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伟/土匪猫
前言:
作为开发者出身的我们,深知游戏研发团队的苦与甜。经营 GameRes(CP)平台这段时间,我们真正为一些开发者寻找到了他们需要的资源,也看到太多的开发者错失良机,错过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机会。
在CP平台已录入产品超过1000个时,我们也希望把一些经验和信息进行总结,并反馈给开发者。希望你们能够飞的更高!!!
我为什么要写各种奇怪的文档!!!
项目计划,可行性评估报告,团队介绍,主要成员介绍,开发预算,行销计划,产品介绍,知识产权报告,资产评估报告,公司介绍,股东构成,激励计划,管理计划,产品前瞻,产品曝料,被采访稿……
创业者: 这些都要写,烦死了。 天天催,催你妹啊! 老子代码还没时间写,任务剧本还空着呢,BUG还没时间改。 写你妹啊! 有写这些的功夫,游戏都做完了!
其他人: 对不起,你们团队前景很好,产品很不错,我们还有点事,先走了,以后有机会常联系哦。
创业者: …………
游戏行业创业要素
当你决定作为一个商业游戏的开发者,进入商业环境中时候。首先你要知道,你需要和什么人打交道。
【要素1】——钱
如果你和你的开发人员是人类,需要在人类社会生活。而没有钱则几乎无法在人类社会生活。所以你必须要和有钱的人打交道——投资者,他是你第一个需要打交道的人。
投资者要什么:
友情赞助:
为了收获你的友情,亲情,感情,基情,同情,崇拜之情等。向你赞助的人。 常见于夫妻,朋友,父子,母子,公众人物等。 一般都是你的天使投资人。
钱赚钱:
我知道的不多,啥也不懂,只想知道需要投多少钱,花多长时间,赚回来多少。有多大风险。 能接受就投,接受不了就看别的。这种是生意人,一般有点钱的人都对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有些兴趣。 这种人一般是参股形式,低买高卖的生意人,只要你的生意可靠,或投资回报率(人员,抵押物,股份,分红,资产)超过可预见风险。就可以做。
一般都是你真正意义的投资人,出现在团队的A轮,B轮,私募,公募,IPO等过程。
资源换钱:
我手里有很便宜的网络广告流量,有很便宜的推广渠道。有独占性很强的平台。有庞大的用户群的广告卖不出好价钱。游戏,色情,电商是互联网资源最好的变现方法。我觉得游戏更适合我们。
只要你们的产品和我们的资源能对接。越快越好,变现能力越强越好,越靠谱越好。给点钱让我们合作更稳固都可以。
这种一般是你的合作股东,在双方商业目标契合的情况下,为了更好的执行力,会采取更深度的合作形式(投资,控股,参股,订金等)
政策换钱:
我有渠道拿到支持政策,免费场地,高科技扶植基金,游戏行业扶植资金,集团高科技评定后的政策支持等。
只要你的团队能符合我的要求,收购价格,维持成本,评定成本,可靠性,地区要求,团队成员平均学历要求,海归人员,高级工程师评定等,我们就可以搞。
这种一般是你的“¥%#…”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他可以是你的股东,可以是你的CEO,可以是你的法人,可以是你的董事长,可以是你公司的名誉顾问,可以是你的主策划,可以是你的技术总监,可以是你的行政助理。
去哪找投资者?
私人聚会:
家庭聚会,同学聚会,老乡会,同事会,高大上俱乐部(跑车,奇石,茶艺,射箭,高尔夫,游艇……)。
创投会:
互联网经济刚刚兴起的时候,风投一般喜欢在高等学府附近,海归,高学历人才扎堆的地方,听热血少年演讲,觉得谁靠谱就拿钱当众砸晕。
现在游戏行业的创投会就逐渐转向产业集群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区,投资商低调出场,听一帮热血青年演讲,觉得谁靠谱就拿钱跟到没人的地方敲晕。
互联网:
互联网让全世界的人类可以在1秒内完成双向沟通。您觉得您能给一个不会上网的投资商讲明白您的生意吗?
在经营CP平台的时候,我们发现了开发团队大范围的“灯下黑”现象。
与CP平台有业务往来的投资商(业内上市公司,金融投资机构,业外上市公司),他们的投资经理也经常求助CP平台,“XXX团队的开发者XXX的联系方式您有吗?产品XXX的负责人您认识吗?商务也行”
在一番包打听之后,有至少10家的北上广深地区的开发商(CP)成了“无名英雄”,丧失诸多机会——投资商谈话,收购合作,注资合作,渠道合作,异业合作……
而一个在内陆,游戏产业线下信息极度闭地区的开发商,则通过CP平台这个唯一的互联网入口。被本地的投资商找到了!!
作为游戏行业的开发商(CP),在互联网搜索引擎的第一页上,找不到您的任何信息,你已经失败了一半,按照模板填写CP信息并上传成功,你就在互联网搜索引擎的第一页!!!
【要素2】——人
游戏开发的工作量如何,作为合格的开发商(CP)肯定可以充分预计,这方面不再详述。但经营一家公司,如何找到可以有效消灭工作量的人,就比较困难了。
要什么样的人?
商务:
找钱,找渠道,找团队前途,完成各种奇怪的文档,是需要一个很靠谱的人来处理的。 如果找不到很优秀的人,至少你需要一个可以毫不费力完成上述文档,并知道到哪里去把相应的文档发出去的人。
人力:
小型团队如果遇到创始人出走,技术骨干离职,将是致命的打击。如果遇到商业时机到来,需要加速开发,或规模快速扩大时,人力的短板将逼身家过千万的创始人自己制作界面,调配置文件。
如果团队还在啃泡面,谈不上人力扩编。但你还是需要有人能未雨绸缪,至少要在游戏开发论坛的招聘版块发帖,各大招聘网站发布招聘资料,先积累足够的人员简历,以备后用。
伙伴:
和你一起搭伙创业的人,一般不是最佳的人选。但是往往是能在关键时刻顶你一把的人。
且行且珍惜。
去哪找这些人?
认识的人:
老乡,玩友,同学,同事,朋友,兄弟,夫妻…… 一切可以在创业路上和你前行的,你也认识的人。
不认识的人:
论坛,QQ群,微博,微信,媒体,演讲,八卦圈…… 认识你,但你不认识的人;仰慕你的人,吐槽你的人。
介绍的人:
各种熟人介绍给你的人。
招聘到的人:
开发者论坛,招聘网站,猎头等,通过简历,面试,试用。招聘到的人。
游戏圈子很小,请格外珍惜自己的名誉
【要素3】——产品
最终被团队拿来换钱,给投资商“交差”的,或者自己做来给自己玩的,一般都是一个完整的,运行正常的游戏。
做什么游戏?
目的:
第一,你自己的理想是想做什么样的游戏。
其次,你需要对什么样的人有交代。就需要有什么样的游戏产品。博老婆一笑,也许一个《夫妻照片找不同》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做一个像《WOW》那样的《夫妻大陆》。
资源:
钱、时间、产品平台、用户、伙伴、设计、技术、迭代、规模、风控、都将制约或有益于游戏的研发。
清醒的头脑是关键。
计划&执行:
艺术家是不需要计划的,脑中闪现的灵感和高超的技艺是合二为一的。
周期越长,资源调用越复杂,所需的计划就需要越严谨,精炼,可行性高。如果超过25人的磨合期团队,没有计划就执行,几乎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调整&打磨:
每一个开发者永远只能代表自己,如果用户不喜欢,游戏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请珍惜每一个用户。
怎么做游戏?
博览游戏:
一线明星制作人制作,千万级投入的游戏,设计精良,制作精美,理念先进,技术一流。如果不具备惊人的研发经历(从小做起的积累),以及良好的环境(巨大财团支持),看了也白看,只能落入“骂街玩家”之流,孤芳自赏,对产业发展毫无帮助。
新兴游戏,如CP平台的独立游戏,一些奇怪平台的游戏(桌游,社交平台,手机平台,机顶盒平台等),相信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你能看到一些特别的机会和方法。
临摹游戏:
不会敲代码就要做世界大作,不会写作文就要当文学家,这是我们从学生时代留下的“光荣传统”。
“抄袭”,“山寨”,“微创新”,是Made in China 抹不去的黑。当然,这也是19世纪美国,30年代苏联,60年代日本,70年代台湾抹不去的黑。
在不会跑之前,先学会走。你懂的。
改进创新:
如果始终停留在“山寨”阶段,随着时代的进步,你一定会被玩家淘汰。
请在掌握实现方法之后,尝试创新。
原创游戏:
所有开创类型的大作,都是让玩家记忆犹新,也是让开发者步入荣誉及财富殿堂的入场券。
请坚持创新。
【要素4】——渠道
一个所有玩家都不知道的游戏,下载不到的游戏,花钱购买,或者捐赠都找不到捐赠账号的游戏。注定要在商业上失败了。
一般开发团队在怎么卖游戏给玩家方面都不太专业,而发行商正是扮演这样的角色。
当然研运一体的团队自己会组建自己的发行队伍,这里就不再赘述。
发行商要什么:
做产品的人:
全都是生手,软件产品,独立游戏,商业游戏,什么都没做过。
全部是熟手,商业产品曾经大卖。如果你是发行商,你更愿意相信哪个团队的产品?
完整产品:
描述文字,设计方案,静态截图,动态视频,体验DEMO,内测版本,封测版本,可公开版本。
离完整产品越近的产品,发行商深度了解的欲望越大。如果产品刚好符合市场走向预期,或发行商整体战略布局环节,产品必须被多家发行商疯抢。
产品评级:
早期单机游戏产品,是用多位游戏评论家的评测做为准市场预期。
在页游和手游时代,少量的用户导入(定向用户抽样广告投放测试),已经成为了游戏评测的常规方法。
一般分为S,A,B这三大级别,各家平台都有各自的评级标准。请尊重每一个潜在用户的感受,他们将决定你产品的商业价值评级。
产品数据:
产品评级一般是第三方平台做的评价,在发行商方面,也会做一次自己的产品评测数据,作为商业资源投放的参考依据。
常规的方法是用渠道资源(导入用户量),媒体造势(预热,礼包),活动(线上线下)等方式做投放和产出,存留等数据测试。
主要是为了掌握各渠道资源投放,产品生命周期;运营特征方面的一手数据。
投产比:
在商言商,一个游戏投放一定的启动广告费,几天回本,几天有赚,可以赚多久。整个周期如何操作才能赚更多。
这个模式是否可以复制,滚动到多大的规模开始产生衰退效应。
整个周期,扣除费用(开发者,渠道资源,商务成本,资金成本,运维成本等),是否有赚,赚多少。
产品最终做多知名,盈利规模做到多大,首先要靠发行商的操作,其次就要靠开发者的无缝配合了。
如果是一款“全民游戏”,盈利和声望将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
去哪找发行商?
熟人介绍:
中国是人情社会,通过人情关系和熟人介绍,永远是最快的“直达上听”的好方法。
不过鉴于发行商自己需要顶的业绩压力,以及推不开的人情。开发商(CP)热情满面投递的名片和邀请,一般都被放在了发行商的名片夹中。
只有需要找产品不错,但没有联系方式的开发商时候,名片才会再被翻阅一次。
各种圈会:
发行商在寻找合适的开发商(CP)时候,也下尽了血本,举办圈子,会议,提供蛋糕果品,免费咖啡,到场人员抽奖,著名开发者分享等等措施。
只为找到能符合发行商业绩需求的产品,以及制作产品的开发商(CP)
产品数据与发行商需求不匹配的产品,会被笑脸相迎,笑脸相送,“后会有期”。
CP平台:
GameRes(CP)已运作一段时间,现在已有超过1000个CP的信息,是线上规模最大的中文CP平台。
国内游戏行业一线发行公司的商务都已与我们建立连接,并主动向我们索取特定CP的资料。
投行,投资人,上市公司投资经理也在持续不断关注CP平台新上的产品,以期迅速发现好产品。
按照合作方所需的信息,整理好产品及团队资料,这里将是您对外的,全天24小时开放的线上商务入口。
修炼内功:
什么秘籍都是浮云,只有知道合作方需要什么,并且竭尽全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为他们在合适的地方,提供合适的答卷才是王道。
于2014年4月20日凌晨2时
|