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开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回复: 0

团结引擎左瑞文:以本土化为基AI为翼,重塑中国游戏开发新生态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0862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月23-24日,由Unity中国举办的Unite 2025开发者大会以60余场技术分享圆满收官。来自全国各地的游戏开发者、技术专家、行业观察者共同见证了团结引擎1.7.3版本的正式发布,核心渲染能力突破、跨端部署全面进化、AI智能创作平台落地——表明一款真正“更懂中国开发者”的本土引擎,正在崛起。

微信图片_2025-11-03_085334_531.jpg

据了解,团结引擎上线一年多下载量已突破50万,成功支撑超7843款小游戏开发。可以说,团结引擎1.7.3版本的发布不仅是一次技术迭代的展示,更是一场关乎中国游戏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在随后的媒体采访环节,Unity中国团结引擎负责人左瑞文先生以坦诚而深刻的视角,揭示了团结引擎背后的战略逻辑、技术攻坚与生态愿景。

微信图片_2025-11-03_085340_707.jpg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团结引擎1.7.3版本的发布内容与左瑞文的深度访谈,尝试理解Unity中国在团结引擎上所做的努力和技术愿景。

一、战略转型:从Global版本到更本土化的引擎

Unity作为全球最广泛使用的游戏引擎之一,长期以来以其跨平台能力、易用性和庞大的社区生态,成为无数独立开发者和中小型工作室的首选。然而,随着中国游戏市场的快速演变,Global版本的产品路线图逐渐显露出其“水土不服”的一面。

左瑞文在采访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国外很长时间形成了大厂做3A游戏,更多是在做主机、PC游戏,这个游戏能不能上手机是另一回事。但中国不一样,中国市场的独特性在于,无论是头部大厂还是中型团队,普遍追求‘全平台发布’——即同一款游戏在PC、主机、移动端、小游戏平台,甚至新兴的智能座舱、XR设备上无缝运行。”

然而,Unity Global版的开发节奏和功能优先级,更多服务于欧美市场3A游戏的开发模式,对于中国开发者迫切需求的“一套管线、多端发布”、“小游戏性能优化”、“鸿蒙系统适配”等问题,响应缓慢甚至缺乏理解。比如渲染管线重构,海外团队的反应往往是“为什么需要这个需求?”,这种认知鸿沟使得技术落地举步维艰。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Unity中国推出团结引擎作为其技术基座,开启了“本土化再造”的征程。其核心使命并非简单地“复制Unity Global”,而是基于对中国市场的深度洞察,重构引擎的技术架构与功能体系,打造一款真正服务于中国开发者的“本土引擎”。

微信图片_2025-11-03_085341_971.jpg

以Unity 6中备受关注的GPU Resident Drawer为例,这一技术旨在通过GPU计算提升渲染效率。然而,由于小游戏平台长期受限于webGL,缺乏compute shading能力,导致该技术无法在小游戏环境中应用。团结引擎通过其自研的Metal技术,成功将compute shading能力引入小游戏平台,并基于此实现了对GPU Resident Drawer的完整支持,甚至在某些场景下表现更优。

另一方面,更能体现团结引擎本土化优势的,是其对本土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与灵活合作模式上,左瑞文强调,团结引擎能够紧跟中国市场的高速变化,快速迭代,灵活调整,真正做到了“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左瑞文举例,有客户因热更新时资产哈希值变化而产生问题,但Global是不会理这种问题的。“我们知道热更新保持资产不变对于游戏公司来说太重要了,团结引擎团队当天就给了定制。”而“当天提问题,当天解决”的响应速度,在Global版本中是不可想象的。

这种“以开发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正在赢得越来越多游戏开发团队的信任,成为团结引擎从“可用”走向“首选”的关键驱动力。

二、技术突破:TuanjieGI为核心,追求更高品质渲染画面

在游戏开发领域,渲染能力始终是引擎的核心指标,玩家始终对高品质画面的有更高的期待。团结引擎1.7.3版本的发布,TuanjieGI全局动态实时光照系统的推出,正是对这一趋势的直接回应。

1. TuanjieGI:告别预烘焙,实现端游级光影

传统游戏开发中,为了实现复杂的光影效果,通常需要进行长时间的“预烘焙”(pre-bake)过程。这一过程不仅耗时耗力,而且一旦场景发生改变,就需要重新烘焙,极大地限制了开发效率和创意自由度。更重要的是,预烘焙的光照是静态的,无法响应场景中动态物体的光照变化,导致画面缺乏真实感。

微信图片_2025-11-03_085343_356.jpg

TuanjieGI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作为Unity生态中首个完整的全局动态实时光照解决方案,TuanjieGI实现了无需预烘焙即可呈现端游级光影效果的技术突破。它能够实时处理直射光与间接光,精准模拟光线在场景中的传播与反射,呈现出接近影视级的光影效果。

这一技术的核心在于其采用了基于屏幕空间与距离场的软光追技术。开发者只需“一键开启”,即可在整个场景中启用高品质光照,无需复杂的参数调整或额外的硬件支持。这种“所见即所得”的光照体验,极大地提升了美术团队的创作效率,让高品质光照从“奢侈品”变成了“日常生产力工具”。

2. 动画与粒子系统:提升全流程效率

除了光照,团结引擎在动画和特效方面也进行了全面升级。团结动画系统采用节点化操作,取代了繁琐的代码编写,开发者可以通过简单的拖拽搭建复杂的动画逻辑,并配合实时预览功能,实现“所调即所得”,显著提升了调试效率。

微信图片_2025-11-03_085344_643.JPG

在特效方面,全新的现代化粒子系统在保证丰富视觉效果的同时,大幅降低了性能开销。无论是魔法技能的华丽光效,还是环境中的烟尘雾气,都能在各种设备上稳定呈现,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强的创作自由度。

3. 自适应光照系统APS:为大型开放世界而生

左瑞文还在采访中介绍另一个与Unity 6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适应光照系统APS。Unity 6中的APV(Adaptive Probe Volumes)虽然能提供动态光照,但在大型开放世界游戏中,需要手动放置大量的体积(volume),导致编辑复杂、烘焙缓慢,严重影响开发效率。

团结引擎的APS(Adaptive Probe System)则彻底解决了这一痛点。它摒弃了volume的概念,采用自动分块管理的系统架构,引擎便会根据场景布局自动分配和管理光照探针,无需手动拉取和调整。这不仅极大地简化了大世界的编辑流程,还将烘焙时间大幅缩短,对于需要频繁迭代的大型项目而言是大有益处的,而这正是团结引擎针对开放世界这类大型项目开发痛点的深刻理解。

三、跨端革命:从“多端发布”到“真正跨平台”

“一次开发,多端发布”是中国游戏开发者的理想状态,但在实践中却面临重重挑战。不同平台的硬件性能、操作系统、输入方式、资源格式等差异巨大,开发者往往需要针对每个平台进行大量适配工作,甚至需要维护多套代码和资源管线。

团结引擎1.7.3版本的核心战略之一,便是全面升级跨端部署能力,致力于为开发者提供真正的“一次开发,多端发布”解决方案。

1. 虚拟几何体:提升跨平台渲染能力

在跨端开发中,移动设备的性能限制是最大的瓶颈之一。复杂的3D场景往往包含数百万甚至上亿个三角面,这在PC或主机上或许可以流畅运行,但在手机上却极易导致卡顿甚至崩溃。

团结引擎1.7.3推出的虚拟几何体技术,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该技术通过深度优化的跨平台架构和GPU高效剔除技术,大幅提升了移动设备的渲染能力,让开发者能够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流畅渲染包含上亿个三角面的复杂场景。

微信图片_2025-11-03_085346_051.jpg

传统的阴影渲染计算量巨大,是性能消耗的大户。团结引擎采用GPU高效剔除技术,只对需要渲染阴影的物体进行计算,从而大幅减少了运算量。同时,对CPU和GPU执行效率的全面优化,也确保了游戏在不同平台上都能稳定高效地运行。

2. TJSR超分辨率技术:平衡画质与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升跨端体验,团结引擎还推出了Tuanjie Super Resolution(TJSR)超分辨率技术。TJSR不仅具备TAA(时间抗锯齿)的特性,还能根据不同硬件平台自动调用原生超分能力。

这意味着,无论是在高端PC上追求极致画质,还是在入门级移动设备上保证流畅运行,TJSR都能智能地在画质与性能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玩家无需手动调整设置,游戏即可自动呈现最佳的视觉效果,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3. 本土特色小游戏赛道

在跨端战略中,国内独一份的小游戏市场是团结引擎最具优势的领域。左瑞文明确表示:“我们团结在小游戏赛道上是绝对第一的,没有任何能够跟我们相比的引擎存在。”

这一领先地位源于团结引擎对小游戏平台的深度优化。通过引入Metal技术,团结引擎成功将原生(native)能力带入小游戏,不仅降低了功耗,更重要的是补齐了WebGPU在compute shading等高级功能上的短板。例如,过去在小游戏上无法实现的几十万根草的效果,现在已经成为可能。

目前,已有超过7800款小游戏基于团结引擎开发运营,其性能表现已逐步接近原生App水平。随着《王者荣耀》等顶级IP也开始在小游戏平台进行灰度测试,团结引擎的市场影响力也将进一步扩大。

四、AI赋能:开启AIGC工作流新纪元

如果说渲染和跨端是团结引擎的“硬实力”,那么AI集成则是其面向未来的“软实力”。在Unite 2025大会上,团结引擎发布了重磅功能——AI Graph,标志着其正式进入AIGC时代。

1. AI Graph:无缝集成的AIGC工作流

AI Graph并非一个独立的外部工具,而是深度集成在引擎内部的AIGC工作流平台。开发者无需在外部工具间来回切换,即可在熟悉的引擎编辑器环境中直接调用强大的AI生成能力。开发者利用AI生成的资产(如3D模型、贴图、动画等)会自动适配引擎的技术规范和渲染管线,无需额外的格式转换或参数调整。

微信图片_2025-11-03_085347_547.JPG

根据实际测试,AI Graph可使生产效率提升70%,成本降低90%。以3D角色模型制作为例,传统流程需要经历概念设计、建模、拓扑、UV展开、贴图绘制等多个步骤,耗时数天。而使用AI Graph,开发者只需输入文字描述或草图,AI即可在短时间内生成完整的3D角色模型,包括精准的拓扑结构和高质量的贴图材质,效率提升数倍。

2. 与腾讯混元的深度合作

AI Graph的强大能力,离不开其背后的技术支撑——腾讯混元大模型,后者能精准理解游戏开发的专业需求,生成符合游戏美术规范的2D、3D高质量资产。在文生图方面,混元图像生成模型能够快速生成符合创作意图的高质量游戏素材和概念草案,让美术设计效率提升数十倍。而在3D建模方面,混元3D 3.0建模精度提升3倍,几何分辨率高达1536³,细节表现力显著增强。

微信图片_2025-11-03_085349_043.JPG

左瑞文强调他们与混元的合作是“很深的”,并且“今天只是一个发布,是一个起点”。未来,双方将在资产生成的各个环节(如场景、音乐、音效等)持续探索,打造一个闭环的AI生产链路。

展望未来,左瑞文认为,AI生成资产将迎来爆发点,尤其是在游戏原型、可玩广告(Playable Ads)和小游戏领域。这些场景对资产质量的要求相对较低,但对生产速度要求极高,正是AI的用武之地。

此外,AI在代码生成方面也已得到广泛应用,许多程序员使用AI辅助编写代码,显著提升了研发效率。

五、生态共建:从适配者到共建者的角色转变

团结引擎的成功,不仅依赖于技术突破,更离不开其对开发者生态的重视。上线近一年,团结引擎下载量已突破50万,月活用户创历史新高,成功支撑超7843款小游戏开发,并覆盖30家新能源汽车厂商的智能座舱系统。

微信图片_2025-11-03_085350_987.JPG

1. 鸿蒙:战略级合作,共建新生态

在操作系统层面,鸿蒙(HarmonyOS)是团结引擎重点适配的本土系统。左瑞文明确表示,团结引擎与鸿蒙是战略级别的合作,其角色是“共建者”而非简单的“适配者”。

由于鸿蒙系统面临硬件性能挑战,团结引擎需要与华为团队紧密合作,共同探索在有限硬件条件下实现Android级别性能和稳定性的解决方案。这种共建模式,不仅加速了鸿蒙游戏生态的成熟,也体现了团结引擎深入底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资源商店:繁荣社区,促进共享

为了进一步服务开发者,团结引擎推出了资源商店,支持3D模型、材质、音效等传统资产的交易,更鼓励开发者分享完整的功能模块、技术解决方案和游戏模板。这一举措旨在促进整个社区的技术创新与知识传播,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技术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

左瑞文透露,资源商店目前增速达到30%——40%,且正在与国内外插件开发者积极沟通,希望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入驻。

结语:为中国开发者实现创意梦想而生

从TuanjieGI的光影革命、资产适配多平台的跨端管线突破,从AI Graph的智能创作到与鸿蒙的生态共建,团结引擎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中国游戏开发的格局。

它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工具,而是一个深刻理解本土需求、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勇于技术创新的“共创者”。未来,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跨平台能力的持续深化以及开发者生态的日益繁荣,团结引擎有望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游戏内容创作领域的核心力量。

微信图片_2025-11-03_085352_451.JPG

正如Unity中国CEO张俊波在Keynote主旨演讲环节中所言:“十届Unite让Unity在中国从一个陌生的名字,变成了大家手中得力的创作工具。面向未来,我们做出三个承诺:第一,灵活拥抱中国市场,第一时间响应本地开发者需求;第二,与AI能力深度融合,全面释放创作潜能;第三,打造真正的跨平台引擎,从3A大作到轻量小游戏全覆盖。我们不仅是技术的提供者,更是梦想的同行者和市场的共建者。”

在这个“创意即生产力”的时代,团结引擎正以“本土化为基,以AI为翼”,助力每一位中国开发者,将天马行空的想象,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P8pYlvO-_HRgjN-pTc9Hr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品发布|文章投稿|广告合作|关于本站|游戏开发论坛 ( 闽ICP备17032699号-3 )

GMT+8, 2025-11-3 14: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