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新气象、新年新风貌。不知道各位读者老爷今年打算白金什么游戏、达成什么目标?
古往今来,想要达成某个宏伟的目标,既要有个人的努力、也要符合历史的行程。这其中往往少不了事先周密思考筹划、汇集各路能人高手,抓住机遇一蹴而就等精彩情节。
在二十一世纪的内地游戏市场,想要创造一番事业,就更是如此。时过境迁,游戏公司四个字早已不代表“一个阴暗逼仄的办公室里,一群蓬头垢面的电子海洛因成瘾者,在制造更多的电子海洛因”,而是更多地与互联网、知识产业、年轻群体、庞大市场、推动经济发展等积极因素联系在一起。正所谓“打造爆款手游、实现财富自由”,今时今日,游戏产业就像一个诱人的那啥,等待着英雄好汉们轮番上阵。
今天,我们来看一个失败的例子。
年轻人偶然创业,运气盛一帆风顺
2014 年年底,刚刚步入社会不久的外语老师 D 哥,突然接到老同学的电话,称一位共同的学长正在某游戏公司工作,急需外语翻译方面的人才,待遇从优。老同学已经向学长推荐了 D 哥,希望 D 哥抽时间和学长面谈。
D 哥自小热爱游戏,对这个行业颇有见地,在同学之中比较出名。有诗为证:
基洛夫下挨过锤,沙漠里面排过雷,德军总部一当百,守塔不力把泉回。
有机会做游戏,岂不是儿时梦想得到实现?于是,一个被雾霾笼罩的午后,D 哥与学长在北京的一家麦当劳见了面。
虽然是学长,但是之前二人并不认识。学长吸了一口可乐,把目前的情况娓娓道来。
北京某手游大厂希望大力开拓海外业务,思来想去,决定在大连设立一个子公司,并选择有一定经验的学长任总经理。然而学长现在是子公司唯一的员工,也就是光杆司令。母公司在大连只是租了一套住宅用作宿舍,连办公场所都没提供 —— 换言之,学长要从零开始,打造一个主业是海外宣发运维的公司。
聊过之后,D 哥成为了创业公司的二号员工。
项目未动、招聘先行,公司的三号员工当然是一名 HR。三个人配齐之后,开始招贤纳士,尤其是招聘翻译方面的人才。
当初母公司选址大连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大连区位条件不错,生活成本不像京沪穗那么高,洋人覆盖率又不低。这样一来,在游戏出海的过程中,公司能够用比较低的价位,招聘到以英语、日语、朝鲜语、越南语、泰语、印尼语,土耳其语等为母语的洋人员工。
即使是按照今天的行业规模来看,这个举动也颇为不易。如今就算是“鹅猪”两厂,想要找到得力的翻译人才也并非易事,大部分会依赖外包。
最初的项目,是全程负责母公司一款 DNF 模式的氪金手游(已经是内地爆款)出海,第一道工序就是翻译。因为洋人员工未必懂汉语,所以要先依赖本地员工或者翻译软件,把汉语翻译成目标语言,再由洋人员工做好“地道的”翻译。
此外,虽然最初的工作都是翻译,但每个人都是按照多面手的标准招聘而来,毕竟之后还要涉及到宣发、运维。即使这样控制规模,在后来的巅峰时期,这个主业只是海外宣发运维的小公司,也能够集聚几十个人,算是体量庞大了。
创业初期的日子,D 哥每天工作到夜里十一点,没有休息日,出于对所从事行业的热爱,D 哥没怎么觉得疲劳。2015 年左右,内地手游行业少有海外宣发运维经验,母公司也从未接触过手游出海,更别说这一群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大家都是边学边做:翻译完成就按部就班上架,同步在谷歌、Facebook 等大平台上广告,火速搭建海外玩家论坛和客服团队……谁也没想到,这款手游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形成了现象级效果,因为是 DNF 模式,在韩国火爆也就罢了,可其英语版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也得到了超现实主义一般的盈利。
啊呀!创业成功了!
母公司热情提升,某大神从天而降
你听到了吗!
“听到什么?”
哗啦啦啦啦……那是钱从天而降的声音!母公司也听到了。
项目成功后,学长专门和母公司谈了一次。学长认为,现在(2015 年)手游出海还没有形成气候,但是这个项目能成功,说明出海是一个可以关注的方向。这个只有几十人的小公司,完全可以总结经验、专注于此,以后不但负责母公司的项目,也可以接外包。乘上风口、假以时日,甚至有可能打造一条规模庞大的渠道,在行业内部执牛耳。
不得不说,这样的想法在 2015 年是比较新颖、比较大胆的,但并非天方夜谭。
母公司认为:我们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团队,自己的项目出海还忙不过来,凭什么给外人用,接什么外包,接着接着再跟别的公司跑了咋办。你收收心准备下一个项目吧。
你看,这次你能赚到钱,现在我们给你挖来一个大厂的大神,以后跟你共同领导全公司,一定能赚到更多的钱!他可是经验丰富的大神级别人物,你们要通力合作……学长愤而离职。
大神来了。
大神原来确实是某大厂的,也确实经验丰富,在原公司任项目组长,有过几个成功的项目。要不是当年手游市场的规模不如现在,他可能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带着这样的履历,从大厂来到创业公司,大神只跟母公司提出一个要求:绝对的控制权。
母公司自然高高兴兴地同意了。
大神自带光环降临。他崇拜罗永浩,喜欢九十年代国摇,关注一切跟奋斗有关的事物。上任初期,大神和他随身携带的几个大厂跳槽员工一起,每周都要给大家开几次宣讲会,一边放 PPT 一边教授行业经验、业务知识,讲得头头是道,让各位年轻人羡慕不已。D 哥形容:“回头想想,他其实就是一个 PPT 专家。”
大神平日的工作时间都在做什么?每天到了办公室,就掏出自己的 iPhone,在 App Store 游戏榜单上从第一个开始,逐个下载游玩,一旦觉得好玩,就冲出办公室,对大家宣讲一通,然后给母公司的商务部门打电话:“你们留意一下XX游戏,这个游戏好哇,你们看一下,一定要签下来,我们做海外代理!”
大神的整个决策过程从未考虑过他人意见,只是自己觉得好玩就想代理。他这样自信倒也有根源:人家在大厂就很少失败。问题是,大厂的决策是集体决策,尤其是在“选择什么游戏”这最为重要的基础环节,不但依赖从业者的灵光一现,也通过集体决策保证了刹车机制。
来到创业公司,得到绝对控制权的大神没有这个刹车机制。那么,他的表现如何呢?
大忽悠原形毕露,走麦城精彩绝伦
表现“真不错”。
因为母公司给了大神绝对控制权,商务部门必然全力配合,努力去谈合作。大神上任后,半年内新运营了五、六款游戏的出海业务,全部大暴死,最长的运营时间没有超过一个月。
其中有一款山寨数码宝贝的游戏,大神觉得“这是大 IP 啊,这要火啊”,于是迅速签下、运作、上线。结果上线一周后因为版权问题,被 App Store 和谷歌商店双双下架,团队辛苦付之东流。
还有一次,大神意图拿出二十万元签下某小公司的游戏,对方在谈判中不满意价码,用台普说:“我这个人有点迷信,我的幸运数字是七,所以你们想代理我的产品,我要求的费用是七十七万七千七百七十七块七毛七!”。
大神表示:不就是多出五十七万七千七百七十七块七毛七嘛,大家开心最重要,签了!合作不长时间,还没把产品拿过来,对方公司就破产跑路了。
除了毫无行业嗅觉,大神在团队管理上也有独到之处。
作为一个创业不久的小公司,大神到来之前并没有使用 KPI 制度,因为大家都在拼命,没有必要用 KPI 进行约束,赚了钱大家分就是了。不过大神认为,只有 KPI 制度才能保证员工戒骄戒躁、接续奋斗,于是全公司开始实行 KPI 制度。
公司手中的另一款 DNF 模式游戏,在韩国的成绩自然不错,在泰国和越南却很差。按照 KPI 制度,负责韩国方面的同事分了很多钱,而负责泰国、越南方面的则什么也没分到。但是,负责泰国和越南方面的几位同事是全公司公认付出最多的,而负责韩国方面的那位平时办事拖拉、经常迟到早退,心思完全没有在项目上。
一般来讲,只要是 DNF 模式的游戏,在韩国的表现都算过得去,质量稍好的就能有不错盈利。也就是说,游戏在韩国表现好,其实很大程度上是游戏自己的原因,并非负责同事的一己之力。但是 KPI 制度指标设置的不合理,使得大神没有注意到、或者说也不想注意到这种细节。时间长了,不少同事内心腹诽。
大神上任一年,总共花了母公司三千万人民币,基本打水漂。母公司对大神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信任、容忍到后来看不到重整旗鼓的希望,终于准备让大神滚蛋。
大神感到情况不妙,就在这时,事情出现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精彩变化。
大神在业内摸爬滚打数年,在这个本就不大的圈子里认识了不少熟人。老于是其中一个,当时正任职于某大厂的市场部门,因为年纪逐渐大了,满足于每日朝九晚五的生活。
大神突然给老于打电话,慷慨激昂地宣讲了一通创业公司的筚路蓝缕、激情澎湃,然后说到:
“我现在在创业公司每天过得特别充实、特别开心。你在大公司按部就班,是不是觉得特别没意思?你来我这里干,我们一起开创一番事业,迅速实现财务自由!”
大神确实是 PPT 专家,一席话说得老于血压和情绪同时高涨,立刻辞职来到这个创业公司。大神拉住老于的手说:兄弟,你终于来了!
老于也兴致勃勃说:我们一起做大事!
刚办好入职手续,大神就派老于到美国去考察项目。
这个时间段非常有趣,因为老于被派到美国的时候,母公司的一把手也在外国度假。大神迅速来到北京提出离职,在母公司一把手和老于回国之前离开了。
精彩的在最后:大神离职后马上加入了老于原先就职的某大厂 —— 顶替了老于原先的职位。
我敢担保,各位读者老爷在职业生涯中,应该很少见过或者压根就没见过如此风骚的操作。
老于回国后得知这个爆炸性消息,悲愤交加,立刻找到大神当面对质:我们都认识这么久了,你竟然阴我?
大神回答:兄弟,我孩子今年刚上小学,我年纪也大了,禁不起创业公司的折腾了,从此要回归家庭、回归生活。
老于追问:我比你还大啊!我也有孩子啊!你的理想呢,你的激情呢?
老于在公司内网群发了一封充满血泪控诉的长文,随后光速离职。这也开启了公司的人员大流失。时至今日,最早一批创业人员中,只剩下一个还留在公司里。大神走的时候没有交接好工作,公司欠着一屁股外债、甚至被谷歌拉进黑名单,从此业务一蹶不振,再也没有明显的起色。
年轻人脱离苦海,没想到处处皆同
实际上,在大神搞出狸猫换太子的神操作之前,D 哥就已经离职去了上海某大厂。得益于 D 哥对游戏行业的热爱,和自我提升的强烈愿望,他的业务能力得到普遍认可,这之后的职业生涯基本波澜不惊,在几个顶级大厂之间打转。
不过,像大神这种领导者,在大厂中也并不罕见。D 哥虽然早早跳出天坑,之后却见识了几个类似的坑:
比如花一个天文数字的价钱,引进一个几乎没人玩的手游。发现要暴死之后,完全不顾这款手游的轻度特征,要跟重度卡牌游戏搞联动。联动当然没有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还被有关部门发现游戏本身没走审批程序,只好立刻下架。
又比如重金引进一个已在 Steam 上线的爆款游戏,现在该游戏在 Steam 已经大卖特卖了快八个月,国服还不见踪影,想玩的早就在 Steam 买了,其未来盈利情况可想而知。
游戏行业中,很少能够见到成功推出过一款以上大成功作品的制作人或者代理公司。D 哥将其总结为:“每一次成功都源自之前的积累,在获得成功之后,要么是懒得继续积累,要么是对自己过去的经验过度自信,放弃了对市场风向的了解,总之大家似乎不太想好好做下一款游戏了。”大神无疑是第二种。
游戏项目成功要依靠个人英雄主义式的准确眼光,包括对玩家的了解、对游戏整体的把握、对市场趋势的掌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集体的力量也不可或缺。
实际上,仅仅依靠业内人士的“眼光”和天赋就能成功的游戏只是少数,就连公认的天才制作人也有不少翻车的例子。在这个行业中,更多的成功来源于日复一日的玩家群体调研、市场考察以及对已有经验的模仿。内地很多从业者,特别是有一定资历的从业者,往往过于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却忘记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已经落后于时代,自己的理念已经和玩家群体的期望脱节,后果便可以预料得到。
此外,多年来,内地游戏行业规模空前膨胀,储备了一大批有经验、有能力的人才队伍。但是,在整个行业还没有形成其他产业那种良性循环的时候,论资排辈、人事斗争、吃拿卡要,搞一言堂等大公司病已经严重浸入了行业肌体。更不用说,还有多如牛毛的 PPT 专家,常年混迹在“创业”第一线,可能他昨天还是做假鞋的,今天就骗了一笔钱开始做手游了。
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
D 哥已经加入一家超级大厂,去年刚刚参与打造了一个爆款手游。
学长离职后加入谷歌中国,继续从事游戏广告销售方面的工作。
因为顶替老于位置的操作过于风骚,大神被新同事们一致排挤,很快又跳槽,目前依然不懈奋斗在行业一线。
值得注意的是,2019 年,裁员的阴影已经开始笼罩整个游戏行业。不知在新的一年里,大神是否还能继续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学长是否还能大隐于市、独善其身,D 哥是否还能保持冷静、稳步向前?
祝各位从业者新年快乐。
作者:等待鱼鱼
来源:VGtime
地址:https://www.vgtime.com/topic/1074683.j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