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北大毕业留学生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发万字长文痛诉父母‘罪行’”,这一话题在知乎上引起广泛讨论。似乎在中国小孩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一段时期与父母的关系稍微微妙。来自北京的两位开发者把中国式亲子关系作为素材,创作了《中国式家长》,希望能够通过游戏,引发玩家们的情感共鸣。GameRes游资网采访了《中国式家长》的制作人,阿杜,为我们讲述游戏开发背后的故事。
两个人的制作团队
大家好,我是《中国式家长》的制作人之一,老杜。这款游戏是我和我的美术小伙伴一起完成的,所以,我们俩都是制作人,但更严谨的说法是,我们两位都是开发者。
这是我做策划的第6个年头,美术小伙伴做游戏做了8年。 都经历过一些成功项目,现在渴望做出不一样的游戏。同时,现在单机游戏慢慢有了萌芽,时机逐渐成熟。我和美术小伙伴之前是同一家商业游戏公司的同事,都想做独立游戏,就一拍即合,全职出来做了。
这是我们第一次做独立游戏,策划方面一直是商量着来,因为两个人的沟通效率比较高,可以提高一些开发效率,开发上遇到问题,更多靠自己摸索和之前同事的帮助。
我和美术同学
《中国式家长》在设计之初,游戏机制上,参考了文明、明星志愿等传统类型的游戏。
后来,我们发现在豆瓣小组有“父母是祸害”小组,吐槽父母。知乎上,也有若干讨论原生家庭对成长的影响的问题。这让我们觉得中国式的亲子关系,是个很好的题材,虽然只是当前社会的一个断面,但却能够让我们通过不同的维度来看待这种关系。
游戏设计:玩家推动游戏内容
《中国式家长》的主线剧情比较少,在玩家出生到高考的里程碑节点中出现,更多的是从日常事件,特殊事件来表现,让玩家每次玩都能看到不一样的内容,为多周目服务,测试过程中,这些内容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许多内容都是来自网络上真实的经历,同时我们在游戏QQ群中,也广泛收集了玩家和父母之间的故事,目前仍在征集中,我们希望能在游戏中更多的记录我们这代人亲子关系的故事,在后续的版本更新中也会持续加入这些内容。
游戏剧情
游戏机制是模拟玩家从出生到高考这一段成长历程。每周目完成后,结局里孩子会长大成人,会作为下一周目孩子的父亲,玩家可继续培养自己的下一代,代代相传,实现阶层跨越和上一代人未能实现的理想。玩家通过挖脑洞获得属性,学习技能,实现自身发展。玩家通过游戏内的各种系统、玩法,以及内容,都可以体现我们想表达的主题。
游戏美术由我们的美术同学全力负责,而游戏中的音乐素材,目前仍然以免费无版权音乐为主。
《中国式家长》到目前为止,大约研发了三个月。每天似乎比做商业游戏开心许多,效率也高很多,希望大家都能做自己喜欢做的游戏,这就是最好的开发状态。也希望更多小伙伴和我们常交流。
预计3月份上线Steam抢先体验
目前我们在全力研发中,只是在TAPTAP和Steam上做了商店界面,获得一些用户的反馈,并没有进行宣传。其实这方面经验并不多,游戏获得关注也是游戏本身话题性导致的。
我们游戏给少部分玩家测试过,根据反馈又加入了新的系统和内容。游戏会争取在三月份登陆Steam抢先测试,让大家提供给更多的内容,更多的反馈,我们会长期保持更新。我们和玩家始终保持沟通,希望这款游戏能和大家一起完成。
Steam商店页面
玩家评论
《中国式家长》的移动端版本会在Steam完善后再移植上线。我们只是希望尽量能收回成本,有机会开发下一款游戏。对于游戏最终成绩,我们希望是全力以赴,不留遗憾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