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UCG游戏姬的专访,收到了一封由读者写认真书写的信,感到很开心!信的内容很棒,让我看到了心怀梦想并愿意为之努力的人。我认为还有很多人也有着同样的问题和想法,更使我感受到了更大的希望和动力,所以我把回信的内容也放到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第一部分关于梦想,第二部分关于出国留学和磨练,第三部分关于游戏,第四部分是我的秘密武器喔)。
此外也特别感谢 @UCG一刀 为我做专访还把版面排的那么漂亮^^很巧合的是这期刊的数字328还是我的生日,并且8月20是我妈妈生日,所以刚好也把杂志附加做她的生日礼物之一了,她看到也很开心,嘿嘿
--------------------------------------
你好 桥,
首先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特别告诉你这是我收到的第一封因为读了UCG专访而给我来的邮件哦,并且第一封就这么认真和有意思,所以蛮有纪念意义的喔!
一、梦想
从你身上我看到了三年前的自己,你现在的想法跟我当时几乎一模一样,也相信很多高中刚毕业的人都抱有一样的想法,不管是对于游戏还是其他行业,刚刚经历完 “人生最重要的考试”满腔热血,有着远大的理想,打算大干一场。毫不夸张的说,未来更多的情况是:假设高中毕业有梦想的人有一千人,那么到大学毕业时还能坚持自己当时梦想的人只有不到十人;大学毕业到工作三年后,还能坚持自己内心梦想的人能剩下一人就不错了。所以大多数“成熟的人”在这个时候给你的回复就会是:“你现在年轻,有热情和梦想很好,但是不现实,你以后慢慢经历社会就懂了,你会一点点改变,那时你就成熟了。 ”但由于我本人是那十人之一,并且我确信自己以后还会是那一人,所以在这里我要对你说的第一件事,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无论未来发生什么,请坚持自己内心最渴望的梦想。
第二件事情,你有梦想,会直接来联系我,并且这么直接和认真的给我写信告诉我你的想法和希望我能为你做什么(这点和我自己也蛮像的,一年前我入行也是自己直接联系的soulframe老大XD),这点我很喜欢呢。可以感受到你确实想把这样的事情做好,那么指导和建议当然没问题。毕竟能够带动更多人的认可游戏文化和帮助更多的人实现梦想也是我的梦想之一,只要是有梦想并且努力做事的人我都愿意帮助,所以能够帮到你我也很开心喔。
二、留学
针对你现在的情况呢,你说到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就个人经历来说,我的建议是不要等到大学毕业,大学出国留学是最好的时间,也可以在国内读两年再去国外读两年,总之越早越好,就算做不到研究生之前出去,也要尽早多了解那边的教学文化等,进行自学。
其实这是个普遍误区,现在有太多人出国读研或者有着这样的计划,国外教育好的声音越来越大,很多人的想法都是在国内读完本科然后留学镀金。我自己也是西方教育制度的受利着,如果没有出国留学是不可能有今天的我的,但是真的是每个人都合适么?那我就来介绍下实际情况吧(针对我在英国观测到的事情):
首先国外教育本科比研究生好很多倍,西方主流国家90%的本科毕业都不会读研究生,并不像国内情况那样学历越高越好,相反会去选择读研的大部分是能力比较差,本科毕业找不到工作不知道自己做什么的人,多给自己一段在学校的时间来逃避社会工作压力。此外由于本国人读研的很少,你会发现研究生班级90%不是本国人,并且其中会有80%是中国人。就英国来说,本科生国家是要付学生学费的,研究生不管,那么本科生的名额就会受人数限制,要求严格更难申请到,研究生相对就宽松很多。综合上面三点原因,读研时就会发现,即使是名校,班级中也很难接触到能力很强的同学,或拥有想象中的良好学习氛围了。
接下来说这边90%留学生的生活情况:
1,想法:失望,想回国,在这不开心,不好玩,空虚寂寞,英国人和印度人都是傻X,不知道自己该干嘛;
2,英语不进反退,也没有了解西方文化,因为整天和中国人抱团一起吃住,周末去唱k喝酒掷筛子,没有一个当地朋友,倒是交了不少吃喝玩乐的朋友;
3,男人整天约炮或希望有个能一起睡的妹子,女人希望找个高帅富把自己买个好价钱每天为自己奢侈品买单并和好姐们攀比炫耀。
4,学期时逃课,假期时报中国学联的旅游团玩遍欧洲国家,考试时挂科补考或找论文代写,考完试不参加毕业典礼不是去度假就是马上回国(研究生学校管得就很松,以为已经知道学生都是什么水平了,读本科的就很严格,我们年级每年的淘汰率是25%,也就是进入大学后如果到年底发现你没有达到要求需要重新读大一无法升级,再次失败就开除。在西方读本科的国人挺少的,毕业照的比例大家也看到了,我们年级100人一共就3名中国学生,其中另外两名还是香港大二的交换生,也就是大一只有我自己。我认识的在这边读本科的中国人留级率是50%,也有很多进入好学校无法承受压力转到要求不严格的学校的);
5,毕业后回父母公司工作。
国内很多人,尤其是家长,不了解这些。盲目送自己娇生惯养没想法的孩子出去,又或者对国外情况盲目乐观,结果造就了我列举的五点的普遍情况。
综上所述,如果你有来读研的计划,首先你相信自己是那10%的人么?其次,假定你是那10%,那么就要做好了落差很大,承受重重预料不到的困难,依然能够保持自己内心不受侵蚀的准备。要知道在逆境中成长是很困难的。不过另一方面克服的困难越多,得到的成长也就越大,所以看你是否有这样的勇气。
说了这么多危言耸听的内容,现在说下西方教育的好处吧。所以说硬币是有正反面的,留学收益的好处跟坏处一样夸张,并且是吧那90%的坏处都浓缩到了10%的好处中喔,所以好处是坏处的9倍呢。就我自己来说,我已经不知道要庆幸感谢多少回当初做了来英国读书的决定了,大学三年中我确实经历了很多坎坷有过非常痛苦的时期,但在忍受和坚持后得到的成长是无法用价值来估量的,就像是把一个20级新手放到80级怪物区,坚持生存下来一样。(别看我表面是个软妹,或许我体内流淌着的是永远不会屈服的血液吧)。至于收获的内容,知识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技术好和成绩好的人有很多。至于什么是最重要的收获呢,如果你要尝试,我就不剧透给你留个惊喜吧,自己体会过就知道了^_^ 总之绝对不会后悔是受益一辈子的东西。
三、游戏
接下来就说轻松点的东西啦~关于专业方面的指导,先谢谢你对我的信任哈^_^,我自己其实也只是个入行一年的新人,也在自我学习和不断探索中,只能说把我的一点点经验和之前的误区告诉你。
职业类别
“毕竟在国内,游戏教育属于一个比较落后、较不规范的范畴。纵使有着很高的理想,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无法拥有庞大的知识储备,是无法成为优秀的游戏制者的。”你说的这点是对的,并且意识到这点还蛮难得。我当年选计算机也是因为误以为做游戏就是要会写程序啦(当然会程序肯定有优势)。其实程序员和游戏制作中的职务是分的很清的:制作人,设计师,程序员,美术,音乐,都是完全不同的职务。首先要想想自己具体想做哪方面的工作,听你的描述似乎你想做的是制作人或设计师。游戏设计确实需要很多学习,“游戏设计不需要学习”也是个误区,就跟说电影导演不需要学习也能拍出好电影一样,总设计师在一个游戏中扮演的角色就是相当于电影导演,是这个游戏的灵魂所在。程序员是演员,就看能不能把导演的意图表现好和导演能不能成功传达给程序员自己想要达到的效果。
综合知识与自学
游戏设计方面推荐你读三本书,心里学经典”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电影知识”The Tools of Screenwriting” , 和游戏设计经典”Game Design Workshop”. 这三本书也是我的前辈推荐给我的啦。因为游戏设计是艺术的综合体,所以不光在游戏设计,电影和心理学方面也有很多借鉴(我们共同喜欢的艺术品游戏中就大量用到了电影知识)。
测试和犯错误
想要做好一个东西,基本都要失败至少一次,然后能够勇敢的面对自己的缺点和失败原因,要先知道怎么样做不好,然后才能避免和改正,寻找更好的方法。从开发到结束中间要做非常多的玩家测试,这也是个普遍误区,很多人的想法是:我游戏还没做好怎么拿出去见人啊;玩家都不懂什么都测不出来。
想要做好一个东西肯定不能怕批评,而且在游戏测试期批评其实比好评更有价值。玩家水平确实参差不齐,但游戏终究是给玩家玩的,玩家可以说任何意见,一个好的设计师就要会从中筛选哪些是有价值合理可行的,这也是设计师和玩家的区别。自己内部开发人员是很难看出用户体验上的问题的,此外你想要传达的东西是否真的传达给观众了,这都需要完全不了解“内情”的人来测试。如果一个项目做到完成度80%时再去测试基本上没有什么修改余地了。就跟人的坏毛病一样,越早知道越好改。我自己的游戏是做了两周的原型期就拿出去给人测试了。
设计逻辑和选择
好的作品需要不停的打磨,每个设计都需要反复推敲不断修改。游戏设计是严谨的,东西不是越多越好,没有太大意义的东西反而会减分。每个设计都要有他存在的原因,可以列一张表格出来,把为什么这个地方要用这样的设计的原因都列出来。往往一个设计的存在能够综合更多原因那个就是个更优的设计。
举个例子,昨天我在考虑我自己游戏的关卡,本来我想做两种生物,蝴蝶和萤火虫,后来发现蝴蝶和萤火虫都是飞行的昆虫类,有点重复。之前我想的是萤火虫会发光可以照路,蝴蝶很漂亮。于是最后的决定就是做一个会发光的蝴蝶,两种需求都满足了,此外合体动物有点现实中踏出一步的奇幻风格也不错,之后的关卡也用这种方式来设计,屡试不爽。一般一个设计都要至少有三个以上的理由才可以用它,举个生活化点的例子,现实中找男/女朋友,性格,能力,外貌肯定是三者优势都集于一身比较好,买东西的话是好用,好看,便宜等。当然现实中的事情很多可遇不可求也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是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们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游戏的,因为那个世界是我们创造出来的,想必这也是游戏创作的一大乐趣吧。
此外我和朋友在商讨做一个游戏文化传播的网站,其中一部分内容是针对玩家,多介绍和引进像博德之门,ico,风之旅人,The Last of Us,暴雨等有艺术价值的游戏(也包括很多独立游戏,因为国内似乎目前还没有比较集中和专业的关于独立游戏的地方);另一部分内容就是针对包括你在内的,对游戏行业感兴趣的学生和想要学习探讨,真心想做好游戏的开发者做的。国内游戏气氛不好是公认的(包括盗版,坑爹网游等),但我们与其去抱怨,或者羡慕西方“他是在国外才能做出来这样的游戏的,这在国内肯定不行”,“我要是在国外我也能做出来”等这样的想意义也不大,不如我们自己动手尝试改变,想想自己可以为这样的环境做什么。这算是我们为实现志同道合者的理想,为了一点点去改变现状而做的一个事情吧。希望网站可以在短期内面世:)
四,秘密武器
总之,我认为最有效的不是什么捷径,而是专注,坚持,不停的努力,思考,和面对困难的勇气,相信自己能够做好的自信和魄力。
好啦,我的秘密武器都告诉你啦,加油吧!
祝好,
潘妮
来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da83520101o4rh.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