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年前《奇迹》在中国网游市场引发的奇迹,到今日开发商网禅与运营商第九城市的反目成仇,双方遭遇了怎样的摩擦、矛盾与冲突?在失去由产品维系的合作关系之后又会如何?
甜美蜜月
网禅(Webzen)成立于2000年4月,是韩国3D网游的先行者,其处女作《奇迹》(MU Online)诞生于2001年,成功在由NCsoft旗下《天堂》主宰的韩国网游市场中杀出了自己的一方天地。与《奇迹》同期的那批如今听上去已令人眉头紧皱的“韩国泡菜式网游”为后世的诸多作品确立了大量标准和传统,但单调的喝血、刷怪、打宝、练级体验至今仍令部分玩家乐此不疲。
2002年7月10日,第九城市与网禅在韩国汉城联合举行《奇迹》签约新闻发布会,同年10月,双方在华成立合资公司9Webzen,正式投入《奇迹》国服的运营筹备工作。
《奇迹》国服于2002年10月开放公测,2003年2月正式开始运营,从诞生到正式入华期间,《奇迹》先后于2001年12月和2002年12月获得韩国游戏奖最佳网游类产品第三名、游戏画面特别奖、韩国总理奖数字创新类产品第二名。
第九城市与网禅在茁壮成长的中国网游市场中度过了一个甜美的蜜月期,我们能够在当时的报道中读到“注册用户达到3500万,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超38万”这些足以令任何一家游戏企业感到自豪的数字,但好景不长——所有韩式泡菜网游基本都面对着同一个敌人:外挂。枯燥的游戏体验、粗暴的数值系统与急功近利的心态共同促生了这些怪胎,当时针对《奇迹》的外挂就像游戏本身一样迅速风靡网吧,甚至有外挂采用了收费包月的盈利模式,面对因外挂而恶化的游戏环境,运营商第九城市曾经试图以封号等方式进行抵制,但最终还是举出了白旗——2004年12月2日,独立于1-43大区之外的“贪婪之岛”服务器正式开放,官方公告称“我们为愿意使用外挂进行游戏的玩家专门开辟了允许使用外挂的游戏服务器”,在九城妥协的背后,《奇迹》已经走入了产品生命周期中无法回避的下坡路。
2004年12月15日,第九城市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他们在招股说明书中记录了与网禅的最后一段愉快的回忆:“第九城市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160万美元,其中9Webzen贡献了132万美元”。
9Webzen是负责《奇迹》国服运营的合资公司,成立之初第九城市与网禅分别持有51%和49%的股份,关于《奇迹》产品的运营收入分成,第九城市曾在2005年2月24日发布的2004财年及第四季度财报中如此说明: “自2004年1月,第九城市与9Webzen达成了新的营收分成协议,第九城市享有《奇迹》在中国运营收入的10.5%。此前,9Webzen只需向第九城市支付《奇迹》营收的5%,以及一笔固定的最低限度的年费。”
2004年,9Webzen主要基于《奇迹》时长计费点卡销售创造的营收总额为1.751亿元人民币,当时约合2120万美元。
这也是《奇迹》在中国市场最后的辉煌。
同床异梦
2005年的中国网游市场正面临着转型、洗牌与剧变,在新产品与新理念走上台前的同时,旧产品的用户流失正在不断加剧,饱受外挂之苦的《奇迹》在这一时期逆水行舟,一线产品的光芒迅速黯淡。第九城市于2005年发布的财报不断传来《奇迹》溃败的消息:仅第一季度较上一季度的营收降幅就高达40.5%,从之前的4310万元人民币(当时约合520万美元)降至2560万元人民币(当时约合310万美元)。财报将营收降低的原因归结为“原定于2005年首季度上线的主要更新遭到了延期”。但第九城市为这一时刻的到来早已做好了准备:其产品结构正进行着一次重大调整,在《奇迹》败退的同时,《魔兽世界》(World of Warcraft)的国服上线了。
“一个世界在等待……进入此门者,需放弃一切点卡”
与合资公司9Webzen运营《奇迹》国服的模式相同,最初宣布运营《魔兽世界》国服的仍然是一家合资公司:第九城市与新加坡China Interactive各自占有运营商China The9 Interactive(C9I)68.9%和31.1%的股份——随后,第九城市通过全资子公司Gamenow收购了China Interactive持有的31.1%的股份,成为了C9I的单一股东。
在第九城市的200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中,9Webzen与《奇迹》的收入陷入了谷底:该季度9Webzen净损600万元人民币(当时约合72万美元)较上一季度下滑368.7%。
自2005财年第三季度,由于第九城市事业规模的发展与9Webzen及《奇迹》产品的表现持续不佳,9Webzen在第九城市财产份额中所占的比例已不足20%,此后,9Webzen失去了在第九城市财报中单独列出财务明细的待遇。与此同时,《魔兽世界》在该财季创造了1.806亿元人民币的净收入(当时约合2230万美元)。
9Webzen与《奇迹》的颓势最终导致第九城市于2005年底出售了9Webzen的21%股份:自2005年12月31日,第九城市与网禅在合资公司9Webzen中占有的股份比例变成了30%和70%,这家由韩方持股70%的公司继续在中国大陆地区运营《奇迹》单款产品。同一时期,第九城市与网禅签下了继《奇迹》之后的下一部产品:《奇迹世界》(Soul of The Ultimate Nation,SUN)。
昔日亲密战友网禅的名字自第九城市2006年第二财季的财报中完全消失,直到2007年第三财季才再度回归——《奇迹世界》于2007年5月投入运营后,至2007年9月30日创造了2760万注册用户、同时在线人数超98.5万的佳绩。在此期间,第九城市曾于2007年2月12日宣布签下网禅旗下新作“Huxley”——一款将角色扮演与主视角射击结合网络游戏。Huxley这个名字首次出现于第九城市2006财年第四季度财报中,但直到其于2009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中消失,它也没能拥有一个官方中文译名。
Huxley,这个游戏的副标题应当是“请当我不存在”
网禅曾在2007年初发布的新闻稿中表示:“关于Huxley发行及运营权协议的总价格预计会达到3500万美元,包括预付定金与三年期限最低限度的保证金,项目分成率在此次合同期限内设为22%,这一代理协议仅限于PC平台……加上额外的收入分成——例如游戏内置广告的收入,这份协议的总价将创造韩国游戏产业历史上单款游戏出口贸易的新纪录。”
但这只不过是网禅在九城枕边做的最后一场白日梦罢了。
第九城市在2009年失去的不仅仅是Huxley。
失去《魔兽世界》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代理权所改变的也不仅仅是第九城市一家企业的命运。
在2009财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中,第九城市的净收入较上一季度降低91%,较去年同期降低94%,这是自2009年6月7日《魔兽世界》代理协议到期之后,第九城市度过的第一个凄凉的寒秋。
投资者与股东的焦虑可想而知,而一家游戏公司面对这等遭遇已别无选择,只能试图通过其他产品填补《魔兽世界》连根拔除后残留的巨坑。作为一家一直严重依赖海外产品代理模式盈利的网游企业,第九城市对旗下研发作品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数款研发新品于2009年出现在了第九城市的财报中,其中一款名为“Miracles: Ultimate X”——这成为了引发一场战争的导火索。
不共戴天
对于网禅而言,Miracles: Ultimate X最严重的问题是:它的缩写是MUX,包含MU两个曾经代表《奇迹》的字母——第九城市最初是在2009年的China Joy前夕正式公布了这款游戏的存在,但作为一款产品,它很快就陷入了沉寂之中——直到2011年,项目组才通过微博透露MUX由于“核心玩法落后”,MUX曾于2009年终止开发,接手该项目的白狼工作室直到2011年初才重拾MUX,那时MUX的中文名曾是《奇迹传说》。
《奇迹传说》:《奇迹》的原开发商不喜欢我,你呢?
作为战争导火索的MUX却自项目公布之日起就已经被点燃,并一直在网禅与第九城市之间散发着硝烟。
2009年12月8日,网禅与第九城市之间漫长的战争正式爆发:网禅发布公告称第九城市侵犯了“MU”的商标协议及转让权,针对此事将在首尔地方法院起诉第九城市,要求被告将在中国注册的MU(奇迹)商标转让给身为游戏开发商的网禅。
“按照双方在2003年签署的协议内容中的商标转让条款,第九城市应依照网禅的要求将所有与MU相关的商标归还网禅,并终止与MU相关的版权侵犯行为……自MUX公布之后,网禅一直要求第九城市终止在MUX产品中利用MU品牌的行为,并且更正关于“MUX是MU续作”的宣传,但第九城市一直拒绝做出回应……随着争执激化,第九城市曾在2009年9月发布的公告中改用游戏的全名:Miracles: Ultimate X,但仍然继续在官方网站上采用MUX这一缩写。MUX这一名称不仅令用户对我们的MU商标产生了混淆,其游戏内容还仿冒了MU的原创背景音乐及主要角色。”
时任网禅CEO的金昌根(Kim Chang keun)对此表示:“在过去的四个月中,为了维护我们与第九城市的合作关系,网禅一直在设法与对方解决这一纠纷,但对方并未予以合作,《奇迹》不仅仅是网禅的主力产品,同时还对于韩国网络游戏产业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正式的官方续作MU2正处于开发之中。为了维护MU的品牌与商标,我们决定采取强硬态度面对第九城市。”
由网禅开发,本应成为《奇迹2》的MU2——它在中国败给了“qiji”的拼音
网禅的一面之词中至少有一点所言属实:第九城市自始至终没有对此做出过任何公开回应,就在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支离破碎的同时,《奇迹》与《奇迹世界》的国服却仍在照常运营。
对于九城而言,长期同床异梦的体验已经足以对这位“合作伙伴”产生反感和厌倦了:在《奇迹》所创造的奇迹消退之后,网禅暴露出了企业经营与产品开发方面的诸多不足:作品难产,经营赤字,于2008年9月被后来居上的NHN Games(成立于2004年11月)收购多数股权。第九城市只代理过网禅的三款产品,其中Huxley未见天日的原因显然不仅仅是运营商方面的问题: Huxley最初公布于2005年,最初制订的上线日期设于2007年——当时还是一部野心勃勃的PC与Xbox 360双平台作品,之后又跳票至2008,而2009年,翘首以待的玩家得到的却是Xbox 360版开发工作遭到搁置的消息……直到游戏于2010年彻底消失,网禅也没有为其推出过任何正式的海外版本。
第九城市在这个项目中得到的只是一张“总价高达3500万美元”的运营协议——他们也许没有完成这笔交易,但至少达成了某种默契:从此双方没再公开提及这款产品。
由网禅提供的《奇迹》与《奇迹世界》两款产品所创造的营收根本无法填补失去《魔兽世界》造成的损失,而被韩方夸下海口、中方寄以厚望的Huxley又无法投入运营,第九城市所面对的尴尬可想而知——被网禅定义为官方续作的MU Online2(很遗憾,它已经无法被命名为《奇迹2》了,详见下文)与Huxley一样正处于上线之日遥遥无期的开发之中——显然网禅已经完全不值得期待了,那么,到底哪个项目才能成为第九城市的救命稻草?
第九城市没有把鸡蛋装进同一个篮子——尽管遭遇了《名将三国》和《王者世界》等项目的鸡飞蛋打,但他们同时也对MUX与《火瀑》(Firefall)等项目给予了高度重视——显然,网禅并不对此喜闻乐见。
“你玩名将三国,我送两亿Q币”,但我们已经玩不到名将三国了……
《火瀑》及其开发商Red 5 Studio的背景扩大了第九城市与网禅的战场:网禅曾在2008年、2009年的艰难经营阶段尝试过丢车保帅,该阶段的网禅布局中的弃子包括外包给苏格兰工作室Realtime Worlds的《全面通缉》(APB: All Points Bulletin)项目,以及出资支持由前暴雪《魔兽世界》开发团队领导人Mark Kern所创立的新团队Red 5 Studios开发的新作“T-Project”。
2005年2月,网禅与开发商Realtime Worlds达成协议,资助项目开发并取得APB在全球范围内的发行权,2008年4月,网禅决定卸下APB项目的重担:向开发商出让产品的全球发行权,并借此机会收回部分已经投入的开发经费,原协议中网禅需在游戏发售后向开发商支付10%的运营收入和20%的客户端销售收入,更改后的协议内容则是开发商在游戏正式运营后的三年内向网禅支付净收入的15%——听起来双方皆有利可图。直到2010年,烧光1亿美元风投资金的Realtime Worlds将自己的唯一一部作品仅运营79天就宣告倒闭,网禅终究还是亏了这一笔。(至于其复活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2006年2月,网禅以相同的方式拿下了Red 5 Studios及之后定名为《火瀑》的T-Project ,并在之后的5年间为这一项目投入了近2500万美元,双方最理想的结局似乎是携手并肩,在夕阳照耀下共同见证友谊的结晶——但现实却是在2011年剑拔弩张,对簿公堂。网禅对《火瀑》的放手没有像《全面通缉》那么彻底,仍然保留了这款游戏在美国和欧洲以外地区的发行权。双方的摩擦始于2011年4月,当时Mark Kern在首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开指责合作伙伴网禅的态度消极:Red 5计划于2011年内正式将《火瀑》投入运营(由This is game记录的发言原文:“Fire Fall is to be launched in the US within this year”),并要求网禅在韩国市场实现同步运营,但网禅的态度显得“并不关心《火瀑》”,Mark Kern指出即便是在《火瀑》已经正式公布游戏视频之后,网禅仍然没有在官方网站上提供任何与《火瀑》相关的信息,甚至没有回应他发出的邀请并造访Red 5于PAX East期间设置的展位。
至今仍未上线的《火瀑》至少在跳票方面可要比《魔兽世界》强多了……
当时便有记者提问“Red 5是否打算更换亚洲地区的发行商?”Mark Kern的回答是:“目前还不会,但是考虑到网禅的态度,我可能会根据他们的回应而改变主意……”
网禅随后对此做出了回应:只有已确定上线日期的游戏才会出现在官方网站中,《火瀑》只有在上线日期最终确定后才能出现……Mark Kern提出实现韩国与美国同步上线,但我们需要时间完成本地化工作,他提到只要我们答应他的条件,他会自己搞定一切,但我们对于Red 5的本地化能力缺乏信心,因此才对他表示希望一切照常运转……”
但这一切没再照常运转:2011年6月25日,Mark Kern在《火瀑》官方论坛宣布起诉网禅,要求终止与网禅的合作关系并索取500万美元赔偿。“问题的关键是:如今的网禅已经不再是当年Red 5在项目开端与之结成合作伙伴关系的那个网禅了。原本的高层已经全部消失,新的管理人员取代了他们,遗憾的是,我们认为新团队并没有履行他们对于《火瀑》的义务,在亚洲市场尤其如此,目前网禅高层的态度与前任CEO对于能够就此项目与我们合作曾表现出的热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指责网禅缺席美国市场导致开发商不得不承担市场营销的重担,消极的态度导致《火瀑》进军亚洲市场的步伐被严重拖慢……
2011年7月,网禅对此做出了回应:他们起诉Red 5违反合同:包括未经授权发布产品宣传、未经许可借用网禅名义单方面发布的测试延期信息,以及试图绕过网禅,独立参展G-star 2011。
双方的争执在持续三个月后以和解告终:彼此撤诉,网禅将为此项目投入的研发经费而获得一笔赔偿金和特定时期内的《火瀑》运营收入分成以弥补损失,而Red 5则如愿甩掉了网禅这个合作伙伴。
在圆满的结局之后,2011年转眼即逝,2012年亦是如此——但《火瀑》至今也没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正式上线运营。Mark Kern在2011年4月以“期望年内美韩同步上线”为由对网禅指责显得相当异常。
在2006年到2011年——网禅为《火瀑》项目投入2500万研发经费期间,Red 5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10年3月22日,第九城市投资约2000万美元收购了Red 5 Studios的多数股权。
2011年9月30日——在Red 5与网禅就彼此的官司达成和解之后的第二天,第九城市就宣布网禅将就《火瀑》项目与Red 5达成的协议全部转让给自己的全资子公司Red 5 Singapore——包括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以外地区的发行权以及《火瀑》产品的完整知识产权。
关于这一系列事件,网禅曾在2011年6月底面对Red 5指控时如此表示:“本网禅负责《火瀑》在北美及欧洲之外的全球服务及商业战略,并且在Red 5于过去5年间大量拖延的同时做好了这款产品在韩国运营的准备……Red 5的第一大股东是中国运营商第九城市,该公司已就《奇迹》侵权事件与本公司发生了争执。第九城市催促我们在韩国上线运营这样一款尚未开发完成的游戏……”。
在《火瀑》的战场上成功驱逐网禅之后,第九城市的进军才刚刚开始:2011年10月,九城韩国分公司宣布将在韩国市场运营MUX——不妨想象一下网禅得知这一消息时的表情。当时九城韩国分公司总裁Tony Park曾如此表示:“我们认为MUX并不是一款山寨作品,迄今为止我们只公布了这部作品的名称与一些宣传画。我们也许会在明年年初进行Alpha测试,在这部作品的表现令人满意之后,如果韩国玩家对此有所需求,我们也会在韩国运营这部作品。”
即便是在自己的主场之上,网禅也在节节败退:——双方在韩国不共戴天的同时,却在中国仍是一对被《奇迹》与《奇迹世界》两款产品牢牢拴住的利益共同体,尽管几乎无法实现一荣俱荣,但一损俱损却是不难预见的。
这场兵不血刃的冷战在沉默中持续了一年半,但双方一定会在2013年结束僵持:《奇迹》的代理权已于2012年4月到期并转移,尚由九城运营的《奇迹世界》也将于2013年6月底停运完成转移(交接的对象即是突然由名不见经传成为关注焦点的壮游公司),此后网禅与九城将在中国市场彻底结束时长10年的互惠关系,在恩断义绝之后,双方的关系只残留着新仇旧恨——在这一背景下,发生于2013年4月初的MUX定名《奇迹2》事件会更容易理解。
2011年12月30日,MUX制作人在微博上发布的内容——当结尾处提到的”一段视频“最终公布时,这个游戏已经抛弃《奇迹传说》的名字了
2010年,网禅在自己的主场——韩国首尔战胜了九城,并成功索回与MU相关的商标,但当时这场官司并未在中国打响,其后续即是2013年4月初MUX在中国的更名——网禅得到了MU,却没有得到《奇迹》,九城失去了MU,却没有失去《奇迹》。
昔日《奇迹传说》的官网mux.the9.com如今会跳转至qiji2.the9.com——2013年3月底,九城通过了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的审核,获得了“奇迹2游戏软件(简称:奇迹2)”的全部权利。
对于MUX正式更名《奇迹2》并将开启测试一事,网禅表示将再次诉诸法律。
弦外遗音
至此,网禅与九城超过十年的恩仇仍未迎来尾声——如果你是被DoNews发布的一篇题为《 韩国二手网游在华连遭倒卖 网禅等韩企涉嫌借壳牟利》的报道间接吸引至此的话——这篇文章的成文动机之一即是对那篇“报道”的成文原因进行探讨,而且这显然可以被视为两者长期冲突的后续事件之一。
在这一过程中,笔者曾试图以该文章所提示的方法寻找与9Webzen相关的消息,却难以在这家时而自称九娱(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时而自称网禅(上海)软件开发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留下的信息中找到什么能像第九城市发布的财报一样可靠的消息,也难以判断自2006年起由第九城市发起,韩方网禅持股70%的合资企业9Webzen在华运营《奇迹》产品的情况是否合乎相关规定。
早在2009年,第九城市失去《魔兽世界》后迎来的第一个孤单的ChinaJoy现场,时任第九城市总裁的陈晓薇女士曾在高峰论坛上表示“九城向政府提出了署名举报,因为暴雪和网易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九城提出这些举报,只是希望在中国这个法治社会里,让大家确实可以看见有序竞争。”
这不是为了部落,也不是为了联盟,而是为了有序竞争。
衷心希望向DoNews“举报”这一事件、“走访”壮游公司办公地点并拍照留念,“透露”前网禅CEO金昌根相关信息及事迹的,“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们都发自内心地认同陈晓薇女士强调的“有序竞争”原则。
声明:本文所含信息皆来自第九城市在官方网站投资者关系页面发布的财报,官方新闻稿以及外媒ThisIsGame,Gamasutra,Joystiq,MMORPG对于相关事件的记录,特别感谢由SeekingAlpha提供的上市公司电话会议文本记录(文中未引用)。成文过程中未得到任何业内人士“举报”或“透露”的信息。由于国外媒体报道的盲区和国内媒体报道的片面性,文中并未包含难以通过互联网查证的信息。
来自:凤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