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任何一款产品,用户数据统计、行为习惯分析、问题反馈整理等大大小小的环节,运营需要参与到方方面面,因此不少运营人都抱怨自己总是在干着一些没有意义的“杂活”。
真的是这样吗?初级运营怎么才能升至加薪?身为一名运营到底该做些什么?运营到底有没有边界?围绕这三个运营从初级到高级的升级路上经常会遇到的困惑,赵强给出了他的答案:
通过一份PPT很难系统说清楚运营,所以我把这个问题简化了一下:我们在运营升级的路上一定会遇到很多困惑,提炼一下,我认为在运营升级的三个阶段,有三个困惑是会遇到的问题。所以下面就围绕三个困惑与大家分享。
困惑1:初级运营怎么才能升职加薪?
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不过这里有个大前提:你所在的团队一定要是一个靠谱的团队。
所谓靠谱的团队,就是每个人都是凭本事说话,而不是看谁拍马屁拍得好。如果你想升职加薪,提升自己的能力,大家经常会在网上看到很多这样的东西:你需要学习什么、具备哪些能力、看什么书……我觉得很多人都把升职加薪这个问题搞复杂了,对于我来说,解决方案非常简单:成为团队里最好的那一个。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老大,当你想重用手下,一定会选最好的那一个。也许他并不是能力最强的,数据分析能力还不够,沟通能力也欠佳,但是,不好意思,你没有其他的选择。
要成为团队最好的人,一定要具备这三点:
1. 你一定要是最勤奋的一个;
2. 你一定要是最好学的一个;
3. 先天能力上不能有明显的短板,比如逻辑能力不能很差,沟通能力、其他基础素质也不能很差。在底子基本不差的情况下,只要你足够勤奋、好学,都可以成为团队里最好的人。
困惑2:运营到底应该做什么?
这是很多运营主管或者运营经理会遇到的问题。很多时候其实我们很容易被动工作,每天上班的时候不清楚时间怎么分配,不知道该做什么。当发现一个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一件事需要处理的时候,或者有个会需要参与的时候,我们就会去做一做,这就是被动工作。
这张图是来自电商行业的总结。游戏行业虽然历史比电商久,但发展并不如电商成熟,所以你不太容易(在游戏行业)找到这么健全的图。通过这个图,我想表达的是,当你成为一个主管时,你会发现做一款产品你需要做很多事,解决很多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能将每个模块都做到十分完美,但实际上,不可能。你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最常见的就是资源、人手、资金不足,其他则比如公司调整,还有就是一些市场变化,比如最近的版号问题。总结起来,现实情况就是,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方方面面都做到最好,需要有选择性地投入资源、投入精力。
那怎么有选择性地投入资源、投入精力?这个问题很难。但我觉得,当你搞明白两个很重要的问题时,答案自然就出现了。首先,对当前场景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当你了解场景之后,搞清楚两点:
1. 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
2. 这件事我能不能搞定?
举个最现实的例子,人人都知道App Store的推荐很重要,因为推荐能带来几十万的量,但这并不是人人都能搞定的。
举个小案例。当你在一个小创业团队,资金很有限时,如果去接大量工具后台、日志、数据埋点来帮助你做运营,我觉得是不恰当的。当然这些事情本身没有错,但放到一个资金有限的小团队里,并不会达到一个很正面的效果,反而会拖累整个项目的进度。
这是我目前正在做的一款产品,《少女咖啡枪》。我把场景罗列了一下,有产品、团队,也有整个市场环境。基于项目场景,我们总结下来,有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1. 怎么能够让团队战斗力不断提升?
2. 用户从哪里来?因为产品类型变了,目标用户的用户画像和其他产品有很大差异,包括用户喜好、聚集地也会有很大差异;
3. 我们如何少犯错误?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团队比较新,所以需要各种手段来降低犯错的几率。
大家也可以用了类似的方法把当前所做产品的场景列出来,然后分析自己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能不能搞定。
困惑3:运营的边界在哪里?
尽管初级运营也会遇到第三个问题,但没有高级运营感受那么深。尤其是当你负责多款产品甚至整个部门时,你会有些困惑,到底我的边界在哪里?理想状态下,各个部门应该处于分工明确,协同办事的状态,但实际并不是。
从我的角度,我认为运营不是一个必要的部门。因为在没有运营的时候,整个项目也能正常运转,比如产品有研发,外部合作有商务,整个营销有市场。那运营呢,到底怎么去做,其实是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包括大家去看一下国外的团队,很多就没有运营这个角色。所以最需要搞清楚的一点是,运营不是手艺人,没有自己独有的技能。
大家在工作中一定会遇到的是,你说不清楚一个运营的能力比另一个高多少,也说不清楚一个运营到底发挥了多大的价值。有些可能就是产品本身比较好,这个人撞上了,大家就会觉得他很牛逼,但其实能力上并不是。那有些人能力还不错,也很勤奋,但运气很差,一直没有遇到一款好产品,所以大家都没看到他有成功案例和经验,就认为这个人的能力并不怎么样。
举个很现实的例子,当你筛简历的时候,如果你看到一个人做过比较出色、出名的产品,你就会主观地给他加分。所以做运营有时候真的很尴尬,你说不清楚自己的能力有多强,也说不清楚这件事情和你有多大关系。所以你能看到大多数时候接受采访的都是制作人,而运营是在背后默默工作的一个群体。
我有个心态上的建议:不要分的太明确。不要以为一件事情和自己没关系,就觉得做这个事情,付出了很多成本没有任何回报。心态一定要转变,站在公司和自己老板的角度来看,做这件事是有意义的,对公司是有帮助的。虽然短期内没有得到回报,但你做的每一件事情,大家都看在眼里,老板看在眼里,早晚都会得到回报。
我一直坚信运营是没有边界的。可以理解为运营是一个小CEO,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处理很多事情。我们公司就有个神奇的案例。起初我们那来了个数据分析,经过一年的时间,除了数据分析,他还做了商务谈了外部代理产品、全公司的项目管理,还成了老板的得力助手,很多跟公司相关的核心决策都是他跟老板一起做的。
总结下来,他所具备的能力的确很强,逻辑性很强,数据能力强,对商业的敏感度很高,同时也愿意做跟他没关系的工作,参与运营、市场工作,甚至商务方面的工作,他都不计回报参与。
那当你具备比较强的能力时,愿意帮别人分担,帮别人解决问题,你的口碑就会特别好。所以针对高级运营,我的建议是把自己当老板用,不要分得太明确,哪怕这件事是别人的,只要你觉得有价值、有用的事,就去做。
本文节选自《小白学运营》的作者之一,现西山居手游运营负责人赵强在葡萄学院上的分享。
相关阅读:如何做运营? 游戏运营主要流程分析
via:游戏葡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