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Pokémon、任天堂、Game Freak这三家公司与《虚拟入口(Ingress)》开发商Niantic共同制作的手机游戏《口袋妖怪GO(Pokémon GO)》(iOS/Android)现已于新西兰、澳洲等区域的App Store/Google Play抢先上架,玩家可以免费下载。游戏上架当天(6日)拿下新西兰区和澳大利亚区iOS免费下载第一的位置。该游戏虽然只在新西兰、澳大利亚和美国三个地区上线,但一天之内登顶三个地区的免费榜,截稿前(7月7日晚8点半)居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收入榜冠军,美国收入榜也已经达到第6名。
由于《口袋妖怪 Go》的火热,其他地区的玩家纷纷用各种手段获取游戏。一时间,《精灵宝可梦Go(Pokemon Go)》的手游刷爆了国内外社交网络。在YouTube上搜索《Pokémon Go》出现了366万条结果,相关视频最高点击率大约是2610万。同时,《口袋妖怪 Go》在iTunes主页上被推荐2次。“pokemon go”在国内也成了微博热门话题。
我们在这款游戏中将成为口袋妖怪训练师,利用地理定位资讯,在现实世界中移动、探索、捕捉小精灵,也要与其他阵营(共三个阵营)互相争夺道馆,可说是活用了《虚拟入口》平台架构的作品。捕捉小精灵所需的“精灵球”可在地图上的PokéStops取得,PokéStops中除了精灵球之外,也可以获得各种“小精灵的蛋”等道具。找出许多小精灵并成功捕捉之后,就会提升口袋妖怪训练师等级。训练师等级提升的话就可以遇到更强的小精灵,在PokéStops里面也可以获得更好的道具。
在小精灵当中也存在可以“进化”的品种。若你捕捉到许多相同种类的进化前小精灵,就可以收集到“进化的碎片”。当进化的碎片存到一定数量时,就可以让该小精灵进化。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口袋妖怪GO》需要使用Google账号进行登录,并且在游玩时会调用到谷歌地图的数据,所以国内玩家需要自备网络梯子才能进行游戏。
游戏里的LBS玩法其实并不陌生,此前Niantic推出的安卓手游Ingress就获得了非常大的关注,这款游戏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LBS定位玩法,但相比之下增加了更多的互动方式,据该游戏宣传片的介绍,玩家们还可以进行线下宝可梦交易。
该项目最初是在2013年的愚人节上,彼时的任天堂总裁岩田聪和The Pokemon Company公司的Tsunekazu Ishihara与谷歌联合推出的《Pokemon Challenge》项目,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它叫做‘岩田聪遗作’。
开发商Niantic Inc其实是之前的Niantic Labs,原本是谷歌旗下的一个实验室,后来拿到了谷歌、The Pokemon Company和任天堂三家的3000万美元融资后改名。2015年10月份的时候,Niantic推出了类似于智能手表的硬件Go Plus,在宣传片中,玩家们可以通过蓝牙连接用它来进行定位、导航和进行投掷动作,当然,没有这个配件也不影响游戏玩法。
目前,因全球玩家纷纷涌入这两个地区下载体验游戏,让服务器难以承受,官方不得不紧急封锁其他地区的IP。国内玩家只有等这款游戏正式在国内上架才能开始捕捉皮卡丘。另有传闻说《Pokémon Go》国区由腾讯代理,腾讯官方已辟谣此为假消息。
任天堂表示,该游戏很快会登录加拿大、欧洲和南美洲地区,但亚洲和非洲地区暂时没有相关消息。
相关阅读:不止口袋妖怪GO! Pokémon公布新手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