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写日期:2025.4.27,后续游戏版本更新内容可能未包含在文档内。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一、研究背景
《Dota2》自发布以来经历了多次重大版本更新,尤其是在2016年发布7.00版本“新游记”。正如其版本名一样,每一次重大更新内容丰富到足以称为“新游戏”,《Dota2》的玩家们也因此将每一次更新戏称为DOTA3、DOTA4。
本文将介绍10年来《Dota2》所经历的重大更新事项,分析其更新的目的、结果以及对玩家体验的影响。
核心观点
- 设计变得越来越开阔,这让游戏策略更丰富,更有趣。
- 更新给玩家带来持续不断的新体验。
- 大量新内容带来了极大的学习成本。
- 越加复杂的系统给设计师能力带来了巨大挑战,出现了新的平衡性问题与冗余设计。
二、重大更新内容简介
《DOTA2》每次更新分为综合改动(系统、机制、地图)、英雄改动、物品改动,其中英雄改动与物品改动多为平衡性调整。一般只有在综合改动较大的情况下,玩家才会将其称为“大版本更新”。因此本Part内容主要介绍十年内Dota2在系统、机制、地图上的综合改动。
2.1 ★十年更新总览
先从角色栏界面看一下《DOTA2》10年时间里最直观的变化:
2015年的角色栏,只有最基础的属性、血蓝、技能、装备信息。
2015年角色栏
2025年的角色栏,新增了大量新的系统(天赋树、神杖魔晶、命石先天、中立物品、背包格)。
2025年角色栏
2.2 综合改动
在2023年以前,一般保持着约两年一次重大内容更新,频率虽然不高但是每一次新增的内容对于游戏性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在2023年后,dota2重大内容更新的速度明显增快,内容也明显增多。
2016-英雄天赋系统
英雄在10级-25级,每5级可以选择一次天赋(在26级-30级,每1级可以补齐另外一个未选择的天赋)。英雄天赋系统的出现,让角色出现了更多可能性,同一个角色根据本局游戏定位与对手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天赋。
2019-中立物品系统
野怪掉落独特装备,无法出售。掉落的物品共有五个级别,随着游戏时间的进程逐渐开放。中立装备的出现让野怪资源更加重要,每次到了新级别装备开放时间玩家也会有更多的选择与策略空间。
并且每个版本的更新中也会移除/加入不同的中立装备,中立装备的更新也成了每次版本更新内容中玩家非常关注的一部分。
图为最新版本的中立装备展示
2019-全英雄实装神杖效果
阿哈利姆神杖可以新增/升级英雄的一个技能,给英雄技能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效果,部分英雄拿到神杖的时间点也是一局游戏中战术上的分水岭。
在19年5月的更新中,一下子推出了24名英雄的神杖效果,至此《DOTA2》中的一百余名英雄均有了神杖效果。
2020-魔晶系统
阿哈利姆魔晶可以在商店中购买,购买并消耗后可以新增/升级角色的一个技能,无论是增加了新的技能或是升级了一个现有技能,英雄们在得到了阿哈利姆魔晶之后皆焕然一新,100多个魔晶的加入显著扩展了英雄的战术、装备选择。
魔晶升级原有技能
魔晶带来新技能
2023-地图变革
地图扩大:在《DOTA》到《DOTA2》的版本更新中,不乏对于地图的调整,但这是首次拓宽地图边界,并且一下扩大了将近40%。边路的防御塔外侧新增了道路、野区、资源点,地图整体扩大。
地图扩大40%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扩展,通过引入动态资源、复杂地形和全新机制,迫使玩家从战术思维到操作细节全面升级,同时为战局注入了更多变数。这一改动可以说是对经典MOBA框架的突破。
红框内为老地图范围
新增地图机制:双生之门位于地图的对角线上,玩家可以通过双生之门进行两条路的快速传送。老版本中由于上下两路不通,两条路几乎无法互相支援。所以经常会出现干脆两边都盯着中路打。在新版本中,双生门的出现连接了上下路,让双方在前期对线期有了更多的选择,也让战局出现了更多转机。
2023-全才属性英雄
打破了传统力量/敏捷/智力的定位界限,全才属性虽然在推出初期导致部分角色强度失衡,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次尝试拓宽了英雄玩法、打破传统出装惯性,而非单一主属性堆叠。
全才英雄的出现也将传统的一些冷门装备盘活(全属性装备过于平滑,在很长一段时间选择的人较少)
2024-先天技能
先天技能是每个英雄开局自动拥有的独特被动效果,很多在《DOTA1》中的被动技能被重新设计成为先天技能,作为英雄的特色技能。其中有很多老玩家耳熟能详的被动效果:例如沉默术士的智力窃取与美杜莎的魔法盾。
也有全新设计的极具风格与特色的新被动效果:
例如英雄破晓辰星的先天技能,在夜晚时间切换至白天时,会照亮全地图。这个先天技能设计突破了原本的设计框架,是在信息获取维度的一次创新尝试,
先天技能的出现让每个英雄更具特色,打破了英雄的同质化,给了不同英雄更具特色的定位,同时完美贴合角色设定。是叙事与游戏性的一次结合。
破晓晨星先天技能
持续4秒的显示全图
2024-英雄命石
新增的命石系统让每名英雄至少拥有两种命石,需在比赛开始前选择,并且决策时间结束后锁定选择,敌方无法预判。同一英雄可通过命石切换核心定位。同一英雄的不同命石效果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以变体精灵举例:不同的命石选择甚至会让主属性发生变化,不同命石在局内的策略、装备选择、定位更是完全不同。(最直观的影响是,现在一个英雄可以有两份甚至更多份截然不同的攻略了)
变体精灵的命石可以改变主属性
有些命石甚至会完全改变技能的作用与形态,例如虚空假面:
- 命石1-时间结界:创造一个球形遮罩,除自身外所有单位无法行动。
- 命石2-逆转时空:创造一个矩形立场,改变其中单位的移动、攻击、弹道、转身、冷却速度。友方增加敌方减少。
命石1-时间结界
命石2-逆转时空
两个命石的作用、形态完全不一样。选择不同的命石,虚空假面在战场中的定位也会发生变化。
2025-动态地图革新
河道在MOBA内游戏中一直都仅仅起到了分隔双方的作用,在最新的大版本更新中。河道的水涌进了双方的势力范围,在双方地图中新增了大量可穿行河流,并且顺流而下的时候会有加速,顺流可获得最高150移速加成。
河道的出现强化了分路支援效率以及战场的动态调整效率,例如高地争夺战中利用水道快速切入或撤退。同时野区的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
由于Dota2的地图并不对称,Roshan的位置一直会带来平衡性的问题,无论Roshan放在哪总有一方的地形更加有利。而本次更新中,Roshan会随着昼夜切换从河道一侧走到另一侧(俗称Roshan搬家),基本解决了公平性问题,双方在对局中也要考虑每5分钟一次的搬家会对接下来的战术方向有什么影响。
搬家中的Roshan
两栖生物进化链,新增蝌蚪、沼蛙、长须蛙等野怪,每5分钟营地内一个生物永久升级形态。不仅提升野怪的强度,同时提升了击败后获取的资源。野怪资源过多或过少都会带来巨大的对局影响,这种动态梯度设计鼓励玩家在前期重视对线,中期争夺关键野区,平衡刷野与参团的节奏。
野怪会随时间进化
2025-中立物品革新
在2019年更新中提到的“中立物品也成了更新中的一大重点”,在最新的大版本更新中,中立物品的效果与属性被拆开。玩家在选择物品的同时可以选择一个属性附魔。这让中立装备的选择更加的多样,不会出现之前“想要物品的效果,但是属性不合适”的情况。
2.3 英雄改动
新英雄
DOTA2新英雄发布频率比较稳定,每年约推出 1-2名全新英雄。新英雄通常集中在大型版本周期或国际邀请赛(TI)前后发布,以配合游戏主题活动和赛事热度。
新英雄都有机制复杂度提升的趋势:新英雄技能普遍在操作上需要更多交互、在地图、装备等机制上有更多联动。
技能利用地图上的树弹射(释放难度较高)
凯可以切换两种攻击与技能形态
老英雄
老英雄更新一般分为平衡性调整与大版本调整。平衡性调整时间不定,一般1-3周一次。大版本更新每年约2次。在大版本更新中会对所有英雄集中进行大范围调整。
老英雄更新少则仅调整1点属性,多则在各维度全部重做。一般与英雄的表现相关。在多数玩家对英雄机制不满时会重做。
英雄更新公告
2.4 物品更新
由于装备更新在10年内过于频繁,故不作装备增删的陈列。仅分析10年来装备更新的趋势。
从属性堆叠到机制连携
早期装备更偏向为被动增加属性,而新增的装备更加注重与其他机制的配合例如:
①利用英雄的控制技能接装备的主动技能
②利用装备的主动技能辅助英雄的控制技能
除了装备与技能等机制的连携之外,装备本身的功能性也逐渐高过了属性,出现了大量属性一般但功能性极强的装备。
从固化到更多选择
与属性堆叠也有一定的关系,由于之前装备属性力、敏、智区分较大,很多英雄天生就不适合出其他属性的装备,例如蝴蝶,除了敏捷系英雄可以出外,力量和智力英雄很少出这件装备。这类问题在老版本中比比皆是。
随着版本的不断更新,英雄与装备间的分类也越来越模糊。尤其是大量功能性装备的出现,玩家选择出一件装备不再是仅仅看属性的契合,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团队的需要选择出一件自己认为最合适的装备。或是根据对方阵容出一件克制的装备。
三、分析总结
纵观《Dota2》在十年内的更新历程,可以发现《DOTA2》通过颠覆性创新与系统性重构,不断突破MOBA品类的传统设计框架。无论是新英雄的加入、地图的重做,还是增加英雄命石、更改中立装备等游戏玩法的创新,DOTA2每次更新都不仅仅是数值上的微调,而是敢于进行游戏机制的拓宽。
一句话总结既是:设计师在不断探寻MOBA游戏的边界。这让游戏策略变得愈加丰富,也更加有趣。
3.1 策略变得更丰富
英雄设计
从英雄设计的角度来说,DOTA2的英雄设计近年来呈现出“打破传统定位、融合多元机制、强化环境互动”的开放化趋势,其核心逻辑是通过系统性革新,将英雄从“技能组合体”转变为“动态策略单元”。
现在从最开始的选人双方就已经开始勾心斗角,在职业赛场上尤为明显,一个英雄,三个命石,三套完全不同的用法与打法。一个英雄选出来可能五个位置都能用,根据不同的团队搭配可能同一个英雄同一个位置在不同对局还有不同用法。从选人阶段就必须开始考虑各种情况。
地图设计
从地图设计上来说,《Dota2》地图大幅扩张。游戏的核心目标没有变化,获得胜利需要的所有东西还是在地图的中央。但是增大了40%以后,有大量的空间去收获新的资源,发现新的战术。
新增野区使敌方的获取资源的手段不在像老版本一样,除了在线上外不是在上野区、就是在下野区。
老版本,敌方位置基本固定
新版本,敌人位置更加难测
同时,通过动态地图设计让地图及地图资源随时间发生变化。不仅解决了原先地图的平衡问题,也打破了传统MOBA的固定资源循环,赋予战场更复杂的动态博弈空间。
装备设计
大量功能性装备的出现,玩家选择出一件装备不再是仅仅看属性的契合,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团队的需要选择出一件自己认为最合适的装备。或是根据对方阵容出一件克制的装备。
3.2 游戏变得更有趣
除了策略深度带来的游戏乐趣之外,《Dota2》的英雄、装备设计也更加创新大胆,其中有很多令人忍俊不禁的新技能。
这些“离谱”的技能并不都是英雄主要的四个技能,有些是作为魔晶技能、A杖技能,这也是得益于DOTA2的英雄设计呈现出的“打破传统定位、融合多元机制、强化环境互动”的开放化趋势。让一个英雄有更多的空间去呈现一些千奇百怪的内容。
米波能把分身叠起来,还能发射出去
人马创造一辆马车,可以拉上队友还不打断施法
四、玩家体验
4.1 持续不断的新内容
给玩家带来新体验
持续不断的内容更新也引来很多圈外人的认可和加入。一直都有新体验也是很多玩家能玩几千、上万小时的原因。
新内容带来的学习成本
大版本更新伴随的都是极大的更新内容。在最新一次的大版本更新中,光文本字数达到了恐怖的4万字。玩家吐槽玩先版本前得先通读一篇论文。
即使看了一遍更新内容,在实际进入游戏后还是经常发现“这技能怎么改了”,“这装备配方怎么不对”,“这里地形怎么变了”
对于频繁更新带来的学习成本,有些人是以调侃的形式表达对新内容的惊喜,有些人则真的是好不容易把一个版本、一个位置的一个英雄玩明白,然后全改了。
4.2 拓宽设计维度带来的巨大挑战
平衡性问题
命石系统的出现带来了新的平衡问题,在之前大部分MOBA游戏中,“平衡性”这个概念只存在于不同英雄间,而新增命石后,同一个英雄的不同命石之间也出现了很多不平衡。
部分英雄命石选择率过于集中
并且叠加现在玩家可以快速获取信息,版本强势英雄/强势命石的研究打法很快就能通过职业选手、高分主播通过视频攻略、直播,以及小程序大数据统计等方法传递给玩家。加剧了部分英雄命石的固化。
像这种明明设计了三个选项,但玩家最后只集中在一个选项里的情况肯定是设计师不愿意看到的,但是由于之前说的英雄从“技能组合体”转变为“动态策略单元”,这也让平衡性变得更加难做。
题外话:V社在2025年3月20号的更新中将高分局的录像变成了无法下载,引发了玩家广泛探讨。其本质原因也是因为,大量视频主通过下载研究高分玩家、职业选手录像,快速出推荐攻略引导玩家大范围玩同一英雄。
部分设计方案改来改去,反复横跳
2024.5.22白虎新增命石“月之暗面”和“太阳金辉”
2025.2.18把命石直接删了,换成了“群星风暴”和“跳跃”
部分频繁的来回改动也引发了职业选手吐槽:
文/英雄游戏研究院
来源:英雄游戏研究院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wx-2W1K9iLDoLCozmQAI6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