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1-10 00: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移动速度
角色的移动速度是个基础常用参数,同时受限于“拟真度”和“游戏性”。
“移动”这件事,至少要考虑两方面:可移动的最远距离,每次移动的最小单位。单位角色能移动多少格,每格相当于多大的真实空间,这实际上体现了“战场空间”的大小。
D&D的“一格”是边长5英尺(约合1.5米)的方格;《山屋惊魂》的“一格”是一个房间,无论实验室、厨房、墓园甚至地下湖,统统都算一格;军事游戏的“一格”,视乎战术、战役还是战略层面,从一小段沙包掩体到几十平方公里的山丘森林都有。
游戏拟真度越高,系统就越复杂。而游戏毕竟是游戏,很多时候真实性必须要给游戏性让路,否则根本没法玩——反正只要游戏好玩,设定能内部自洽,不管合不合理,我就这么做了——玩家的接受能力是很强的,能自己脑补出各种理由去迎合设定。
RPG的站位有三种常见处理方式:
1、不移动。双方面对面,轮流动手。你砍我一刀桃花开,我糊你一脸大火球。
2、简单站位。双方各站前后两行(极少数站三行),皮厚血多的顶在前面,通常按站位顺序依次行动。只有弓箭手、长武器、特定范围型法术或飞行单位,才能直接攻击到敌方后排。
3、战棋式。大地图,正方形或六角形格子,双方按特定顺序依次行动,有走位、卡位、阻挡、区域控制,可能还有夹击和打背,飞行单位无视地形障碍。
具体采用哪种移动方式,要看游戏设计理念,没有对错好坏,只问是否符合需求。
地图大小:刀剑对砍只需要近距离贴身,骑枪冲锋好歹要给个冲刺加速过程,如果是拔枪对射,手枪的有效射程只有一二十米,芝加哥打字机一两百米都能扫,狙击步枪隔着五六百米互相点名,风暴兵的激光枪在短短十来米的狭窄走廊都能打偏……呃,好吧,最后这个是剧情需要,不在此讨论范围内。战棋式游戏至少要能容纳双方全体战斗人员,让大多数参战者在两、三回合内近距离接战,还得给想用风筝战术(如果机制允许)的角色有足够腾挪空间。
单格尺寸:战棋式地图里,通常“一格”就是一个单位角色的占据区域,周边一圈都是其攻击范围(威胁区域),同时也是战术地图的“最小距离单位”。根据战斗规模,最小参战单位可能是一名英雄、一支小分队甚至一个集团军。大型单位可能会占据更多的格子,小型单位却很少能挤在同一格里。
格子形状:正方形格子简单明了,易于制作,六角格在处理斜向移动、转身朝向方面有天生优势。两者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最初的战棋游戏:模型棋子都有个底座,方形底座当然适合方格地图,圆形底座可方格可六角。无论战术地图用什么形状,战略地图通常都用六角格——处理河流、山川、森林等自然景观,六角格比方格好用几条街。
比例尺:游戏内的一格距离,对应真实世界多远。这个比例可以不向玩家公开,但设计者自己心里要有个谱,否则很容易在周边环境物件上出现明显失真。游戏中的比例失真其实很常见,不同游戏类型,玩家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举例来说,在餐厅里发生了战斗,全副武装的战士占一格,一张大餐桌占3*3格,桌中间的菜难道要用龙门吊才能够到吗?再比如《文明》系列,一大片城市占一格,一群斧子兵也占一格,同样是部队单位,印度象兵和普通步兵身高相若,坦克反而没人高。也有做得好的,大家都知道《魔兽世界》法术标准有效距离是40码,我同事台风老爷说过,“当年没有距离插件,眼睛就是尺子,目测40码,一看一个准(当然遇到小体型的侏儒就比较容易坑爹)”。允许数量堆叠的游戏往往在比例方面相对更粗略,否则几千条黑龙站在一起也不过是占两格,现实里都摆出来就算鸟巢体育馆也塞不下。
移动步数:用“标准移动距离”除以“单格尺寸”,就能算出“基本移动步数”,不同的角色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微调。建议把这道公式正过来反过去多算几回,尤其是对其中任何一个参数做出调整后,不验算一遍很容易出漏子。移动步数数字过大,动作就过于琐碎,在某些需要精确卡位的游戏中,计算起来过于麻烦;数字太小,就体现不出“战术移动”的必要性,像“迂回包抄”、“前后夹击”这类战术意图难以实现,同时降低了“高机动性角色”的存在感。
其他因素:有些游戏的移动过程还包含路径和最终停留点的朝向。路径可以用“基本移动距离”结合“地形损耗”来处理,有时会加入“敌方阻碍”的因素。改变朝向可能会消耗或者不消耗移动力,中途转向还会牵涉到路径计算。如果游戏提供不同的姿态,如站立、卧倒、下蹲、奔跑、蹲走、爬行、潜行等,切换姿态也可能会损耗移动力。
小模型:游戏模型都有个底盘,无论角色本身体型姿势变化,最终尺寸以底盘为准。许多游戏模型底盘的尺寸都是 2.5cm左右,或其倍数。基于以下三个理由,我也建议你这么做:
1、欧美许多地区用英制单位,1英寸约为2.54cm;
2、使用公制单位的地区,每10cm可以快速拆分出4格,计算方便;
3、在中国大陆,1元硬币的直径刚好是2.5cm。
实体书:如果你想用实体书的方式制作游戏模组或战术地图(比如我的《初龙志》),还有一个要素需要考虑——印刷尺寸。一页纸A4幅面,有效印刷面积大约20cm*28cm,刨去页眉页脚标题页码左右边距和装订线,边长2.5cm的方格地图,最多能塞下7*10个格子。如果每格对应1.5米(约5英尺),差不多就是10*15米(约合35*50英尺)的地图;如果每格对应2米,则最多不超过14*20米(约合45*65英尺)地图。超过这个范围就得多页拼接了。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