景深的2D,但这并不是限制游戏细腻动画展现的理由。
这里忍不住要拿《逆转》系列的创始人巧舟老师的另一部神作《幽灵诡计》(Ghost Trick)来做比较了,这个同样也算悬疑类2D游戏,每个主要人物都会有自己的标志性动作,一些还有非常让人印象深刻的出场方式,有多少人现在想起(英俊潇洒的?)Cabanela侦探舞蹈还会莞尔一笑。《采花者》里面有着丰富而多样的角色,如果游戏能给他们多设计一些契合自身背景和性格的肢体语言,尤其配合着不同的动物形象,整个游戏的质量一定能提高一个档次,玩家的探索欲望也会更强。毕竟要只想拿望远镜看小人说话,为啥不去直接玩《模拟人生》呢?
如果你是一位喜欢《逆转》系列这种逻辑推理,或者热爱《洛城黑夜》这种曲折情节的朋友,这部作品的破案过程可能会让你略感平淡,凶手和故事都没有太大的悬念。作为一部自由度比较低的游戏,大多数时间玩家的任务已经被安排的很明确,在什么样的时间需要做什么样的事情,也在流程对话中非常顺畅地被引导了出来。推理上水到渠成,只是有联系的证据之间的排列,并没有非常挑战的地方。
这种安排并没有什么问题,很多侦探游戏的玩家很乐于在游戏中得到一个类似于《暴雨》一样互动电影一般的体验。不过问题是,这样的流程一般对剧本的要求比较高,而作为一个场景有限的小品类游戏,《采花者》的人物、情节和悬念都过于单薄,戏剧冲突也实在有限。但是公平的讲,在这个新颖的场景设置下,游戏本身的剧情体验依然很棒。这些小小的短板或者没能让它成为一个独立游戏的神作,但绝不会阻碍它帮你度过一个新鲜有趣的周末午后时光。
新鲜的尝试,有趣的可能性
这个游戏的各大平台评论中,有不少玩过游戏的玩家询问VR版本的可能性。作为画面解析度并不高,主角在游戏里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坐在阳台上的2D侦探游戏,这种建议听起来好像非常让人意外。有趣的是,这些要素正使它更具备一个成为好的VR游戏的潜力。因为游戏中的主人公窥视行为本身,就是一场绝佳的浸入式体验。虽然弗洛伊德的理论已经被很多正统的心理学家诟病,他关于“窥视癖”的概念还是在视觉艺术(尤其是电影学)里被广泛的应用。
佛洛依德认为窥视满足的是他所说的“本我”里的原始欲望,一种原始冲动的、本能的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著名的电影理论家麦茨在《想象的能指》中扩展了这个概念,他认为窥视的第一层是对本能欲望的满足,而第二层体验基在于窥视者基于眼前影像的潜意识想象。正是这些奇妙的想象世界造就了《后窗》和《放大》(Blow-up)等这些让窥视者游走于真实和幻象之间的电影作品,而VR游戏不正是为了游走于真实和幻象而设计吗?
《采花者》独特的场景叙事,让它可以成为一个用低成本的家用设备就可以有极佳体验的VR游戏。这里可能没有《半衰期》的刺激,你也不需要像sand box的游戏里一样全身装备地奔跑射击,但是你会记得自己在那个巴塞罗那的夜晚,当你手持双筒望远镜紧张的眺望着对面的窗户时,路灯的光洒在玻璃温室的样子。
《采花者》是一部为争取自由而付出生命的诗人和艺术家的挽歌。这其中也包括是西班牙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洛尔迦(Federico Garcia Lorca),他是大画家达利的好朋友,他谱写的抒情歌谣至今仍在全世界传唱。1936年,洛尔迦被弗朗哥政权残忍杀害。就让我们用他的诗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吧:
星的时刻 夜的圆满的沉默, 无穷的五线谱上 一个音符。 失去的诗成熟, 我赤身从屋子里走出。 黑色的谜语 就在蟋蟀的歌里: 那声音 仿佛被死者发出, 那音乐之光 被精灵 觉察。 一千个蝴蝶的骸骨 睡在我的墙上。 一大群年轻的微风 渡过河流
文/映雪
来源:机核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BPpT-lRIeccaHVwoYRxYh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