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开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167|回复: 4

[讨论] 虹路上的疯言醉语-6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中级会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527
发表于 2011-10-11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博客:虹上泥印-设计师的眼睛


——良禽择木,我该何去何从?

  新人都会纠结于第一家就业的公司,不知道该去哪个公司好。当然,更多的情况是简历投出后石沉大海,好不容易有一家公司给予回应后却不知道该不该去好。其实类似的情况不止出现在未入行的新人身上,越是有经验的行业人员,在跳槽或者选择下一家公司时越是谨慎。

  这期我们来谈谈游戏行业中公司和项目的挑选——作为一个希望进入游戏行业或者已经身处行业中的人员,在选择去处时该考虑哪些问题呢?

  还是先从我自己谈起。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恐怕我把不同规模的公司都经历过了——少至五六个人大呼一句“我要创业”就开始磨刀的,多至过万人的行内数一数二的企业。不同规模的公司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收获,以下我也逐一分享我走过的路和在公司选择上的意见。

  在我刚进入这个行业时,我是以美术的身份加入一个只有5~6人的小团队的。这个小团队开发的是网络休闲足球游戏,3v3的竞技小游戏,颇有点街头篮球的感觉了。在这个项目过程中我挂衔是美术,的确揽下了除了原画以外几乎所有的美术工作——整个游戏的界面设计和制作、3D场景模型的制作、球员动作的制作、射球特效的制作、整个游戏官网的设计和制作。

  项目进展了四个多月就挂了,其实产品已经做出来,但老板希望独吞产品出售所获得的盈利,最后闹得不欢而散,未完成的半产品也没落得一个好下场。但这段历时三四个月的美术经历对我往后五年至今的策划生涯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当年这种5~6人的小团队编制在现在很多公司和项目里也有运用,最典型的就是手机游戏、网页游戏和社交游戏(Social Game)。这三类游戏的规模很小,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都相对很小,多数只需要10人以下的团队就能完成整个游戏。(休闲游戏也在此列,但人数相对较多,多达几十人的规模。但国内开发休闲网游的公司还是相对较少。)

  这种公司和团队在国内的数量也是最多的(因为低起步成本和运作成本导致的低门槛),也是择业时相对来说最容易进入的地方。

  好处明显得从我的经历就能看出来,由于整个项目各个岗位只有一两人,所以从事这个岗位能得到方方面面的锻炼——例如策划需要负责整个游戏所有系统、内容、界面、易用性等各方各面的设计,还需要负责程序的改进和运营过程中的反馈收集和产品改良。这样带来的锻炼是很不错的,也很全面。此外这类项目开发周期很短,而成本低和开发难度低导致其开发出来的成功率相对较高,所以积累项目经历也更快和更容易。在这类公司中工作两三年,可能就挣得5个乃至10个项目的经历了。很快就能成为这方面项目的设计精英。

  其坏处也归根于这种团队和项目的产生门槛太低。由于几十万乃至最多几百万就能开发出这样规模的项目,介入这类产品开发的公司乃至投资人多如牛毛。数量总会冲淡质量,这些公司和投资人的“素质”都参差不齐。除非是这些领域里较有名的公司或有着资深经验的人员带队,否则项目多半也会无疾而终,或者开发出一两个项目后就销声匿迹,间接导致自己得隔三差五地就换一个公司,在下一家公司面前留下“频繁跳槽”的恶名。(至于这些公司项目失败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18个月投资回报的资方撤职,有可能是主要负责的人员素质和能力不行,有可能是没有给力的市场运营,甚至有可能是跑完990米后最后10米岔气突然摔倒……各种诡异的情况都会发生,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此外这三类项目还有一个隐性的“坏处”。如果你立志做MMORPG这种大规模的游戏类型,那长年在这三类游戏中工作可能会让你越来越远离目标。这三类产品都是开发难度相对于MMORPG明显偏低的项目,无论是设计规模还是技术难度都要低得多。长期从事这类项目,再转到MMORPG项目的开发会有很多不适应,乃至转到这类公司也会在最初入职的职级评估上打个折扣。这并不是说MMORPG比这三类产品更高档,而是规模不同,开发难度和成本不同,积累的经验和能力也不同,的确已经是有点隔了小半个行业的感觉了。


  离开网龙后我也带了一个20多人的团队开发项目将近一年,当时我担任的是制作人兼主策划兼项目经理(好吧,其实还包括产品经理。没办法,资金不足,人才缺失,只好顶着头皮做出如此荒唐的举措了)。投资人雄心壮志地希望这个20来人的团队能开发出一个很有规模和分量的MMORPG,并且对时间和成本也有很大的限制,最终顶不住如此大野心的举措,更跳不出18个月的投资回报铁律,美术团队被裁,我自己也无心继续,引咎辞职离开。


  这类小规模团队在择业时是最需要当心的。它们不像前三类项目——手机游戏、网页游戏和社交游戏都是本来就只需小规模团队的项目,这些项目人多了反而不好开展。而小规模团队去鼓吹或企图完成大规模项目的情况是最危险的。这种危险表现在两种情况:其一,这些团队的几个主要负责人往往抱着哄骗着捞一笔的心态,而后骗到不错的待遇后就得过且过,骗完了这家去下家,团队和项目死活反而不重要了;其二,团队真有一定经验和莫大决心,希望能闯出一片天空最后成事,但无奈敌不过现实,而经验和能力又没有大到能创造奇迹的地步,最终不单消磨了团队的士气,还消磨了资方的耐心,撤资或者解散团队早成定论。这类团队唯独例外的是一些梦幻队伍,一群很有经验、能力和人脉的人,虽然手上只有区区几十到几百万的启动资金,但这群人的存在就是无价的筹码,同时他们也能步步做好,或者至少每一步都稳踏稳进,最终的确有以小变强的奇迹发生。但这种情况少之又少,一来多数人不具备辨别出这类神团的法眼,二来这种神团也暂时不能成为“慈善机构”,轻易地招募没经验的新人入队,所以我更多的建议是对这种小规模大野心的团队敬而远之。


  创业期的天晴(也就是网龙)是我从业多年至今还一直怀念的,当时的福州天晴数码是一个只有几百人研发的发展中企业。虽被誉为黄埔军校,但在当时却陷入窘境。大家辛辛苦苦,如兄弟哥们地苦熬着,最终做出了魔域缔造奇迹,让公司以盈利提升超过1000%的幅度一跃成为业内前列企业,也让网龙彻底翻身,成为数千人的大企业。我有幸经历了这个艰苦的创业期,经历了魔域从研发到上线的苦尽甘来的过程,这种过程是最能学到东西的。

  当时的网龙无论是工作氛围还是学习分享氛围都很浓:大家每天埋头投入地工作到深夜,情报组每周的信息分享,公司每月的月度创意比赛,策划系统组每周四晚的分享讲座,周一周五的项目组会议,部门与部门的频繁交流和分享……我认为当年所有这些非项目层面的积累和分享都促成了网龙与魔域的成功,而这些氛围也常常能在有前途的创业中型公司里发生。


  业内也有一些这样的公司,年初一群好朋友就落户于上海的这样一家公司。这种公司有着一群很有经验和才能的核心人员,有着充满野心和长远意识的企业家,有着来自各方各面的项目研发和运营经验。继而产生了很不错的内部工作氛围、分享氛围和学习氛围,无论是对新人还是希望谋求突破的老人来说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其次,这种公司的项目成事的几率也较高,成事发家后,公司里所有人都能得到大幅好处,功臣们更是一朝冲天,飞黄腾达——像畅游和麒麟就是业内一个很好的例子。

  可惜的是中型公司和团队很多,像这样的公司出现的几率却较小,而且也较难识别。多是一些有了一定人脉的老油条们才能从中窥探出端倪。但如果遇到或了解到这样的公司,我建议不妨毛遂自荐或设法进去。


  九城和腾讯是我经历过和正身处的大企业。在九城两年的经历中充分体验到大公司的情况,也目睹了一个大公司的兴衰。魔兽世界的运营和运维团队,多项代理产品的庞大产品团队,逾千人的客服团队,五个自研项目并行齐驱的环境与人才实力,这些都是过去的“兴”;魔兽的易手,代理产品的不着声色,大批客服的裁员,自研项目的失败与割舍,而后是如今的“竭”。如此的大公司能从中见识和经历的实在是太多了。


  大公司有着多个项目,有着积累已久的经验,这些项目和经验就像硕大的图书馆那样,敲开图书馆的大门后受用终身。大公司往往有着更多成本把学习、培训和分享方面做到最好,例如九城有着每周的技术和设计方面的分享讲座,腾讯也有各种领域的内部培训。且大公司多个项目的优势在于项目之间可以互通经验,在经历一个项目过程中也能从其他项目里吸取到各种营养,这对从业者来说是很宝贵的。

  大公司的另一个好处是有一整套完整的开发和运营经验。不需要像小团队那样得从头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流程和经验,大公司在运作至今的多项目经历里往往都积累了完善的流程和经验,这促使一来项目的成功率较高,二来参与人员也能从中学到成功和完善的项目流程和开发经验。

  处身于这种大型团队和成熟公司的坏处在于几点:其一,大型团队和成熟公司的流程明确,分工也规范得多。分工规范意味着定位明确,很可能一个新人在进入这种公司后就只接触一小块领域的工作了,工作量也充足得难以抽空去学习其他周边乃至远离的领域,想有更多的提升还需要自己花大力气去努力才行;其二在于大型项目都有着较长的开发时间,短则一到两年,长则三到五年,几年晃眼过去后倘若产品没有在市场上成功,或者甚至因为种种原因无疾而终了,那项目经历会被打上很大一个折扣(好吧,这种观点也是行业现状。现实社会本来就充斥着成败英雄论);其三,大型公司本已功成名就,各种利益已经在各个阶层中稳定,产品成功不会让公司有着本质性的提升(除非是像梦幻、魔域、天龙那样极大的成功),产品失败也不会让公司背负上太大的亏损。于是个人对于公司能发挥的作用被缩小到很小一个地位。如果是一心抱着想靠一两个项目闯出衣锦还乡的日子,那这种黄粱美梦我劝还是尽早收回。在大公司里更多是踏踏实实地学习和做项目,真真正正地提升自己,参与一两个成功的项目,再从中谋求机会,抓紧机遇。


  无论是小到三五成群的团队,还是大到成千上万的公司,真正择业时除了参考这些意见外,更多得看你的感觉。我也碰过一些朋友是以感觉行事,虽然最初选择的公司不被看好,但最后他还是在公司得到了不错的发展,该公司也进展得不错。

  此外就公司和团队的规模来说,绝对没有永久的最优选择,只有符合你当前情况和志愿的最优选择。我有不少朋友很喜欢创新,他们一直在网页游戏和社交游戏中设计,自身能力得到很不错的提升之余也在职位和薪水上有了长足的提升,并且他们都希望一直做下去。即使对刚入行的新人来说,小公司和大公司也是两难的选择——绝对没有大公司比小公司明显占优的说法——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甜酸苦辣,各有各家的难念的经。

  我们总是吃着碗里的却看着别人碗里的香,而后频繁地跳槽,一再错误地择业。良禽择木,倘若你是良禽,那在择木前请务必多思考一番,也不妨问问业内朋友们的意见。


相关链接:

·虹路上的疯言醉语-1
·虹路上的疯言醉语-2
·虹路上的疯言醉语-3
·虹路上的疯言醉语-4
·虹路上的疯言醉语-5
·虹路上的疯言醉语-6
·虹路上的疯言醉语-7

35

主题

2849

帖子

312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20
发表于 2011-10-12 15: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虹路上的疯言醉语-6

看完了全部,天之虹说的是绝对的实情。

我个人提倡,新人策划最好大公司呆下,学正规和专业的流程,小公司混下,让自己在极大的压力下学会“全能”,这样才能在将来做出自己带头的优秀产品。

进大公司就3条路

1.学历高,校招
2.有人脉,内招
3.有声望,特招


最后个人补充一点希望各位在职策划在跳槽时也要注意,不要为了点蝇头小利的钱随意去,你得看那个项目的负责人是什么样的人,老板和公司又是什么样的,否则去一个注定必败的项目不是自找苦吃?时间和青春都浪费了。。。

35

主题

2849

帖子

312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20
发表于 2011-10-12 15: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虹路上的疯言醉语-6

广告下,本年度最后一次大规模招人,有意愿的速联系本人和投简历过来。公司福利待遇不错,目前页游为主要产品。

ps:昨天下午,论坛上最后一位来面试的人也已通过,正式入职。

4

主题

124

帖子

14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4
发表于 2011-10-12 17: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虹路上的疯言醉语-6

赞同

2

主题

118

帖子

13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6
发表于 2011-10-12 1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虹路上的疯言醉语-6

大公司学流程,小公司练能力。
然后看准了做一款成功的项目。
最后出来自己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品发布|文章投稿|广告合作|关于本站|游戏开发论坛 ( 闽ICP备17032699号-3 )

GMT+8, 2025-7-1 08: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