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官方在共创之夜上公布了一组数据“国服日活跃人数突破1.39亿,全球月活跃用户突破2.6亿”,想必线下线上的玩家和从业者都有被震撼到。
这个看起来简直“天方夜谭”的数据,成为了《王者荣耀》在十周年一座极具意义的里程碑。而站在十周年的节点上,这组数据也再次验证一个被所有人认同的客观事实:这款走过了10年之路的长青游戏,确实还在向上发展,并且迸发了更强大、更具生命力的势能。
不过,对于像《王者荣耀》这么一款国民级游戏而言,仅用数据还不足以全然概括其成绩和价值,它带给玩家的意义早已超脱了游戏层面的单一范畴,如果你在线下参加了十周年的线下嘉年华或者共创之夜,相信会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王者荣耀》,早已在现实中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社交语言。
乍一听,你可能感觉我说了一句废话,这些年关于类似“《王者荣耀》是社交媒介”的论调其实一直存在,但对于像我这种偏社恐的玩家而言,这还是第一次在线下切实地感受到它的社交属性和魅力。
属于玩家的十周年嘉年华
由于行程问题,我在10月26日才抵达了王者十周年嘉年华现场(活动在10月25日便已开始),嘉年华选址在成都露天音乐公园,但即便是嘉年华的第二天,来到现场的玩家仍然络绎不绝,甚至于打车的司机也在路上主动和我攀谈起了嘉年华的情况“这两天接了不少来这儿的单,要进去的话可能得排小一会儿的队”,紧接着他又笑了笑,“我女儿昨天也来这里玩了,回来的时候还给我看了从活动带回来的礼品”。
要问我对这场嘉年华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我想其中的关键词或许绕不过“沉浸感”。结合露天音乐公园的地形条件,策划团队将王者元素植入嘉年华活动中,比如说路边摆放的地图指引被设置成了王者玩家最熟悉的语言——上路、中路、野区、河道龙坑、下路、高地,各个分路承担的职能各不相同,上路设置了Coser合影,野区投放了大量礼品,中路则是安排了职业选手的见面会,甚至是路边的补给站也被冠以亲切的“治疗小站”称呼。
这些元素的融入委实带来了独特的体验,现场的各个区域几乎围满了玩家打卡和集邮,一些看起来比较社恐的玩家在现场气氛的渲染下也有了主动和真人Coser合影的勇气,王者真人扮演玩偶的身边同样围满了拍照合影的玩家;而在KPL战队的活动区域,更是不乏有上台和选手问候和互动的玩家。
现场各区域时不时爆发的欢呼声,将这场线下嘉年华的气氛推向了顶点,即便是已经到了下午5点,仍有不少玩家还想着再逛一会,迟迟不舍离场,这种基于最直接、最真实的线下社交体验,我想是或许是线上无法带来的情感认同。
现场的小王听劝亭、匹配机制意见箱、英雄玩法升级投票也围满了人
无论是对玩家还是《王者荣耀》而言,十周年,无疑是一个极具意义的节点,玩家确实需要一个场景和游戏乃至整个IP产生更深层的情感交互和认同,陪伴玩家走过十年的《王者荣耀》自然也懂得这一点,因此,举办嘉年华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在之后和主创团队的交流中,慧蓉(王者荣耀品牌负责人)也向我们坦言了举办嘉年华的初衷,“在十周年的线下场景,让大家多聚聚,让大家能够见到心里面想要见到的,这是最重要的”。
很显然,王者十周年嘉年华做到了。
从游戏到IP,王者的版图越来越大
在嘉年华中,我感受到了玩家对《王者荣耀》的热爱,这份热爱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个角色或者某个触点了,而是热爱着王者IP下的一切。
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嘉年华现场吸引到玩家的不只是游戏内的Coser角色和内容,王者IP下的两款重磅新游《王者荣耀世界》(后面简称世界)、《王者万象棋》(后面简称万象棋)成为了现场的绝对焦点,在为期两天的嘉年华中持续吸引着玩家体验。
当我拿着万象棋的袋子游离在其他活动区域,几度被路人小姐姐问及袋子在哪领的,两款新游的展区更是让玩家自发排队试玩,排队的队伍有时甚至超出了队尾标识。
先来说说世界。作为王者IP下的开放世界,关注它的玩家实在不少,在10月25日晚上举办的的「王者IP新游坦白局」直播中,《王者荣耀世界》官宣了游戏将在2026年春天到来的消息,而在嘉年华的现场,它也首次在大众视野亮相(此前受限于保密协议,多为封闭性质的试玩活动)。
毫无意外的是,尽管我入场第一时间便赶往活动区域,世界的试玩展区已经人山人海,此后排队试玩的队伍就没停止过,无数玩家满怀期盼地进去,又心满意足地离开。我在现场询问了一名刚结束试玩的玩家体验如何,他回答我“在大世界里用王者里面的英雄和技能打怪实在是太爽了,基本上看一眼技能就知道是什么效果,地图的内容量也很可观,稷下学院就够探索好久了”。
事实上,作为衍生产品,世界在王者IP版图中的定位相当清晰,在我看来,它是《王者荣耀》在内容层面上的补充,是呈现王者IP世界观内容的绝佳场景。在王者庞大的用户体量中,对王者IP故事感兴趣的玩家其实不在少数,但桎梏于MOBA品类的局限性(MOBA玩家打开游戏的行动动机主要在于玩法,内容的优先级并不高),《王者荣耀》确实很难直接呈现出世界观内容,由此,世界的加入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这部分玩家的需求,同时也丰富了IP的内容形态。
产品层面上,世界作为一个全新的产品形态,为IP带来了新的内容势能。王者IP为世界带来受众精准的用户群体,而世界又通过剧情、探索、战斗、成长和角色扮演,建立更深层次、更持久的情感连接,加深玩家对IP的情感认同,反哺王者IP在长周期的内容生态,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而万象棋作为王者IP系列下的衍生产品,同样也是王者IP版图向外扩张的关键一环,但个人认为,万象棋和世界在IP产品矩阵中的定位有所区别,如果说世界是王者IP在多年积累后的内容延伸,那么万象棋则显得更为纯粹,它更像是基于王者IP下的玩法拓展,以“IP+玩法”吸引,构成王者IP产品矩阵的重要一环。
玩法上,万象棋并没有选择用传统自走棋的底层逻辑,像经典的连胜连败经济系统、三合一升星系统都没有在局中出现,而是加入了棋手专属技能、无限升级、特殊卡牌效果等特色玩法,耦合了王者各个英雄的技能特性,场上英雄等级达到10、40、100时将额外解锁的英雄技能,某种意义来说,它的体验要更接近于“打牌”。
此外,万象棋还移除了传统自走棋选秀抢装备,在这一阶段改用竞价的方式获得英雄,加快了整体的游戏节奏,外加上本就是基于王者IP产出的英雄和技能效果,在内容层面上万象棋的上手门槛和理解成本并不算太高,同时在玩法上做出了有别于传统自走棋的体验。
基于这套底层框架,万象棋在自走棋品类中初步展现出了核心竞争点,以IP为锚点,可以预见它能够吸引不少王者玩家进入池子,在玩法得到进一步测试验证调优后,个人认为万象棋能够触达到的用户圈层并不小。
同时,通过两款IP新游在嘉年华现场的热度,足以让我们判断出王者IP在后续的延伸性,而除了生态内的内容,王者IP的包容度还要超乎我的想象。嘉年华中其实有不少在IP之外的跨圈互动区域,比如说深度结合游戏的腾讯元宝,和游戏合作过的茉莉花茶、三星博物馆均在嘉年华中拥有独立的展台。更让我意外的是,上个月刚首发的《盛世天下》也在嘉年华登场,登上王座的拍照活动吸引到不少女性玩家排队参与。
不难发现,作为拥有亿级DAU的国民级游戏,《王者荣耀》早已超越单一品类的定义,正在从一个成功的游戏产品,逐步往一个更综合、更全面的平台化IP生态演进。
十年一刻,缺你不可
除了嘉年华之外,王者十周年线下活动的另一个重点是共创之夜,虽然这并不是共创之夜的首次举办,但在十周年这个极具意义的特殊节点上,它无疑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与其说它是一个盛典,我更认为它是一个秀场,是王者IP内容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也是官方和玩家共创成果的一次展示。基于对共创之夜的好奇,在活动结束的第二天,我们也与主创团队一同聊了聊共创之夜背后的设计理念。
在策划团队看来,共创之夜的核心在于「共创」,《王者荣耀》的很多内容并非出自官方,而是源于生态创作者、源于玩家自发玩梗,王者IP的内容在经过不同形式的解读之后,会变成1+1>2的有趣形式,因此我们也能在共创之夜节目中看到很密集的梗点。
比如说「百战成诗」,它不是官方基于王者IP去独立完成的,而是艺人根据王者IP和人物的角色故事的解读后再去创作的音乐和动作,最终由官方通过技术手段去呈现出来。再比如说颜安和王耀庆共同演唱的「技能打王者」,其实也是脱胎于最近爆火的技能五子棋的翻新演绎。“把玩家认为有意思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它就成为了一个共创之夜”,千里(王者荣耀创意指导)如是说道。
而玩家作为共创之夜中最核心的一环,团队也在努力覆盖各种圈层的玩家体验,即便是面对不玩王者的这部分观众群体,团队也有着自己的考量,设置了一些固定的节目。例如今年共创之夜上李玉刚演唱的《万疆》,就意在以文创作为桥梁,通过游戏的方式,把传统文化和非遗通过游戏的艺术形式展现,让喜欢传统文化的玩家和观众也能在共创之夜中找到触点。
正如共创之夜的主题“十年一刻,缺你不可”,以十年之约为题,它更像是《王者荣耀》对玩家发出的邀请。对于前者而言,十年之约是过去旅程的见证与总结,而对于后者而言,和王者IP的故事也还存在更多值得想象的空间。
相信不少人都曾离开过王者圈子,心里暗暗发誓“再也不玩”,但它总能在某个契机让人产生回来看看的念头,也许是在闲暇之余的心血来潮,也许是过年朋友的开黑呼唤,也许是被像十周年这样的活动节点触动......
“多少次离去,就有多少次回来”,早已成为了《王者荣耀》与玩家间无需言明的默契,而十周年,或许也将会是王者IP一个全新的起点。
文/朝闻道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6cHapcdrRgZXZ7dCi1CjW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